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八十七回
作者:青丘一梦      更新:2022-02-23 10:46      字数:5614
  不过马上便是小大姐的洗三仪式,徐姨娘暂且压下心里那点疑惑,指挥着妈妈把文从林从头到脚打扮成福娃,拉在手上往出走。

  洗三办在东苑里,请来的多是自家亲友,也是文夫人顾着小孙女身子弱些,不好洗三便大操大办,生怕人气冲散了福气,也是怕人多了院子里一吵闹,小姑娘身边伺候的人顾不过来,照顾孩子有不周到的地方。

  所以便只邀了两边的亲友,云家太太早在云幼卿生产之前便过来了,连同云家老爷并云幼卿的兄嫂,如今就在外头客院中住着。

  云家老爷并云幼卿的兄长预备过两日便回姑苏,云家太太与云幼卿的嫂嫂会留下照顾她月子。

  出嫁的姑娘月子里有娘家人照顾代表的是娘家对女儿的看重,文夫人得高高兴兴地招待亲家来的太太奶奶们,同时在此之前便严肃约束府内上下家人,决不许文家在云家面前丢脸半分。

  时人重文轻商,文家的门第在云家前面本就不如,文夫人要脸、要体面,就得将家里规整得更清肃,显出商贾高门的规矩来。

  幸而她一向治家颇严,整个金陵城中也少有没夸过文家“规矩严明”的,此番云家四人在文家也住了月余,都是满口称赞。

  这对文夫人而言,就相当于征西八千里的仗打完了一半了。

  而小姑娘的洗三礼呢,虽然未曾广邀宾客,可和“清冷简陋”这四个字可是半点不搭边,请来的洗三姥姥是金陵城中口碑最好名气最广的不说,单是谢霄与蕙心的出席就将宾客的身份猛地拔高了一大截。

  蕙心作为小姑娘的姑姑,回来是应当的,谢霄这家伙也跟着来了,在外人眼中一是小夫妻感情好,二也会觉着是文家的体面。

  听了外屋一叠声的请安声,锦心默默在小姑娘身边坐下——这会出去,她觉得自己大概会被人群淹没。

  还是屋里安全。

  没一会帘子一打,蕙心笑盈盈地从外屋走了进来,她面上略施脂粉,头上只盘着燕尾头,簪一支嵌红宝的点翠累金凤,颤巍巍的流苏垂在鬓边,艳红的珊瑚珠与莹白的珍珠交杂相并,一摇一摆光辉明曳,更添雍容端雅气度。

  她本就是再温柔和煦不过的面容气度,此时身穿着淡紫云绫绣姚黄牡丹的对襟褂,里搭白绫袄儿,下系着松花色绣折枝花绫裙,装扮得温润柔和,如一盏温茶、一块美玉,不算美得惊心动魄明艳动人,却也端庄雅致,令人心向往之。

  “恭喜嫂嫂喜得爱女。”她进屋来,先向榻上的云幼卿笑着稍稍颔首,云幼卿虽不能起身,却也连忙做出还礼的姿态,蕙心笑道:“嫂子不必多礼了,还是好生养着紧要。这孩子眉眼生得像嫂嫂,一看是个小美人胚子。”

  她与云幼卿闲语两句,又与云家太太、云大奶奶说了两句话,然后眼神便往榻上飘去,澜心未心跟着文夫人在外待客,她见锦心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忍不住就笑了,走来道:“怎么,见了小侄女看入神了?连姐姐进来都没瞧见。”

  “瞧见了,只是见大姐姐忙得很,我还是往后让一让吧。”锦心仰脸看着她,蕙心揉了她的头发一把,“母亲才与我说明儿个想到半山观为这孩子进香祈福去,也给她求个批命,你去吗?”

  锦心倒没听说这个,心里想了想——往常往半山观里走得勤,现下只给徐姨娘屋里的观音上香,怕这门菩萨不受理她所求,为保万全,也是公平起见,还应该给半山观正殿的香炉碗里也插上三炷香的。

  这想着,她便点了点头,道:“去吧。二姐三姐她们两个去吗?”

