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红楼61
作者:卷毛猫猫      更新:2022-05-16 08:33      字数:3948
  达西和米娜天天忙着宴请亲朋股友,不管内院的堂客还是外院的官客,一连七八天大厨房和请来的两个戏班子还有说书的男女先生们都不得闲。

  好不容易把该请的客请了,该出去吃的酒席吃了,还没得空休息,又得准备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偌大的宁伯府哪怕主子并不多,但是里里外外也都是张灯结彩。可惜十五这一日他们是不能在自家团聚的,还是得往西府去贾母跟前奉承。

  贾母这边是在荣庆堂的大花厅里摆了几席酒,又叫赖大请了一班小戏子回来,外头廊下挂满了各色花灯,米娜和达西侍奉着尤氏贾珍另外还拉着惜春就过来参加家宴。

  当然这种场合贾敬是不会出席的,人家生怕被扰了清净,连受礼都是叫儿孙们在院外磕头了事,门都没叫人进的。

  散席的时候,贾母是想直接把惜春留下的。不过惜春借口要送贾敬出城,到底还是跟着兄嫂一起回家。

  过了元宵节,这年才算是过完了。

  第一次经历如此传统的华夏节日,达西先生表示对那些奇奇怪怪的习俗和各种各样的传统非常感兴趣,也比西方的节日更加有氛围。

  但是其中的规矩和礼节太繁琐了,还有短时间内高密度的社交活动,实在是太辛苦。

  毕竟这老外活了几辈子,下跪的次数也是有数的,还仅仅只是授勋以及向他的达西夫人求婚的时候才会单膝下跪。

  可是在这里,别说下跪了,磕头都得从除夕一气磕到元宵。

  还有连续多日的宴请宾客,他们作为主人,每一天都要拟定一份新的菜单。还有接待不同级别的宾客,也得有不同的排场。

  总结下来,就是比参加一个社交季要累好多倍。

  终于等到了正月十七这一日,贾赦、贾敬带着一众子侄再次跪拜了一回,才收起了悬供着的诸位先祖遗像。

  祀祖算是完成了,贾敬是一天也不肯在府里多待,这边才把诸位先祖的遗像收起来,他出了祠堂脸家门都不进,就带着身边的道童坐了马车再次出城清修。

  这位太爷就是这么任性,一家子也没有办法,只得把人恭恭敬敬送上马车,然后再由达西先生亲自骑马护送这贾敬出城。

  送走了家里的太爷,米娜又牵着惜春的手把尤氏和轮椅上的贾珍送回他们夫妻的院子。又亲自盯着两个身强力健的婆子把这个木头人一样的贾珍重新安置在床上。

  无意间撇到小小的惜春一脸关切的看着这个嫡亲兄长,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好像生怕这些人粗手粗脚的把她哥哥弄的不舒服了。

  心里微微一叹,这屋子里主子奴才一大堆,真正心疼贾珍的估计只有这个小姑娘了。

  这时米娜心里越发觉得,她出手把贾珍给算计到这个地步,还真的做了一件善事。

  至少这会儿宁府的名声还没有彻底被贾珍搞臭,惜春也没有对宁府的一切唯恐避之不及,她心里对这位嫡亲兄长还是有几分亲情。

  也就是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贾珍已经重新安顿好了,又在尤二姐的服侍下吃了药,尤氏才带着米娜和惜春出了内室到外间坐下歇息。

  米娜亲手奉了一盏茶给尤氏,嘴里笑着说:“今日太爷也出城去清修了,虽然母亲和我们都想多留小姑姑在咱们这边住上几日,但只怕老太太那边早就开始惦记了。所以我想着,明日一早咱们就得把小姑姑送到那边去了。”

  尤氏低头吃了一口茶,听儿媳这么说,便也点头道:“可不是得给老太太那边送过去了吗,再不送的话,只怕你琏二婶子就该上门来接人了。”

  她说话的时候,眉眼间比前几日明显多了几分轻松。显然是贾敬这位太爷一走,她头上压着的大山一下子就挪开了。

  虽然那位老太爷在过年的时候重新强调过,叫他们尤家姐妹就老老实实在院子里伺候他儿子。

  但是只要这位太爷不在家,哪怕尤氏不能明目张胆的出来交际应酬,至少逛几趟花园子或者到西府给贾母他们请个安,走动一二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因此这时候尤氏心情格外的好,一把拉住惜春的手,笑道:“这也是咱们家惜春越发的好了,叫两边都舍不得你呢。

  这一次过年啊,四姑娘还能出来帮着你侄儿媳妇正经待客了,等过去告诉老太太,也叫老人家高兴高兴。

  我跟你侄儿媳妇倒是想把你留在家里,可是老太太那边也不见得就能舍得。而且过去那边也有好处,咱们家只你一个姑娘,平日里难免会孤单,倒不如那边,还有一众姐妹日常能一处陪伴着。”

  其实惜春回到自己家过了一个年,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先不说这是自己的家,跟寄人篱下的感觉不一样。只说这一次过年,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是贾家的姑娘,是正经的主子,是可以代表家族出面接待客人的。

  而不像以往那般,只能待在老太太的院子里,等到有足够尊贵的客人上门,再被老太太叫出来像个吉祥物一样给大家展示。

  然后再接受几句冠冕堂皇的夸赞以及一份表礼,之后还得回去老实待着。

  因此这时候的惜春可比以往看着要鲜活几分,她对去西府这事也不怎么排斥,因为蓉哥儿媳妇说了,以后每隔十天半月的,总会接她家来住上两日的。

  看到惜春这样,米娜心里真是老怀宽慰。

  她就是为了让这小姑娘多沾染一些红尘气息,更要让她对宁伯府有归属感,所以才特意跟她强调了她是家里主人的身份。省得小小的人儿,就冷心冷情的整天想着摆脱红尘交了头发做姑子去。

