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作者:花柒迟迟      更新:2022-06-06 04:29      字数:2418
  孩子的快乐,总是这么简单。

  而孩子快乐了,所有人也就快乐了。

  大年初一拜年,钱镖头带了儿女来到新院子拜年,古家和吴家也来了。

  就是徐强和赵山高也找了过来,再喊上后院的老火和老王大哥,凑来凑去,就是两桌子。

  大碗肉端上,酒坛子一开,倒上大碗酒,男人们就又喝开了。

  闹到下午散去,睡一觉再醒来就是初二了。

  初二是女子们回娘家的日子,但刀大婶她们这些上年纪的妇人,娘家早就没有人了。

  年轻小媳妇儿倒是有爹娘,但都在蘑菇崖附近的山村,大雪封山,回去一趟没有三四日别想下来。

  索性就等搬家时候,一并回去看看了。

  冯老太张罗着,单独开了两桌酒席,把老少女人们都聚在一起,也喝点小酒,说说闲话儿。

  孩子和活计都让男人们去管,辛苦一年了,家里家外的操心挨累,女人们也有资格放松这么一日。

  男人们也不敢说什么啊,毕竟各家的女人们如今一样同他们赚工钱,甚至有的比男人还能抓钱。

  就是有谁不高兴,也只能忍着。

  更何况,他们也都是疼媳妇的人啊。

  初三初四初五,日子一天天过着,好像偷了米的耗子,嗖嗖飞跑,眨眼间就到了上元节。

  今年虽然有蛮人入侵,但打了个大胜仗,朝廷又准许戍边军屯田,以后自给自足,没了后顾之忧,人人都是高兴。

  所以,提前两日,城里就开始张罗了。

  商街两侧的铺子都挂起了各色花灯,门前划了位置给小商贩们摆摊子。卖小吃的,小玩具的,胭脂水粉的,简直是多不胜数。

  商街最中间,也是最宽敞的位置,搭起了高台,四周挂了各种各样的花灯,花灯下挂了灯谜,谁能猜中答案,就能拿走花灯。

  当晚,天色刚刚暗下来,百姓们就都涌到了街上。

  男女老少,拖家带口,都想凑个热闹,看个新奇。

  新院子这边,村人们自然也是一个不落。

  整个一下午,刀大叔都在嘱咐众人,看好自家的孩子,一定不要被坏人钻了空子,偷了荷包,或者抢了孩子。

  众人也是听话,纷纷想些小主意,比如扯了腰带,把孩子的手腕和自己绑在一起。

  这般淘气小子们不能随便乱跑,没那么自由,但也绝对丢不了。

  怡安穿了大红的袄裙,披了大红镶嵌白兔毛的斗篷,风帽一戴,只露出一张圆嘟嘟的小脸,怎么看怎么像一个行走的大红包。

  众人见了,都是忍不住笑。

  怡安也不管这些,扯了爹爹的手,寸步不离,想吃有哥哥去买,想玩什么,有爹爹陪着,累了还能回奶奶身边,陪着奶奶。

  虽然冬末的寒风依旧冷的厉害,但人人都是欢喜,笑的脸都酸了。

  简大成猜出一个最难的灯谜,得了一个做工极精致的寿星灯,捧给了老娘。

  老太太高兴地眼圈都红了,拎着灯笼,半晚上都没撒手。

  邹桓也猜中了两个灯谜,得了一个兔子灯,一个莲花灯,怡安拎了满手,也是笑的见牙不见眼。

  直到夜半,街上的人群才算慢慢散去。

  刀大叔守着院门口,挨家对人数,直到一个不落都回来了,这才关了院门,安心歇息。

  怡安把两只花灯挂在了窗外,灯光透过窗纸,映下一片暖橘色。

  怡安静静看着,直到困倦,才闭眼睡了。

  又是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慢慢走来了。

  城外的蛮人残兵彻底被清除干净了,已经很久没听人提起哪里有乡亲又碰到了危险。

  城里也没什么热闹可看了,新院子这边的村人就着急搬家了。

  于是,刀大叔寻个空闲,同简大成请示。

  “大成啊,佃户们搬走之后,房子都空出来,也打扫好了,是不是尽早搬回去啊?庄子里还有不少活计要张罗呢。”

  简大成自然不会拦着,“大叔安排就好,军营太忙,我顾不上这些,就要大叔多挨累了。”

  刀大叔笑呵呵摆手,“什么挨累不挨累的,我这一把老骨头了,不找点儿活计,浑身都难受。”

  简大成就道,“大伙先住着,缺什么就添置,等山里的积雪融化差不多,再回去搬家最好了,还是要多注意安全。”

  “放心,大伙儿都不是小孩了,心里有数。”刀大叔反而嘱咐简大成,“营地那边的差事重要,可不好耽搁了。你别担心家里,好好上差。”

  又闲话几句,待得送走刀大叔,简大成就寻了闺女说话。

  “昨日,大将军寻我说话,今年营里打算开荒两万亩。咱们家的玉米和土豆,全做种子,不知道够不够?”

  怡安算了算,就道,“爹,咱们家先前积攒下的玉米,差不多有一万斤左右,我最近想想办法,还能凑个五六千斤,这些只够种五千亩地。

  土豆种更少,怕是只够种一千亩。所以,这两万亩地,怕是还要种一部分高粱谷子、各种菜蔬、豆子之类。”

  简大成听得点头,这已经比他预计的好太多了。

  他先前同大将军说起,只报了三千亩。因为自家秋日时候收了多少玉米和土豆,他也是心里有数。

  没想到,闺女还给了他一份惊喜。

  “六千亩足够了,只要秋日时候丰收,收回多少都是明年的种子。所有人看到玉米和土豆的产量,肯定愿意拿几倍的粮食来换。”

  怡安又道,“爹,咱家几十亩地也都种了玉米和土豆吧。秋日时候,或者换银子,或者送给附近乡亲。当然若是贪心一些,名利双收更好。”

  “家里事,你决定就好。大将军已经决定让我监管屯田,我怕是大半时候要住在外边了。”

  简大成有些歉意的望着闺女,闺女才八岁,旁人家里这么大的孩子,正是玩闹的时候,他的闺女却已经要打理家里这么多琐事了。

  怡安却完全不觉得辛苦,毕竟她不是真正的小孩子,若是让她每天捡石子,丢香包,她怕是更受不了。

  “爹放心,家里有我呢。另外,营地那边开荒之后,下种之前,爹一定提早告诉我,我把种子用药水泡一泡,保证发芽率,争取每粒种子都能长出青苗。这样,也许准备好的种子还能多种几百亩地出来。”

  药水?简大成想起那些被救活的战马和伤兵,眼睛就亮了。

  “好,到时候,一定提前告诉你。如今说来还早,塞外苦寒,起码要四月末才能开始下种。”

  今天单更,严重卡文,容我缓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