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488章 钱币改革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8      字数:2583
  煤井拍卖之后,局势迅速稳定下来。

  因为他们购买了煤井之后,立马就开始招人挖煤。那些原先闹事的煤工,都回去工作。

  一场因为煤炭改革引发的动荡彻底结束。

  嘉靖十年四月二十三日。

  武英殿。

  户部尚书秦金给大家汇报此次西山煤炭整改的结果。

  “此次西山煤井整改之后,朝廷发放了437个煤井许可证,应收56810两,实收51200两,还有5610两要收。没收148个井,卖出17万9800两。且从今年开始,户部每年可以从西山煤井获得大致8万两,或者是80万担煤炭。税务总司那边,每年大约可以收2万两左右的矿税。若是以后西山煤井数量继续增加,那么户部和税务总司每年的收入还会增加。”

  听到秦金的汇报,在场的朝廷重臣都是深吸一口气。

  因为实在是太惊人。

  这一下,朝廷先是有了23万两的收入。且以后每年都会有十万两的收入。

  太了不起了。

  以前大家都没有想过,开矿会挣这么多钱。

  西山采煤,虽然历史悠久。但真正开始大规模开采,还是明孝宗之后的事情。这才短短几十年时间,没想到西山煤矿就能够有如此高的收入。

  这让不少人心里蠢蠢欲动。

  因为中国这么大,发现煤矿的地方不在少数。只不过以前朝廷不重视,也不支持,因此并没有发展起来。在目前的大明朝,采煤比较多的除了京城这边的西山煤矿,就是山东淄博煤矿和遵化(唐山)煤矿,还有就是宿州的烈山煤矿,以及山西那边的煤矿。

  其他一些地方,发现了煤炭,但没有开采。

  特别是边境线的一些煤炭,更是不会开采。像宣府和承德,还有抚顺,其实都有发现煤炭的报告。但这些地方太靠近边疆,朝廷不放心。

  但现在看到这样的收入,就连朝廷重臣也都是心动的。

  别看这个年代的读书人都不屑于谈钱的问题。

  但能够走到朝廷重臣的位置,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钱的作用。他们比谁都明白,有钱才好办事。个人如此,朝廷也是如此。

  “根据皇上的旨意,顺天府在外城已经规划了一条煤炭街,所有的煤铺都会设立在那边。目前已经申请的煤铺,大约有七百多家。”

  顺天府尹张原汇报。

  为了煤炭交易的正规化,朱厚熜准备打造一个煤炭交易集市。顺天府根据朱厚熜的旨意,专门在外城打造煤炭街。只是没想到申请的有七百多家煤铺,也就是销售煤炭的商铺。

  商铺是朝廷喜欢的。

  因为商铺开起来,朝廷就能够从这些商铺再收一笔税收。都说大明朝商业税低,但其实明朝商人的负担一点都不轻。就像是这个煤炭。

  开采出来,朝廷先收你一笔钱。这些煤炭运输的时候,还有过路税。等进入城市的时候,还会跟你收入城费。进入城市商铺卖东西,朝廷还会跟你收塌房库房税、门摊税、店舍税等等,其实就是跟你收占地费。

  反正林林总总下来,朝廷从商人手中收的税很多。

  只不过历史上大明朝不敢对大商人下手。因为大商人背后都有权贵的支持,不是宗藩就是勋贵外戚中官,又或者是一些朝廷高官。收税官员不敢收那些大商人的税。因此大明朝的商税,都落在了那些小商人身上。

  朱厚熜要做的就是,把现在林林总总乱七八糟的税收,慢慢的整合为可以简单收取的商税。同时减轻那些小商人的负担,从那些大商人手中收税。

  按照大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朝廷税收当中,商业税达到三成左右是非常有可能的。一旦如此,那么朝廷每年的商业税就能够超过千万,甚至达到两千万、三千万。

  “皇上,工部在西山也有二十来个煤井。臣建议,这些煤井也都转让给其他商人。朝廷应该重在收税。”

  秦金继续表达自己对于西山煤矿的建议。

  工部在西山的煤井,占据的都是最好的位置。但采煤情况并不是很好。朝廷派出的官员,都是读圣贤书上来的。让他们管理煤井,他们都认为这是侮辱他们。

  不好好干活。

  要么有些官员就认为这是好机会,开始在煤井大肆贪污。

  反正工部的煤井,虽然每年都有任务。但其实效果很不好。

  秦金的意思是,工部不要整煤井,都把煤井转让给商人,让他们自己整去。朝廷只要控制了收税这一环,那么就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个你们计算一下。若是工部投入和收入实在是不相符,让给商家也是好事情。”

  朱厚熜点头。

  大明朝开海,开马市之后,商品经济大发展是必然的事情。

  这是历史发展规律。

  虽然朱厚熜是皇帝,但也挡不住这个。

  “除了煤炭之外,其他矿能否跟西山这边一样整改?”

  “皇上,这个比较困难。”

  秦金摇头。

  道:“虽然目前全国有各种各样采矿的,但真正能够有很高利润的不多。就是银矿开采,目前来说利润都不是很高。臣仔细研究过目前全国开矿的情况,唯一需求很大,开采难度不是很高的就是煤炭。往下就是湖广、江西一带的铜矿,利润也比较高,是目前唯一可以模仿西山煤井进行整顿的矿产。其他矿产,基本上没有多少整改的余地。往下比较挣钱的矿,都在云南境内。可是目前的情况,云南开矿,朝廷也收不到多少。”

  矿税,哪里是那么容易收的。

  或者说,大明朝哪里有那么多矿,可以让你收矿税。

  目前开矿规模比较大的,也就是煤炭和铜矿,再加一个就是铅矿。而挣钱比较厉害的,其实都在云南那边。在这个年代云南那边开矿,是很挣钱的。因为云南那边有很多重要的矿,包括银矿来说,云南的银矿是挣钱的,其他地方的银矿利润不高。可是云南虽然隶属于大明朝,但下面很多地方朝廷控制不是很稳固。因为云南土司实力同样很强。

  开矿的利润,大部分都落入当地实力派。

  “那就主要整顿全国煤炭。把在西山整改煤井的方法,推广到其他采煤的地方。户部和税务总司做好这方面的方案。”

  “遵旨。”

  接旨之后,税务总司总司长姚镆说道:“皇上,臣建议先从山东淄博的煤井进行整改。据臣了解的情况,淄博地区采煤产量虽然比不上西山这边,但产量也是不可小觑。若是能够整改成功,每年应该可以给朝廷带来几万两的税收。而且自从开海之后,山东靠海的城市人口越来越聚集,对于煤炭的需求也在增加。淄博地区增加采煤产量是有需求的。”

  “可以。户部和税务总司,和山东那边联系,讨论具体的方案。”

  “是。”

  “此次西山煤井整改,大家做的都很不错,朕甚欣慰。”

  朱厚熜是真的很满意。

  此次西山煤井整顿,一定会成为大明朝煤炭工业的一次重要事情。朝廷推动大家使用煤炭,这个一定会刺激煤炭工业的大发展。而且朝廷虽然不参与采煤,但却能够从采煤当中获得很高的回报。

  对于大家都是好事情。

  “大家还有什么事情?”

  “皇上,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