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红楼60
作者:卷毛猫猫      更新:2022-05-16 08:33      字数:3366
  “我可怜的二姐儿啊!真真是老天爷连条活路都不给你留了,你怎么能这么命苦啊!

  花儿一样的年纪就给人做了小,可是进了门儿以后还跟守活寡一样天天的苦熬着,如今又被自家的亲姐姐给关到佛堂里……”

  尤老娘一行说一行哭,一句一句的诉说着二姐儿的委屈。

  伴着她的哭声,脾气火爆的尤三姐早已经忍不住跳了出来,以保护者的姿态站在尤老娘和尤二姐身边,对着害了她亲姐姐的尤氏就开始火了。

  “我跟二姐姐自从跟着母亲进了尤家的门儿,好歹跟着姐姐一起在父亲膝下承欢了十来年。

  大姐姐不看别的,只看咱们这几年的姐妹情谊,也不该对二姐姐如此狠心绝情。

  我到不知道二姐姐到底犯了哪条王法,也值得大姐姐把二姐姐关到佛堂里去受罪。”

  这番话直接把尤氏给气了个倒仰,一双几欲冒火的眼睛只死死的盯着尤二姐这个祸首。

  那眼中流露出来的意思似乎在说,“你自己做了什么自己不知道吗?难道非得叫我当着尤家的族亲把你那点水性杨花的心思全给翻出来吗?”

  原本尤氏还顾忌着早逝的亲爹,一心想着给他宠爱的尤老娘和二姐儿、三姐儿留几分体面。

  因此她不管自己怎么生气,到底还没把尤二姐那老底子揭开,就连尤二姐儿进府的原因都给隐瞒了下来。也更没有真的当众说出什么叫尤老娘和二姐儿、三姐儿除族的话。

  毕竟上次放出这种狠话的时候,也是在她自己的屋子里,那些话也并没有传出去。

  只因为她知道,若是真的把尤老娘和二姐儿、三姐儿除了族,那几乎等于断了那母女三个的活路。

  心底多少还存着两分善意的尤氏,是想给继母继妹们留一条命的。

  可显然她的继母也正是捏住了她的这点儿善意,还想在外人面前威逼尤氏,叫她把尤二姐从佛堂里放出来,甚至都不在意她这个正经尤家大姑奶奶会不会因此坏了名声。

  好在尤家的这几位族中女眷,之所以大年初二就急急的登门拜年,全都看在尤氏这个将军夫人的面子。

  再加上二姐儿、三姐儿本就是尤老娘带来的拖油瓶,这其中该偏向哪边自然不言而喻。

  因此这会儿都不用尤氏亲自开口,就已经有人替她说话了。

  开口说话的,是尤氏的一个堂伯母。

  她就是最看不惯尤老娘的一个,于是说话也不怎么客气,“看三丫头还真是个急脾气,只是这些话本来就不该你一个没出阁的姑娘听,更何况还这么口无遮拦的就说出了口。

  别说你二姐姐既然愿意进了那公侯府邸作妾,当家主母的话就得听从。

  职说你大姐姐也不过是年关的时候叫二丫头给姑爷祈福,这事搁在哪里叫人评理也没人说出个不是。

  又哪里轮得到你一个小丫头,在这里指着你姐姐的鼻子说嘴的道理。”

  尤三姐儿到底只是个未出阁的小姑娘,这长辈一开口,她自己那口气就先短了几分。

  何况二姐儿给贾珍做妾这事儿到底不怎么光彩,因此被这么一问,一张脸只涨得通红,有心辩驳两句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看到小女儿吃瘪,一旁的尤老娘赶紧拿帕子抹了抹眼泪。在心里嗔怪三姐儿太过鲁莽,这脾气也太急了一些。

  她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怕自己私下开口给二姐儿求情,这位大姑娘不见得会再给她脸面。这才起了趁着这些族亲在场的机会,跟二姐儿一起哭诉一番委屈,好叫大姑娘今后对待二姐儿别那么严苛。

  至少得把二姐儿从佛堂放出来。

  结果三丫头这一插嘴,这些人可不要想起了二丫头的短处。

  明白这个道理的尤老娘赶紧作势训斥了三姐儿几句,然后才又陪着笑脸说:“三丫头到底还小又不懂事儿,大姑娘和她伯娘婶子们可千万别介意。”

  替小女儿辩白了几句,尤老娘又装模作样的抹了一下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

  然后才一脸哀求的对着尤氏说:“我知道大姑奶奶您也有自己的难处,只是二姐儿到底是你妹子,我这个当继母的只想求求大姑娘看着我照顾了你一场的情分上,好歹照看二姐儿几分。

  你妹子她命苦,原本定下的那人家实在是个泼皮无赖不成样子,这才年纪轻轻的就给姑爷做了妾。

  如果你妹子是有哪里做的不到了,大姑娘只管教给她,二姐儿一向性子软和,大姑娘若是肯教,她必是肯听的。

  只求看我这老脸上,把二姐儿从佛堂放出来吧。”

