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出此下策?我喜欢
作者:北冰鱼      更新:2022-05-09 19:37      字数:3337
  曹昂侃侃而谈,曹操的看了眼曹昂,压下心中的激动,示意对方继续讲。

  此刻,曹操的心犹如大海上的波涛一般,澎湃非常,他仿佛看到了一支属于他们曹家的军队,一支他曹操挥剑所向,身后百万大军纵横捭阖的场景。

  然而,最让他激动的还是眼前这个人。

  曹昂!

  曹子脩!

  这是他的长子,这将来会是他的继承人。

  听到这些颇有远见的话是从曹昂口中说出,这让他比亲自指挥百万大军还是高兴。

  后继有人了!

  曹操在心中默默的想着,对于自己的长子他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想到曹昂的性格,他心中却是有一丝疑虑。

  “第二,土地,许昌及其周围郡县!父亲自迁都许昌以来,显然已经把这里作为了争霸天下的根据地。

  那既然是自家的根据地,那在这片土地之上就只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父亲的声音。

  要做到这一点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嗯……在这一点上父亲可以和刘跑跑学一下,学一下如何收拢民心!”

  “刘跑跑?”曹操咀嚼着刘备的新名字,不觉莞尔一笑,还别说,这名字还挺形象的。

  民心?

  嗯!

  想到今日数千人跪在自己面前,发自肺腑的喊自己万岁,那一刻他明白了什么是民心。

  “老百姓的力量很薄弱,也是各路诸侯最容易忽略的力量,但是这股力量确实最好收取的,因为老百姓的需求很容易满足。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许都城内的老百姓就像那星星之火一样,孱弱,随时会被扑灭,可一旦这些火苗聚集在一起就能燃烧整个九州,就像张角的黄巾起义那般!”

  “所以,父亲应该重点对许都及其周边的百姓施以恩德,比如取消他们的人头税,给他们分田地,制定律法,这些人的土地登记造册,不允许私人买卖,但可以卖给官府。

  同样,为了保护他们的收成,还可以给他们分耕牛,帮助他们耕地,还可以帮着他们打井灌溉田地。甚至……农忙之时,父亲可以命令麾下军队帮助百姓收麦子等!如此相信这周围百姓定然会对父亲感恩戴德!”

  “父亲不是已经命枣祗和韩浩在许昌城东边试行屯田政策吗?我觉得父亲还可以任命夏侯惇叔父为典农中郎将,让他带领一部分将士们和枣祗麾下那些百姓一起实行军屯!”

  “军屯?”曹操问道。

  “没错!父亲不妨想想,当那些将士们对父亲忠心不二时,让他们来屯田是不是更加有效率,而且军中将士皆是年轻力壮之人,他们耕种肯定比那些百姓强!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军屯孙获得的粮食可以全部收归刺史府!”

  “不错!”曹操闻言眼睛亮了,想着自己麾下数万张嘴每天消耗如此多的粮食,将来甚至可能更多,他根本就养不起,若是在闲时实行军屯,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收获粮食,这个主意好!

  “那你觉得哪个部曲适合军屯?”曹操问道。

  “嘿嘿,孩儿觉得青州军最为合适!”

  曹昂笑着说道。

  “青州军?”曹操一时间陷入了沉思,对于这支军队他的感情有些复杂,也一直没有得到他的重要。

  曹昂看着曹操的神色,便知道父亲在担心什么。

  其实青州军正是原侵犯兖州的黄巾所部,当年曹操在鲍信等人的帮助下入主兖州的第一战就是和这些青州军。

  甚至,最后一战,曹昂在梁山差点被杀,也是和这支军队有关系。

  不过后来,曹操还是招降了他们,并把他们改编为青州军,由他直接统领。

  曹昂知道父亲担心的是青州军的忠诚问题,而且这支军队虽然没有武艺高超,智谋高绝的文人猛将,但是这支军队最不服管。

  可是,曹昂却知道曹操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历史见证了青州军对于曹操是绝对的忠诚。

  忠诚到什么地步吗?忠诚到青州军一生只哗变过两次!

  没错!

  第一次哗变,是导致他身死的宛城之战后,当时青州军以为曹操死了,于是他们不在听从任何人的将领,一路逃亡想要回家。

  而第二次哗变也是在曹操死后,当曹操去世曹丕继位后,青州军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哗变,他们表示只要曹丞相可以领导他们,其他人……都不行!

  最后曹丕实在没办法,只得就地解散了青州军,反正青州军战力也不怎么样,就这样跟随曹操征战一辈子的青州军退出了历史舞台。

  所以,青州军的战斗力虽然不行,却是曹操麾下比较重要的一支力量,因为这支力量在战场上可以壮声势,打顺风战,而在闲暇时他们是镇压州郡的军队力量。

  “父亲,青州军战斗力虽然弱,但是他们全部都是庄稼人出身,种地是他们的老本行,指定能够做好!