  蕙心一笑,“你都去了,我也过去,她们两个自然也会去的。五姐儿呢?才刚进来没看到她。”

  “五姐儿染了风寒,大姐你若想看看,得到周姨娘院里去。”锦心道,蕙心摇摇头,“那便罢了,今儿事忙,等后儿个端午,回来再看五姐儿吧。”

  二人言语两句,外头有亲戚太太进来称要拜见王妃,蕙心不愿她们进来扰了里屋的安静,便起身往外去了,只临走前叮嘱锦心一句,“你姐夫钓了两条鳜鱼,难得这个时节的鳜鱼还有那么肥的,我给你们带了一条来,叫人送到你院里去了,回头澜心你们几个吃。”

  锦心笑眯眯地点点头,心中暗道——谢霄这小子也开始游园钓鱼了,和前世每日除了公事就是公事,泡在军营里斗战胜佛似的样子实在是天壤之别。

  这叫什么?温柔乡,田园里?

  一旁的云家大奶奶见蕙心对着妹妹半点架子没有的样子,心中不由暗暗称奇,她是知道的,文家这几位姑娘,只有大姑娘与二姑娘是嫡出,可这段日子见,五姑娘尚小看不大出来,年长的四位倒是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这位嫁了王府领了王妃金册的大姑娘也不见什么盛气凌人,便是对庶出的妹妹都亲切如此,倒是难得。

  文家这些兄弟姊妹……感情倒都是极好的。

  透过窗子,见文从翰身边始终带着那个已入了学的二公子,云大奶奶心中暗忖着。

  她不得不说这个小姑子好命,生来是公婆的幼女,受尽娇宠长大的,定的是公公的入室弟子,当时她看公公对这位妹婿的天资品性满口称赞,便知道这为妹婿虽然不过是商贾门户出身,但日后前程远大自不必说。

  如今看来果然不错,未及弱冠便秋闱中举,听公公口风,便是明年下场会试如无意外应也是十拿九稳的。

  便是在门当户对的人家中,这样天资的子弟也是难得的,偏生公公就收了这样一个弟子,给小姑定下了这样一个夫婿。

  小夫妻二人成亲至今也有三年,房中无一姬妾,婆母慈爱夫婿情深,便是头胎得女也不见婆家有何不满,那日听稳婆说是个女孩儿,又这样弱,她与婆婆本来都提着一颗心,不想文家却无一人介意,这几日看待这孩子的仔细用心,可知这“不介意”绝不是假的。

  这段日子她冷眼看着,文家几位姑娘对小姑也算亲近有加,几个哥儿倒是见得不多,但也都算懂事有礼,这样和睦的人家,起的争端自然比别家小,何况这家里几位哥儿年岁相差极大,想来小姑日后也不会在妯娌之事上有何烦扰。

  这一份好命,拿出去能叫世间多少女子称羡啊。

  便是云大奶奶自认自己这些年来过得也算顺遂,但云家家业繁大,嫡亲的姑子妯娌倒都还好,隔房的众位娇客却也有难缠的,她要论日子顺心,是万万比不上小姑的。

  那边云幼卿轻声唤道:“嫂嫂可是累了?不如坐下歇歇吧,等会洗三姥姥进来行礼,屋里人就多了,嫂嫂你可歇不住了。”

  “不妨事,只是想你命好,姑爷人好,夫家婆母姑姑们人也好,如今又得了这位娇客,等过些年,小姑娘大了,你就知道身边有个姑娘有多贴心了。”云大奶奶笑着对她道。

  云幼卿看了看坐在榻边看着小姑娘的锦心,笑着道:“她最好像她四姑姑些,心性豁达开朗,凡是看得都最是明白,日后日子自然顺心遂意。”

  锦心笑道:“嫂子你这样夸是擎等着我脸红呢。”

  云幼卿摇摇头,笑道:“这是嫂子的真心话。咱们家安娘啊,能有八分像你,日后遇到什么磨难坎坷就都不怕了,什么也难不住她、困不住她。”

