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447章 鄂尔多斯2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6      字数:2806
  陕西榆林。

  榆林巡抚蔡天佑,在响水堡焦急的等着。响水堡是军事重镇榆林一个很重要的军事堡垒,驻扎一个千户所,也是榆林前哨。看到一队骑兵回来,立马上前迎接。

  “榆林侯,辛苦了。”

  “蔡中丞,你怎么又到了这里。”

  “我就算在榆林,也休息不好。还不如在这里等着你过来。”

  蔡天佑长舒一口气。

  榆林侯,就是姜应熊。姜家三代忠良,也是三代名将。姜汉战功卓著,坐镇宁夏,固若金汤。没想到不是死于战场,而是死于安化王之乱。

  姜汉之子姜奭,同样大部分时间都在镇守甘肃。后来调到大同,参与了去年的战争,战死沙场,战功显赫。姜奭之子姜应熊,十几岁就开始跟着自己老爹打仗。不到三十岁,已经是身经百战。在去年的战争当中,姜应熊一马当先,身先士卒。战争结束之后,受到重伤,养了好几个月身体才好。

  正因为姜家三代忠良,因此姜应熊袭爵榆林侯。

  同时被任命为榆林总兵。

  其实姜家就是出自榆林,是榆林卫出身。只不过姜家三代一直在镇守甘肃,因此更多的战功都是来自于甘肃。到了姜应熊这里算是重新回到了榆林。

  “怎么样?”

  “大获全胜。”

  姜应熊很兴奋的道:“这一次老天都帮忙。风向合适,风速也快。一把火上去,不知道会烧毁多少草原。经过我们这样大规模的烧荒,那些地方已经看不到放牧的。我想我们这一阶段的烧荒行动,应该是很成功。”

  姜家是榆林卫出身。

  姜家老祖宗开始,就跟草原部落打仗。后来姜汉坐镇甘肃,依旧是跟瓦刺、鞑靼部落打仗。而自己老爹姜奭也死在了去年的战场上。因此姜应熊家族和草原部落,可以说是世代仇怨。

  本来按照以往,父亲死亡要守孝三年。

  但朱厚熜改革丁忧制度,目前文臣丁忧已经变成了一年。至于姜应熊,伤好了之后,就请旨上战场,要为父亲报仇。因此朱厚熜任命姜应熊为榆林总兵。

  姜应熊来到了榆林之后,一点都没有休息。

  亲自训练骑兵,亲自带头实行烧荒行动。姜应熊别看年轻,但战场经验很是丰富。包括训练骑兵,都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办法。这是他们姜家时代为将,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

  效果很好。

  榆林卫虽然也没落。但榆林镇毕竟是边关重镇,每年都要防备鄂尔多斯部落的侵袭。所以这里常年还是保持一定的部队。经过姜应熊训练,短时间之内姜应熊就训练出了一支合格的骑兵部队。虽然不多,但也有三千多人。

  “那就好。”

  蔡天佑放下心来。

  其实蔡天佑并不是很赞成姜应熊亲自执行烧荒任务。因为姜应熊是榆林总兵,而且姜家三代忠良,姜应熊又是深受皇帝宠信。如果姜应熊在这里出现什么事情,说不得自己都要担责任。

  但蔡天佑知道,自己无法阻止姜应熊。

  姜应熊知道俺答在鄂尔多斯部落,因此恨不得带兵去灭了俺答。

  “再有一个多月就是深秋了。在这之前要继续打击鄂尔多斯部落。我已经和宁夏镇、山西镇联系了,大家要不停地出击,每一次出击人数可以少,但要持续不断的骚扰鄂尔多斯部落。不给他们任何休养生息的机会。碰到放牧的,就抢夺她们的牛马羊。拉不回来全都杀死,也不能留给他们。如果碰到小规模的骑兵,就歼灭他们。若是什么都没有碰到,就在他们的草原到处放火,不给他们的牲口留下任何可以吃的东西。鄂尔多斯那边缺水,因此发现他们饮水的地方,可以投放毒药。等到这个冬天,我看他们怎么过冬。”

