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我有一个草船借箭的故事
作者:北冰鱼      更新:2022-05-09 19:37      字数:3478
  “曹大人,俺们愿意干活!”

  “对!还钱是应该的!大冬天的闲着也是闲着,干点活怕什么!”

  “就是!大人心里想着俺们大家,俺们知道!不就是打仗吗,俺报名去打仗!”

  “对!上阵杀敌,保护家园!”

  “上阵杀敌,保护家园!”

  “上阵杀敌!保护家园!”

  听着越来越高昂的呼喊声,曹操内心激动不已。

  民心!

  这就是民心!

  “好!我曹操借此机会,再宣布一个消息,从即日起,许都取消人口税,大家可以放心的去官府登记户口,官府也会根据各家的人口多少分配田地,那些田地多的也不用退,不够的咱给你们补上,以后咱们就按田地收税!大家说好不好!”曹操的声音宛如惊雷,众人闻言彻底兴奋起来了。

  “好!好!好!”

  众人齐声呐喊,他们许都要取消人头税了。

  “好!好!四百多年了,历朝历代都收人头税,只有曹大人他爱民如子啊!”

  “曹大人万岁!”不知道谁突然喊了一句。

  “曹大人万岁!曹大人万岁!”

  很快,整个许都都沉浸在了兴奋喜悦当中。

  “哈哈哈哈……”

  曹操听着来自百姓心中的呼喊,爽朗的笑了。

  曹操自街道上回到府中,满脸的喜色好不掩饰。

  尤其是那句曹大人万岁,更是让他听得热血沸腾。

  “父亲!”

  曹丕远远的看到父亲走来,赶紧恭恭敬敬的行礼。

  “丕儿,你大哥回来了?”曹操笑着问道。

  “是,大哥在夫人院中!”曹丕说道。

  “嗯!去玩吧!”

  曹操挥挥手,满脸迫不及待的向丁夫人院中而去。

  还不等进入院中,远远的便听到里面传来一阵阵的欢快的笑声。

  “哈哈哈……你们娘俩这是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曹操笑着进入房间,看到笑容满面的丁夫人问道。

  “阿瞒回来了?快坐下休息下,昂儿给我讲草船借箭的故事呢!”丁夫人笑着说道。

  “哦?草船借箭,这故事怎么有些熟悉,怎么感觉好像从哪里听过似的!”

  曹操听到草船借箭四个字,心中隐隐的一阵悸动,那感觉就像是一个明明他不知道的事情,却给他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阿瞒也听过这个故事?”丁夫人说道。

  “没有!”

  曹操想了想,没有任何印象的摇摇头。

  “子脩,说来听听!”

  “是,这个故事其实说来也简单,这是一个关于打仗的故事,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去攻打一个小国,按照常理这个小国是难逃灭国之灾的,可是这个小国却有天险可守!”

  “父亲,是一条大河,很大很大的河,就像长江似的!”曹铄补充道。

  “嗯!这个小国的人自幼生长水边,因此人人熟悉水战,而大国却是北方的马上国家,虽然不习水战,但奈何大国兵多将广,军事力量强大,一时间小国人心惶惶,危在旦夕!”

  “而这个时候呢,小国的大将军就说,北方人不会水战,咱们可以在水上歼灭他们,我有信心用三万精兵打败对方三十万大军!不过……我需要十万支箭矢!”

  “小国国王一听大喜过望,赶紧问工部可不可以三天打造十万支箭矢!”

  “工部人员表示时间紧,且没有材料,很难!而就在这时候,他的智多星再次有了主意!

  这位智多星会观天象,他算到两天后的早晨会有大雾,与是他便赶紧命人做了很多稻草人放到船上,等到第二天早晨他命人带着这些装满稻草人的船,擂鼓鸣金浩浩荡荡的去攻打北岸大国的军队!”

  “因为有雾,大国军队不敢下水攻击,只得令人在岸上射箭,就这样那些箭矢全都射到了稻草人上,等到这一侧箭矢射满了,他们便调转船头,继续鼓噪,只等满船装满了箭矢,这才向着岸边划船。”

  曹昂一边讲故事一边看着曹操的神色,只见曹操面色凝重的听着。

  “小国大将军没想到两日之内,便被智多星借回来十万支箭矢,因此他命将士冲着北岸大喊,谢谢曹丞相送箭!”

  “那北国人也姓曹?”

  曹操闻言诧异的看了眼曹昂。

  “这个都是孩儿杜撰的故事!”曹昂笑道。

  “是啊,阿瞒,你说那智多星怎么就这么聪明!”丁夫人笑道。

  “哼!无稽之谈,什么草船借箭,那姓曹的真的蠢的可以,这种蠢人竟然和我一个姓,真是丢人,为什么不命人用火箭进攻!以后编故事编成姓刘的,刘备的刘!”

  曹操不满意的嘟囔道。

  “哦,好的!”

