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笨人有笨方法
作者:花柒迟迟      更新:2022-06-06 04:30      字数:2432
  老太太不放心,也难得没进城,留在家里帮忙。

  这般怡安倒是得了空闲,带了桂枝一起琢磨压缩饼干和奶片。

  前世时候,她倒是都吃过,但看花容易绣花难,真要凭空复刻出来,简直难如登天。

  但好在不是急需,有时间慢慢的琢磨。

  家里的肉干,磨成粉末,花生芝麻等高热量的干果也磨成粉末,混合了热油和糖霜,做成块状,放到烤炉里烤的酥脆。

  东西都是好东西,但口感却出乎意料的差。

  刀老二出去买了奶山羊回来,嗅着满院子的香气,主动请缨试吃,结果很快就败退了。

  桂枝生怕他打击了怡安的积极性,气得揪着他锤了好几下。

  怡安虽然失望,但也没放弃。毕竟有心理准备,不可能一次就成功。

  倒是老太太带了两个妇人,忙了一整日,成果斐然。

  最结实的粗布,里面衬了油毡,缝成方方正正的背包,包口有抽带,可以扎紧,扣上盖子,防雨又防尘。

  背包后边两根巴掌宽的带子,更是结实。

  袋子中间还有分叉,可以在肚子前边再系一道,即便背着跑马也不怕偏坠。

  但有一个问题,就是东西放进去,若是要找底下的,就要把所有东西都倒出来才行。

  于是,晚上时候,怡安又改了图纸,把背包分了上下两层,前边和两侧也带了小口袋,方便很多。

  但这样一来,绑带太多,好像又有些啰嗦。

  索性,她画了木纽扣,连夜找刀老二做了几个。

  老太太挑灯忙碌,割了几个小口子,锁了扣眼儿,待得扣上扣子,所有人都是惊喜。

  “这样好,真是太方便了。”

  “这可剩布料了,起码不用绑那么多带子了。”

  “这个扣子能不能用到衣衫上?”

  老太太和桂枝,连同两个妇人被勾起了兴致,当即又开始裁剪中衣,对襟的衫子,打算缝五个扣子。

  怡安困得不成,索性不管她们,顾自去睡了。

  第二日,不必说,老太太是打着哈欠去大院的。

  怡安继续同她的压缩饼干和奶片奋斗。

  不说家里忙的热火朝天,只说吴同带了刀老大等人,一路跟着商队到了京都外,耗费了半个月。

  天气炎热,少不得晒得他们各个脸色黝黑。

  商队里众人各有去处,就在城门外的茶摊旁,分道扬镳了。

  吴同要了两壶凉茶,盘算着进城去哪里落脚,扭头见刀老大又在小本上写写画画,就忍不住问道。

  “刀大哥,我看你写了一路了,这是写的什么啊?”

  刀老大憨笑,应道,“我脑子不好用,太笨,就想着把路上碰到的村镇和路名什么的记一下,万一以后再走,也心里有个数。”

  吴同点头,夸赞道,“刀大哥说的对,以后咱们家里和京都这边,怕是要常来往,路上熟悉一些自然方便。”

  刀老大笑得脸上皱纹更深了,“我想着,过几日帮着送药材回去,然后同先生请个差事,以后就跟着来往京都的车队了。我别的本事没有,帮不上家里,趁着年轻,有把子力气,多走几步路还能行。”

  吴同来到简家之后,最佩服众人的就是这一点。

  不论男女老少,都是能做什么做什么,没谁因为自己笨拙或者体弱,就理所应当的偷懒。

  好似人人身上都带了一股子劲儿,说不清道不明,却让整个庄子都热闹之极,日子越过越红火。

  眼前的刀老大是一个,独臂的胡老二,虎头石头,甚至是年岁最小的狗蛋儿都是如此。

  这一路上,他们是从不闲着,甚至遇上山贼的时候,都拎着柴刀奋不顾身的冲上去。

  以至于,商队众人对他们是赞不绝口,方才交剩下的一半搭伙银子,商队的管事都没要,还嘱咐他们以后要回塞外,一定再搭伴……

  不提吴同如何感慨,只说他们解了渴就进了城。

  南周的京都分四个区域,城东最是尊贵,住的都是皇亲国戚和官员。

  城南是小官和富人聚集之处,城西则是最繁华的商业区,很多店铺酒楼和玩乐之处。

  城北最是杂乱,房屋密集,也是普通人的聚居之地。

  吴同等人身上没少带银子,不敢去城北落脚,咬咬牙住进了城南的一个小客栈。

  刀老大和胡老二父子一起看行李,吴同带着虎头石头去寻胡家本族的一个小管事。

  先前年节为胡家送节礼,他经常来此,也有几个交好的小伙计,如今要找的这个,就是他最要好,这次差事也能用得上的。

  小管事叫胡强,平日跟着胡家本族的大管事做采买,瞧着不起眼,但油水很多,人脉也广。

  这会儿见了吴同,他很是高兴。

  “吴大哥,你这个时候怎么过来了?离得中秋还有一段时日呢!”

  “兄弟快走,今日可是有不少话同你说呢。”吴同拉着他上了茶楼,要了个包厢。

  茶水点心摆上来,石头和虎头借口出去看看热闹,都留在了门外。

  胡强看在眼里,就道,“吴大哥换小厮了?”

  吴同给他倒茶,叹气道,“何止换小厮了,连主家都换了。”

  胡强惊奇啊,越发追问道,“吴大哥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吴同就道,“你知道我们家里这两年送来的寒瓜,琥珀核桃,毛皮等等稀罕东西,都是在塞外采买的吧?那一家人姓简,同我们二老爷交好。我平日也总同简家打交道,这家人的人品非常不错。

  “前些日子,简家的家业越来越大,没有得用大管事,同我们老爷提起,老爷就把我给了简家。如今啊,我是简家的大管事了,以后要常住京都,在这里开铺子,售卖寒瓜、毛皮、葡萄露等塞外特产了。”

  “你是说,那个简家以后不会通过你们二老爷卖东西了,还把你挖过去做大管事?”胡强很是惊讶,“简家是不是太大胆了,万一你不高兴,稍微做点手脚,他们家里怕是就要损失大了。”

  吴同笑道,“是啊,我也这么说,但新东家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直接给了我一笔银子,让我带人过来了。”

  胡强咧嘴,“你这新东家,要不是傻子,就是有大智慧之人。”

  吴同哈哈笑,“我以为,应该是有大智慧之人,否则也不能慧眼识珠,把我讨来做大管事。我过来京都,第一件差事就是采买药材,我记得你舅兄就是药材商,怎么样,肥水不流外人田,给我们牵个线?”

  “好说,好说。”胡强也是听得高兴,生意上门,谁还能把财神拦在门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