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后浪拍前浪
作者:花柒迟迟      更新:2022-06-06 04:31      字数:2288
  刀大叔生怕儿子不靠谱,私下寻了那些押货的镖师问询几句,镖师们居然对刀老大满口的夸赞。

  刀大叔终于放心了,也得意的不成。

  儿子出息了,老子就是天下最高兴的一个。

  这一晚,凡是见到的村人,都要被他拉着显摆几句,惹得大伙儿哭笑不得。

  第二日,怡安给镖师们结算了剩下的工钱,就送他们离开庄子了。

  老兵们聚集在一起,开始处理药材,准备制作伤药了。

  怡安趁着这个空挡,去了一趟营地。

  简大成听说京都的药材送回来了,也是高兴。

  伤药在军中,永远是最重要的物资之一。

  眼见秋收快要到来了,谁都担心蛮人跑来捣乱,到时候必然要有冲突,好伤药就是戍边军的底气。

  举贤不避亲,他们家里的伤药效果好,是整个戍边军上下都知道的。

  同样的价格,能够采购到更好用的伤药,谁都高兴,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简家贪墨的嫌疑。

  “营地这边,正好要进京去运军粮和饷银了,我压了几日,等咱家把西瓜摘了,一起押送进京,路上有个照应。”

  简大成喊了木源,翻翻账册,有些皱了眉头,又道,“只不过,咱们家要给些银钱或者粮食,军中如今粮食和银钱都吃紧,不好白占便宜。”

  怡安眼珠一转,就道,“爹,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您说要不要趁这个机会,给军中赚点零用钱啊?”

  不等简大成应声,木源就亮了眼睛,“妞妞是说,此行进京多带商队?”

  “对啊,还是木头哥哥聪明。”怡安笑嘻嘻,应道,“城里肯定也有商队要进京啊,他们也是头疼结伴而行,路上还怕山匪之类拦截。若是跟着咱们戍边军,肯定是放一百个心啊。

  咱们也不多收银子,就是同普通镖局或者搭伴大商队的费用一样。此行到京都,赚个几百两不成问题啊。或者干脆就在城里发个消息,有人要往京城捎带东西,咱们帮忙运送,给运费就行。”

  “好主意,京都那边衙门办事拖拉,军粮和饷银怕是等七八日能批下来就不错了,这个空闲正好用来送东西。”木源也是兴奋附和。

  “或者干脆以后,咱们军中一年去几次,固定下来。城里百姓或者沿途州府百姓熟悉了,就会更多人等候运送。毕竟戍边军的声望,比镖局和商队可好太多了!”

  “那还不如把伤兵或者老兵们,分别安排到沿途的州府或者县城去,专门负责收东西包裹,这样咱们的队伍到了,也不必等待,拿上东西和单子就走。”

  木源和怡安越说越兴奋,两人直接坐下来,拿了纸笔,边说边写,很快,一个安置老兵伤兵的简单邮路计划就成型了。

  简大成看的真是满心复杂,七分骄傲三分酸涩。

  后浪推前浪,前浪扑在沙滩上,是不是就是这种感觉了……

  天气一日热过一日,塞北这里也终于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城北大院儿的午后,有些清闲。

  古嫂子和雪娘几个,陪着老太太聚在廊檐下做针线,吹吹风。

  有几个附近的妇人,也找过来一起说闲话。

  “婶子,我听说戍边军要去京都运军粮啊,城里很多商队要一起搭伴呢,而且各家想往京都那边送信送东西,也都成。有没有这事儿啊?”

  冯老太听的一头雾水,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那妇人笑道,“我娘家弟弟在商行当差,回来说起的,很多商队都动心,开始打听价格呢。”

  “当真?那可太好了!”另一个妇人欢喜,“我娘家哥哥,搬出去好几年了,一直没空闲去看看。要是能捎带东西和书信,我也准备一下,问问我哥怎么样了。”

  两人都看向老太太,央求道,“婶子,晚上回去帮我们问问先生呗,要是真的,我们就赶紧张罗一下。”

  老太太当然不会拒绝,赶紧应道,“好啊,今晚我家大成应该能回来,我帮你们好好问问。路远,大伙儿要走动都不容易,若是能捎个信儿,可是好事儿。”

  妇人们都是高兴,“好啊,那我们可等着婶子的好消息了。”

  “就是时节不好,这时候没什么好东西。要是初冬那会儿,买几张雪兔皮子,给我那侄女做个小袄送去多好。”

  “是啊,咱们这里真是没什么特产,秋冬时候最好,山货和皮货都好张罗。”

  众人闲话起来,安静的午后都变得热闹起来。

  晚上回到家,饭桌儿上,老太太果然就问了这事儿。

  简大成笑道,“娘问我,还不如问妞妞呢,这是她和木源想出的主意。”

  怡安笑嘻嘻,同奶奶好好说了说,末了应道,“等定了价格,我写张单子给奶奶,奶奶贴到大院儿门口。若是有乡亲要捎带,就收下,一定把地址写好就行。若是没找到人,到时候东西还能退回来。”

  “好,这法子好。那明日有人再问,我就说说。”老太太笑眯眯,如今大院儿在城北的声望极高。

  这般对戍边军和城北乡亲都有好处的事,她也愿意多费些口舌。

  怡安又道,“爹,营地那边种的西瓜,有熟的吗?是不是也摘一些送到京都去?”

  简大成摇头,“本来种的不算多,又是新开荒的地,收成不好。前日我和戚将军去巡查的时候,找了一个主根瓜,切开尝了尝,不够甜。估计要留下给营里吃个新鲜了!”

  老太太得意,“说起来,哪里的西瓜也不如咱们家的甜。不说旁人,就说胡家吧,也种了两年了,怎么种都不如咱们家的好。”

  “那当然了,咱们庄子是风水宝地!”怡安哄老太太,其实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家的瓜甜,是因为瓜秧出自空间的关系,可不是什么风水宝地。

  但这话,她可不能说。说了也没人相信,倒是老太太这套风水宝地的说法,很多人相信,甚至还有些迷信。

  最近,西瓜没开园,城里很多人家已经派了管事来问。

  但家里如今虽然已经不惧胡家的势力了,却也不好随意就得罪了。

  所以,今年家里的瓜都送去京都卖,把塞外这里留给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