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血战高邮(一)
作者:离山散人      更新:2022-05-02 04:14      字数:3375
  这一路上,随处可见的都是一路南逃的百姓,拖儿带女,携家带口,无不仓皇憔悴。看着无数无家可归的百姓,这让刘彧怒火中烧,更加的暗恨这该死的胡人

  经过三天的行军,高邮城终于到了。远远望去,青黑色的城墙耸立在那天地之间。站到城门前,越发的雄伟了。青砖垒起来的城池,足有五丈来高,似乎可以将这天地分割成内外两边。斑驳的墙面上坑坑洼洼,还有些箭头嵌在墙上,这累累伤痕无不显露着它沧桑的历史,和那无数次的战火对它的洗礼。

  高邮城北邻淮河,西临邗沟。邗沟是一条人工河,北连淮河,南接白马湖。听闻是一千多年前,为称霸中原的吴王派兵所挖。高邮城南面和东面几乎都是沼泽地,城池所处是唯一一块高地,依地而建,因这要道交通,所以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入城后,看到的并不是听说的那个热闹繁华人声鼎沸的高邮城,而是一个家家闭店,门可罗雀的高邮。街面上行人稀少,还大都行色匆匆。大军被安排到西城门处驻扎,就地守卫西城门。城门处的军营早已腾空,等完全安顿好,天色已经很晚了。

  就在这时,被传令兵叫走多时的付强回来了,他宣布了两件事,一是所在的第六营就在今日正式成军,已被大帅授予火字旗,今后称火旗营。二是任命了五个伍长,刘彧是其中之一。

  刘彧有点惊讶,不明白为什么会选中自己。钟河和程威山都很开心,沈林之却有点不乐意了,“我说队正大人,为什么没有我?这一屋子人要是论打架,可没人是我对手。”

  付强微笑道:“想当长官,可不仅仅只依靠武力就可以的。再说上官这么任命自有他的道理,你要是不服可以去找掌旗使大人。”

  去找大官去要官,沈林之还是有点怂的,那天的砍头对他产生了不小的心里阴影,太狠了,如今他看到当官的都有点头皮发麻,他可不敢去闹。

  其实沈林之不知道的是,这伍长并不是上面直接任命的,而是掌旗使要各队正自己推荐上去的。付强很是看好刘彧,沉稳内敛,性格坚毅,武力值也不俗,只是稍稍逊色于沈林之而已。而且他偶然发现刘彧还识文断字,这将来必是个做大将的好材料。至于这沈林之这性格还是太毛躁,做个猛将是没啥问题,要是多加磨练,或许也是不错的。

  以前北府军是不用这么任命伍长的,都是把作战有功的老兵直接提拔上来就可以。新扩充一个营,需要抽调的老兵不少,可连年作战,老部队中的老兵也是越来越少,不得已这次并没有安排老兵担任伍长,而是打算在训练结束后,择其优者而任之。没想到燕国来袭,训练并没有完成,只好这样有点仓促的任命了。

  接下来,五个伍长可以开始自由挑选自己手下的士兵,也可以是士兵挑选伍长。刘彧的兵很好选,钟河,程威山必是其二。沈林之这些日子和他兄弟三个玩的不错,虽然其他几个伍长都想选他,但他还是主动选了刘彧,钟河给他比划了个大拇指,夸他有眼光。

  另一个自动选择来的,是个叫田华的,他的选择令刘彧多少有点意外,毕竟平时并没有多少接触。这田华个子不高,浓眉大眼,身板还很厚实,一看就是在家干过活出过力的。

  接下来的日子就开始不停的忙碌,准备守城的器具,把滚木擂石般上城墙,还要每日按时在城墙上巡查,忙的是不可开交。

  刘彧他们队负责巡查的那一段城墙,是西城墙和北城墙交界的朵台。朵台就是城墙上特意向外延伸出来的一个平台,站在朵台上可以看到两侧的城墙根,打仗的时候就可以攻击紧贴城墙的敌人,没有死角。

  刘彧站在朵台上,静静的看着远方。北面是奔腾东去的淮河水,西面是静如处子的邗沟水,水面上波光粼粼,没有一艘船只,只有些许的水鸟在飞翔。

  北面的城墙上防守的士兵是原来驻守高邮的虎旗营,和刘彧这群新兵不同,他们大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了,眼神中都带有一股杀气。

  五日后,宽阔的水面上开始有成片的黑影出现,渐渐的显露出巨大的船身。船速很快,直扑高邮城而来。顿时,高邮城墙上是钟声大作,士兵们蜂蛹着冲上城墙,都到自己预定的位置备战。

  刘彧站在朵台上,看着那几十艘高大的楼船停到江边,身后还有数不清的趸船,士兵就如蚂蚁一般蜂蛹着冲下船,趟过没膝的河水,冲上岸边。之后稍作集结,就如一股黑色的洪流朝着高邮城冲击而来。

