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盐田法
作者:大西瓜      更新:2022-05-05 14:25      字数:2159
  前世晏卿入伍时,最开始就是做炊事兵的,对这些他算是门清。

  “你让后厨给我做一桌拿手菜!”

  孔掌柜先是愣了下,觉得二少爷好像和传言中有点不太一样,愣了一会,才点头去吩咐。

  时间不长,一桌子极品菜肴便摆了上来。

  大盘小盘足有二十多份。

  晏卿拿起筷子,在一盘鸡肉上点了点。

  孔掌柜马上凑过来介绍道:

  “少爷,这是后厨马师傅的拿手菜,丁香花籽鸡!”

  微微颔首,夹起一块鸡肉放入口中,但很快,他便直接吐了出来,直接摇头。

  “这菜为什么这么苦啊?”

  对饮食,晏卿手艺一般,但品鉴,那可绝对算得上是一流,好不好吃,光问味道就能猜出个大概。

  孔掌柜被他的话说的一愣一愣,如今这二少爷和传言中的,怎么也对不上啊。

  “这……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而且,马师傅可是二爷花重金从省城带回来的,每个月,我们彩凤楼都要制服他五两金子!”

  晏卿放下筷子,他已经猜到了问题出在哪,站起身直奔后厨。

  彩凤楼的厨房规模很大,足有四口火灶,每个火灶都有一个大师傅,一个杂工,一个学徒。

  晏卿进来时,几个厨师和学徒全都毕恭毕敬。

  “二少爷好!”

  “谁是马师傅?”

  话说完,却没人回答,当问起第二遍时,才有一个看起来十四五岁的少年站出来。

  “师傅他……他……出去喝酒了!”

  一旁的孔掌柜和晏幅听到此言,都是一脸震惊。

  “什么?现在正值当班,他怎么出去喝酒了?”

  “这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晏卿做个停止的手势,他已经找到彩凤楼为何会生意不景气,恐怕马师傅这样行为,已经不止一次了。

  不过他并未太在此人身上注意,而是在厨房检查一番,尤其是师傅使用的铁锅。

  最后他将一口锅拿起来。

  “孔掌柜,你命人在那边重修一个火灶,明早,我会给你一张图纸!另外,这铁锅你再去加工一下,务必要做到薄厚均匀,尤其是锅底部,一定不能多出坐胎!”

  “这……”

  孔掌柜一脸诧异,但晏卿根本就没有解释的意思。

  彩凤楼生意不景气,可能和马师傅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制作的菜品有问题。

  工于利其事必先利其器。

  晏卿从军十几年,这话深入骨髓。

  检查一圈后,他捏起些食盐,仔细看了起来。

  “孔掌柜,马师傅回来后,让他来见我!”

  话罢,他拿着那捏食盐,匆匆赶往晏家堡。

  晏卿一直走到晏家堡正厅门外,还没进去,就听到里面传来晏中林和晏中筱的对话。

  “大哥,最近卫郡首府那边传来消息,新敲定的盐商中,我们的配额又被拿掉了一成,现在整个晏家堡的海盐,只占据卫郡采购的十五分之一,要是按这个态势下去,我们早晚输给北边制作岩盐的蔡家!”

  晏中林端起一杯清茶,用盏在杯口轻轻拨弄了几下茶叶,但没喝上一口,又重新放在桌上。

  他的这个动作,足以证明心中的烦乱。

  主位上的晏中筱,吧嗒一口水烟,好半晌才突出一个烟圈。

  “二弟啊,不是我不争取,那蔡家的儿子蔡良,最近刚刚进入中书省,一个刚满十七岁的中书省从五品侍郎,前途光明,户部的几个老油条也要拉拢一下他,不过你放心,咱们晏家堡不过是配额少点而已,不至于被拿掉!”

  屋里面的对话,一字不落的传进晏卿耳中。

  晏家堡主营的就是海盐,每年在这方面的收入都是大头。

  家族虽然也有酒楼,画舫,田产等其他营生。

  但加在一起也不过一成收入,如今海盐的配额减少,预示着以后晏家的日子难过。

  况且食盐资源被国家严格把控,禁止私买私卖,违者严惩,如此长久,晏家堡恐有家破人亡的危险。

  想到这,晏卿推门走进大堂。

  晏中筱正在抽水烟,抬头见晏卿进来,颇为不满的瞪了一眼,又低头继续,丝毫没有理会。

  这个大伯还是心中有些芥蒂,毕竟晏卿荒唐的事做太多,想改变在人心中位置,哪有那么容易?

  倒是晏中林回头见到晏卿,眼中全是宠溺。

  “哎呀我的儿,你怎么下床了,你现在身体羸弱,应该好好休息!”

  晏卿没接她话茬,而是把手一摊,露出里面的食盐。

  “父亲,我想知道,这盐是咱们家产的么?”

  晏中林一愣,晏中筱也突的抬头在他手中打量一眼,随后颇为诧异的看着晏卿。

  以前纨绔少爷可是从来没关注过家里究竟做什么买卖,他的眼中除了女人就是女人,今天这是怎么了,难道真的因为掉河里就转性了?

  两人都没说话,看向晏卿手上的东西。

  晏中林站起身,捏起来一点盐面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又放在嘴中品了品,才点点头。

  “不错,这正是我们家制作的上品精盐,儿呀,你问这个做什么?”

  晏卿不仅感到好笑。

  “这是精盐?父亲,你所用的可是盐田法?”

  盐田法是一种很古老的海盐提取方法,具体的流程就是制作一个又一个的储水池,池子可以大,但不能太深,将自然流进的海水存贮,通过日光自然蒸发。

  留下来的就是带有杂质的海盐颗粒。

  这种方法所得食盐数量大,人工成本很低,但里面的杂质留存很多。

  在此基础上精选,不过是用些细密的纱布,包裹粗盐甩动,用自然惯性分离粗盐里面的杂质。

  这方法提取却是质量高了很多,但耗时耗力,出产的数量又很有限,所以无法大规模开展。

  晏卿之前在里面品尝出来的苦涩味道,就是这种方式加工后,还无法提取出来的杂质。

  晏中林眨巴了几下眼睛,有点莫名其妙。

  “对……对啊!盐田法咱们用了几千年了,一直都这样!”

  晏卿笑了,笑的很开心。

  “父亲,你的方法该淘汰了,海水盐还有更高效的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