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485章 强硬2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8      字数:3086
  嘉靖十年,三月末四月初,京城突然热闹了起来。

  各种消息也是满天飞。

  最大的一个事情就是关于煤炭的消息。整个京城都在传,供应京城煤炭的西山煤井关闭了。以后京城再也没有煤炭了。消息一传开,轰动整个北京。

  毕竟煤炭已经成为了很多北京普通百姓的必需品。

  他们用不起柴火和木炭,只能是用煤炭。用煤炭省很多钱,可是现在说京城要没有煤炭了,立马让京城混乱起来。卖煤的集市,忽然之间涌入了大量的人群。

  “陈掌柜,这是不是有些过了。”

  煤炭成为京城百姓重要燃料之后,煤炭交易在京城也是越来越繁荣。

  可是看看现在的情况。

  一片混乱。

  看着混乱的情况,有个三十岁左右的人,皱着眉头和中间那个人说话。

  “小吴,怎么,你害怕了?”

  中间那个人大约五十来岁。

  手中带着一串佛珠,很是淡定的坐在那里。

  “陈掌柜,你看看外面。这要是因为抢夺煤炭发生什么事情,朝廷会不会对我们出手。”

  西山采煤的煤老板。

  这些人在西山采煤多年,经济实力是很强大的。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西山采煤的,除了那些为了生计挣扎的贫民之外,其他都是背后有势力的。如果背后没有支撑的势力,是很难在矿区生存。就算能够在矿区生存,他们的煤炭也无法卖到城市。

  正因为有钱,背后有势力,因此一个个都是非常骄傲。

  现在户部和税务总司,想要从他们手中分块蛋糕吃,哪里那么容易。

  而且朝廷要的钱不少。

  他们怎么可能答应。这些人准备给朝廷一个下马威,让朝廷明白,有些东西是不能这样盲目干的。所以他们采取了激烈的反抗,直接封了煤井。

  “小吴,你过滤了。”

  陈掌柜微微一笑。

  丝毫没有被外面的疯狂情况影响,淡定的道:“此次有三分之一的煤井选择封井,京城煤炭本来就不够。加上现在的消息,京城百姓开始囤积煤矿,京城缺煤的情况就会更加严重。百姓没有煤炭,怎么烧火做饭。这可是不亚于缺粮的大事情。除非朝廷完全不管京城百姓的死活,要不然户部和税务总司一定会退让的。朝廷养着那么多的科道官员是干什么的?就是在这个时候使用的。”

  他可是从背后的老板那里接到了命令。

  让京城混乱。

  只有京城乱了,才能够让户部和税务总司手忙脚乱。到时候那些科道官员弹劾户部和税务总司,他们得负责京城大乱的责任。

  这就是一种逼宫。

  背后的那些老板,都不愿意每年给朝廷上交上千两,几千两的银子。觉得朝廷太过分,要的东西太多。

  “朝廷真的会退却吗?”

  “当然。难道朝廷要看着京城百姓无法烧火做饭?”

  “就是就是。”

  “京城百姓这样抢夺煤炭,我估计那些商人手中的煤炭坚持不了多少天。估计也就是两三天时间,他们手中的煤炭就会见底。甚至他们自己就会囤积煤炭,到时候要看看朝廷怎么办?”

  这些煤老板都很得意。

  别看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

  可是在大明朝,商人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落魄。特别是那些大商人,能够富可敌国的大商人,背后都有权贵的支持。而且这些有钱的大商人,为了给自己找靠山,就会让族中子弟学习,让他们参加科举。

  到了明后期,江南地区不少商人被誉为是“儒商”。这是多么的美化商人,特别是在讲究士农工商的年代,在“商”面前加一个“儒”,这就是典型提高商人地位的做法。

  现在的大明朝,商品经济才开始发展。

  可是一些商人,已经开始无意识的为自己争取权力。这些煤老板此次反抗,除了他们背后老板不同意之外, 他们这些人也不同意朝廷政策。

  所以才弄出了这么多的事情。

  只有刚刚有些紧张的吴姓矿场老板,有一些坐立不安。

  他总是觉得有问题。

  勋贵当中,那些和皇家关系好,跟着翊国公郭勋的那些勋贵,基本上都没有参与进来。至于外戚更是老老实实的。虽然此次封井的大佬当中,也有很多勋贵。但这些勋贵和皇家的地位,根本无法和翊国公相比。

