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我不是世外仙姝40
作者:任我逍遥游      更新:2022-02-24 11:06      字数:3681
  前来查抄宁荣二府的队伍,领头的是西宁王和北静王,但正经做主的却是锦衣府赵堂官。皇上派了这两王前来查抄老相识贾家的用意,就是要逼着他们表明立场,既恶心他们一回,对其他人也是一中震慑。让大家看看,旧勋贵中,南安王府彻底完蛋了,东平王与世无争的,西宁王和北静王如今也跪了,那皇上的威严还有何人敢不服?

  荣国府贾赦、贾政、贾琏和宁国府贾珍父子都被下狱受审。经严厉审讯,查出贾赦交通外官,持强凌弱,因强索古扇而逼死石呆子之事也被揭露出来;贾珍父子引诱世家子弟赌博,暗行不法之事,还有强占良家女子为妾,因其女不从,逼迫致死等(这是尤二姐,因王熙凤派人去都察院告状,留下了案底);贾政则是在做粮道任上出了岔子,家奴仗着他当官狐假虎威,重征粮米,苛虐百姓;贾琏本以为自己没做过什么大恶,应该无事,结果在他房中却查出了大批高利的借票,这官宦人家放印子钱可是大罪,继而家奴又招认了以贾家的名义包揽诉讼的事情。这些,都是受王熙凤指使的。因此,夫妻二人双双下监。贾琏怒极,新仇旧恨一并涌上心头,当场表明休弃王熙凤。

  贾家女眷们只是被集中禁闭在馒头庵中,毕竟贾家早不如甄家那般显赫,翻不出多大波浪,皇上对他们也没有对甄家那般痛恨。但阶下囚的日子,显然也是极折磨人的,饮食倒是供应了,但只能保证粗茶淡饭,像往日一样的好饭好菜那不可能。抄家之后,每人只留了些贴身的衣服用品,就是有机灵的,私下收藏了些小件金银首饰,也是不敢拿出来的。再加上记挂着入狱的男人们,担忧着日后自家会不会落到甄家女眷的下场,没过几天,人人都面目憔悴,心急如焚。

  贾母的诰命夫人的册封还没抹掉,看守的婆子们对她要客气几分。她想法打听到了外面的消息。亲戚之中,史家两个侄儿都已外放,根本不在京城。就是在,史家也早已落魄,帮不上什么忙,而且关系也远了,怕不会愿意连累自家。王家自王子腾一死,实际就已分崩离析,现在也有御史在弹劾,要王家追缴亏空,也指望不上。细细算来,唯一的希望只有林家了。

  贾母拿出了一只私藏的金镯子买通了看守,派了人去林家求助。林黛玉和林晨曦虽然滞留在江南,但林家老宅里还有管家坐镇。管家早就受过林黛玉的吩咐,前些日子,更收到她寄自江南的书信,心中已有所准备。他与内务府的人比较熟悉,托人暗自询问了朝廷对贾家的态度。

  内务府中的熟人也知道忠惠亲王对林家姑娘似乎有些与众不同,也不敢怠慢,悄悄地向忠惠亲王做了禀告。那林姑娘是贾母的外孙女,她如果要给贾家援手,会不会让皇上不喜?但如果不闻不问呢,似乎又会招来旁人议论。那中间这个度,该如何把握呢,还请王爷指教林家一二。

  “哦,那林家姑娘没求着给贾家下狱的男丁们开脱罪行吧?”忠惠亲王眼睛一咪,问道。

  “那倒没有。林家管家只说林姑娘吩咐他照顾些女眷们,不让她们步,步那些罪臣家眷的后尘。”那人呐呐地道,不敢隐瞒。忽然心中一跳,甄家可不就是王爷办的么,那王爷听了这话,会不会生气?

  忠惠王爷倒不在意,淡淡地表示,既然如此,那就不妨。林姑娘关心自己的母家亲戚,也是人情之常,可见她心地良善。还吩咐那人给林家管家帮些忙,可以略通融几分。那人一听,心中道,看来那些传闻倒不是空穴来风,果然王爷是对林家另眼相看的。

  于是,回头对着林家管家就很是殷勤,主动帮着去锦衣府疏通关系。忠惠王爷的面子甚大,林家的要求也不高,锦衣府自然就给他开了绿灯。

  林家管家得到允许,带了不少衣裳用品吃食来到馒头庵,拜见了贾母。此时,贾家女眷们的衣食已渐渐简薄了,林管家此举正如同雪中送炭,众人纷纷表示感激。但又有些遗憾,林贾管家毕竟只是个下人,大事是做不得主的。林黛玉偏巧人在千里之遥的江南呢,否则,唉,就能多帮着自己家了!

  贾母立刻向林管家询问外面的情形,她们关在府中,耳目闭塞得紧。林管家一一地把自己知道的讲述了。贾母听说贾赦贾政等人正在受审,心焦无比。但面对着林管家,她也不方便说出什么话来,只得恳切地要求他也往贾家男丁被关押的山神庙送些东西,帮着打点一番,让他们少受些罪。贾家继贾赦等人之后,贾宝玉作为二房嫡子,也被下狱,与父亲伯父们关在一处。王熙凤是大房儿媳,又背负了罪名,也被关入女监,平儿自愿跟着她照应。

  这倒是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林管家便答应了下来,之后,分别又往馒头庵和山神庙送了几回东西。旁人看在眼中,都觉着林家果然仁义,当年林家和贾家的纠葛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岂料在贾家大厦倾覆,众人避之不及的情况下,竟然能不计前嫌,实在可敬!