  因小姑娘先天有些弱,文老爷与文从翰商量了,想不给她取大名,只选了个“安”字做小名叫着,等再大些,或者周岁上,健康些立住了,再取大名入族谱。

  文从翰对此无异议,云幼卿也觉着“安”这个字好,一家人就安娘、安儿、安安地乱叫了起来。

  锦心捏了捏小安安的小手,笑了。

  自然是会的。

  那条鳜鱼晚上就进了锦心几人的

  肚子,小厨房做的松鼠鳜鱼,又备了时令鲜蔬爽口小菜,膳房送了香糟鸭子与炒珍珠鸡来,三个人的晚膳也很是丰盛。

  未心叫人拿碟子拨了两样清淡菜色给华心送去,然后对锦心道:“素日在这些事上你要多上心,周姨娘是个多心的,咱们本可以不理她,□□姐儿到底是咱们自家妹妹,素日免不了走动的。

  便是常日家咱们几个常聚,荣姐儿来不了的,遣人送些菜色过去,也算周全。荣姐儿还小,不会多心,可周姨娘却是个最多心的。你平日常叫人给荣姐儿送些新鲜东西去,那就是极好的,荣姐儿与你也亲……也罢了,你素来就是最念着弟妹们的,还有个婄云在你身边,自然会替你把事情操办周全,你和该是个省心的命。”

  她从前也不爱与周姨娘打交道,今儿这样念叨锦心,许是想到明年她与澜心相继出阁,家中便只想剩下锦心、华心姊妹两个了。

  锦心笑着点下头,应道:“三姐你就放心吧……我都多大人了,还能不知道这个啊?”

  “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了!”未心点了点锦心的额头,叹道:“你打小最贴心又最不叫人省心,好在我便是出了阁人也就在金陵城里,不然怎么放心得下你呢。”

  澜心默然——想到明年就要远嫁京中,她心中不舍家人,却又没法改变什么。

  锦心笑吟吟道:“三姐你就放心吧,我就好生生地在家里,不管什么时候你回来,都能见我活蹦乱跳的,何况你不放心我还不放心婄云和骆嬷嬷吗?有她们在,我这里万事都不用操心的。”

  未心看着这个自幼最受她偏爱的妹妹,叹了口气,半晌没言语。

  次日阖家到半山观去进香,徐姨娘算是亲眼见着锦心又“吃错了一次药”,但又悄悄松了口气。

  只是往香炉碗里插了香,没拜也没求什么,与从前差异也不算太大。她原本都想了好多了,今儿一见,倒是放下些心。

  这样看来,孩子应该只是一时兴起,不是吃错药了。

  徐姨娘松了口气,进香叩拜的时候便颇为虔诚地在心中暗诵“幼儿无知”,乘风站在一旁看着锦心插香进去后飞起的香灰扑簌簌落下,又看着锦心快速退后的脚步,轻轻一笑,说不上是悠然自得还是无奈。

  只是颇为从容地退出了正殿,彼时锦心正与婄云站在树下低声交谈,见他过去,锦心微微颔首做礼,道:“道长怎么出来了。”

  “见姑娘今日忽然进了香,想是姑娘心中有事吧。”乘风笑道:“或许小道能为姑娘解惑。”

  锦心看了看他,思索一下,冲他一招手示意他附耳过来,然后低声问道:“道长,咱们也认识这么多年了,我也不与你虚套,你只说我能活到百岁不?”

  “姑娘所求,必定如愿。”乘风先是微怔,旋即朗笑,眉目都舒展开了,“若只是为此,姑娘本就会如愿的,也不必去拜神佛了。姑娘所求的事,都是应在自己身上的,求神拜佛,神佛又能帮上什么呢?这世上唯一不会被世俗障碍阻拦的,难道不是姑娘的心吗?只要姑娘心中坚定,想做之事、所求之事,有什么不会得偿的呢?”

