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亲自擦灯笼
作者:半枝焦焦      更新:2022-05-10 11:59      字数:2825
  “主子,闻大人来信了。”

  荆越今日下值早,一回宅子里,秦安就送上了新的信件。荆越拧着眉看完,眼眸低沉,幽深无底。

  秦安接过主子看完的信,细看后又重新放进信封,锁到密匣中。

  “若不是闻大人来信,咱们还真不知董舜也来了京都。主子,你说董舜是藏到别处了,还是扮作他人混在了使臣里?”

  使臣进京,主子早就吩咐他派人盯紧,他本也没有发现有何不对劲之处,可没想到还真有人混了进来。殷无方为昏君筹谋多年,深受昏君信任,这个董舜就是殷无方的走狗,他进了京都,此次便不止庆贺千秋这么简单了。

  “不论在哪里,只要有了动作就不怕找不出。”荆越一如既往的低沉,听不出情绪,“吩咐下去,一切如常即可,不必刻意探查。东延的各方势力盯得肯定比我们紧,这个时候反易暴露自身。”

  “是。”

  秦安动作快,未过多久便办完回来,想着进来时看见屋前还挂着那两盏大红灯笼,便道:“主子,这都到二月了,咱还挂着红灯笼吗?”

  荆越目光投向那两盏圆溜溜红彤彤、迎风摇摆的大灯笼,没有说话。

  秦安以为主子舍不得取下来,嘿嘿笑了一下,“也不能因为是郡主送的,咱就一直挂着呀,整天风吹日晒的也容易坏不是?”

  荆越眼一凛,“你怎知是郡主送的?”

  秦安一下捂住了嘴,暗道自己嘴上真是没个把门的,讪讪道:“属下挂上去时,发现里头写了郡主的名字。”

  在荆越的死亡注视下,秦安默默低下了头。

  荆越没理他,起身走出屋子,一道掌风将灯笼里的烛火熄灭,一个纵身跃上廊顶,将两个灯笼都取了下来。

  反正小姑娘说挂一个正月就好。

  转了一圈灯笼没发现外面有写什么东西,荆越将灯笼提到眼前,从灯笼底往里看,便见底座处写了一行小字——光晏十三年腊月二十八妤。

  他把这只灯笼放下,又拿起另一只看,同样的地方写了同样的字。

  荆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秦安偷瞄了一眼,猜不透主子心里在想什么。

  灯笼一直挂了一个月,顶部难免沾了些灰尘,荆越脑子还没反应过来,嘴巴已经先吹出了一口气。

  ……没吹掉。

  荆越的眉头微皱了一下,朝秦安道:“把灯笼拿去擦干净然后收起来。”

  秦安立马抬起头应下:“是。”然后过去从主子手里拿灯笼。

  秦安的手还没碰到灯笼,荆越的手便往回一缩,改了口:“你去拿块干净的布来。”

  对此,秦安毫不奇怪,并且表示理解,毕竟是郡主送的嘛,就是沾了灰也不能让他这个外人擦。

  很快,秦安便取来了布,估摸着主子不太希望别人看他擦灯笼的样子,默默退下了。

  刚出门,秦安便迎面对上了一身寒气、面容冷肃的闻追。

  猛然吓了一跳的秦安拍了拍自己的小心脏,一脸的职业假笑,道:“少谷主来啦!”

  闻追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然后绕过挡在门口的秦安,直接走了进去。

  “哎、哎、哎——”秦安转过身想拦住他,英明神武的主子怎么能被人看见在擦灯笼!

  显然,秦安拦不住身如疾风的闻追,等他进了内室,就见两个同样面无表情的人对视着,主子端坐在桌案后,两只巨大的灯笼遮住了他的半个身子和半张脸,甚至在灯笼的映照下,主子的脸泛了层诡异的红光。

  闻追非常自然地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并没有觉得在擦灯笼的荆越有什么违和的地方。

  秦安默默退了出去,好吧,尴尬的永远只有他。

  闻追从来都是直来直去之人,也不与荆越绕弯,开门见山道:“师姐来信了?”

