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我不是世外仙姝39
作者:任我逍遥游      更新:2022-02-24 11:06      字数:3455
  贾探春的船队排场很大地驶离了京城,船上还满满地载着她丰厚的嫁妆和南安王府掏空了大半家底的,名义上是朝廷‘赏赐’给茜香国的银子。

  等最后一只大船的身影消失在大江的远处,南安王府终于松了一口气。她们想着,茜香国拿了钱,还有美貌的贾探春前来和亲,总该心满意足了,那南安王被放回就指日可待了吧?虽然战败被俘,脸面上是不好看,但只要王爷人回来了,南安王府就有了主心骨。武将哪里有百战百胜的,若是因一战成败而苛责,就就没人敢为国征战了,自家也联络了些亲朋,要在朝上为自己家说话,小惩大诫无关大势。而且南安王府根基深厚,虽然把明面上的势力都献给了皇上,但哪里能不留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老底子,这就是南安王府东山再起的根本!至不济,至不济,日后也能做个富贵闲人吧!

  南安王府翘首以盼,等待着南安王返回京城的那一天。等啊等,在一个多月后,东南却传来了一个噩耗,顿时朝野震惊。茜香国和朝廷重开战火,贾探春被茜香国杀了,在一片慌乱中,南安王父子也不幸丧命。皇上闻讯怒不可遏,立刻严命兵部调了兵将前去平乱,准备大举征伐茜香国。因这和谈是南安王府极力哀求并拿着身家性命作保才达成的,皇上以欺瞒之罪下旨夺去南安王府世袭毋替的王爵之位,更要进一步问罪南安王府,女眷们都不能幸免。面对此巨变,原本支持南安王府的勋贵们都噤若寒蝉,不敢再求情。

  原来,船队到了目的地后,茜香国从某些送嫁的人口中得知,前来和亲的县主并非是南安王膝下的嫡女郡主,而是一个万年不得升官的五品官之庶女,还是奴婢生的女儿,他们顿时就觉得是受了骗,怒不可遏。在茜香国,等级尊卑比中原王朝更加严格,而且风俗特别,尤其看重母亲的身份,如今在位的还是女王。母亲是奴婢,哪怕父亲是官宦贵族,那生下的孩子就是奴婢的身份。在茜香国人看来,这是朝廷和南安王府联手瞒天过海,用一个卑贱的女奴来侮辱他们,岂可忍?

  挟着胜利而生出的底气,茜香国使节气势汹汹地向朝廷送亲的官员问罪,要赶贾探春回去。双方开始是口舌争执,却越说越激烈,继而引发了一场小范围的争斗。贾探春在混乱中被茜香国人杀死,朝廷送亲的官员见状又惊又怒,争斗变成了小型战斗。茜香国前来接亲的王子也死于乱战之中。事已至此,双方重启战火。茜香国带着南安王父子作为人质上了战场,谁知朝廷也不再理会他们的生死,照样打了起来。战乱之中,南安王父子双双丧命,朝廷和茜香国对他们的死因都说法不一,互相指责是对方下的手。

  这一次,朝廷的军队取得了胜利,茜香国狼狈败退。之后,朝廷军队发现了不少南安王勾结海盗,图谋独霸一方,垄断海外贸易以对抗朝廷的罪证。因此南安王父子虽死,朝廷还是要追究南安王府的罪责。南安王府兵败如山倒,皇上威望大涨,聚拢了兵权。其他三王也无力反对。至此,四王变成了三王,余下的北静王、东平王等手中没有实际权力,只能战战兢兢地做个闲云野鹤的富贵闲人。

  而对贾家来说,也是一道晴天霹雳当头打下来。本以为探春和亲,是贾家的一桩喜事。用一个女儿,就能换来南安王府的大人情,和朝廷的奖赏,是极其合算的。再说,探春去茜香国和亲当了王妃,朝廷对她的娘家还不要宽容几分么?这样一来,贾家自然就能安稳了。探春走后的那段时间,贾家欢声笑语不断,冲破了平日里沉闷忐忑的空气。似乎是,贾家往日荣光就要慢慢回来了。

  谁知,这才过了多久啊,竟然发生了这般变故。南安王府成了叛逆,一败涂地;而探春是引发起纷争的由头,这,这可是给贾家惹来了祸事啊!而认下南安王妃为义母,可不是尊奉朝廷的旨意,是贾家和南安王府私下的交易,这看在皇上眼中,那可不是狼狈为奸么?贾家人心惶惶,此刻,除了赵姨娘为贾探春哭了一场,其他的人只觉得幸好她及时死了,若是好好地回到了京城,那才是糟糕了呢!