  说道归属感,米娜要她不管怎样每日坚持给贾敬晨昏定省,还有叫她天天去探望贾珍这一点做的就很成功。

  尽管她爹依然不怎么跟她说话,更别提什么谆谆教诲,但是每日里惜春给贾敬晨昏定行,好歹就从来没有被拦在院子外头的情况。像米娜和尤氏,就只能在外头给贾敬行礼。

  还有她的亲哥哥贾珍,以前是一年到头也见不了两次面。而这一回,贾珍只能躺在那里,再也无法在外头吃酒胡闹。

  惜春探病的时候,还会跟这个哥哥说两句话,有时候贾珍就会还转转眼珠子眨眨眼,或者嘴里咿咿呀呀说的什么,这是兄妹两个难得的交流。

  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就这样的父女、兄妹亲情,也叫惜春心里前所未有的满足。

  第二日一早,米娜给尤氏和贾珍请安过后,就来到了惜春的院子。这会儿小姑娘已经在丫头的伺候下梳洗完毕,正叽叽喳喳的指挥着奶娘给她收拾东西呢。

  “小姑姑这是准备好了?”米娜进门笑问道。

  惜春见是她来,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就快了,除了你跟蓉哥儿给老太太太太他们准备的东西,我还有几样礼物要送给姐妹们。”

  米娜自动就把贾宝玉归类为姐妹里,只是怕她漏下了贾环、贾琮、贾兰几个,还特意提醒了一句,“小姑姑可别忘了兰哥儿和几位小叔叔们。”

  虽然更贾环他们不熟,但是惜春也没有忘记他们。毕竟在米娜的带动下,以往送东西就没有漏过他们。

  米娜看小姑娘行事周全,等到东西都收拾好了,才带着她辞别了贾珍和尤氏,坐了车再次来到了荣国府。

  两个人到了荣庆堂的时候,里头正热热闹闹的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刚掀帘子进屋,就见王熙凤的迎了出来笑道:“可算是把我们四姑娘给送回来了,老太太这成日里念叨,方才还催逼着叫我赶紧去你们那边把四丫头给接回来呢。”

  米娜也是笑脸相迎,眼看着凤姐儿拉着惜春把她送到贾母跟前,米娜则是悲催的给诸位长辈们挨个行礼。

  也是今日赶的是时候,恰好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他们都在,正好方便惜春当面送礼物。

  她这边心里想着事,好不容易礼也行完了。

  那边贾母早已经把惜春揽在怀里,一个劲的摩挲。

  看着惜春那一身簇新的衣裳,还有红润的小脸儿,贾母才点头道:“看来你嫂子把你照顾的还不错,这我就放心了。只是你出生才那么一大点儿的人儿,还在襁褓里就被送到我跟前儿养着,这猛的一离开,叫我老婆子哪里舍得。”

  这话叫一旁的米娜也跟着凑趣,道:“何止老太太整日惦记小姑姑,就是小姑姑在家的时候也天天盼着回来呢。

  从老太太、太太再到诸位叔叔婶子和小姑姑们,没有一日不念叨的。

  不管自己吃了什么,或是得了什么,老是想着老祖宗和各位长辈的。

  只是我们家太爷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在家住上几天,小姑姑每日里给太爷晨昏定省,也舍不得离开。

  何况还有我公公那边,小姑姑也是一百个不放心,每日必要在我公公跟前说上半日话,又亲自盯着吃了药才罢。

  这不是才把我们太爷送走,小姑姑又跟我公婆说了半天话儿,才带着她攒了一大车的东西回来给老太太送孝敬呢。”

  自己教养长大的孩子如此懂事孝顺,贾母当然高兴,连忙要看看四姑娘给她这个老婆子带了什么好东西。

  有好东西自然少不了王熙凤,她也赶紧错过了笑道:“就是,惜春到底在珍大哥哥和大嫂子那边得了什么,赶紧给咱们看看,若是好的话,再叫四姑娘过去跟珍大嫂子要。”

  她那故作贪财的模样,惹得贾母哈哈大笑,好不容易笑够了,擦那手指点着她笑骂道:“看你这猴儿,真是越来越没出息了,连你妹子的东西也惦记。”

  说笑间,早已经有几个婆子把好几个大盒子给捧了进来。

  那边儿几个小姐们早就说到了一处,牙尖嘴利的林黛一看到那些个大盒子,就笑着说:“瞧瞧这一台一台的往屋里抬,莫不是四丫头糊涂了,直接把她的嫁妆都给抬过来了。”

  这时候的惜春倒比以往活泼了许多,听到黛玉打趣她,小小的人儿小腰一插,小脑袋一歪,一点也不客气的回道:“林姐姐就会打趣我,一会儿瞧着我的好东西,你可别后悔。要是不哄好了我,再是没有你的份儿的。”

  虽然人人都说林黛玉小性儿爱计较,其实她计较也大多是在那块破石头的事情上。何况米娜通过惜春的手,可着实送给她不少养身子的好东西,她心里对惜春乃至整个宁伯府也是亲近的,因此对待惜春这个小妹妹也是宽厚包容的。

  因此对于惜春的玩笑,她也不往心里去。甚至还笑嘻嘻的装模作样的赔了不是,还吵着一会儿得叫她多挑两件。

  贾宝玉是最喜欢看着姐妹们和和美美的在身边说笑玩闹,说道礼物,别人还没怎么样,他先手舞足蹈的凑上前,要看看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