第104章 第 104 章(已替换)
作者:西瓜尼姑      更新:2022-05-16 10:10      字数:3842
  第一百零四章

  聂延璋见过了闻争烨,转而去见元若枝,骑马出的城,又骑马进的城。

  陈福在后面跟都跟不上。

  元若枝也不知自己究竟等到了几更天,她在罗汉床上打起了瞌睡,撑脑袋的胳膊像太阳晒软了的长面团,软乎得没了劲儿,脑袋便也一个劲儿来来回回点着,像随时要落地的一颗球。

  聂延璋从窗外进来瞧见这幅景象,袖子里灌的夜风还没有完全散去,先笑了起来。

  他走到元若枝跟前,挑起她下巴打趣:“困成这样怎的不先睡?”

  元若枝迷迷糊糊睁开眼,便见一张笑脸,恍然如梦,双眼有些痴痴的。

  她少有这般迷蒙模样。

  聂延璋看得入神,不由得俯下|身去,凑近了瞧她双眼。

  寒意袭身,元若枝后知后觉清醒,伸手推开聂延璋,肩膀上随意搭着的两件衣衫同时滑落,露出一段瘦削的肩。

  她连忙低眉将衣衫扯起来。

  聂延璋倒快她一步,摁住她的手,徐徐替她拉起肩膀上的衣裳,往她脖子上拢了拢,在她胸口紧紧合上两襟,那双手却没舍得从她胸前挪下来,他手背微微往她身上贴近,若再近些……那触感便明显了。

  元若枝轻呵冷气,自己攥住衣襟,隔开聂延璋的手,问道:“殿下不是说要带东西给我,可带来了?”

  聂延璋无奈笑着捏了捏元若枝的脸颊,从后腰上摸出个小袋子,里头装着一只会动的活物。

  他伸手往袋子里掏摸,抓了一只小奴隶出来。

  松鼠吱吱在聂延璋掌心吱哇乱叫。

  “吱吱,你替孤陪着枝枝去大同,这是孤的命令。听见没有?”

  “吱吱,吱吱,吱吱。”

  元若枝眼神一亮,将小吱吱——哦不,不能叫小吱吱了——从聂延璋手中解救下来,惊喜笑道:“殿下都将……将吱吱养得这样胖了?”

  肉呼呼的一大团,她掌心几乎托不住。

  也是这时候,她才注意到,聂延璋的手掌比她宽大上许多,只是他手指修长好看,她从来没将他的手掌与“大”联系起来,只觉好看罢了。

  聂延璋轻哼一声,说:“养个爱宠,又什么难的。”奔波半夜,他也渴了,不客气地坐在一旁,用元若枝喝过的杯子喝了她半壶的温水,还信心满满地说:“纵是活人,孤也养得。”

  元若枝笑:“那是自然。星怡公主就被殿下养得很好。”至少容貌上看得出来,没受亏待。

  吱吱见了女主人,起初是有些怕的,但有聂延璋在旁边镇着,也就没那么怕,好奇地在元若枝手上闻来闻去,元若枝掌心略微一松,它就顺着元若枝胳膊爬到她肩头,往她头发里钻。

  元若枝发丝被扯得疼,轻轻叫了一声。

  聂延璋忙把吱吱拿下来,塞进布袋子里,交到元若枝手里说:“笼子不好带出来,孤明日托人给你,你先拿这个收拾它。”

  元若枝怕吱吱闷着,又怕放出来它跑掉,空出一个大的锦盒,将吱吱放里面,还细心地给它放了小被子小枕头。

  许是累了,吱吱钻进被子里睡了。

  夜深人静。

  元若枝怕吵到大吱吱,把锦盒放到架子床的枕头边,又走到聂延璋身边问:“殿下,你回宫就为了将吱吱带出来?”

  聂延璋随意地“嗯”了一声。

  元若枝估算了时间,觉得不对劲,但聂延璋没同她说,她也就没深究。

  天色不早,元若枝明日就要上路,聂延璋纵然不舍,也不好耽误她睡觉。

  此去未必太平,没个好精神,应付不了承平侯府的牛鬼蛇神。

  聂延璋起身说:“枝枝,你睡吧,孤等你入睡了就走。”

  元若枝点点头,上床睡了,因不好意思在他面前除衣,身上裹了两件衣裳睡的。

  聂延璋吹了蜡烛,坐在床边,给她掖好了被角。

  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元若枝渐渐睡去,但聂延璋并没走。

  此一别,或天人永隔……

  他攥一缕她的头发绕在指尖,低头轻嗅,这样既能触摸到她,又不会打搅到她睡觉。

  东方渐白,夜色消弭。

  时间终不留人。

  聂延璋深深凝视着床上那人,步伐缓慢艰难地往后退去,直到必要跳窗的那一刻,才转身消失在元家。

  -

  元若枝是被玉璧摇着肩膀唤醒的。

  昨夜睡得晚,醒来时不易。

  玉璧和玉勾早整理好了包袱,玉璧细心地问元若枝:“姑娘,这盒子里的物儿,打哪儿来的?”

  元若枝比了个“嘘声”的手势,吩咐说:“一并带了去,别叫人瞧见。”

  玉璧点了点头,将吱吱带走了。

  元若枝洗漱了离开人语堂。

  元家人为她送行。

  她虽起得晚了些,家里人早等了她许久,但无一人苛责。

  元若枝一一拜别了长辈,又同兄弟姊妹们说了些话,才由家里人护送,从正门出去。

  元若灵哭得最厉害,她性格躁,泪花里都裹挟着恨。

  元若枝捏了捏元若灵的手,上马车时都一直望着元若灵。

  元若灵扑去马车窗边,打起车帘仰脸说:“姐姐,我等你回来!”

