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495章 拉拢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8      字数:3025
  北方因为煤炭的事情,闹得是轰轰烈烈。

  不过西南这边倒是没什么大变化。虽然朝廷正在调整四川和贵州的一些人事问题,但都没有大张旗鼓。整体来说西南省份目前还是很平静。

  所有变化都是静悄悄的。

  “罗安抚使,坐。”

  “谢汤总制。”

  汤沐在四川总督府,和黄平罗家家主罗忠见面。

  汤沐作为四川总督,也是发起了解决播州杨氏的官员,当然要做足准备。解决播州杨氏这样的大土司,绝对不能蛮干。

  第一就是不能让那些土司联合起来。

  一旦让这些土司同仇敌忾,那么事情就非常难办。因为西南地区遍地都是土司,认真说起来有几百个土司。这些土司在地方盘根错节,要是全都跟着造反,那就是大事情。因为这么多土司,能够动员二三十万人都是可能的。就算他们的战斗力一般,但这么多人造反,那也是大事情。

  所以必须要分化他们。

  播州杨氏是播州的老大,要分化他们,必须要从播州开始。不能让播州的土司联合。因此汤沐第一个攻略的对象就是播州第二大土司,也就是黄平罗家。

  罗忠五十来岁的年纪。

  接任他老爹的职位多年。一脸的笑眯眯,活脱脱一个普通读书人的模样。如果一般人看到了罗忠,根本无法想象罗忠是四川大土司。

  “最近播州土匪多了,不知道罗安抚使有没有什么举措。”

  “有的。”

  汤沐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询问播州的一些问题。

  就如土匪多了,不少商家被抢了。罗忠是播州宣慰同知,正负责这类事情。罗忠都是一一回答。

  大约过了一刻钟之后,汤沐才道:“久闻黄平罗家子弟,不像是普通土司家族,更像是诗书传家的读书人家族。今天和罗安抚使见面,果然传闻无误。罗安抚使,也和其他那些土司不一样。”

  “汤总制,您过奖了。”

  “不,不。罗安抚使,你也知道四川不是一个文风很盛的省份。和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这些地方完全比不了。真是太可惜了。若是罗家子弟也能够参加科举,对于我四川学子也是大好事情。其实我很希望罗家子弟能够在科举场上为我四川学子争光。”

  “我罗家子弟只是粗通文墨,哪里敢和那些有功名的学子相比。”

  罗忠连连摇头。

  嘴里很是谦虚。

  但心中却是颇为得意。

  罗家就是和其他土司不一样。

  虽然目前四川和贵州的很多大土司,祖上都是南迁的汉人大家族。但他们为了能够在西南立足,选择和当地家族联姻。几代下来很多生活习俗也变得和西南土著一样。

  而且当了土司之后,也慢慢的习惯了这种生活。

  唯独罗家不一样。

  罗家为了在播州立足,也是和当地家族联姻,生活习惯上也开始有了当地民族的特点。但整体来说,罗家还是保持他们的传统,特别是一直强调家族子弟必须要读书。因此罗家子弟都是从小饱读诗书,非常熟悉四书五经。

  这是罗家一直很自豪的。

  不过得意的心情,很快也变得苦涩。

  读书有什么用。

  罗家当土司,在黄平这个地方牛气得很。在黄平罗家说的话,比朝廷说话都管用。加上罗家子弟很多都算是饱读诗书,因此相比起其他土司子弟少了纨绔,多了儒雅之气。本来这都是罗忠颇为自豪的事情,可是这些东西都是虚的。对于罗家来说相比起在一个小地方称王称霸,远远不如有机会科举入仕,在朝廷大展抱负,更让人向往。

  就说说杨廷和。

  杨廷和的家族,出身不算很厉害。但因为出来了杨廷和,现在又有杨慎在朝中,因此在四川是谁也惹不起的家族。可就是因为罗家是土司家族,所以罗家子弟想要科举,有很多限制,或者说根本无法走仕途。所以罗忠其实是非常羡慕杨廷和这种家族的。

  汤沐一直在观察罗忠的脸色。

  罗忠嘴角一闪而过的苦笑,汤沐是发现了。

  这让汤沐很是满意。

  笑着道:“罗安抚使,今天其实还有一件事情,想跟你商量的。”

  “汤总制,请吩咐。”

  “不是吩咐,是和你商量。罗安抚使应该知道,贵州那边成立了世袭右布政使和世袭右按察使的职位。我四川也会跟贵州一样,设立世袭右布政使和世袭右按察使。”

  “汤总制的意思是,要给我罗家一个世袭职位?”

  “对。”

  汤沐点头。

  道:“罗家乃播州大族,七百年前入播州,为稳定播州立下大功。且七百年下来,罗家始终是诗书传家,保持家族传统。世袭右布政使,罗家当仁不让。”

  罗忠先是一喜。

  世袭右布政使,比罗家现在的世袭播州宣慰同知、世袭黄平安抚使,高了一个层次。

  不过罗忠脸色很快变得严肃道:“汤总制,那我罗家的黄平安抚使职位?”

  “罗家难道一直满足于诗书传家的土司家族?罗家主难道没有想过让罗家成为官宦世家?”

  汤沐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反问一句罗忠。罗忠听到汤沐的话,心中的确是有些恍惚。土司家族,整体来说还是很安稳。安安稳稳的当黄平的土霸王,同时还兼任播州宣慰同知,在播州也算是一等一的家族。

  不过这已经是家族的天花板,没有继续往上升的可能。

  但官宦世家。

  罗忠很是心动。

  罗忠希望罗家子弟可以走出播州这个小地方,能够发挥他们的才华,能够青史留名。

  但心中也是有担忧。

  要是失败了怎么办?朝廷反悔了怎么办?

  “汤总制,若我罗家接受世袭右布政使职位,那么我罗家子弟参加科举,是不是没有了任何的限制?”

  “当然。”

  汤沐点头。

  道:“嘉靖十一年的科举罗家子弟是赶不上了。但罗家子弟可以从嘉靖十二年的县试开始参加科举。而且罗家子弟只要能够拿到秀才功名,我可以替朝廷保证。可以让罗家子弟去各地方担任教谕。若罗家子弟中举人,我也可以保证,朝廷可以优先安排罗家子弟去各县担任县尉、主簿职位。等二三十年之后,罗家就会是四川有名有姓的官宦世家。”

  “官宦世家。”

  罗忠心中幻想。

  幻想罗家成为官宦世家,是什么样的情景。

  到时候罗家就不会困在播州,而是可以和其他官宦世家一样,培养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至于接任世袭布政使之位,需要放弃黄平,罗忠倒是没有多少遗憾。

  贵州的事情罗忠早就听说了。

  朝廷是要土司交出地方行政权,交出地方军事权,税收权。至于土司本身的那些资产,朝廷是不会管的。贵州那些放弃地盘的土司,包括水东宋氏,都是这种情况。这么一想,罗忠慢慢的点了点头。

  道:“汤总制,下官需要回家商量一下。”

  “当然。这样的大事情,当然要商量。”

  送走了罗忠之后,很快史道走了进来。

  “汤总制,如何?”

  “八九不离十。”

  “太好了。只要罗家接受世袭右布政使的位置,那么播州就被撕开了一条大缝。”

  史道大喜。

  史道要借着这一次的事情,要么直接入京,要么去坐镇一方,跟汤沐一样成为一方总督。而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升官,最重要的就是立功,立大功。

  显然灭了播州杨氏,就是一个大功劳。

  “嗯,是一个好的开端。等我说服了余庆毛家,我们就在播州插进了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