  贾母惶惶不安地向宫中递了帖子,要觐见贾元春,问一问皇上对贾家的态度,要求她去向皇上求情。天地良心,贾家真的没有和南安王府勾结啊,只是被那黑心狠毒的坑了一把!几天后,这个要求被宫中拒绝了,告之贤德妃正在闭门养病,不见外人。至此,贾母心中已经有了不详的预感,心中惶然不已。

  四大家族中唯有王子腾在军中根基深厚,有他在,皇上是不会立刻就动四大家族的。贾母想到这里,略微放心下来。继而,又听说了忠惠亲王为林黛玉出头的事情,心中不禁浮想翩翩。她想不到林黛玉居然有这样的运道,能得到忠惠亲王的青眼!日后说不定能成为忠惠王妃,至少做一个侧妃是没问题的。随即不禁后悔起来,若是当初自己不那么心急,不逼得林家那么紧。那么,林家是不是还想不到和贾家断亲?那自己去上门哭求,她总会动容吧?可现在,唉,说什么都晚了,最要紧的是她现在人在江南,她鞭长莫及。算算日子,离下一场会试还有一年多的时间,那时,林晨曦总要回京城参加科举的。到时自己再怎么尴尬难堪,也要丢下脸面来,亲自去向林黛玉低头服软。贾家,真正到了危急时刻!

  几个月后,又一则噩耗传来:身为七省巡点的王子腾在巡查公事的路上去世。当时,他不慎染上了风寒,就近歇息在驿站中休息调养。随从请了医生来,在穷乡僻壤中寻不到好医生,开的药方都是不对症的,王子腾服了几帖药后,风寒不但没好,反上吐下泻,虚弱无力。没几日,竟一病去了。

  王夫人听到这消息,当场就软瘫在椅子上,伤心得站不起来。贾母也是脑中嗡嗡一片,心中却清明了起来。

  王子腾的死因实在蹊跷,他不是苦巴巴的平民百姓,是显赫的二品大员啊,出去巡查,不说前呼后拥,随从也是不少的,各色东西也是齐备的,药品、补品也绝少不了。而且,他可不是那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的贾赦,平日里都坚持操练武艺,身体健朗得紧,怎么一场小小的风寒就能让他倒下?再不是繁华地方,也总有几个医术不错的大夫吧,难道连常见的风寒都不会治?听说这一切都是由王子腾亲信的副将操持的,包括王子腾的入殓,都没有等到王家人到场。

  贾母心中拔凉拔凉的,惶恐无比。能支撑起四大家族的王子腾没了,那四大家族还能存在多久?不知不觉中,贾家已赫赫扬扬地走过了近百年的光阴,难道她在垂垂老矣的年纪,还要亲眼看见它的覆灭吗?一滴泪,从贾母已经浑浊的眼中缓缓滴落下来。

  又过了两个多月,宫中传来了贤德妃病重的消息。贾母和王夫人被召到宫里,去见了贾元春最后一面。当时,贾元春躺在床上,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望着她们一直流泪,万般不舍和忧虑,只能在目光中悲凉地流露出来。

  贤德妃去了!

  贾母和王夫人一路痛哭着返回荣国府,随即府中悲声四起,哭声中夹杂着对贾家未来命运的哀伤,任谁都知道,贾家再无依靠了。但她们还来不及伤心很久,就被更大的恐惧笼罩住了。宫中对贤德妃的身后事极是冷淡,没有赐下谥号,也没有惯例的追封,连葬礼都草草了事,完全不是妃子的等级。荣国府的女眷们只能在凤藻宫偏殿外磕头拜祭,遥望着装着贾元春的棺木被送出了皇城。

  贾母回去后,思虑重重地给林黛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向林黛玉认错忏悔,并恳求林黛玉,若是贾家遭遇大难,请她看在贾敏的面上,千万施予援手,不要让家中的亲眷们落到如甄家一般的下场,不然她死了也不能瞑目。她已年岁无多,过去做错过许多事,请林黛玉原谅她这外祖母

  当林黛玉接到这份泪痕斑斑的信函时,默然良久,最终黯然一叹。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这就是贾家最终的命运。她不知道,贾母能否有这个福气,不用亲眼看到那一天的到来。

  思忖良久,她并未回信。她无法做出让她满意的承诺,尤其是贾母的信中还隐晦地提到了忠惠亲王曾为自己撑腰,制止了那些宫中太妃准备送她和亲的事情,字里行间的意思她看得明白。

  林黛玉的心有些惊乱,但无论如何,她没有要保住贾家的意思,如果这样,对那些因贾家而受到伤害甚至枉死的人,比如石呆子、张金哥等,岂不是大大的不公平?那样不堪的贾家,若是公侯万代,富贵久长,那才是最恶心的事,比起最后‘白茫茫一片大地好干净’还要来得悲剧!

  她能拯救的,只是真正可怜而无辜的女孩子们。虽然她们也是贾家的女儿,但她没法冷硬着心肠说,她们享受过了贾家的富贵,就应该承受相应的痛苦和侮辱,包括沦落风尘等。

  在贾母望眼欲穿地期盼中,荣国府迎来了朝廷查抄问罪的队伍,兴旺了近百年的大家族一朝分崩离析。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2-01-0700:02:35~2022-01-0800:02: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又來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