  蔡天佑看着地图,给姜应熊说明自己的想法。

  蔡天佑原来是山西巡抚,之所以调到榆林,就是为了负责骚扰鄂尔多斯部落。不给他们任何休养的机会,给朝廷收复河套做准备。

  如果是一些儒家文人,对于蔡天佑的做法肯定是批评。

  因为太“下流”了。

  下毒、烧荒、偷袭、抢夺牛马羊,都不应该是正人君子该做的。

  但蔡天佑和姜应熊都不是那种迂腐的腐儒。两个人都多年在边疆,看过太多的战争。战争的残酷,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感受的。像草原部落南下打草谷,边疆地区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特别是达延汗崛起的那段时间。

  达延汗是一代枭雄,一统草原,动不动就带着几万骑兵袭扰边疆。那个时候陕西、山西、宣府一带,都受到了达延汗的袭扰。每一次袭扰,都带给边疆巨大的苦难。

  所以蔡天佑和姜应熊他们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消除草原来的威胁。

  恢复边关安稳。

  至于怎么解决他们,用什么手段,他们都是不会在意的。

  “过几天出击,我准备带着‘轰天雷’。”

  姜应熊看着地图道:“这几次出击,我仔细观察了一下鄂尔多斯部落的情况。他们虽然常年居住在这里,但并没有跟我们一样筑城,而只是做了简单的防御。他们估计也习惯了我们现在的烧荒行动,对于我们的行动慢慢的开始变得麻木。因此我这一次准备带着部队,直接偷袭鄂尔多斯部落。就用‘轰天雷’,炸开他们的防御。”

  “鄂尔多斯部落虽然遭受连番打击,但还是有很强的实力。这…………”

  蔡天佑犹豫。

  鄂尔多斯部落是没落了,但手中拿出两万左右的骑兵还是没有问题的,依旧是属于草原大部落。这样的大部落,哪里是那么好偷袭的。

  姜应熊笑着道:“正因为他们都不相信我们偷袭,所以才能够成功。兵者,诡道也。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才是兵家之道。而且蔡中丞放心,我只是去偷袭一下,绝对不会跟他们正面对战的。闯入他们部落之后,在他们部落内部放火,捣乱一番,就立马撤出去。”

  “可是这样很容易招到他们尾随。”

  “没事,只要速度快,那么肯定能够撤出来,不会给他们机会。而且晚上他们也担心中埋伏,不可能一直追着我们。”

  蔡天佑叹气。

  他其实是真的不想和姜应熊搭档。

  本来巡抚权力很大,这些带兵将军都要听从巡抚的话。但姜应熊的情况太特殊,三代忠烈之家,是功臣之家。特别是朱厚熜登基之后,姜奭是战死沙场级别最高的武将。

  因此皇上对姜应熊也是非常疼惜,对姜家是格外的关照。

  如果是其他事情好说,现在姜应熊是要打仗,他也不好怎么样。

  不过蔡天佑也在考虑。

  姜应熊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打击了周围的中小部落之后,榆林这边到鄂尔多斯部落完全是一马平川,根本没有部落可以阻止。以前这三百里的地方,有很多部落生存。朝廷部队只要出击,鄂尔多斯部落立马就可以知道,然后有所防备。但现在朝廷部队悄摸的过去,还真无法发现。

  之前偷袭,主要是烧毁他们的草原,或者是落单放牧的。

  从来没有偷袭过部落。

  出其不意,还真有可能成功。

  特别是部队装备的“轰天雷”,威力还是可以的。经过改良之后,现在的“轰天雷”完全可以随身携带。这要是出其不意扔出去,一定给他们带来混乱。

  “人不能太多,七八百人就可以。必须要快进快出,进去不要想着杀敌,只要制造混乱,到处放火就可以。”

  “我明白。”

  “在全军范围之内,选择那些骑术好的兵。还有每个人带着两匹马,千万不能让他们咬住。”

  既然姜应熊一定要去,蔡天佑就要做好准备。

  一人双骑。

  这样跑的时候,会非常有利。

  “蔡中丞,你放心。除了进攻之前用‘轰天雷’炸开,我还会让他们准备好。等撤出之前,再用轰天雷给他们增加混乱。”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