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风雪夜归人
作者:马尔济包      更新:2022-02-24 15:23      字数:3815
  随着火车的哐当声林青禾离昆仑山越来越远,但那山山是雪,路路皆白的景象留在了她的记忆里并且会通过她的文字让更多人都看到。

  林青禾看向窗外,雪花飘飘,银装素裹的景象不断在后退。她来回的票按她的级别,买的都是硬座的票。

  许是靠近年关,这一次火车上的乘客比她前几次坐火车都来得多。之前她专心写稿没有留意,现在人放松下来,才闻到车厢里各种味道混在一起。林青禾不适地皱着眉头。

  她才刚把窗户打开一个小口子,深吸了一口新鲜的冷冽空气。就听见后面有人喊着,“好冷!是哪个同志开了窗,麻烦关一下?”

  林青禾顺着声音望去。

  那是个穿着单薄的年轻男人。在这飘着大雪的隆冬季节里仅仅穿了件看上去几乎没有棉花还打了许多个补丁的外套。

  林青禾关上窗。

  鼻间又充斥着股难闻的气味,她把衣领往上拉了拉试图围住鼻子。

  为了转移注意力,林青禾想到了卢向阳。

  可能是因为距离那次争吵已经过了近一个月,她再回想起来情绪就没有当时那么激动了;也可能是因为出来爬了趟昆仑山,“历经险阻”了,眼界开阔了,所以她现在能够不带情绪地冷静思考。

  她能理解卢向阳。

  毕竟那个不做好事的顾景江早就找过他一回了。真的心胸狭窄的人,怕是当时就会以为她和顾景江有什么而闹起来。

  但卢向阳不仅没有,而且要不是这封信可能他都不会和她说。

  从这一点上看,他这人真的还不赖。

  她最在意的其实是“勾勾搭搭”四个字。

  这四个字让林青禾觉得不受尊重和信任,更是对她人格的侮辱。

  但是,可能他就真的是气上脑门随口胡说呢?

  还没等她寻思出个所以然来,火车就停了下来,广播里有列车员提醒前方到站西宁站,下车的同志请整理好随身行李。

  很快,火车停稳,车门打开后,人们一窝蜂地挤进车厢。

  林青禾的座位是这一节车厢的第一排靠窗。她这一排之前都只有她一个人,这次上来一对抱着孩子的夫妻。

  男人方脸中等个子,背着个很大的蓝色尼龙编织袋,两手还提着大包小包的。他穿了件洗得发白的灰色棉袄,显得十分臃肿。棉袄上头虽然缝着层层叠叠的补丁,但是最外头一层的补丁上又都绣了花样,可以看出来这男人的妻子是个心灵手巧的。

  跟在他身后的女人皮肤黝黑,容貌平平,看起来很瘦弱,显得身上的袄子空空荡荡的。她怀里还抱着个睡着的孩子,看到林青禾时扯扯嘴角露出个忐忑的微笑。

  这节车厢里现在几乎坐满了人,上层的行李架挤得满满当当。那男人只在头顶的行李架上放了那个蓝色尼龙编织袋后就没有多余的空位了。于是,他只好把其他行李都塞在座位底下。还不好意思地看了眼林青禾,抱歉地道:

  “不好意思同志,影响你了。你要出去就和我说,我站起来让你。”

  那女人也跟着对林青禾笑。

  “没事儿,出门在外都有个不方便的,这点小事不影响。”林青禾不在意地摆摆手。

  火车很快又继续启动。

  那对夫妻也和林青禾有一茬没一茬地聊了起来。男人是70年响应号召下到西宁的知青,他是家中老二,大哥当年接了爸爸的班,小弟小妹那会年纪还小,符合条件下乡的就只有他。后来,在当地和女人成了家,有了一个三岁的女儿。这是他第一次带老婆孩子回家过年。

  而那女人则是第一次出远门,更是第一次坐火车,紧张的不行。

  正说着话,列车员推着小车问要不要热水的声音就把那孩子给吵醒了。看着陌生的环境,那女孩儿瘪了瘪嘴,然后就放声大哭。

  那女人熟练地哄着女儿,许是不习惯这个场景,还下意识地打量周围,如果有人注意到他们,她就会立马耳根通红,变得局促起来。旁边的丈夫注意到她这个情况,就凑近她耳边,安抚地拍拍她的肩膀,和她说让她休息,他来抱着女儿的话。那女人在丈夫的轻声细语之下渐渐放松,小孩的哭声也慢慢变弱。

  列车员夸了句孩子真可爱,又给他们倒了满杯的水。

  林青禾看着眼前的夫妻俩想到了卢向阳。

  在家属院的时候,她因为心里过不去“勾勾搭搭”四个字,所以即使知道卢向阳一直在讨好她,她也还是无动于衷。但是这个时候,看着对面一家三口互相依偎喝水的样子。过往卢向阳对她好的画面一一浮现在心头。林青禾叹了口气,看着窗外心里寻思这火车怎么这么慢,还要多久才可以到京都。

  等她回过神的时候,就看到那个小女孩一双澄澈的大眼睛正盯着她看。

  察觉到林青禾的目光,那男人才发现自己女儿的眼神。

  遂不好意思地道,“宝丫不可以不讲礼貌,盯着姐姐看。来,叫一声姐姐好。”

  那女人也看着女儿,鼓励地说道,“宝丫,和姐姐打个招呼。”

  林青禾扬起笑容,主动道,“宝丫,你好呀~”

  小丫头看了看爸爸,又看了看妈妈,好半晌才怯生生地说了句,“姐姐好。”

  林青禾看着就想到青苗小时候认生学叫人的样子,“宝丫好听话呀。来,姐姐请你吃糖。”

  林青禾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掏出几颗大白兔奶糖放在桌子上。这应该是卢向阳放的,她之前都不知道,还是上火车前找火车票的时候才翻到。

  那女人又紧张起来,“不中,这怎么好?……”

  “同志你收回去吧。”那男人拒绝道。

  “就几块糖而已,咱们坐一块就是缘分,大哥大姐就别推辞了。”说着林青禾又对上宝丫的眼睛,“宝丫想不想吃奶糖呀?”