  曹昂古怪的看了眼曹操,笑着点头答应了。

  “对了!你上次说的取消人头税的事情,再仔细说一遍!”曹操吩咐道。

  “父亲不是不让再提了吗?”曹昂诧异的问道。

  “让你说你就说!哪这么多废话!”曹操不满意的哼了一身,难道要他向自己儿子承认错误。

  “昂儿,你父亲让你说,你就再说一遍,什么让人头税,娘也挺好奇的!”

  丁夫人拍着曹操的手,示意他不要生死,而后对着曹昂说道。

  “阿铄,要不你给父亲讲一下?”曹昂转身对着曹铄说道。

  “嗯!”

  曹铄闻言精神振奋,这个事情他早就学会了,这下可算是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了。

  “父亲,所谓人头税是自秦汉以来朝廷对天下百姓征收税的一种,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

  “这些历史就不要说了,为父比你熟悉!”

  “啊!是!其实这个人头税的征收有三大害处,最终的危害足以让一个国家灭亡!”

  “这么严重?”曹操眉头紧皱,暗自思索着。

  “人头税简单来说就是按照每家每户有几口人来征税,可是全天下什么样的人最多?

  穷人!老百姓!天下百姓占据天下人口八成乃至九成,所以这人头税其实就是向老百姓收税!”

  “那么问题来了,老百姓之家是这天下最没用安全感,最没有抵抗变故能力的人,他们日夜以耕种为生,赶上丰年还好,若是赶上灾年呢?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去交纳朝廷的人头税!

  甚至,每逢国家用兵、海塘、镇灾等等,都要巧立名目,以重税而征天下之财!如此天下百姓只依靠田地根本活不下去了!”

  “那他们会怎么办?很简单,卖地!”

  曹铄看了眼曹昂,在得到曹昂肯定的神色后,越说越起劲。

  “于是,这些百姓成为了穷人,他们活不下去便只得卖地,可是地没了他们还要活着又该怎么办?成为佃户!”

  “那些有钱之家虽然买了地,但没有人耕地,于是他们在买了百姓的田地后,又顺便把百姓给收入自己门下,这也就是田地兼并,而与此同时这些人口便在官府的花名册消失了,朝廷也就少了一部分人头税,这就是隐匿人口。”

  “而随着王朝更迭,昏君奸臣当道之时,这天下花名册上的百姓就会越来越少,而那些小地主就会变成大地主,大地主就会变成豪强,豪强就会攀附大族,而一旦这些人勾连在一起,那就是世家大族了,他们要钱有钱,要地有地,要人有人,就连朝廷和诸侯都要看他们的脸色!”

  “就如当今天下,天子失德,诸侯并起,百姓民不聊生,世家大族趁机兼并土地,收纳佃户,不断做大做强!长此以往,国家又岂有不亡的道理!”

  曹操闻言脸色剧变,曹铄这番话可以说是直指要害弊端,说起来当今天下不正是因为那场起义动摇了根本吗!

  人头税!

  土地兼并!

  没错!

  他们曹家就是大族豪强,又岂能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所以,自己若是要重整旧山河,就必须打破这个怪圈。

  “所以,你的意思是取消人头税,限制世家土地兼并,把那些世家大族的土地和人口重新清算出来?”曹操看向曹昂问道。

  他知道,方才曹铄那番话是曹昂教的,他这几个儿子有什么本事他一清二楚,当然自己长子除外。

  “父亲英明!”

  “不过,清算世家大族的田地和人口这件事情急不得!”

  “父亲不过是一方诸侯,如今四面环绕皆是敌人,若是父亲大动干戈丈量土地,那些世家大族转瞬间就会投靠袁术、袁绍、刘表、刘备等各路诸侯!”

  “是啊!动不得!”

  曹操叹了口气,明明知道这些人的弊端,却不能动,这让他很难受。

  “父亲,对付这些世家大族需要徐徐图之,就像煮青蛙似的,若是一开始就大火煮青蛙,青蛙就会跳出来逃走,可若是咱们慢慢的加火,让青蛙慢慢适应上升的温度,最后就会被烧开的水烫死!”

  “温水煮青蛙?妙!妙啊!”

  曹操眼眸亮了起来,曹昂这个比喻真是太形象了。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煮青蛙呢?”

  “孩儿以为当从三方面下手!第一,军队!”

  “军队是咱们曹家活着的保障,父亲必须要牢牢掌控军队,要让军队和咱们曹家的利益不可分割,这就需要父亲提高军队的待遇,提高军队的荣誉,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比如,凡军中将士全家可免除徭役;凡军中将士家属有罪涉及死刑者,各级官府必须上报朝廷,经过核查后再处置;凡立功者除物质赏赐之外,还要给予精神奖励。

  比如发放军功章,让他们衣锦还乡;凡是战死沙场的将士要将他们的家属封为烈士之家,烈士之家也要有相应的待遇保障,最后父亲还可以建立祠堂,供奉那些战死的军魂!”

  “当然,这些事情不一定马上就要去实现,这需要极大的财力支撑,也需要严格的制度来约束保障他们的利益!但是可以缓缓实行,相信如此一来,军队将士将会对父亲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