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455章 兵变2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7      字数:2998
  嘉靖九年八月三日。

  陈九畴来到山东不过一个月时间,就发生了这种事情。

  这让陈九畴非常生气。

  陈九畴接到消息的时候,并不在济南巡抚衙门,而是在昌平。陈九畴在第一时间调动了昌平的平山卫,还有跟着自己的巡抚亲卫,大约两千人直奔济宁。

  任城卫的人作乱,就是在济宁。

  三百里的距离。

  陈九畴是快马加鞭,没有耽搁一点时间。事情发生不到五天,陈九畴已经是来到了济宁。陈九畴先让部队盯着济宁,自己则是来到了兖州。

  “卑职失职。”

  “失职,你倒是说的好听。你可知道扣押一省参政是什么罪名?怎么,你们任城卫要造反?需不需要我把山东所有的部队都召集起来?要不然我上疏朝廷,建议朝廷把京营,或者是宣府、蓟州的边军调入山东,来彻底剿灭你们任城卫。我看你们任城卫胆子很大。”

  陈九畴来到兖州,任城卫卫指挥使狄宁立马请罪。

  陈九畴并没有安抚狄宁。

  而是直接开口斥责。

  然后坐在了上座,也没有叫狄宁坐下。对狄宁疾声道:“狄指挥使,你狄家也是功臣后裔。朝廷这百五十年,对你们狄家也是恩宠不断。朝廷可有对不起你狄家?”

  “皇上和朝廷对狄家恩重如山。”

  狄宁立马表忠心。

  说起狄家,也是开国功臣之家。狄家老祖宗狄崇,和朱元璋是老乡,都是安徽凤阳人。一直跟着徐达打仗,只不过能力不足、战功不足,所以未能够封爵。但也因功得到了济宁左卫卫指挥使的世袭军职。后来济宁左卫改为任城卫,狄家就一直世袭任城卫卫指挥使这个职位。

  日子过得很是顺心。

  因为济宁,这个时候还隶属于兖州府。兖州府这边并没有什么战争,这个地方还算是比较富裕。而且兖州边上就是大名鼎鼎的曲阜。这里是圣人故乡,就连土匪也不会在这里活动,因此兖州非常安稳。

  在这里当卫指挥使,日子不知道过得多么潇洒。

  当土霸王挺好的。

  可是该死的,朝廷竟然要丈量土地,连军屯都不放过。来这里统计军屯,还有养马问题的山东左参政吕经脾气太臭,完全是油盐不进。

  现在终于闯祸了。

  可是现在压力都在自己这边。

  狄宁虽然当了多年的土霸王,但比下面那些冲动的人,更加明白。任城卫多年不打仗,已经多年没有怎么训练,手中根本没有能够打仗的部队。别看名义上还有军队,真要是拉出去,连稍微强大的土匪都打不过。如果“争贡之役”发生在这里,情况和浙江没什么区别。

  而且任城卫和其他卫所一样,军户逃离的非常多。

  一旦朝廷派兵,根本顶不住。

  “既然皇上和朝廷没有对不起狄家,那么你现在是什么意思?你要带着任城卫造反?怎么卫指挥使当腻了,想要换个帽子?”

  “卑职惶恐。卑职家族世世代代深受朝廷大恩,岂敢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狄宁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换个帽子?

  这可是诛心之论。这句话传出去,自己还有活路吗?

  “那你的意思是这一次的事情和你无关?”

  “卑职冤枉。此次事情,卑职也是蒙在鼓里。”

  狄宁极力的撇清自己。

  狄宁的想法很矛盾。

  一方面他希望朝廷看到卫所军户闹事,改变原来的政策。不要清查屯田,也不要清查卫所,让自己继续在卫所称王称霸。从这方面来说,狄宁是真希望自己手底下这些人闹得更厉害。

  让朝廷最后选择安抚他们。

  但另一方面,狄宁又是极力的撇清自己和这件事情的关系。

  因为这种事情太敏感。

  朝廷要是严办,硬说你是造反,到时候整个狄家说不定都要覆灭。

  “陈中丞,此事和吕大参(参政)有关。”

  看到陈九畴脸色难看,狄宁立马告状。

  反正责任自己是不会承担的。所以狄宁立马推出了左参政吕经,道:“吕大参来兖州之后,卑职跟吕大参谈过,很多事情希望都缓一缓。可是吕大参完全不搭理卑职的建议,一意孤行,闹得济宁鸡飞狗跳。所以才酿成了这样的大事情。”

  “哼。”

  陈九畴冷哼一声。

  道:“具体是谁的责任,我并不关心。因为事情过后,朝廷自然会调查。我只想问你一句,闹事的那些人,是不是你们任城卫的世袭武官和军户?”

