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30章 银行发展3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40      字数:3072
  “臣还有事情,请皇上考虑。”

  “什么事?”

  “皇上,自从开海、开马市之后,商人之间钱币流通速度很快。像一些商贾云集的城镇,一天就会有几十上百万两的银子流通。这么庞大的银钱流通,那些商人不可能完全使用白银、铜币直接做生意。因此非常需要钱庄。虽然朝廷成立了大明钱庄,但丝毫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而且大明钱庄手续复杂,审核严格,主要合作对象都是那些大商人。而急需用钱的不少小商人,很难从大明钱庄拿到钱,也很难和大明钱庄合作。因此催生了很多民间钱庄。据臣得到的统计,目前光是南京城内就有近三十个钱庄存在。其他松江府、扬州府这些地方都有大量的钱庄。还有一些冠名为银号的机构,其实跟钱庄是一样的。不仅仅是南直隶、浙江、广东等地钱庄和银号越来越多,现在就连天津、辽东等地也开始出现大量的钱庄和银号。”

  朱厚熜点头。

  这不是什么问题。

  商品经济发展的时候,融资、汇兑都成为很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钱庄、银号肯定会应运而生。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金融业发展迅猛,就会出现现代模式的银行。

  这是谁也无法避免的事情。

  是历史的必然。

  “皇上,钱庄和银号,他们跟普通的商家不一样。普通的商家,就算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只是影响他自己和跟他有关系的一些人。就算是大商人,出问题之后虽然影响力不小,但事情依旧是可以控制得住。但钱庄和银号,涉及到的钱很多,涉及到的商家非常多。目前一些很小规模的钱庄银号,都拥有几万两银子。那些大钱庄,有上百万两,几百万两的银子,里面涉及大小无数商家。所以一旦钱庄或者银号出现问题,那么影响就不是一两个,十来个商家。而是会直接影响几百个、上千个商家。而一旦影响这么多商家,那么加上跟他们有关系的商家,那就不是一般的事情。而且还有那些把钱存在钱庄和银号的百姓,那也是血本无归。这东西不能不重视。”

  朱厚熜很意外。

  没想到王以旂连这种危机都考虑到了。

  实在是太厉害。

  当然朱厚熜不知道的是,王以旂真没有朱厚熜想的那么厉害,可以预测到银行危机,预测到金融危机。王以旂之所以考虑这些,完全是从官员的角度,从他儒家学子的角度出发的。

  士农工商,儒家学子对于商人的鄙视是从骨子里就有的。

  就是王以旂这个常年和商人打交道的官员也不例外。

  虽然王以旂表面上不会表现出来,但对于他们来说,说起商人就是奸商。既然是奸商,王以旂他们当然是不相信商人。就像是商人和朝廷做生意,担心自己的钱被朝廷吞了一样,官员也不相信商人的诚信。在官员看来,这些商人都是不可信任的。

  钱庄、银号,手中资金太多。

  王以旂担心这些人跑了,或者出现什么问题,到时候影响地方经济不说,甚至有可能还会影响朝廷。正因为不相信商人,所以王以旂才会表现出担忧。

  朱厚熜听到王以旂的担心,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皇上,臣建议朝廷以大明钱庄的模式,可以再建立两个钱庄。若是需要,可以吸收那些民间钱庄和银号,组建和大明钱庄一样可以汇通全国的钱庄。”

  “再组建两个全国性的钱庄?”

