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475章 仁和大长公主3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7      字数:2790
  “姑姑,是关于西山煤井的事情。”

  “西山煤井?”

  仁和大长公主想了很多,皇帝今天来的意思。

  甚至想过,只不是自己的几个儿子在外面闯祸,而且事情不小,所以皇帝亲自找上门来。可是万万没想到朱厚熜找自己,竟然是为了西山煤井的事情。

  这有什么问题吗?

  仁和大长公主完全是想不明白。

  其他不敢说,但西山煤井,仁和大长公主敢拍胸脯保证绝对没有问题。

  仁和大长公主的土地,最高峰的时候甚至达到过二十多万亩。其中有不少是驸马家族的人为了避开赋税投献的土地,当然更多的是侵吞官田和民田的土地。

  这一点掌家的仁和大长公主知道。

  但也没有在意。

  在京城的那些权贵都这么玩,自己堂堂一个大长公主,难道就不能这样玩了。相比起那些贪婪的中官,也就是皇帝身边的太监来说,仁和大长公主觉得自己吃相还是可以的。

  那些中官吃相才真的难看。

  以皇庄的名义侵吞大量的官田和民田,然后全弄到自己名下。

  后来朝廷清查庄田,查到了自己这里,仁和大长公主还觉得很委屈。毕竟所有的权贵都是这样的。好在皇帝一视同仁,所有权贵的庄田都清查了一遍。

  在土地的问题上,仁和大的长公主凭借的只是自己大长公主的身份,以及法不责众的想法。但自己知道很多事情是不对的。所以虽然生气,但也接受了。

  但在西山煤井的问题上,仁和大长公主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最大的四个煤井是明孝宗赏赐的。其他二十来个煤井,都是仁和大长公主自己花钱,自己雇人打井,没有侵吞别人的煤井。当然采煤是一个很累,很危险的活。可能有一些枉死的煤工。但自己一个大长公主,难道还要为这种事情负责?

  难道皇帝会为了这种事情找自己?

  仁和大长公主不相信。

  “我的西山煤井有什么问题吗?皇上,我保证西山煤井都是我出钱挖井的,没有一个是侵吞别人的煤井。”

  仁和大长公主立马保证。

  自己的煤井绝对是干干净净的,都是自己花钱开的。

  “姑姑,我不是说这个。”

  看到仁和大长公主急忙的辩解,朱厚熜摇头,道:“姑姑的西山煤井没有任何问题。是我需要姑姑的支持。”

  “我不明白。”

  “西山煤井管理混乱,户部和税务总司准备整顿西山煤井。”

  “收税?”

  仁和长公主立马反应过来。

  西山煤井,一个小小采煤的地方,有什么值得皇帝关注的。

  当然是收税。

  朱厚照这个皇帝登基之后,改革最多的就是赋税。

  能让宗藩交税,让权贵交税的,大明朝历史上只有朱厚熜这么一个皇帝。没想到朱厚熜一个皇帝,竟然看上了小小西山挖煤的税。

  仁和大长公主是有些想不通。

  朱厚熜笑笑,道:“是,也不是。现在全国混乱的不仅仅是西山煤井,其他地方的采煤都很混乱。不仅仅是采煤,其他开矿的地方都是如此。一片乱糟糟,问题很多。以前朝廷不重视,是因为全国开矿有限。但随着这几年海贸、边贸发展之后,对于各种矿的需求也在增加,所以带动各地开矿热潮。若是朝廷看着不管,未来一定会出现大问题。若是等出现问题再处理,就会困难很多。所以朝廷准备在这之前,对于开矿进行规范,制定一系列管理规定。可是姑姑应该知道,一旦开始规范整治,必然会影响大家的利润。我担心到时候会有很多闹事的。就像是西山煤井,这些年供应京城,还有北直隶的一些城镇。京城很多百姓平时都是使用煤炭烧水做饭,到了冬天更是需要煤炭取暖。所以一旦西山煤井的供应出现问题,整个京城都会出现问题,包括北直隶很多城镇也会出现煤炭短缺的问题。所以我需要姑姑的支持。”

  “不知要怎么支持?”

