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闯王“李鸿基”,不是李自成!
作者:宫堡鸡丁      更新:2022-05-13 22:39      字数:3688
  朝廷的办事效率,王立实在不敢恭维!

  就如,这次的山东叛乱。

  说起来,孔有德叛乱的消息,朝廷在去年就知道了。

  那时候,王立正在去往锦州的路上。

  得知孔有德兵变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向朱由检上了奏书。

  然而,直到今年的二月初,朝廷才商定了以“招抚”为主的战略方针;

  又过了一个月,经过无数次的吵架与推诿,新任山东巡抚徐从治、登莱巡抚谢涟,终于姗姗上任;

  由于登州城还在叛军的手中,谢涟只能去往莱州上任。

  也就是这时候,“山东道巡按”王道纯,终于带着朱由检的诏书,开始了前往登州的招抚工作。

  原登莱巡抚孙元化,确实被免去了死罪,并且被王立借用了。

  不过,在去福建“戴罪立功”之前,朱由检也给了他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

  真正的机会!

  毕竟,孙元化不仅是孔有德的老上级,还跟他有一定的私交!

  如果孙元化跟王道纯一同前往莱州,对孔有德的招抚,应该十拿九稳了!

  只不过,对叛军的招抚,王立始终不抱希望!

  就算招抚成功,他也会寻个机会,做掉孔有德与耿仲明!

  当然,还有东江的尚可喜!

  其余的事,王立毫不关心!

  因为,这个大明已经烂透了!

  后世的专家都说了,就算有神仙降临,也没救!

  专家的话就是权威,肯定是正确的!

  咱小民一个,自然不敢怀疑!

  所以嘛,在捞钱的同时备好退路,再顺手除掉几个汉奸,也不枉穿越一场!

  确实是顺手!

  就如,已经被除掉的钱谦益、朱国弼和吴三桂!

  根本就没费什么功夫!

  历史上的这三家伙,到底是真汉奸还是假汉奸,是主动降清还是逼不得已,已经不重要了!

  要怪,只怪他们抢了自己的柳如是、寇白门和陈圆圆!

  “厂公,山东的兄弟传来最新消息:叛军正在往莱州城开进!

  从时间和路程来看,新上任的巡抚谢涟大人,很可能被围在城中!”

  “无所谓!”王立漫不经心地拆开信封,随口笑道:“前去招抚的孙元化与王道纯,不是已经出发了么!

  正好,他俩,可以少行百十里路!”

  王立的回答,让宋哲哭笑不得。

  其实,王立也没有说错!

  登州城在山东半岛的最北边,莱州城在登州的西南方向!

  如从京师出分发去往登州,中途必会经过莱州!

  确实省了近百里的路程!

  拆开信封,阅后,王立眉头紧锁。

  “我去!

  这个王承恩……不是一直在司礼监么?

  这家伙,啥时候跑到临洮去了?

  我去!

  一个太监还能做总兵?

  那我,不也能做督师了?”

  “厂公,这个王承恩,不是万岁爷身边的王承恩!

  而是另一个同名的王承恩!

  此人,祖籍西宁卫王家庄,祖上因抗倭有功,被封为世袭的西宁卫指挥佥事;

  王承恩生于万历十五年,于万历三十三年承袭西宁卫指挥佥事一职;

  不久后,因多次南击退“海夷”,升任甘肃三岔关守备;

  天启初年,升任“庄凉大靖参将”,崇祯二年,再升任临洮总兵;

  在京师保卫战时,王承恩率领一千五百边军,不远千里进京勤勤王;

  在击退建奴的庆功宴上,王承恩也有参加;

  只不过,因为勤王的边军太多,万岁爷重点表彰了秦良玉和卢象升;

  其他各路勤王军的升赏,众臣都没怎么关注了;

  所以,厂公不知道此人,不足为奇!”

  王立点点头,拆开另一封信。

  阅后,又是眉头紧皱。

  “前阵子的情报不是说,最能打的三个贼首,好像是王左桂、王嘉胤和神一魁么?

  有了洪承畴和曹文诏,再有宁夏总兵贺虎臣、临洮总兵王承恩的几路围剿,流贼怎会越剿越多?

  还有,这个“三十六营”,又是什么鬼?

  到底从哪冒出来的?”

  “厂公,你怎么又忘了?

  王左桂,早就被洪总督给咔嚓了!

  还有那王嘉胤……”

  “慢着!慢着!”王立赶紧打断宋哲的话,满腹疑惑:“洪承畴不是延绥巡抚么?

  他……啥时候升任总督了?”

  “厂公,你怎么又忘了?

  去年,咱们在督建大凌河的时候,洪总督还特意送来信函,邀你去陕西喝喜酒呢!”

  “哦,对啊,是有这么回事!”

  王立猛拍自己的脑袋,郁闷不已。

  这段时间,四川的卷烟厂、南京的天音阁、南方的酿酒作坊、丝织作坊和制糖作坊,整天都在上报账目和各种琐事,搞得实在头大!

  这一忙,还真忘了洪承畴升任三边总督之事!

  对了,王左桂这家伙,自己还见过的!

  他被洪承畴“咔擦”的时候,嘴里还衔着一块鸡腿!

  不过,王嘉胤和神一魁好像也挺牛的,怎么也挂掉了?

  “厂公,贼首王嘉胤的死……呃,前阵子送来情报时,你正在向朝臣们销售博美犬和玄凤鹦鹉,没来得及看!

  你不是说过,只要不是南方的事,全都让我自己处理么?”

