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北地变天龙气尽
作者:边笛子      更新:2022-05-07 15:56      字数:3104
  镇国公说罢,直接挥剑斩断一截衣袍掷于地上,不再多言,转身走回桌旁坐下,静静地等待大家的回应。

  若是以往,大家定然毫不犹豫地选择跟随镇国公,但这次不一样,这是谋逆,是造反,是要被定为叛臣,要被唾弃,要被株连九族的。

  钱彪一向最敬佩镇国公,此时见大家都不说话,便起身带头道:“我老彪是个粗人,啥也不懂,反正国公说啥就是啥”说罢变拔剑砍下一截衣摆扔在地上,气势汹汹地坐回椅子上。

  沈林看了一眼镇国公,缓缓地站起身来,笑着说道:“国将不国,将何以为,圣上如此猜忌武将,着实令人寒心。良禽择木而栖,我愿追随国公,视死如归。”说完便从衣袖中抽出一把匕首,割下一截衣袍掷于地上,起身对镇国公抱拳说道:“无论成败,绝不言悔。”

  武将最不缺的便是豪情,镇国公手下更是猛将云集,岂会有贪生怕死之辈,见此情景,如何能无动于衷,皆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纷纷起身宣誓,割袍明志。

  镇国公一言不发,静静地看着眼前情景,眼睛却亮的惊人。待众人表态完,微微一笑,拿起一盏灯将地上的衣袍尽数焚毁。

  屋内火光重重,镇国公抬手对众人抱拳,说道:“我殷某谢诸位不弃,愿在此立誓,与诸位同生共死,共图大业。”

  “同生共死,共图大业。”一众武将纷纷单膝跪地,抱拳呐喊。

  镇国公看着众人,面上含笑,内心却有一丝矛盾,自此以后,再不为大启之臣,家业不再,信仰已变,恩义尽断,果如国师所言,一切皆是命数。

  永康二十六年九月,镇国公击退伊塔木,于瀛州府兴兵起义。

  “杀,杀了他。”养心殿内,孝武帝猛捶扶手,气得浑身发抖。

  “陛下,消息是否属实,会不会是旁人可以捏造的谣言?”阮甫诚接到军报后,也是十分震惊,他与镇国公私交甚好,对镇国公的人品也是十分了解,实在无法相信他会做出这等叛国之事。

  “谣言?哈哈”孝武帝冷笑一声,抬起头冷冷地看着阮甫诚,猛地将军报摔至其身上怒道:“事到如今,你还替他狡辩,朕到要问问,你们的眼里究竟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

  阮甫诚大惊,立即跪下说道:“陛下圣明,臣绝无此意。”

  “哼,绝无此意。”孝武帝起身走到阮甫诚面前,弯着腰盯着他说道:“你是不是非要镇国公带兵杀进皇城才肯相信他谋反啊?阮爱卿,你为何这般袒护镇国公?是不是还想助他一臂之力?”

  阮甫诚大骇,浑身发抖,冷汗连连,跪在地上焦急地说道:“陛下,臣断然没有此等想法。”

  “没有?”孝武帝勃然大怒,猛地转身一拳砸在书案上,大喊道:“滚,都给朕滚出去。”

  殿内众人被吓得刚忙退出去,连常禄亦不敢违抗,连连称是后退。

  “咳,咳咳咳”常禄正欲退出殿内,突然听到一连串的咳嗽,猛地停住脚步,转身望孝武帝看去,见其背对殿门,左手撑在书案上,右手抬起,咳得背脊都在发抖,吓得大惊失色,赶忙上前问道:“陛下,可有大碍?奴才马上去传御医。”

  孝武帝便抬手制止道:“不必,咳咳,不得声张此事。”

  话音刚落,孝武帝突然身体一晃,一头栽倒在地。

  常禄大惊,急声喊道:“来人啊,来人,快传太医,传太医。”

  乾清宫内,人来人往,各个惶惶不安。

  太子立于床榻旁对着刚给皇帝诊过脉的太医问道:“如何?父皇是否安康?”

  太医脸色一冷,跪倒在地谨慎地说道:“回殿下,陛下脉象凶险,恐怕……”

  “凶险?太医,你莫不是诊错了,好端端的何故如此?”太子大惊,此前从未听说过皇帝龙体抱恙的消息,今日怎会这般危急?

  太医身体一颤,抬手拭去额间的冷汗,小心地回道:“依臣所见,照陛下的脉象来看,是积劳成疾,忧思过重所致,这病症应该有些时日,只是今日有变急火攻心,这才龙体不济,发了出来。”

  太子闻言,呼吸一滞,侧过身来看着常禄,一脸怒容道:“常禄,你就是这般服侍父皇的?”