  “姑姑,我希望到时候你不要反对朝廷整治西山煤井的事情。然后你的煤井,可以全力采煤,不要断了对于京城和北直隶其他城镇的供应。”

  这才是朱厚熜找仁和大长公主的目的。

  要配合。

  到时候不仅不要断供,更需要稳定的增加供应。给朱厚熜整改西山煤井的时间。

  “西山煤井很多都是勋贵外戚的买卖。”

  仁和大长公主转移了话题。

  西山煤井那么多的煤窑,很多都是隶属于勋贵和外戚的。

  仁和大长公主虽然是皇室公主,但并不比那些勋贵外戚厉害。勋贵不用说,那都是跟大明朝休戚与共的功臣后裔。而现在还活跃的外戚,很多都是和皇室关系密切。不见得影响力就低于自己。

  仁和大长公主是明宪宗的大女儿,当然不怕这些人。

  但她还有五个儿子。

  如果得罪这些勋贵外戚,等自己死了之后,自己这些儿子怎么办。仁和大长公主才不相信,皇帝会顾念他们是自己的表兄弟。对于皇帝来说,皇位最重要。

  平衡之后,没什么用处的表兄弟,根本无法和勋贵外戚相比。

  因此她不敢随意答应。

  “我知道这些。我接下来会和翊国公,昌国公谈话。”

  朱厚熜告诉仁和大长公主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

  翊国公,就是之前的武定侯郭勋。

  因为给朱厚熜办事得力,加上吹嘘自己老祖宗郭英战绩,朱厚熜也给足了武定侯面子。让郭勋如愿的完成了自己想要光宗耀祖的想法,提升了他的爵位,成为了翊国公。

  现在的翊国公郭勋,可是勋贵圈子里的大拿。身份地位已经不低于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这些公爵。在勋贵圈子影响力很大,号召力也强。

  说服了翊国公,就能够稳定一大批跟随翊国公的那些勋贵。

  昌国公是张太后的弟弟张鹤龄。

  朱厚熜登基之后,几次敲打了张家兄弟,让张鹤龄、张延龄都老实了不少。不过张家兄弟虽然地位下降很多,但因为其他外戚的实力也一般般。因此张家兄弟在外戚这边,还是最有实力的。

  毕竟张家兄弟,现在还带着外戚几个家族一起做买卖。朱厚熜是打压了张家兄弟,但看在明孝宗和张太后的面子上,也不会真的打死张家兄弟。怎么都给张家兄弟一个出路。

  所以只要稳定翊国公和昌国公,那么就能够稳定一大批勋贵和外戚。只要稳定了他们,那么西山一大半的煤井就稳定了。

  仁和大长公主感到很是为难。

  皇帝都来了,自己要是不接受,那么就彻底得罪了皇帝。但是如果答应朱厚熜,就有可能得罪其他实力派。毕竟西山煤井背后老板实力都很强。

  皇帝要整顿西山煤井,一定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利益。

  左右为难。

  朱厚熜笑笑,道:“姑姑,到时候你不用出面,只要不反对,煤井照常采煤就可以。这样就帮了我和朝廷的大忙。”

  仁和大长公主的顾虑,朱厚熜明白。

  朱厚熜也不想太逼迫仁和大长公主,所以给了她最简单的做法。

  “我知道了。”

  仁和大长公主长叹一口气。

  丝毫没有隐瞒自己的为难。如果可以仁和大长公主是真的不愿意介入朝廷这些事情。毕竟自己已经不年轻了,要考虑自己的后辈。

  但皇帝都亲自来了,自己要是不同意,情况更不好。

  朱厚熜点头。

  明白仁和大长公主的为难,因此再给她一个好处,道:“对了,大表哥家的小子也够年龄了。过几天让他来宫中当班。”

  “谢皇上隆恩。”

  仁和大长公主是真的很兴奋。

  之前给自己儿子升官,不过是听着好听,多了一些俸禄而已。但朱厚熜现在说的却是让自己孙子当班,也就是可以当差了。一个是虚职,一个会是实职。

  “姑姑,这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