  顿时箭如雨下,城上城下箭只来回如梭,一时间惨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攻城的长梯一个接一个的竖了起来,梯子前面那大大的弯钩挂在城墙上,敌军士兵开始奋勇的攀梯而上。城墙上早就备好的滚木擂石也被士兵狠命的砸了下去,攀爬上来的燕国士兵一个被滚木擂石砸中,惨叫着跌落云梯。后面的士兵依旧奋力的向上爬,都不看一眼惨叫着从自己身边跌落下去的兄弟。

  城墙上早就架好的大锅,开始燃烧,滚烫的油脂被一瓢瓢的舀出,又一瓢瓢的倒下去。惨叫声混杂着鲜血,开始一次次的冲击着刘彧的眼睛和灵魂,怯懦在一点点的退去,一团烈火开始在胸膛里猛烈的燃烧。

  刚登岸的敌人并不是很多,并没有敌人到他这个位置。他想冲上去与敌人战斗,紧握着刀柄的手都有点颤抖。但理智告诉他,没有命令不能擅自行动。

  突然,西城墙上钟声大作,原来是那些楼船放下士兵后,竟掉头从淮河开进了邗沟。十几艘高大的楼船一字排开,向着西城墙缓缓逼近。二十几丈长,三丈来高的楼船,在五丈高的城墙面前,还是显得那么渺小。

  西城墙下就是水路码头,这片空地极为狭小,都不足一箭之地,大军行动根本施展不开。不像北城墙那边,离着淮河岸边足有里许。只是这些楼船并不靠岸,在离岸还有近百十步远时,就不在靠前了。士兵们都在船上向着城池不停的放箭,都是两人或者三人才能操作的强弓硬弩,所以射的特别远。

  刘彧等人躲在朵口后面,听着粗大的箭只呼啸着从头顶上飞过。一阵慌乱过后,大家也都冷静了不少,开始进行还击。但手上的弓箭实在是不给力,都是些三四石的弓,最多能射百十来步,根本够不到燕国的楼船。有些士兵胡乱射都射不到水中,就落在了岸上。

  刘彧很是焦急,这该如何是好。下面的士兵急,上面的将领们也很快发现了问题。虽然大都是新兵,但这种只能被动挨打的滋味太难受了。

  城中防御原本是有强弓硬弩的,但高邮城的防御使高洪认为,北城才是燕军的主攻方向。由于燕军不习水战,西城外地面太过狭窄,不适合大军展开,不会是主攻方向。因而才将西城交给了都是新兵的火旗营,并把所有的强弓硬弩都部署到了北城。

  刘毅很是焦急,对谢炎道:“统制大人,这样下去不行啊,都是新兵,老是被动挨打起不到任何锻炼的作用不说,还容易让他们更胆怯。要是敌人突然攻城,我们容易溃散的。”

  谢炎虽然贵为一营统治,同样也是第一次上战场,早已有些慌乱,不知所措了。“那不知刘将军你有何良策?”

  “大人,敌人不下船,我们就要想办法弄一些强弓硬弩来,和8他们进行对射,这样既能练习箭术,也能培养胆量和信心。”

  “那刘将军你就赶紧去找高防御使,向他要些强弓硬弩来啊。”谢炎一来高邮,就发现这个高邮城防御使,北府军副统领,四品武威中郎将高洪,并不待见自己,谢炎当然知道原因,他也不想主动去见高洪,自找不痛快。当刘毅提出这个建议,谢炎赶紧将这个差事扔给了刘毅。

  刘毅一愣,这种事本是一营主官去才好,他没想到谢炎倒是干脆利落的扔给了自己。他也知道原因,高洪和自己一样,都不喜欢这个大家族出身的公子哥,毫无军功,却凭着家世一下子就做了正五品的营统制,怎么能让这些老兵心服口服。刘毅在军中近二十年,大小战斗不下百余次,到现在还是个六品的副将。

  “末将遵命。”刘毅没再多想,这时军情紧急,顾不了这么多了,刘毅仗着自己和高洪相熟,觉得此事必不难办,转身而去。

  谢炎看着刘毅的身影,神色凝重。他不想当兵,哪怕让他当大帅他也不乐意。但奈何作为家主的父亲迫切想要控制军权,特别是北府军这种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家中能出任此职的太少,自己才被赶鸭子上架。

  谢炎一点都不喜欢刘毅这样的老兵,仗着自己有军功,老在他面前指手画脚,一副牛气哄哄的样子。

  战斗还在继续,楼船上一直也没迹象有下船攻城的意思。士兵们都躲在朵口后面,时不时的反击几下,但也有不少人一不小心被箭只射中的,躺在哪儿痛苦的哀嚎。这让士兵的心里压力越发的大了,本来就没上过战场,一上来就这样像缩头乌龟一样被人家压着打,毫无还手之力。

  好在,很快己方的强弓硬弩也运到了,虽然只有二十几副,但总比没有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