  “是。”

  王以旂看到朱厚熜写的书之后,也就不会担心朱厚熜听不懂。

  因此很直接道:“开海、开马市之后,全国货物流通速度非常快。而货物在全国流通,总不能随身带着大量银子。就算是带着银票也不保险。最保险的办法还是汇票。一个汇通全国的汇票,才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仅仅大明钱庄一个,是无法做到这些的。有几个全国性的钱庄,才能够彻底满足这样的需要。而且臣对于大明钱庄和民间钱庄、银号做了一番对比。大明钱庄大,实力强,但正因为如此主要做那些大商人的生意。至于那些小商人,因为来往金钱太少,因此大明钱庄没有多余的精力和他们合作。所以臣的建议是,再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钱庄,可以专门做这些小商人的金钱生意。”

  “这是一个因素。还有一个是,现在民间钱庄和银号这么多,管理非常不方便。朝廷控制不住金钱的流向,就把握不住地方的情况。若是建立几个全国性的钱庄,把这些民间钱庄和银号纳入进来。加上是朝廷主导,那么朝廷就可以监管这些钱庄。这对于朝廷和地方稳定是有好处的。”

  朱厚熜点头。

  监管钱庄和银号,王以旂和朱厚熜的想法不谋而合。

  金融行业,对于钱的放大效应是非常明显的。正因为如此,金融行业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大的。朝廷一万两银子放到银行当中,最终用于经济的就有好几万两。

  可是同样,正因为金融行业如此的特点,一旦出现问题,对于经济的破坏性也是明显。

  所以金融行业必须要监管。

  历史上那些国家,都是经历了好多次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之后,才慢慢的学会监管金融机构。现在大明朝的金融行业才刚刚开始发展,从开始阶段就进行监管,是比较容易的。

  毕竟现在的大明朝,还没有形成金融寡头。

  但这个一旦朝廷不管,那么很快就会出现金融寡头。特别是现在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汇通全国的银行机构出现。那些民间钱庄和银号,现在的实力有限。可是只要市场需要,他们很快就会联合起来。主要是以地域为主,出现各种钱庄、银号联盟。以此来完成汇通全国的目标。

  等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再去监管,阻力就会非常大。

  现在大明朝的金融还是萌芽阶段,民间钱庄和银号实力有限。正好可以监管,甚至是吞并。

  “对于全国性的钱庄,朕也有同样的看法。随着货物流动越来越多,大明朝的确是需要汇通天下的钱庄。但朕的想法是,钱庄也应该有不同的功能。如大明钱庄,未来主要是稳定的作用。以强大的实力,稳定大明朝的经济。一旦有些地方经济出现什么问题,大明钱庄就要出来稳定大家的信心。就像是你说的民间钱庄如果出了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大明钱庄要出手解决问题。”

  “是。”

  “至于一些其他的钱庄,既然是钱庄,当然主要任务是要挣钱。既然是挣钱,就不能完全跟大明钱庄一样。朕的想法是,朝廷和商人合作,成立钱庄。跟目前一些港口一样,交给那些熟悉钱庄业务的商人去管理。朝廷派人进驻钱庄,主要是管理账目,监督那些商人。这样的话,朝廷可以把目前民间的那些钱庄、银号直接收编进来。”

  如果朝廷全权出资建立全国性的钱庄,朝廷的负担太大。

  大明钱庄是靠着朝廷税收崛起的。新成立的钱庄,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既然如此,朱厚熜看上了那些民间钱庄和银号。把他们吞并了,整合起来成立一个新的全国性钱庄。

  这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

  “可是,这样一来,这种钱庄规模就会迅速膨胀。一旦出现问题,那就是朝廷也承受不住。因为到时候这些钱庄会涉及到惊人的金钱,甚至能有千万两。这种钱庄出问题,就是地动山摇。”

  王以旂对于朱厚熜如此胆大是吓坏了。

  朝廷把一些港口交给商人运营,这倒是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只是一些港口,港口也跑不了。朝廷需要用的时候,难道那些商人还敢反对?

  但钱庄、银号不一样。

  那可是钱,里面全都是钱。

  王以旂正因为管理过大明钱庄,所以比谁都清楚,钱庄里面有多少钱。更明白钱庄的钱,一旦放出去影响力有多大。这种钱庄一旦出现问题,就算是朝廷都搞不定。因为事情实在是太大。

  “所以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