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我不是世外仙姝19
作者:任我逍遥游      更新:2022-02-24 11:05      字数:3598
  贾元春元宵节省亲,銮驾降临,众人跪拜一地,意气风发。放眼望去,却都是贾家人,未见到她特意提起的林如海父女,也未见到王家人和史家人,心中自是微微不快。召见了贾家人后,又听王夫人提起林家对自家的冷淡无情,不恭不敬,更是不乐。但思及舅舅虽然势大,但和自家一样,只是武勋,如今天下承平日久,武勋的地位日渐低落,而林家在文臣中有些人脉,这是贾家所缺乏的,暂且还是不能翻脸。于是,贾元春吩咐家人且宽容林家,也比照着贾家姐妹们,给林黛玉赐下了一份礼物。她贤德妃宽厚大度,地位尊崇,可不与那心地狭隘的林家一般计较。

  林家三人在家中安生地过了除夕,就带着一队奴仆离开林府了。他们在京郊的一座风景幽雅的寺庙中早订了几座院子,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且休养放松几日,不理会他人的喧哗。

  他们在年前就给荣国府送去了一份节礼,比起贾敏在世时是薄了许多,由林家老管家亲自送去的,还委婉转达了林如海的意思:林家自填补了盐税,已伤根动骨,不比以往了。因此,亲戚往来中难免会简素了些,请府上谅解才好。初二本是外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但林黛玉可不想再上贾家门,看贾家人的嘴脸,因此和林如海商量了,林家人大年初一就从府中出发离开,这一节也和贾家说明了,给林家祖先祈福的日子是高僧所定的,耽误不得。

  贾家人自然是不高兴的,林家人的疏远冷淡之意表现得那么明显,并不想着掩饰,她们心知肚明。但她们也说不出什么话来,盖因林家所做的都很合规矩。

  你要嫌弃人家的节礼菲薄么?可在姻亲们的节礼中,林家也算是中等的,只不像以往那么丰厚得出奇罢了;挑剔林家父女没上门来拜年,可人家要为先人祈福,自然不能计较。不说林如海只是贾家女婿,林黛玉那也先是林家的女儿,然后才是贾家外孙女,按照礼法,自然应当以林家为重。

  元宵节后,林家一行人才从寺庙里回来。贾家派周瑞家的上门,把贤德妃的赏赐奉上,谈起省亲的盛况,那话里话外的意思很以之为傲,还表露出林黛玉未觐见娘娘,还能得到娘娘的赏赐,实在是娘娘心胸宽广,给予恩典的缘故。

  林黛玉望了一眼那送来的赏赐物品,不过是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格式金银锞二对,不过是个意思而已,根本算不上贵重,各家互送的,给别人家姑娘的节礼都要比这丰盛得多。她心中嗤笑一声,东西倒也罢了,她不计较轻重,但林家可是出了一万两银子呢,就这,还要林家感恩戴德?贾家和贤德妃,也忒把自己看得太高了!

  懒得和下人们费唇舌,林黛玉直接打发周瑞家的走了,连赏钱也没给。她当然知道周瑞家的回头一定会和王夫人嚼舌的,但她并不在乎,她做不到有容乃大,但绝对可以‘无欲则刚’!她还巴不得林家和贾家早日撕扯开来呢。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了下去。但一年不到的时间,林如海忽然生起病来,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过不了很久,就卧床不起,有油尽灯枯之势。眼见着情形不妙,林晨曦也停了学业,回到家中,和林黛玉一起,在林如海病榻前日夜照料。林府四处探寻名医,也请了宫中的御医前来问诊,但是成效不大,林如海依旧是病疴沉重,御医暗中告诉林黛玉,林如海只怕难熬过去了,林家还是及早做安排吧。

  林黛玉和林如海相处了几年,一直被他关爱信任,虽说心理上还不能把他视为父亲,但日子久了,也生出了深厚的情分。闻听此言,也感到十分的难过。同时,也暗自心惊不已。林如海这次病发突然,他自从跳出了盐务的大坑后,释去了心头的重负,身体也比在扬州时好转不少,本以为林家上京之后,林家就能安稳生活,直到林黛玉和林晨曦长大。那时,贾家早已经被问罪抄家了,再也不能危害到林家。但想不到,林如海会忽然倒下呢,看来,冥冥中似有天意,并不想让林黛玉顺利地度过这道劫啊!

  望着立在她身边一起听闻此言,面色发白,愣怔无助的林晨曦和小珠儿,林黛玉叹了口气,上前来一手拉了一个,温声安慰道:“不用怕,有姐姐在呢!”

  她平静下来,深吸了口气。至少,她已经做了许多,原主的命运已经扭转。现在的主动权在自己的手上,贾家纵然再有千般谋算,只要自己岿然不动,难道她们还能做牛不喝水强按头,公然行逼迫行径么?别忘了,这是在天子脚下!林如海逝去时,他的身份也是被人尊重的国子监司业,而不是原来那个被皇帝归罪的巡盐御史了!还有,在这段时间,她要和林如海商量,选择性地告诉他一些内情,请他做好身后的安排。她就不信了,在这种情形下,贾家还能贪婪地吞没林家的家产,操控自己的命运?