  馒头庵对贾家女眷的管束宽松了些,贾母敏锐地察觉到看守们对林家管家的客气,旁敲侧击,心中有了了些数。再下一次林家管家来探望时,直截了当地提出,能不能去求一求忠惠王爷,请他为贾家说一说情,把这罪责减轻一些,好歹要保住玉儿她舅舅们。可怜他们偌大年纪,要是还下狱问罪,哪里能熬过去?她这做外祖母的求你家姑娘了!

  林家管家心中一哂,果然,被姑娘料中了,贾老太君会提出这中要求来。他恭恭敬敬地拒绝了,道林家哪里有这本事,他一介下人更是无法做主的。之所以能帮助贾家一些,是他在内务府认识了几个朋友,朋友又给介绍了熟人,花了银子下去,才得到通融的。那审理贾家老爷的可都是上面的人,他都没福气认识,怎么还敢凑上前去?

  贾母不信,但面对着信誓旦旦的林家管家,也只好哭泣诉苦,林家管家只管言语安慰,反正是绝口不肯应承。思来想去,贾母只能又写了一封信,千叮万嘱地让林管家给林黛玉寄去。外祖母家遭遇大难,求她千万看在母亲面上,回到京城来。说不得,日后她们就再无见面之日了。

  林管家不能昧下贾母的信,无奈派人寄去江南,另详细禀告了京城发生的情况,自己一切都是按照姑娘的吩咐办理的。林黛玉收到信后,无奈地笑了笑,把它放在了一边。若是她愿意做个圣母,那她当初避走江南是为了什么呢?

  在贾母一日比一日绝望的等待中,贾家的判决下来了。宁荣二府革去世爵世职,贬为庶民。贾赦、贾珍流放三千里,各自发放北方苦寒之地和海疆效力恕罪;贾政纵奴为恶,有负皇恩,也流放两千里;贾琏虽一再喊冤,但也不能洗清自己,也一样被流放了两千里。至此,贾家的男人都获了罪,只留下了贾宝玉、贾环和贾兰,但这三人都是不能顶事的。

  王熙凤死在了狱中,林家管家得到消息后,让人寻了一口棺木来,好歹安葬了她,才没落到大雪之中一张草席埋尸荒原的下场。

  贾家的丫鬟奴才们悉数被发卖,所得没入国库,以填补贾家的欠款。女眷们侥幸逃过一劫,没有沦为奴籍,据说是忠惠亲王劝说了几句,皇上也给了他这个面子。但贾家的家产却是保不住了,宁荣二府被朝廷收回。大观园虽是贾家耗费巨资建造的,但贾家自然很知趣地献给了朝廷。皇上顺手就赏赐给了忠惠亲王,忠惠亲王却拒绝了,他只是亲自去逛了一圈,走出花园时神情有些唏嘘。

  林管家从馒头庵接走了贾家一众人,将她们送去了离林府很远的一处三进小院子。那地方不算多好,倒也清净安全。三十来间屋子,也是够她们住的。屋子里打扫干净了,也配了桌椅床铺等,厨房里准备了米面柴禾,也安排了两个婆子做饭。但林家管家说了,那两个婆子是雇来的,林家支付了她们三个月的工钱。三个月后,贾家人要么自己动手做活,要么就继续雇佣那婆子,但钱要自己出。

  众人不满地嗫嚅了两声,却不敢再说什么,现在只有林家愿意帮她们了,可不能再得罪了。

  贾母心头沉重,又见林管家拿出了几样东西,一一指给她看。

  “老太太,这是这间院子的房契,你收好了,这样也有个安身的地方。这是五百两银子,是过日子的花费,你们置办些东西吧。还有这两处小庄子的地契,这两处庄子离京城不远,加起来也有几百亩田地,租出去,每年的租子也有几百两银子,过日子是尽够的了。这些,都是姑娘吩咐给你预备的。姑娘看在太太份上,安排了老太太的余生生活,不让你老来受苦。她说,她已是以德报怨,仁至义尽了,你也该知足了。此后,她与贾家再不相见!”林管家平静地道。

  贾母心中百般滋味,良久,她苦笑道:“你家姑娘早就有这打算了吧?她不肯回我的信,是打算就这样和我一刀两断了?”

  “老太太,当年,姑娘还在京城时,就与你断了亲了。这回,不过是回报了贾家,请你们不要再拿着血脉之情和太太来说事了。这次如果不是林家出力,老太太也是知道如今你们是何中境况的。”

  “可是,你家姑娘明明能求得忠惠亲王援手的,为什么不肯救救她的舅舅呢?”贾母抿着嘴唇,不甘心地道。

  “老太太慎言!”林管家严肃地阻止道:“不要败坏了我家姑娘的清誉,传到外面去,”他冷笑道:“怕会给贾家招祸呢!”

  贾母沉默了。即使有再多言辞说教,别人根本不把她看在眼中,她也没有办法。若是因此惹怒到忠惠亲王,她环视了一圈面色惨淡的众人,不知觉地打了个寒颤,所有的话顿时咽进了肚子里。纵然再不甘心,也只好作罢了!

  贾家偃旗息鼓了,日后的日子过成怎样,也与林家再无关系了。林黛玉接到林管家的书信,轻轻地舒了口气。从那天之后,她就与贾家人再没见过面。贾家这一页终于翻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