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诏
作者:宫堡鸡丁      更新:2022-05-13 22:41      字数:3861
  自始至终,王立从没指望历史会改变!

  始终认为,历史的大体走向不会改变!

  但是,得知李自成逃出升天,还是急晕了过去!

  因为不了解明末的历史,他确实是急晕的!

  在他看来,大明失去了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只差一点点!

  王朴和陈奇瑜,只要任何一人把握住机会,或许大明就有救了!

  如果“自己没有参与的历史”也是如此,只能说,大明真的是气数尽了!

  与此同时,远在京师的朱由检,得知流贼逃出包围圈,气得把桌子都踹穿了!

  这几年来,朝廷耗费了无数的人力,耗费了无数的钱粮!

  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想想这几年的苦日子,朱由检快要崩溃了!

  流贼已至死路,为何就能逃走?

  为什么?

  到底是为什么?

  “万岁爷,陈总督有奏书送到!”

  “呃……”

  有气无力地接过奏书,朱由检越看越生气!

  据奏书所言,招抚本来已成功了!

  只因练国事、嘉彦、孙鹏以及士绅百姓等五十多人,不顾大局,暗中破坏招抚大计,这才逼得流贼再反!

  可恶,实在可恶!

  “给魏忠贤传令:破坏招抚之五十六人,速速捉拿归案,严惩不贷!

  再令陕西、郧阳、湖广、河南、山西五省巡抚,谨遵陈总督之号令,各自把守要害地带!

  若有失职者,绝不轻饶!”

  “喏!”

  曹化淳躬身领命,却没有立刻离开。

  稍加犹豫,试探着说道:“万岁爷,流贼再反,恐怕事出有因,还需谨慎而行啊!”

  曹化淳的话很委婉,意思却非常明确:

  不能相信陈奇瑜的“一家之言”,流贼复反之原因,还需详查!

  朱由检听出了话里的弦外之音,稍作思量,摇了摇头:“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去吧!”

  “喏!”

  曹化淳轻叹口气,走出几步又返回:“万岁爷,西厂王公公能文能武,从没让人失望过!

  小奴以为,若能将剿贼之事托付于他,大事必成!”

  “朕……早就想过厂公!”

  朱由检郑重地点点头,很快又摇了摇头:

  “自始至终,厂公都是朕最锋利的尖刀!

  但,他毕竟是太监,不适合统领千军万马!

  眼下,流贼只剩五万余众,五省巡抚由陈总督统一号令,相信不日就能全部剿灭!

  厂公在四川的变法成效显著,朕甚是欣慰!

  此时此刻,正是试点变法的紧要关头,实在不宜让他分心啊!”

  朱由检态度坚决,有理有据,曹化淳就不再相劝。

  ……

  陈奇瑜为了脱罪,不惜诬陷他人的消息传至成都,王立气得咬牙切齿!

  本想奏他一本,或者直接将他做掉,细想之后还是放弃了!

  毕竟,大明没几个“能打”的将领了!

  五省巡抚以及洪承畴、曹文诏和左良玉,全都服从他的调遣!

  他指挥的几十场胜仗,确实有过人之处!

  如果谋划得当,全歼流贼并不困难!

  要是换来一位新总督,不仅不了解敌情,五省巡抚和各路明军还可能阳奉阴违!

  而自己,也可能卷入官员之间的勾心斗角,实在不划算!

  这两年远离朝堂的纷争,只管捞钱的大事儿,甭提多惬意了!

  所以,很多事情睁只眼闭只眼,对大多数人都好!

  唯一吃亏的,恐怕只有朱由检!

  只能说,那是他的命!

  谁叫他是皇帝呢?

  既然注定的历史无法改变,既然大明气数已尽,又何必逆天而行?

  我去!

  苍天有何错?

  为何曾经看过的YY小说中,每个主角都在逆天?

  王立在郁闷,驻兵四方堡的曹文诏也在郁闷!

  如果军令是出战迎敌,没什么好说的,打就完了!

  打不打得过,不重要!

  但偏偏,进行的圣旨是袭扰八旗兵!

  还特别注明,袭扰其后路或粮道!

  哼!

  到底是哪个狗屁军师,给皇上的建议?

  八旗兵以骑兵西征察哈尔,几时携带粮车粮草了?

  这次入关,人家只是西征返回,路过大同和宣府!

  眼看天色正好,趁机打劫一番罢了,哪来的粮草和粮道?

  出了长城,天宽地阔,他们的后路,又在何方?

  我去!

  我可从没听说过,骑兵在辽阔的平原上作战,还会有“后路”的说法!

  “曹总兵!八旗兵越过长城,奸淫掳掠不说,连百姓手里发霉发臭的粮食都要抢走,实在可恶!

  咱们屯兵四方堡半月有余,也算是养精蓄锐了!

  眼下,是不是该奉旨出战了?”

  听到孙茂霖的话,曹文诏真想一刀砍死他!

  这死太监,老是在身边指手画脚!

  出战,很容易!

  关键是,厂公发来的密信,要求我保存实力啊!

  我能咋办?

  若按圣旨,八旗兵没有粮道可劫,没有后路可扰!

  若依厂公之令,只能固守城中!

  这死太监,整天催着出战,在身边实在碍事!

  要不,去长城之外转悠几圈?

  如果遇上八旗兵,一刀砍了这家伙先?

  然后,随便抓几个俘虏回来,就说孙茂霖战死沙场了?

  嗯,就这么办!

  “皇上的圣旨上,要求我等择机歼敌,以袭扰八旗兵之后路和粮道为首要目标!

  既然没有探得敌军之粮道,我等只好带足粮草,全军出城,择机歼敌!”