  尤老娘哪怕只是一个继母,那也是尤氏礼法上承认的母亲。

  她都这么低声下气的给尤二姐儿求情了,弄得尤家的女眷们也不好再多嘴这公侯府邸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尤氏若是不肯松口,那一个不孝的帽子就得扣在了头上。

  这叫尤氏心里本就憋着的那口气,越发堵的厉害。再看着这个装腔作势的尤老娘,更觉得吐不出、咽不下。

  有心想把尤二姐水性杨花不守妇道的事情宣扬出来,到底还要顾忌过世父亲的颜面,更不愿意在大过年的在娘家闹出更多不愉快。

  所以只能勉强笑道:“瞧母亲这话说的,哪里就说到什么求不求的话。我哪里就平白无故的叫二姐儿去佛堂,也怪我没跟她说清楚。

  若是没有不得已的因由,我哪里就能这么狠心了。

  母亲且耐心听我分说,这其一,自然是叫二姐儿给我们大爷祈福。再一个,就是这大年下的,家里太爷也回府了,还有许多族中子弟和亲朋故旧,天天的都有人要到我们的院子探病。

  那么些个男人进进出出的,二姐儿一个年轻貌美的姨娘,要是被谁瞧了去,再坏了二姐儿的名声可怎么好。

  也是为了避嫌,我才想着干脆把二姐儿送去佛堂。这样也不怕谁唐突了二姐儿,更不怕带坏了我们尤家女儿的名声。”

  尤氏这话一出,有理有据的可不就给了旁人说话的底气,之前开口的那位伯娘马上就插嘴道:

  “就说我们的尤家的姑奶奶哪里能这么狠心绝情,叫二姐儿去佛堂这不也是有缘故。

  看来这高门大户的规矩咱们也不懂,尤其这内宅的事情,大姑娘怎么做自然有她的道理,咱们还是别多嘴的好。

  还有二姐儿也是,有什么话直接跟你大姐姐说就是了,何必还回来叫你老娘操心。

  若是你大姐姐真心要关了你,哪里还会带你回娘家呢。”

  这位伯娘的嘴皮子也算厉害,一套话下来开口名声闭口规矩的,弄得尤老娘那许多示弱的话都再张不开嘴。

  不过这位老娘也是不在乎脸面的人,都到了这个份上,她还是厚着脸皮确定了一些,等过完年节就把二姐儿从佛堂里放出来才罢。

  生了这么一场闷气,等到了吃饭的时候尤氏也没什么心情跟这些人周旋。她只略略动了动筷子,又给娘家的伯娘婶子们一起意思意思吃了两杯酒,便带着尤二姐坐着马车回了宁伯府。

  这些事儿都是从跟着尤氏回娘家的丫头嘴里听来的,当然现在宁府的下人们是轻易不敢再那么肆无忌惮的乱传主子的闲话。

  可这不是她这个伯爷夫人想听一听八卦吗?那些人又怎么会不说。

  因此她这边的丫头只稍微一打听,那个跟着去的丫头就把今日尤家发生的事情全都问了出来。

  毕竟尤家小门小户的也没有几个房间,主子奴才差不多都待在一个地方,因此当时的情形那丫头可是在一旁听了个全场。

  所以这边一问,那边就毫无隐瞒的说了。

  得知了尤氏心情不好的原因,心里觉得这人还是有些心慈手软。她是念着过世的老爹,愿意给尤老娘和二姐儿、三姐儿留下最后的体面和一条活路,可惜这娘儿三个却不见得就念她的好。

  当然这也是他们尤家自己的事情,只要不影响到自家米娜也不好多管。

  反正尤氏整天守着贾珍这个活死人也无聊,有这么几个继母姐妹缠着她隔三差五的闹出点事端,没准儿还能让她死寂的生活多几分色彩呢。

  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米娜稍稍同情了那么一分钟,就不再关注尤家的事情,她现在得忙着明日开始待客的酒戏。

  待客的名单是年前就跟王熙凤那边核对好的,毕竟两府都是混一个圈子的,能上门拜年的也不过那些个人,因此两边儿摆席宴客还得注意不能请重了。

  否则两府在同一日请一个客,人家不知该赴哪边的约,只能把两边都给推了。

  接下来府里日日都是在摆酒唱戏,一直忙了七八日的功夫才算得到一点清净。

  荣国府那边儿怎么接待客人的米娜也不知道,她只知道这边儿她得自己带着惜春一起接待这些女眷,达西先生则子外院接待男客。

  毕竟贾敬还在家,尤氏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出来跟人家交际。

  来了客人总得问候一下贾敬、贾珍和尤氏这三个没露脸的人,米娜还得找出一个好听的理由,解释一下尤氏不出来的原因。

  这时候那贾珍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