  她不是那无路可走的林黛玉,她再如何表面上改变,骨子里,她一直是现代社会那刚强决绝的林潇湘!她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感受到她的冷静,林晨曦也镇定下来,语气坚定地道:“姐姐别怕,还有我呢,我会用功读书,,以后撑起林家的!”

  小珠儿不说话,只紧紧握起林黛玉的手,表达自己的支持。

  林黛玉默默点头,他们现在并帮不了她什么。只是,在这样的时刻,有人能与你并肩而行,前路上便不会无助和寂寞。以后的日子,她们是利益一致,相依为命了!

  病榻上,消瘦憔悴的林如海静静听完了林黛玉的打算,望着面色哀伤的女儿,不由问起了他早就疑惑的问题:“玉儿,我时日无多,这些我本就打算要为你们做好安排的。贾家,这些年来,我也看明白了,已非你外祖父在世时的情形了,你外祖母对你也并无多少情分。在我身后,是会想着打林家的主意,甚至是算计你的!只是,按照常理来说,做外孙女的,不通常和外祖家亲近么,怎么你完全不同?比起我来,对贾家更加警惕防备!”

  “我记得,你外祖母要来接你那回,你就十分不情愿,对着贾家颇有微词。事实上,也证明了你的话是对的,贾家确实是心怀不轨。只是,你当初才多大呢,怎么就能看得出来,那般敏锐?”

  林如海若有所思地道:“为父的惭愧啊,半生为人,还不如你明白透彻!只怪我只记得当初你外祖父在世时,贾家的兴旺情景了。那时,有你外祖父管束着,你外祖母、舅舅都行为尚算妥当。你母亲与娘家感情深厚,从不会说起贾家的不是来,因此为父更会被迷惑。只是,为何你单独能看清了贾家?从你母亲处,你断然不会听到贾家的坏话的!”

  “不错,母亲口中的贾家,从来都是极好的,显赫体面。外祖母极慈爱宽仁,舅舅们上进有为,女儿自然也就信了。家中的下人,无论是来自贾家的,还是林家的家生子,都无人敢与我说贾家的不是来。我一个小女孩子,哪里会琢磨那么多,自然也会觉得外祖家好,疼爱母亲,爱屋及乌,也会疼爱我的!”林黛玉早就想到林如海会注意到这一节,迟早有一天会问出来的,因此准备好了虚实参半的说辞。

  说到这里,林黛玉脸上显出悲伤愤慨的神色,声音沉重起来:“可是,就在贾家要派人来接我上京时,一天夜里,我却是做了一场噩梦”

  “醒来后,我把枕头都哭湿了,那梦里的我好可怜。一个人孤零零地客死异乡,连灵柩都不能和爹娘安葬在一处”林黛玉凄然泪下:“那情景历历在目,我本以为那只是做了一场噩梦,第二天,虽然难过,但也不会就把梦中情景当真。谁知,谁知此后一连几日,我都做了同样的梦,这我再不能当做无事。恰巧,贾家此时派人来接我上京,我怀着这样的心思,仔细再看贾家,就发现了不妥之处。按说母亲仙逝,,贾家的舅舅、表哥们无一人来吊唁也就罢了,那派来的也只是普通的下人,而且无人为母亲戴孝,着素服的。虽然我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了贾家,那也说明,贾家绝无母亲说得那么好,那么有情有义!”

  “所以,我想法劝说了父亲,您没送我上京。我知道,林家在梦中之所以被贾家吞没,全因我是个女孩子。如果父亲有个儿子,那无论是贾家,还是林家宗族,都没资格窥觊我们家的产业。”

  “所以,你和我一般,也盼望着林家有子嗣继承。”林如海开始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再想起林黛玉对自己求子和过继儿子一事的上心,一时百感交集。其后贾家的行径,和林黛玉梦中所见,大致相同,也因此显现出了贾家的贪婪无情嘴脸,比如说元春封妃,比如说贾家上门‘借钱’!可林家,在女儿和自己的防备下,早就改弦易撤,迥然不同了,命运也出现了巨大的转折。

  林如海心中一阵激动,他思索着,女儿断然不会胡言,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必定是林家的祖先不忍见林家血脉断绝,所以,才借着托梦给林黛玉,来点醒自己,拯救林家的吧!那么,自己多活的几年光阴都是上天赏赐的,既然如此,自己一定不能辜负了上天的恩赐,先祖的殷殷期望。

  他看向林黛玉,双手握紧,下定了决心。就是为了膝下这一双孝顺的好孩子,他也要为他们安排周全,不让女儿像梦中一般,受尽委屈,无依无靠,泪尽而逝。

  等林黛玉退下后,林如海一人躺在床上,心绪澎湃,脑海中浮过许多想法,他就这么静静地思索了一夜。

  第二天,他挣扎着起身,写下了一份奏折。不算长的一封折子,他反复修改,才算满意,又颤抖着手,工工整整地抄写了一遍。随即,又召来管家,两人整理了家中的产业,亲自拟定了林黛玉的嫁妆单子。又催促在江南的管事立刻回京城叙事

  等这一切都做完了,林如海命人召来了林黛玉,把所做的细细地交待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