  说罢,曹文诏大手一挥,率先杀出城外。

  没想到,孙茂霖这家伙,实在是胆小如鼠,竟然没有跟来!

  罢了,罢了!

  没这家伙在身边,简直是天宽地阔!

  长城以北,青草茵茵,确实是天宽地阔!

  大军往东北方向行出二十余里,一队八旗兵终于追了上来!

  手痒痒了!

  可惜,只有百来人,实在不够砍!

  自己虽是轻骑兵出城,但八旗兵这点人,真不够塞牙缝!

  哼!

  “继续往北,引来更多的八兵!”

  一声令下,万余匹战马齐头并进,直往土默特部落而去!

  得知出城的明军是轻骑兵,并且一人三马,皇太极不太淡定了!

  三年前,就是在这里,一支关宁铁骑讹了自己两千只羊,两千匹马!

  在这之前,这支部队还深入蒙古千余里,袭击了科尔沁部!

  仅凭这点就能断定,此次北上的明军将领,跟上次是同一个人!

  此人实在大胆!

  既然如此,此人绝不能留!

  一个时辰后,皇太极亲率两万余骑追了上来!

  闻之,曹文诏淡然一笑!

  没打算迂回大同!

  而是打算继续往北!

  就算全部的八旗兵追上来,又有何惧?

  咱是轻骑兵,一人三马!

  就算打不过八旗兵,难道还跑不过他们?

  皇上的圣旨不是说,袭扰八旗兵的粮道嘛!

  他们的粮道,不就在东北方向嘛!

  如果找不到,就一路杀奔过去找!

  土默特、乌兰察布、察哈尔、科尔沁!

  如果玩高兴了,从科尔沁南下沈阳绕一圈,再回大同!

  哼!

  跟我玩捉迷藏,你们还嫩了点!

  ……

  本来,皇太极征讨察哈尔部,将林丹汗一路追到了青海!

  返回的时候,一路收编林丹汗的残部;

  路过大同,只是想随意打劫一番,并没有长期作战和攻城掠地的准备!

  然而,大明的各级将领,并不知道皇太极的目的——无论如何,只要皇太极早早离开,那就万事大吉了!

  引兵北上的曹文诏,也不知道皇太极的目的,更不知道八旗兵准备不足!

  心里唯一所想,就是跟皇太极捉迷藏!

  当然,也有一定的逆反和报复心理!

  既然皇太极能攻打大凌河,能攻打锦州和宁远,明军为何不能主动出击?

  既然皇太极能入关抢劫,明军为何不能出关,去抢劫臣服了后金的蒙古部落?

  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上至皇帝,下至兵将,全都被八旗兵吓傻了!

  废物!

  一群废物!

  今日,本将奉旨袭扰八旗兵,那就袭给你们看看!

  让所有人都知道,明军也不是吃素的!

  厂公要求保存实力,我也可以办到!

  只要避实就虚,谁能耐我何?

  来啊,来追我啊!

  大家都是蒙古马,大家都是粮草有限,咱就公平地较量一回!

  哼!

  谁怕谁?

  ……

  三天,整整三天!

  前方的那支明军,日行二百余里!

  先后袭击了十几个蒙古村落!

  抢得豆饼和粮草之后,没有半刻停留,一路向北!

  照此路程,再过一日,明军就将抵达科尔沁部!

  皇太极心头,涌起不祥的预感!

  海兰珠?

  难道,明军的目标,又是海兰珠?

  稍一细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上次,他们抓走海兰珠,讹了一大笔物资!

  这次,又想故计重施?

  唉!

  这位美人儿,回到科尔沁草原之后,每次提出合婚之事,她总是推三阻四!

  好不容易说好了,这次回师盛京,马上就迎她入宫!

  她终于同意了!

  我去!千万别出乱子!

  天色渐黑,追在身后的八旗兵战马,全都气喘吁吁了!

  如果再跑几十里,必会口吐白沫!

  八旗兵停下扎营,曹文诏也停下扎营!

  始终与八旗兵保持着二十里的距离!

  自己的战马还可以跑,但就是不跑!

  故意让皇太极追不上,气死他!

  “曹总兵,皇太极派人,送来亲笔书信!”

  “哦?”

  曹文诏满腹疑惑,接过了书信。

  我去!

  这个……真是皇太极的亲笔信?

  汉字写得不错嘛!

  比我写的还要好!

  什么?

  他让出通道,劝我返回大同?

  这不是侮辱人嘛,开什么玩笑?

  我曹文诏想去哪就去哪,用得着看这孙子的脸色?

  若不是厂公要求保存实力,半夜就过来劫你营帐!

  科尔沁!

  这里,已经属于科尔沁的地界!

  想让我返回,你做梦!

  不到盛京走一圈,不去扔几个炸弹,我岂不是白来一趟?

  记得,上次在科尔沁部劫获的蒙古美女,好像挺值钱的!

  好像,她既是后金皇后的侄女,又是皇太极哪个宠妃的姐姐!

  当时,皇太极亲自送来两千战马,亲自将她赎回去的!

  这孙子,这会儿劝我回大同,实在有些玄妙啊!

  难道,这个蒙古女人,还在科尔沁?

  一定是!

  呵!

  若非这孙子不打自招,还把这事儿给忘了!

  这次,再让我劫了那美女,可不是两千匹马那么简单了!

  至少,六千匹!

  还要撤出大同和宣府!

  不对啊,这孙子引大军追来,已经撤出大同和宣府了呢!

  唉!

  人都没抓到,操那么多闲心有个屁用?

  管他呢,睡一觉再说!

  “注意警戒!三更之前把马喂饱,四更出发,直奔科尔沁!”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