  这第二是因为青州军足有十万众,人数众多,父亲完全可以通过他们分田地,试行取消人头税,试行摊丁入亩的政策!

  而且那群人只服从父亲您的统治,想必有您在,军屯,摊丁入亩,耕地不得私自买卖这三项政策可以顺利推进!

  到那时,整个许都和周边附近的郡县将会成为咱们曹家最不可撼动的一块根据地!”

  曹昂的话曹操听到心里去了,他思索了一会,也觉得很有道理。

  “好!军屯之事就交给你元让叔父去去做!等到灭了刘备之后时间刚刚好!”

  曹操算着日子说道。

  曹昂闻言看了眼曹操,这已经是他听到第四次还是第五次了,看来父亲对徐州的执念很深啊!

  也罢!

  既如此,那自己就推波助澜一下,让他们早点打起来。

  曹昂心中默默的想着。

  曹操对着曹昂说道:“军队,土地这两者已经说完了,那第三又是什么?”

  曹操满有兴趣的打量着曹昂,他想起了戏志才的那句话,大公子就像是深不见底的宝藏,主公若是遇到什么问题不妨和大公子聊聊天,说不定大公子有办法解决。

  以前只知道曹昂会练兵,练兵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后来他又知道曹昂还会打仗,作战也异常的勇猛,不过这并不足以让他眼前一亮。

  然而再后来,他发现自己的长子竟然很擅长用计谋,算计人心,就像郭嘉那句话,这天下最会钓鱼的有三个人,其中就有曹昂。

  到现在,看看曹昂对于国政侃侃而谈,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自己这个长子了,他好像对于国家政事也很熟悉。

  “人才!”

  曹昂毫不犹豫的说道。

  “想要摆脱世家的掣肘,就必须打破世家垄断人才的局面!父亲的在许都城建立求贤馆的确可以显示父亲的爱才之心,可是……自求贤馆设立后,来了几个人才?”

  “这……枣祗、韩浩算是比较出众的了,其他的……”

  曹操无奈的摇摇头,世家大族子弟不屑前来,他又有什么办法。

  “孩儿以为父亲应该将关注点放到寒门子弟和闲野之才的身上,若是能够拥有这样一支力量,便可以和世家抗衡,不至于让世家一家独大!”

  “光武帝的事情父亲应该最为熟悉,那袁家四世三公,杨家若是算是杨彪,那就是四世四公了,还有荀氏和司马氏,这些庞大的可以影响到一方诸侯生死的家族怎么来的?还不是这些家族在当年光武帝恢复汉朝过程中不断状大导致的!其实严格说起来,大汉能够续命二百年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从光武帝开始就已经留下了祸根!”

  “凡入朝为官者皆是官员或者士人举荐!如此这朝堂之上天子不被架空才怪呢!”

  “父亲不妨想想当年的西园八校尉,看是不是这个道理!”曹昂笑吟吟的目光看着曹操。

  “你个臭小子!”

  见到曹昂竟然还敢打趣自己,曹操没好气的骂了一句。

  当年他曹操身为西园八校尉之一,自然也是靠关系当上的。

  “所以,若父亲的理想是这万里江山,那咱们就要从现在开始,有意无意的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而第一步就是招揽寒门子弟!”

  “为父已经下过令了……”

  “不!父亲您那道政令恐怕连兖州境内都不知道!又更何况天下了!”曹昂说道。

  “不可能!”曹操即刻反驳道。

  “父亲不妨找人调查下,看看那道政令的下落!”曹昂淡然的说道。

  “你继续!”

  曹操看了眼曹昂,将这件事情放在吗心底。

  “孩儿想要的是一道真正的招贤令,唯才是举,不论出身!”

  “嘶……你真是好大的口气,你知不知道这八个字一出,那些世家大族会怎么想!”曹操闻言不由的倒吸一口冷气。

  啥?

  这不是你在历史上玩过的套路吗?

  曹昂看着曹操的模样,暗自嘀咕道。

  “有些事情早晚都会走上对立面,咱们担心的不应该是走上对立面的问题,而应该是时机问题!”

  “时机?你的意思是?”

  “父亲如今坐拥兖州,许都,豫州两郡之地,这喏大的地盘自然需要人来治理!

  父亲不妨先拿出些官职来试探下那些世家大族们,若是他们不愿意来当官,那咱们只能出此下策了不是!”

  “出此下策?哈哈哈!好!好一个出此下策,为父喜欢!”

  曹操闻言爽朗的大笑了起来,他明白了曹昂的意思,我需要人帮忙喊你你不来,那我就只能找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