  就连嚣张跋扈的昌国公张鹤龄和建昌侯张延龄都没有参与进来。

  这种感觉让他很不安心。

  商人,虽然地位提高很多,可是还真没有资格跟朝廷叫板。

  “哒哒哒——”

  “砰——”

  “咔——”

  “啊——”

  在大家畅想朝廷让步的时候,突然之间一阵脚步声响起。

  然后是打斗声音。

  让大家都很惊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让开。”

  一句话,让外面静了下来。

  锦衣卫,天子亲军。

  在明武宗的时候,特别是钱宁和江彬担任锦衣卫指挥使的时候,锦衣卫可真是威名赫赫。那个时候就是朝臣,听到锦衣卫办案,都是胆战心惊。因为一旦被锦衣卫抓到了,不死也脱层皮。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朱厚熜登基之后,慢慢的不再让锦衣卫负责审案。朱厚熜让东厂和锦衣卫慢慢的转型为情报机构。这几年来说,朝廷政坛就算有所风波,都是控制在廷议当中。不会动用锦衣卫。

  可是锦衣卫从大明朝建立之后,实在是凶名赫赫。

  听到锦衣卫办案,一个个都害怕。

  没有人敢阻挡锦衣卫。很快外面的锦衣卫涌入了煤老板所在的包厢。

  “哪个是陈顺。”

  进入包厢的锦衣卫头头穿着飞鱼服,拿着绣春刀。

  是一名锦衣卫千户。

  扫了一眼里面的人,沉声问道。

  “我,我,草民是陈顺。”

  刚刚还很淡定,从容自若的陈顺,这个时候却是磕磕巴巴。

  完全没有了刚刚的风度。

  甚至哆哆嗦嗦。

  人的名树的影,锦衣卫办案,谁敢保持镇定。

  “你就是陈顺?”

  “是,是。”

  “你在西山有十一个煤井?”

  “是。”

  “抓起来。”

  后面的锦衣卫上前,直接给陈顺带上枷号。

  “大老爷,将军,将军。我犯了什么事情?我是阳武侯家的人,你们不能抓我。”

  陈顺开始反抗一下。

  但被过来的锦衣卫直接扭住,完全没有办法。因此只能是大声询问自己犯了什么罪,然后抬出了阳武侯。锦衣卫千户听到陈顺的话,冷哼道:“你犯了什么事情,你自己不知道?煽动运煤工和挖煤工闹事,煽动京城百姓,任何一项罪名都是砍头的罪名。别说你只是阳武侯的人,就是阳武侯在这里,我照抓不误。现在一边待着。周生。”

  “草民,草民在。”

  “自己站到一边去,就不给你上枷号了。接下来都自觉一点,听到我叫名字,自己走过去,别让我的人动手。我的人下手可不懂轻重。”

  刚刚还牛气哄哄的煤老板,看到锦衣卫过来,一个个差点吓尿裤子。

  明朝的商人地位是提高了不少。

  但再怎么提高,大明朝也是以儒家文化统治的国家。要不是如此,明后期的时候,那些商人也不会用“儒商”这个称号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现在还是嘉靖朝。

  商人地位还处于慢慢提升当中,比历史上万历朝那个时候差了一大截。

  看到锦衣卫这样人见人怕的机构,他们怎么可能不害怕。锦衣卫可是传说当中,只要进去了,就走不出来的鬼门关所在地。

  其实叫名字,只是走个过场。今天在这里的,一个都没有跑掉。

  全都被锦衣卫扣押。

  叫完了名字之后,锦衣卫千户冷笑道:“京城首善之地,竟然有你们这种无耻之徒。若是京城百姓因为急于购买煤炭,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你们还想活命?要是你们鼓动那些挖煤工人和运煤工人在官府闹事,真的发生了民乱,你们这些人全都是抄家灭族的大罪。你们胆子还挺大。跟我去镇抚司,那里会让你们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将军,草民冤枉。草民只是听了陈掌柜的话封井,绝对没有参与其他的事情。什么挖煤工人和运煤工人闹事,在京城传播流言,都跟草民没有关系。”

  “将军,草民也冤枉。这都是陈掌柜做的,和我们没有关系。”

  “大老爷,我们什么都不知道。都是陈掌柜做的。”

  听到要去锦衣卫的镇抚司,这些人立马开始喊冤。

  镇抚司,一个让人谈虎色变的地方。他们立马爆发了求生意志,纷纷给自己开脱罪名。

  “都闭嘴。到了镇抚司,有你们说话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