  荆越擦灯笼的动作不停,抬眼瞥了他一眼,微微点头。

  “可有给我的?”

  “没有。”荆越回得毫不留情。

  闻追眼神暗了暗,不死心道:“真没有?”

  荆越不语。

  闻追薄唇紧抿,起身打算走人。

  “等等。”荆越抬头,叫住了眼见失落的闻追,“江湖上出现的那个据说能枯骨生肉、妙手回春的‘鬼医’,是你吗?”

  闻追沉默了许久,然后转过身,脸上露出了微微懊恼的神色,道:“是,但我不叫‘鬼医’。”

  究竟是谁取的这么难听的名字?!

  闻追想了下,又补了一句,“也没办法枯骨生肉。”

  荆越:“……”真严谨。

  既然鬼医就是闻追,那严徽龄此行恐怕又要失望了。

  “你之前去乌坪山了?”荆越想起上次严徽龄说鬼医在乌坪山一带有踪迹。

  “没有。”

  荆越皱了皱眉,又问:“除夕过后,你一直在京都?”

  “嗯。”

  既然闻追一直在京都,那上元节前严徽龄得到的消息便是假的,那这个假消息究竟是误传还是有意为之?

  荆越手中擦拭的动作渐渐停了下来,他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闻追突然也不想走了,又坐了回去,问他:“你何时会回到那里?”

  荆越离开东延便意味着大业将成,他也能回到师姐身边了。

  荆越没有回他,因为这个问题他也无法回答,他何尝不想早日回到阔别十年的故土,夺回属于他的一切。

  闻追突然道:“我可以帮你。”

  “不必,”荆越直接拒绝,“闻萧也不会同意。”

  闻追反驳:“我帮的是你,不是她。”他想帮师姐,可是师姐不需要他,还把他赶走,不让他待在她身边。

  师姐的所有要求他都不会拒绝,所以他来了东延。他知道,只有师姐与荆越大仇得报,他才能有机会与师姐在一起。

  既然师姐不想让他牵扯进来,那他找荆越也是一样的。

  荆越断然拒绝:“那也不必。”

  “你也不必将话说得那么满,我能救人,也能杀人。”医毒不分家,他自幼习医,又怎会不通毒术,他若想杀人,绝对不会让人发现一丝端倪。

  见荆越抿嘴不语,闻追又加了一句:“保证无痕无迹。”

  荆越:“……”让澜风谷的少谷主替他杀人,荆越做不出这种事。而且如非必要,他也不会在东延杀人,徒惹麻烦。

  “你不说话,我便当你同意了。”闻追显然“深刻”领悟到了“默认”这个词的意思,从怀中掏出一张纸,“这是我的住址,有事可随时来找我。”

  闻追起身,微微颔首,“若师姐来信,也烦请告知我一声。”

  荆越:“……”多费口舌也是无益,他不去找闻追也是一样。

  闻追这次是真的打算离开了,凭着他离谷后耳濡目染到的交友礼仪,扯出一抹算是“友好”的微笑,看着荆越手中的大灯笼,道:“你的灯笼真好看。”

  既然荆越一直在擦,那定是心爱之物没错,虽然他不是很理解为何会喜欢灯笼,但闻追还是友好地夸赞了一句。

  闻追敏锐地观察到,荆越在他说出这句话后,原本古井无波的眼神变了,有点复杂,他暂时还无法理解,恐怕还得多耳濡目染一段时间才行,但总归不是难看的眼神,闻追心里默默点了点头。

  师姐说得果然没错,他自幼在谷中长大,不通人情世故,就该到俗世里好好体验人间的各种感情。他觉得那句话应该是可以在荆越这里体会到丝丝“友情”的。

  点到为止是闻追领悟到的另一个道理,溢美之词不能过度,所以他夸一句便好,不可多言。

  于是,闻追对着荆越再次笑了一下,一副“深藏功与名”的样子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