  小宝丫先是看了看父母的眼神,然后才点点头。

  “谢谢你啊妹子,宝丫快谢谢姐姐!”那男人帮女儿撕开糖纸,看着宝丫对奶糖新奇的样子,他心里一酸。女儿三岁了但是从来没有吃过奶糖,就连一分钱几颗的硬糖都很少吃过。

  “谢谢姐姐。”香浓的牛奶味在嘴里蔓延开,这是她第一次尝到这种甜甜的滋味,喜得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

  “不用谢~”

  “大妹子可真是太谢谢你了。我不会说话,我这自个儿烙的饼,你要是不嫌弃就和我们一起吃一点吧。”那女人解开随身的包裹,拿出包好的饼子。那饼子金灿灿的,是用玉米粉做的。

  “怎么会嫌弃,我一看就知道这得老好吃了。大哥大姐,你们先吃,我先去买份盒饭。麻烦你们帮我看下东西。”在看到夫妻俩双双点头后,林青禾就背着挎包到餐车去买盒饭。

  这火车上的盒饭虽然不要粮票,但是分量绝不会因为不要粮票而偷工减料。一份盒饭那是打得满满的。林青禾买了饭就回去和那一家三口一起吃。开始他们还不愿意,不想占林青禾便宜。但是林青禾说,他们要不吃,她也不好意思吃他们的饼子。

  中国人的情谊总是能在饭桌上被拉近。一顿饭下来,林青禾已经叫着陈大哥陈嫂子,而他们也一口个青禾妹子。

  在林青禾眼里这对夫妻虽然目前可能有些窘迫,但是他们一家感情很好。丈夫会因为只有自己的饼子是用鸡蛋摊的而急眼,甚至语气不太好地,“你这人就是小家子气怎么都改不了,你娘俩吃玉米的,就让我一人吃鸡蛋的。你可真行!”然后就着那个鸡蛋饼推来推去,最后一人一半吃了。

  林青禾看在眼里。

  这大概就是最普通夫妻的样子吧。便是争吵磕磕绊绊地也都是出于在乎。

  火车到京都的时候是凌晨4点,天还黑着。

  才刚一下火车,雪就漫天卷地地落下,撒盐般纷纷扬扬的。很快,这一圈人的头上、身上、行李上都沾了雪花儿。火车呼啸而过留下一阵刺骨寒风,直往人衣服缝里钻。

  京都火车站的路灯不算少,林青禾顺着人流在昏暗的灯光下小心地往出站口走去。

  她穿着军大袄,头上还戴着雷锋帽,比周围一圈人都穿的严实。别人缩着脖子哆哆嗦嗦地是因为冷,而她也缩着脖子挺不直腰背,是因为坐了两天一夜的硬座,腰酸背痛。

  “小禾,林青禾!”

  喧闹的人群里,林青禾突然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她四处张望。终于看到路灯下顶着一头白雪的卢向阳,正朝她使劲儿地挥着手。

  林青禾笑了下,又很快恢复到面无表情的样子。虽然心里已经原谅他了,但是也不能这么快就表现出来。得让他好好长长记性,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林青禾慢吞吞地走到卢向阳身边。

  “冷不冷,我给你带了烤红薯。给,你拿着暖暖手。诶,你手套呢?”卢向阳一看到林青禾拉开大衣,从里面的兜里掏出一个烤红薯递给她。

  “你怎么知道我坐这班火车的?手套我送人了。”应该等了许久了,烤红薯其实也就沾着卢向阳的体温,算不上热。

  林青禾看着卢向阳被冻得发红的鼻子,心里叹了叹,这傻子不能去站里等吗?

  卢向阳听林青禾和他说话语气也没有像之前那样疏离,就乐得露出一口大白牙,“嘿嘿,我问你单位的胡胜男同志的。原来她是我们营胡连长的闺女。”

  “走吧,还不回去愣在这傻吹风。”林青禾得到答案后看着还在原地不动傻乐的卢向阳没好气地说。

  “好勒好勒。都听你的。”卢向阳接过林青禾的行李袋,两人往停自行车那块地走。

  凌晨四点半的京都街头寂静无声,除了林青禾和卢向阳几乎没有人。许是怕风太大,卢向阳骑车的速度并不快。他穿着和林青禾一样的军大袄,只是看着更旧一些。卢向阳蹬着自行车,忍着寒意挺直了腰板,露在帽子下的脸庞与大部分的风雪狭路相逢。

  林青禾这会还披着条毯子,这是卢向阳给她带的。她坐的自行车后座上也给安了个棉花垫子。虽然雪还没有停,可她真的觉得一点儿也不冷。因为她知道,身前这个人正在尽力地用自己的身体替她遮挡迎面吹来的大风和大雪。

  林青禾心里一软,她从兜里伸出双手,第一次,主动地环住卢向阳。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是加更,下午三点老时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