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486章 威慑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8      字数:2760
  嘉靖十年四月六日。

  乾清宫。

  内阁首辅费宏、内阁阁臣赵璜、内阁阁臣李时、户部尚书秦金、工部尚书王时中、顺天府伊张原几个人坐在两边。锦衣卫指挥使骆安下面。

  朱厚熜翻看着锦衣卫的调查报告。

  翻了翻之后,冷笑道:“他们这都是不想过好日子了。让薛翰给我滚过来。”

  “遵旨。”

  骆安接受命令之后,转身离开。

  朱厚熜把锦衣卫的调查报告仍在桌子上。

  对顺天府尹张原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皇上,臣已经写了告示,安抚京城百姓,告诉他们京城不缺煤炭。同时派衙役维持秩序,避免发生不好的事情。但效果不是很好,很多百姓还是排着长队要购买煤炭。流言带来的影响还是很大。”

  张原脸色不是很好看。

  这两天忙坏了张原。张原是正德九年(1514年)的进士,到现在入仕十七年时间,今年是十八个年头。张原开始的时候升官速度是很快的。明武宗时期已经是吏科右给事中,但因为得罪明武宗宠臣,被贬为驿丞。张原堂堂的两榜进士,被贬为不入品的驿丞,可以说是很大的羞辱。不过张原此人还真是有一股韧劲。

  这样的羞辱,一般的读书人谁能够接受得了,早就辞职不干了。

  但张原却在驿丞位置上做的非常好,把驿站打理的井井有条。朱厚熜登基之后,重新起复为兵科左给事中。然后开始了他怼怼怼的人生,特别是弹劾权贵。

  大明朝的顶级勋贵和外戚,都被他弹劾了个遍。

  张原最厉害的是,从来不会风闻奏事。只要是他弹劾的事情,那都是有根有据的。让大明朝那些权贵对于张原是非常害怕。嘉靖二年进为户科都给事中,两年后又是吏科都给事中,嘉靖五年担任了都察院佥都御史。嘉靖九年年末,也就是去年年末刚刚担任了顺天府尹。

  没想到就碰上了这个事情。

  “嗯。”

  “还有一些商人利用这个机会囤积柴火、木炭、煤炭。”

  “混账东西。”

  朱厚熜忍不住怒骂。

  任何时候都不缺少这些囤积居奇的奸商。一个个要钱不要命。锦衣卫都出马,已经是抓了很多人,他们还敢这么嚣张。不过朱厚熜也没有太在意。

  因为这种事情是必然的。

  “不给他们一点教训,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不用管他们,他们愿意囤就让他们囤。顺天府继续安抚民众,千万不要出现混乱。”

  “遵旨。”

  “户部囤积的柴火、木炭、煤炭现在都要放出来。”

  “是。”

  秦金点头。

  不过有些担忧的道:“皇上,目前京城流言传的越来越离谱。臣担心流言继续下去,就算我们户部把手中的柴炭和煤炭都放出去,也坚持不了几天。”

  “不着急。户部去统计一下,朝廷各个机构储备的柴炭和煤炭有多少。朝廷各机构储备的应该不少,浪费也严重。给他们留下应急的,其他的户部都可以调用。还有宫里也有不少储备,都可以拿出来使用。朕倒要看看,这些人囤积能囤积多少。”

  朱厚熜既然选择动手,准备当然齐全。

  其实除了户部专门囤积的柴炭和煤炭之外,宫里和朝廷各个机构都有储备,而且储备都不少。为了这一次的事情,临时调用这些东西,是没有任何问题。反正这一次的风波,时间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工部,组织人增加柴火、木炭、煤炭的运输。要加快往京城运输这些东西。”

  “是。”

  王时中点头。

  朱厚熜继续道:“户部,尽快把手中的煤井卖出去,让他们恢复生产,平息事态。”

  “臣已经派人通知了所有人。准备后天公开卖出这些煤井。”

  “好。”