  锦心道:“您身在道观中,又叫我不必拜神佛,叫人知道了恐怕不好招待啊。”

  “怕甚。”乘风摆了摆手,“这世上本就不是为了神佛才有的道,我求一份清静无为,又图省心才出了家,不必在意那些。何况我辈分高得很,他们也不敢说我。”

  他说着,颇为促狭地冲锦心眨了眨眼,平白叫锦心想起京中那位比他年长少说二十余岁的步云法师。

  这两个人,在有些地方上倒是出奇的像。

  锦心交手微微欠身,“道长所言极是。”

  求的既是清静无为,不是长生仙道,自然不怕神佛怪罪,不求香火旺盛。

  徐姨娘她们进了香后又去求签求卦,未心走出来在阶上冲她招手,锦心冲乘风行了一礼道别,乘风笑着回以一礼,又在她抬步后唤住她。

  “怎么?”锦心转头看他,乘风笑道:“三年之后,利在西南。”

  仅此一句,说罢便不再言语。

  三年。

  算来,乘风与步云给她的三颗红玛瑙珠,去掉一颗在乘风口中“无用了的”,剩下两颗,按照他说的时间算,也还能再得用三年。

  锦心心中总觉着她或许是忽略掉了什么,那边未心冲她连连招手,她便又向乘风行了一礼,“多谢道长提点。”然后转身,走向未心。

  “那位道长方才与你说什么了?”未心笑道:“你对他倒是客气得紧。”

  锦心理了理鬓边的碎发,扯着未心的袖子随着她的脚步往里走,随口道:“告诉我什么三年之后利在西南,谁知道呢。这些年往观里走动都是与他来往的,当年就是他安了爹爹和我娘的心,算来他也算是看着我长大的了,我对他客气些也是有的。”

  未心倒是把注意都放在了锦心前一句话上,拧眉沉思着:“利在西南……怕不是说西南有名医吧?”

  未心越想越觉着自己这么理解得有道理,连忙道:“等我与父亲说一说,咱们家在西南那边也有生意,和西南那边的商队也有往来,留心一些,看那边有没有什么名医擅治先天之疾、梦魇体虚之症的。”

  她拉住锦心的手,美滋滋地往殿里走,觉着今儿来半山观可真是来对了,转投吩咐酥巧道:“再添些香油钱去。”

  锦心都没来得及拦她,酥巧便已从袖中掏出沉甸甸的两锭银子放到那边香油钱的箱子里,锦心只来得及道:“究竟是不是那个意思还两说呢……”

  未心这几年是愈发的财大气粗了。

  “你小孩子家家懂什么,这种得道高人都不轻易开口的,他如今开口这样说的,就保准是真的!”短短一炷香不到的时间,在未心口中,乘风已经由“某道长”变成“得道高人”了,她又想起从前大家说的这位道长的灵验之处,此时都成了对于她的“西南有名医”一观点的佐证。

  锦心只有跟着嗯啊点头的份,有半点反驳的意思就会被她的长篇大论给堵回去。

  不过到了里头,未心倒也并未将这事宣之于口,而是恢复了素日温雅清朗的模样,拉着锦心走到文夫人并几位姨娘身后,笑道:“瞧我把四妹妹带回来了。”

  文夫人冲锦心招手道:“沁姐儿过来,给你也求一签。”

  观里签文,自然是好的多、坏的少,锦心的手气哪怕不说极佳,也不至于倒霉到抽到那零星几根下签。

  这个零星几根就很灵性了。

  见她们在门口那边解签,乘风也没走过去,根据这些年的了解,就凭锦心的好运气,她不抽到上上签的概率比道祖跟前没人上香的概率都低。

  就是不知抽到的是哪根。

  可别抽到根管姻缘的,那可热闹了。

  对城中风向流言颇为了解的乘风将手往身后一负向后头走去,淡笑着想到。

  往半山观里走了一趟,撒了大把的香油钱出去,文夫人也为小孙女求得了心安,回到家里将平安符往安姐儿的铺下一塞,拍了拍小孙女儿:“我们家安姐儿啊,可要平平安安长大才是啊。”

  同时,徐姨娘也吃到一枚叫她不知该哭还是该笑的定心丸。

  锦心那天随手一晃,还真就摇出了一根书姻缘的签。

  永老无别离,万古当团聚。丝鸾结比翼,有情成眷侣。

  作者有话要说:九点之前,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