  常禄此时早已老泪纵横,双腿一软,跪倒在地抽泣道:“请殿下赐罪,是老奴没有服侍好陛下,老奴罪该万死。”

  太子妃闵氏抬手抚着太子的手臂以示安抚,然后转过身来,看着常禄柔声说道:“常公公,父皇是何时开始龙体有恙?你为何不报?”

  常禄抬手擦去脸上泪痕,悲痛道:“启禀娘娘,陛下龙体不适已一载有余,只是陛下有命,不得将此消息宣扬出去,老奴也不敢违逆啊。”

  一载有余,太子听后心中一痛,颤着声对太医问道:“可能医治?”

  太医跪在地上,不敢抬头,亦不敢回复。

  “回答孤。”太子大怒,看着一众太医无人回话,一向温和有礼的太子也忍不住大发雷霆。

  此时,太医院院判宋誉从殿外小跑进来,跪在太子面前说道:“殿下,恕臣来迟,此前陛下都是由臣来请脉的。”

  太子一个激灵,俯身将宋誉拉起,诚恳地说道:“宋太医,快快请起,看看父皇现下如何,务必医治好父皇。”

  宋誉点头应下,起身走到孝武帝榻前替其诊脉。几息后,宋誉面色凝重地从药箱中拿出一粒药丸塞与孝武帝口中,由捻出几根银针对着孝武帝身上的几处穴道刺下,只见先前一直昏迷不醒的孝武帝轻咳几声,悠悠醒来,意识不清地扫视着殿内众人。

  太子大喜,忙上前跪倒在龙榻前,握住孝武帝的手说道:“父皇,龙体可有不适?”

  孝武帝将视线收回,看一眼太子,然后闭上眼睛略一缓神,复又睁开眼,轻轻地说道:“所有人都退下,太子留下。”

  在场所有人皆面面相觑,如今皇帝身体抱恙,所有人都知晓皇帝要跟太子说些什么,便不敢耽搁,赶忙伏地行礼,一一退下。

  “陛下眼下可大安了?”皇后申氏在卫珞的搀扶下走到乾清宫外,看到一众太医站在殿外窃窃私语,而常禄也在外头左顾右盼,便对着常禄沉声责问道:“你怎得不在殿内伺候?”

  众人一看皇后来了,赶忙跪下行礼:“拜见皇后娘娘,拜见十四皇子。”

  皇后看一眼众人,微微抬手道:“都起来吧。”

  卫珞待众人起身后,对着常禄直截了当地问道:“常禄,我三哥呢?”

  常禄弯着腰说道:“回十四皇子,太子殿下此刻正在殿内,陛下有话要单独同殿下讲。”

  “单独?”皇后脸色一变,转头对太医们问道:“陛下龙体可否安康?”

  宋誉上前一步,拱手对皇后一拜,恭敬地说道:“回娘娘,陛下积蓄已久,已是油尽灯枯之状,还望娘娘节哀。”

  皇后脸色大变,一时间竟不知如何面对,直愣愣地站于原地,一言不发。

  “吱”的一声,寝宫大门应声打开,太子从殿内走出,看到皇后已然到了,便上前一步,想要告知皇帝此时的状况。

  太子话还没说出口,皇后手间一顿,手中的珠串突然断裂,滴滴答答散落一地,皇后愣愣地看着地上的念珠,心中一跳,立即推开卫珞,二话不说急急地跑进殿内。

  卫珞见情况有异,刚忙追上去,却被太子拦住,甩了几回都没能脱困,便不满地对太子说道:“三哥,让我进去。”

  太子轻轻地摇头,眼眶微红,满面痛色地说道:“让母后同父皇单独待会。”

  卫珞闻言,转头看了一眼殿门方向,收回脚,双手握拳,猛地砸向一旁的红柱。

  身后一阵兮兮索索的脚步声响起,太子转头看去,见阮甫诚和曹德舟等一众大臣也纷纷赶了过来,便站直身体,面对一众大臣,沉声说道:“父皇龙体抱恙,不易叨扰,诸位爱卿留在殿外。”

  阮甫诚上前一步,面色焦急地问道:“太子殿下,不知陛下龙体如何?”

  太子没有回话,只是眼含深意地看了他一眼。

  为官者皆为精明之人,其内含义,不言而喻。现在得知皇帝病危,众人皆不开口,心中各有谋算,如今乾清宫外仅有太子和十四皇子,其后储位无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