  朱厚熜仔细考虑了一下。

  看看还有什么漏洞。

  朱厚熜可不是冲动的皇帝。谋定而后动,这是朱厚熜从小就知道的事情。特别是作为皇帝,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皇帝出手,一旦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那是会影响威信的事情。朱厚熜当然不会贸贸然动手。

  历史上万历皇帝,也做过同样的事情。他看到了西山煤矿产量越来越高,收入越来越高,因此也想分一杯羹。

  所以派出了收矿税的太监。

  万历皇帝是不会跟朱厚熜这样,制定一份正式的朝廷收税章程,而是直接派太监去收钱。

  这样问题就大了。

  万历派出的太监,到了西山煤矿之后,对于那些采煤的老板下达了收税通知。不仅仅是采煤的老板,连那些采煤工人,都要收税。

  结果得罪了所有人。

  他们采取的方法和这一次一样。甚至利益严重受损的采煤工人,都是自发的发起了反抗。

  万历皇帝开始表现的很强硬。

  派兵镇压了这些矿工。看起来是很不错,但结果却是灾难性质。因为派兵镇压之后,整个西山煤井几乎全都封井,都不采煤了。结果没多长时间,整个京城都缺煤。万历时期京城使用的煤炭数量,比现在多很多。西山不采煤,直接让京城百姓的生活难以为继。

  不仅仅是京城,周围的那些城镇都开始缺乏煤炭。

  更大的后果还在后面。

  少了煤炭,柴火和木炭价格直线上升。

  昂贵的柴火和木炭,连京城的官员都用不起。这些官员基本上都是品级比较低的官员。在大明朝不要以为品级低,就真的没有发言权。六科给事中、都察院御史,哪一个不是正七品小官。但他们的战斗力是非常强大的。

  这些人联合起来,喷的万历皇帝都下不来台。

  更重要的是,京城局势糜烂,继续下去整个京城都要变得混乱。而没有任何准备的万历皇帝,对于这样的局面完全是束手无策。最后无奈之下,万历皇帝只能是处罚自己派出去的太监。西山煤矿的收税行动,就这么灰溜溜的结束。

  严重打击了万历皇帝的威信,打击了朝廷的威严。甚至让其他一些势力看到了万历皇帝和朝廷虚弱的本质。动不动就联合对抗皇帝的命令。

  朱厚熜才不会干这种丢脸的事情。

  朱厚熜做事情,肯定是要做好一切准备的。先是稳定了仁和大长公主,这算是安抚一些皇亲。然后是稳定昌国公他们,是为了拉拢外戚。派出去翊国公郭勋,是为了让勋贵老实。这样最起码可以保证西山煤井三分之二可以正常运转,大大缓解京城缺煤的情况。

  当然这还不够。

  朱厚熜早早地囤积了大量的柴火、木炭、煤炭等等。

  就是为了保证京城稳定。

  有了这样的准备,朱厚熜才会对西山动手。不动手则已,动手就必须要成功。万历皇帝正是因为不懂得这一点,所以面对西山那些煤老板的反击,输的是一塌糊涂。

  最后失了脸面。

  “皇上,阳武侯到了。”

  “薛翰那混账到了?让他在门外跪着。”

  朱厚熜对于阳武侯薛翰是非常恼怒。

  该死的混账东西。

  竟然敢在背后鼓动,还敢在京城散布流言。要不是朱厚熜有万全的准备,薛翰这一手,很有可能让整个京城处于动荡当中。这小子绝对不能放过。

  真以为自己家族是功臣后裔,侯爵世家,就能够肆无忌惮。

  现在可不是明朝早期。除了一些有能力的勋贵之外,其他勋贵之家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朱厚熜收拾这些勋贵,他们根本没有反抗之力。之所以没有动他们,还是看在他们老祖宗为大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可惜这些人蛀虫,一点都不知道低调做事。竟然敢做出逼宫的事情。

  “费卿,这段时间朝廷要稳。还有科道官员,你也给朕安抚好了。别这个时候出来捣乱。”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