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管家婆不好当!
作者:花柒迟迟      更新:2022-06-06 04:29      字数:2370
  不同于刀老二媳妇桂枝的能说会道,刀老大媳妇儿是个沉默寡言的性子,平日很是不起眼。

  但刀大婶却对大儿媳赞不绝口,“妞妞,你大婶子是个性子倔强的。别看她嘴巴笨,但她就是有那么个脾气,什么东西,她都喜欢琢磨,琢磨不明白甚至不睡觉不吃饭。这活计交给她错不了!”

  怡安仔细想想,好像印象里刀老大媳妇儿一直都是默默干活儿,从来不争不抢,也许真能胜任。

  当即,刀大婶就把她大儿媳喊了过来。

  怡安领了她进屋,拿了一个小木箱,铺了褥子,放到炕头。

  然后取了几个鸡蛋放进去,用被子盖好,不一会儿,伸手摸摸,鸡蛋就有了温度。

  刀老大媳妇儿不明白,怡安要她做什么,但也没说话。

  怡安更喜欢她这份稳重了,这才仔细说起。

  “大婶子,我琢磨着,老母鸡孵鸡仔,也是把蛋搂在身底下,让蛋暖暖和和,才能孵出来。那咱们这样把蛋放在温暖的地方,也一定能孵化出来。

  “但具体要多暖才算暖,我就不知道了。婶子可以多找几个箱子,多找一些鸡蛋试试。比如炕头和炕梢不一样热,哪里放的箱子能孵出鸡仔,就是哪里的冷热合适。以后再孵鸡仔,就心里有数了。”

  刀老大媳妇儿听得眼睛很亮,赶紧点头,只说了三个字,“我试试。”

  怡安知道她的脾气,也不觉得她失礼,又嘱咐道。

  “婶子别的都不用干,把这个琢磨明白,就是咱们庄子的大功臣了。毕竟以后不用母鸡了,咱们家里想什么时候养鸡都成。

  “军营那边也要建养鸡场,到时候需要更多鸡仔,兴许都要靠婶子。所以,要劳烦婶子多费心了。”

  听说这话,刀老大媳妇儿更激动了,憋了半晌,才说了一个长句子,“姑娘放心,我一定努力。”

  怡安忍不住笑了,转向一边的刀大婶子,“刀奶奶,您最近在庄子上多住几日吧,也能帮把手。”

  “好,放心,姑娘,缺啥少啥都有我张罗呢。”

  刀大婶也高兴儿媳接了这样重要的差事,连连点头,笑的合不拢嘴……

  安排完鸡舍和猪圈这边,温室暖房那边也要重新烧火,下菜籽,准备先种些小青菜和发芽葱。

  一来这两种见效最快,二来也是最简单。

  这两种吃完之后,就该育菜苗了,待得冰雪融化,大地回暖,菜苗直接栽下去,青瓜和紫茄之类比旁人又会提早二十天上市。

  不要小看这二十天,起码能给家里再添个百十两银子。

  荷塘那边是最省心的,时不时凿几个窟窿,给荷塘里的鱼透透气就好了。

  原本鱼苗就不多,入冬前又把大鱼捞出来了,如今只剩一些小鱼,倒也不是太拥挤缺氧。

  这么一处处看下来,怡安也是累够呛,管家婆真不是好当的。

  她这边刚坐下,刀大叔又找来了。

  “妞妞啊,今年咱家田里种些什么粮食,要多种几亩西瓜吗?那东西来钱快,但也真是扎眼。”

  刀大叔也是纠结,银子当然好,但得到太容易,总怕找来祸患。

  怡安想了想,今年不只是胡家要多种西瓜,就是戍边军都要加入进来。

  起码在北地,西瓜肯定不再是稀罕东西了。

  但自家栽种下的瓜秧,都是她从空间挪移出去的。?结出的西瓜,比之旁人种的,肯定要好上太多了。

  就是西瓜再泛滥,也不缺销路,不用担心赚不到银子。

  而且也不怕像先前独一份时候,那般扎眼了。

  “刀爷爷,今年咱们家多种点西瓜吧,扩大到十亩地。其余一半种土豆,一半种玉米,等开春时候,您在寻我取种子。”

  刀大叔欢喜多种西瓜,但听说玉米和土豆,他又警惕的四处看看,小声问道。

  “咱们家里种能成吗,不会给你爹惹麻烦吗?”

  “不会,刀爷爷放心。”怡安被老头儿惹得笑起来。

  “今年戍边军那边会种几千亩,根本没人会在乎咱们家这一点儿。秋日时候,看看情况,收获的土豆玉米,也许卖出去,也许换给附近的乡亲做种子。”

  果然,刀大叔立刻兴奋了。

  “什么,要把玉米和土豆换给附近乡亲?”他激动地背着手满地走,“这要是传出去,三里镇这些人怕是要乐疯了。”

  “刀爷爷别激动啊,如今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到时候要看爹爹怎么安排了,毕竟戍边军那边也要种。万一明年种子不够,还是要优先给戍边军。”

  “对,对,这是应该的。”刀大叔终于冷静下来,但还是忍不住说道。

  "其实三里镇也没多少人,到时候一家换个三五斤也行。毕竟大伙儿都不容易,多打粮食,就能多填饱几张嘴,老人孩子都不用饿肚子了。"

  怡安无法,想想玉米的产量,秋日时候,挪出个一千斤也不是很难,就道,“好,等我爹回来,刀爷爷同我爹商量看看。”

  刀大叔立刻就站了起来,“那行,时候也差不多了,我去镇口迎一迎你爹。”

  说着话,老头儿就走了,脚步飞快,年轻人怕是都追不上。

  简大成今日回来的也很早,他打算去拜访一下镇子尾的一户人家。

  军营那边,不缺马粪,也不缺人粪尿,若是早早沤肥,撒到地里,也能起到增产的作用。

  但偏偏军中几万人,没人懂沤肥。

  他就打算找个“师傅”,给几两银子,好好教上几日,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结果,马车刚走到镇子口,就碰到了刀大叔。

  他还以为家里有什么急事,结果老头儿却摇头。

  他于是就把老头儿拉上,一起陪他去拜访沤肥师傅。

  刀大叔虽然是猎户出身,不太懂种地,但都是苦命人,也同样一把年纪,他同沤肥老汉迅速熟悉起来,攀谈的热乎。

  简大成在一边,偶尔应和几句,很快就把老头忽悠的表决心。

  “戍边军是咱们边塞的保护神,我这点儿能耐能帮上戍边军,就是哪天去见阎王爷,我都有吹牛的本钱了,还要什么银子,我明日就跟你们走。”

  他家老太太和儿子儿媳都是急的搓手,恨不得摇晃老爹两下。

  哪有把送上门的银子推出去的!

  幸好简大成没有真想骗个免费的师傅,就道,“银子不多,只有五两,师傅还是收着吧,权当军中给您买酒当谢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