  元若枝笑:“我会回来的,照顾好老夫人。”

  元若灵坚定地点了点头。

  元若柏身为嫡长孙,与元永业一起骑马在前面领路,送元若枝出城。

  马车驶入正街,元若枝挥别众人,放下车帘,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

  元若灵抹了眼泪,目送元若枝离开。

  元家的马车要同承平侯府汇合,因此出城前得先去承平侯府。

  元永业与元若柏骑马往承平侯府去,到了侯府大门前,竟只瞧见停了两辆马车,堪堪与元家马车数量相仿。

  元永业怒气上脸,在侯府大门口就吼道:“他林家不会只打算派一个女眷随行吧!”

  正骂着,承平侯府侧门开了,巷子里走出来几个女眷,看打扮,竟只有三个主子,其余全是丫鬟婆子。

  元若枝也挑了帘子打量,承平侯府此去大同的三位女眷,衣着虽然光鲜亮丽,可举止畏缩,显然不是嫡女、正室一类的女眷,只怕是拿了妾侍和庶女来充数。

  元永业和元若柏也看出端倪,怒气腾升,纵没破口大骂,也说了几句难听的话。

  可承平侯府的人充耳不闻,任你怎么骂,不回应便是。

  箭在弦上,元若枝去不去都得去了,只要不闹起来,尘埃落定的事更改不得了。

  元若柏龇着牙,有吃人喝血的狰狞。

  元若枝温声道:“大哥,乔贵妃宫里的内官也来了,咱们走吧。”

  元若柏攥着缰绳,心里恨得厉害。

  他们元家送出去一个金贵的嫡女,他们正主承平侯府竟然拿妾侍、上不得台面的庶女充数,如若真在大同那边出了什么事,承平侯府绝不会心疼今日送出去的女眷。

  内官领他们上路。

  半路上,元家碰到了老熟人。

  元永业瞧见那人,脸色一变。

  连世新一副乞丐模样冲撞出街,又被五城兵马司的人压了回去,人群里,一个妇人戴着黑纱帷帽,泣涕涟涟,纵不见其面,却闻其声,显然是元若枝的继母霍氏。

  元永业眼下有急事,顾不上连世新跟霍氏,继续往城外走了。

  玉璧眼尖,早认出人群里的霍氏,小声同元若枝说:“三太太偷偷跑出来,估摸着是为了救她儿子,谁晓得又被抓了去,不知道这次又是犯的什么事。”

  玉勾不齿连世新抄袭王右渠的诗文,轻嗤道:“定又是偷鸡摸狗的事。”

  元若枝若有所思。

  连世新好容易才放出来几个月,这又被抓进牢里,多半是走投无路了。

  元若娴连搭把手都没有么?

  一路出了城去,霍氏的事渐渐被大家忘了。

  一家人在城外话别,元永业不知说什么好,当父亲的亲手将女儿往战场送,他一开口便哽咽。

  元若柏则压着复杂心绪,强打起精神嘱咐元若枝:“妹妹,保重。常写家书,银子不够使要说,家里都给你备着。”

  元若枝一一应了。

  内官催促,承平侯府的女眷都没下马车说话,元若枝也就不好多说了,只得与丫鬟上了马车。

  元若柏和元永业等到马车去了远处,也折返回城。

  春日草熏风暖,却寸寸肠断……

  出了城,马车颠簸起来。

  元若枝腰都酸痛。

  玉璧放了吱吱出来玩儿,拿东西喂它。

  元若枝惦记着聂延璋说托人送笼子来,无心喂吱吱,时不时撩起车帘往外看,期望再见他一面……或是见他身边人也好。

  风卷车帘,外面除了飞扬的尘土,什么都没有。

  走到午时,大家停车休息。

  元若枝懒得下车,靠在车壁上打盹儿,等到要启程时,她被一阵马蹄声给吵醒。

  外面吵吵闹闹,玉璧先高声跑来说:“姑娘,世子爷来了!”

  元若枝早知道闻争烨要来,只是没想到他能这么快就拿到军令出发。

  乔贵妃宫中内官过去同闻争烨见礼。

  闻争烨坐在高大的马背上,身后跟了十来个亲随,压根没理那阉人,径直走到元若枝马车边,在车窗旁说:“元姑娘,有人托我带一样东西给你。”

  元若枝打开帘子,闻争烨手中拿着一只笼子,那是吱吱住的地方。闻争烨怎的会帮聂延璋带东西!这……

  她使玉璧去接了笼子,微微一笑:“有劳世子。”

  闻争烨欲言又止,到底什么都没说,走到所有马车最前面带路。

  这一路虽然走的都是官道,毕竟没正经护卫护送,马车里都是女眷,大家心里还是害怕。这会儿有闻争烨领路,便如同服了定心丸,连马车都走得平稳了些。

  入夜,闻争烨整队休息。

  承平侯府与元家的马车也就都停了下来,找地方住宿。

  闻争烨栓好了马,又替元若枝的马车牵马,马夫吓得连忙摆手说“不用”。

  元若枝闻声挑帘子打发马夫去歇息,两个丫鬟也识趣地退下马车。

  元若枝手里提着吱吱的笼子,隔着半卷的车帘道:“世子,借一步说话。”

  闻争烨点了点头。

  元若枝跳下马车,随闻争烨去了僻静处。

  作者有话要说:100-103章都修过了。

  修文一停下来就难以捡起来了,停更了好久,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