  “是。可是…………”

  “那就行了。我可以直接告诉你。这件事情既然是任城卫的世袭武官和军户弄出来的事情,你这个卫指挥使就是最大的责任。如果这次的事情圆满的解决,快速解决,没有造成恶劣的影响,到时候你还能跟朝廷辩解一下。若是此事无法圆满解决,到时候你的罪名有多大,你自己可以想象。”

  “陈中丞,卑职冤枉。卑职…………”

  “好了,我没时间听你废话。说吧,你要怎么解决此事。”

  陈九畴很是强硬。

  丝毫不给狄宁这个人面子。

  “陈中丞,卑职也在想办法。不过朝廷的意思是,要剿还是抚?”

  狄宁小心的询问陈九畴。

  陈九畴的态度,给狄宁很大的压力。

  本来狄宁还在考虑,陈九畴毕竟是刚刚来山东。现在发生这种事情,对于刚刚担任山东巡抚的陈九畴也是很不好的事情。影响力太坏,会直接影响陈九畴的仕途。

  再说济宁毕竟是任城卫的地盘,陈九畴对这里很是陌生。解决任城卫的问题,陈九畴应该是要倚重自己。因此狄宁还以为,陈九畴到来之后,应该是采取安抚的方式。先安抚好自己,然后让自己出面,尽快的解决这个事情。如果这样的话,陈九畴对自己必然是态度好一点。毕竟狄家在任城卫一百多年,和任城卫上上下下都很熟悉。

  自己出面解决事态,是最容易的。

  可是陈九畴看起来丝毫没有这样的想法。

  来了就是斥责自己。

  因此狄宁实在是捉摸不透陈九畴的想法。陈九畴脸色阴沉的道:“先抚,若是老老实实的放下武器,放了被扣押的官员,出来认罪什么都好说。若是他们不出来认罪,也没什么好说的。我此次带了五百巡抚卫队,从平山卫带来了一千五百人。且已经命令济宁兵备道,召集东昌、兖州所有的巡检司巡检带人过来。还有让兖州知府聚集所有衙役,也加入进来。到了明天,我手中能有四千以上的人。到时候只能是选择武力解决,那些卫所世袭武官和军户,一律按叛军处理。”

  “陈中丞,卑职恳求您网开一面。他们都只是被逼无奈,绝对不敢当叛军,不敢背叛朝廷。”

  “皇上信任我,才让我担任山东巡抚。现在山东发生此等事情,我岂能辜负皇上信任,岂能让皇上为这点事情操心。我要在皇上操心之前,解决此事。”

  陈九畴表现出没有丝毫商量余地。

  这让狄宁非常着急。

  如果这些任城卫的世袭武官和军户被定性为叛军,那么自己这个卫指挥使说不定会是什么罪名。此时狄宁忽然想起了陈九畴以往的事情。

  那就是陈九畴在朱厚熜登基不久,先是担任陕西巡抚,后来更是因为军功担任了陕西都督,负责陕西三边军务。也算是手握重权的大佬人物。

  但因为什么贬官。

  谎报战功。

  说自己打死了敌方首领,结果这只是乌龙。

  这么一想狄宁全身颤抖。这个陈九畴不会是想要杀良冒功,想要利用这次的事情,把任城卫诬陷为叛军,然后自己立功。如果这样,自己的处境都变得很危险。说不定陈九畴为了立功,把自己也装进去,让自己成为叛军首领怎么办?

  因此他立马道:“陈中丞,济宁还有吕大参。”

  狄宁马上告诉陈九畴,那些人可是扣下了吕经。吕经是左参政,从三品的官员。一旦陈九畴武力解决此事,那么吕经的姓名就不保了。

  陈九畴最起码应该为他想想。

  陈九畴看傻子一样看着狄宁,淡淡道:“有些时候活着比死了更痛苦。死了,很多事情就都烟消云散。”

  狄宁瞬间冷汗涔涔。

  对于弄出兵变的吕经来说,的确是死了一了百了。甚至死了,朝廷反而不会追究他的责任。如果不死,反而要被朝廷惩罚。但这种事情,岂能如此明目张胆的说。

  “陈中丞,能否先派人和他们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