  “对,我确实说过!你是西厂的二当家,是该帮我分点忧嘛!

  对了,你是怎么处理的?”

  “厂公啊,都是曹文诏和各路锦衣卫的捷报,还能怎么处理?

  都是看一看,然后以西厂的名义,呈给万岁爷呗!”

  “嗯,不错!你办事,我果然放心!”

  王立点点头,还是眉头紧锁。

  见状,宋哲继续解释道:“王嘉胤被洪总督和曹文诏盯上,狂追了他二十天;

  他的部下实在支撑不住,趁夜砍了他的脑袋,向曹巡抚投降了!”

  “呵!他的部下,还挺有本事嘛!

  不仅砍了自己的老大,还懂得审时度势!

  呵!

  如果他们向洪承畴投降,那可死定了!

  对了,砍王嘉胤脑袋的家伙,曹文诏是如何处理的?”

  “这俩家伙,一个是王家胤的妻弟张立位,另一个是他的族兄王国忠;

  这个张立位啊,早年是曹巡抚的部下;

  至于曹巡抚怎么找上他的,又给他承诺了什么,咱就不得而知了;

  信上说,曹巡抚没有杀他们!

  投降的三千多人,都被扔到山里挖煤去了!”

  “嗯,不错!既没有杀降,又能废物利用,曹文诏干得不错!”

  “嗯!”

  宋哲点头称是,继续说道:“这个神一魁,其实是神一元的弟弟;

  他的队伍也挺能打,从陕西打到甘肃,辗转几年间,势力发展到十几万人;

  神一元驻于保安县时,遭到延绥副总兵张应昌的围攻,死于乱军之中,其弟神一魁侥幸逃离;

  不久后,神一魁所部被逼无奈,只能向洪总督投降;

  只可惜,洪总督虽然斩杀各级降将三百余人,仍被神一魁侥幸逃脱,遁至宁夏;

  在去年的十二月,洪总督调集各路兵马,四面围攻,神一魁亦被部下所杀,被迫投了宁夏总兵贺虎臣。”

  宋哲简单解释一番,王立对西北的贼首和剿贼进展,有了大致的了解。

  原来,三大贼首被杀之后,民变却没有彻底平定!

  就在仙客谨巡抚山西期间,趁着明军的兵力空缺,各路流贼西渡黄河,在山西获得了喘息之机!

  碰巧遇上山西的特大洪灾,饥民四起!

  于是,流贼进一步地壮大了!

  原有的三路贼首,变成了此时的三十六路!

  也就是信中的“三十六营”!

  紫金梁……

  八大王……

  曹操……

  闯塌天……

  扫地王……

  黑煞神……

  闯将……

  呵,闯将!

  闯王……

  闯王!闯王!闯王!

  尼玛!

  好熟悉的名字!

  好恐怖的名字!

  王立倒吸一口凉气,再也不淡定了!

  捧着信纸的手,颤抖不停!

  就连说话的声音,也颤抖不止!

  “这个闯王……他的真实名字……是否打听清楚了?”

  “这个……另一封信中好像提到过,叫什么来着……好像是……高什么来着……”

  宋哲不停念叨,挠头苦思,试探着说道:“这个闯王……好像叫高迎祥……对,应该是高迎祥……”

  高迎祥?

  我去!

  闯王变成了高迎祥?

  难道,不是李自成?

  奇了怪了!

  不知道王立为何紧张,宋哲不敢怠慢。

  把所有信函查了个遍,终于有了确切的答案!

  闯王,真名确实叫高迎祥!

  紫金梁,真名叫王自用!

  闯将,真名叫李鸿基!

  闯塌天,真名叫刘国能!

  曹操,真名叫罗汝才!

  因为贼首流窜各地,其余的多路首领的真名,暂时还没弄清楚。

  至此,王立稍稍松了口气!

  但还是不敢放松!

  这个大明,跟自己略知的大明,真的不太一样!

  闯王,竟然不是李自成!

  高闯王!

  呵,高闯王!

  恕我孤陋寡闻,“高迎祥”这个名字,真的没听过!

  其他的各个首领的名字,也没听过!

  不过……

  闯将!闯将!

  有点意思!

  如果“闯王”被剿灭,“闯将”会不会升级成“闯王”?

  无妨,无妨!

  这人的真名是李鸿基!

  就算他升级成了“李闯王”,也不是历史上的李自成嘛!

  所以,怕他个毛啊!

  接着混日子,接着捞!

  “立刻给曹文诏传令:剿贼的同时,尽量搞清各路贼首的真名!”

  宋哲领命而出,王立刚要闭上眼睛,却见司礼监的王承恩匆匆赶来。

  “厂公:有人弹劾你拐带了五万人口!

  大殿上,魏公公跟朝臣们,已经吵翻天了!

  万岁爷令你速速进宫!”

  “什么?”

  王立蹭地弹起身,几乎是咆哮着问道:“略……略卖?老子何时拐带人口了?

  还拐带了五万?

  这特么可能么?

  上折子的,是哪个不长眼睛的家伙?

  还真想弄死我啊!

  这不是信口开河嘛!”

  王承恩来不及解释太多,紧拉着王立的手,匆匆往外走。

  直到上了马车,这才缓缓说道:“弹劾你拐带人口的,是四川巡抚张论大人……”

  “我去!这狗日的!”

  王立愤愤骂着,基本猜了个大概:

  奏书中弹劾的“略卖人口”,正是从山西迁往四川的五万青壮男子!

  究其原因,必是他要求加租一倍,王立没有答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