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府主族里家宅出新闻?
作者:心情木      更新:2022-04-28 22:39      字数:2506
  宗政诚实果然亲自领着木耳兄弟俩,去了这个套院的内院,让仆从一应按着自己的用度标准来。

  “我经常出去办差,在外院住着方便,不必再推辞什么,你们以后再游历,路过婺城,记得有我在这里,回来看看就好!”

  木耳听了,就不再勉强,拉着大花给宗政行了个礼,表示很感谢他的诚心相待。

  当夜无话。

  第二日,宗政在前面院子练功结束,准备让仆从去喊那俩一块吃饭,完了一起去府衙办手续。

  发现木耳已经领着他弟弟在套院的月亮门跟前,等了他一会了。

  真是,不怕别人比你优秀,就怕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吃过饭,和宗政诚实一起去府衙。

  有他带着,办理手续更加方便。

  办好了在澏忧国进出通行的准许,宗政接着当差,木耳和他弟弟先去车马行,给马儿和车更新身份明细,换回抵押着的五两银。

  既然进了人烟稠密的地界,还准备待一段时日,就需要把周围的情况了解一些。

  和木牛海天阔地的“了解”不同,木耳和大花的习惯,或是参看当地的山水图,或是到茶楼这种消息集散地去打听。

  今日办理了澏忧国进出的存录,又把马车也交托清爽了,两个就在城里闲逛。

  在茶楼呆了一天。

  知道这婺城还是个中枢要地,尽管周围荒僻了些,依然繁华兴盛。

  婺城处于三国交界地带,北边可以去往淾怒国,往西可以绕着山脉通向舋悲国做买卖,向南最近,是天思国。

  婺城因为地利,城里曾经有一多半的人是别处迁来的,最显著的代表就是郑家。

  不仅整个分支迁移过来,还成功扎根。

  类似郑家这样儿的,越来越多,人口渐渐稳定起来,但是婺城依然是座移民城镇。

  因此对外来人的接纳程度很宽容,来往方便不说,定居或者做买卖,都有很多优惠的政策。

  大花和木耳听了一脑袋的消息,往宗政家返。

  回去路上,把这片宅居地的街道巷弄都逛了逛。

  “啊娘,你就不能说句话?”

  “……”

  “啊娘,您这怀着的,第七胎了,若再不有点主意,您是打算这孩子就死在肚子里不成?”

  “二姐儿,该做饭了,快把水烧上,你爹回来就能洗漱,旁边的灶上,把熬好的稀粥端下来晾着,把笼屉蒸搁好,前两日做的馍馍馏上……”

  “啊娘!”

  “快去,等会你奶奶该骂人了……”

  “我……嗨……”

  大花和木耳耳朵里,听着远处重重叠叠的院落深处,这一番对话相较而言,有些清晰。

  只是路过,和别处的声音一起随风飘走了。

  虽然宗政诚实那么毫无芥蒂地对待两只,两只也不能大喇喇地就真当人家亲弟弟般自在。

  宗政家的仆从因为多了两个人照应,木耳就给了当家的主管一两金,算作短期内被照管的酬劳。

  那位管家四十多岁了,满脸忠厚相。

  果真是什么人就跟什么人在一处。

  这位管家死活不要。

  “那哥哥,咱走吧,即便是住亲戚家,也得把自己的伙食钱和日常用度给到的,咱又不是让实诚哥哥养着。”

  “哎呀呀,两位小公子,千万别,我这就收着,帮你们存着,千万别因为我走!”

  “怎么?宗政兄不像会难为家里人的模样!”

  “不会不会,我家爷……算得上无亲无故,自立以来,很少有能处的真心亲近的人,二位不知道,昨天,是这些年来,我们爷难得的开怀大笑……”

  “啊,那大叔也别跟着伤感了,我和哥哥喜好修习,吃穿用度都不用天天照应,十天半月或者几年……”

  “大叔看我们的屋子没开,就不用照管了!”

  木耳担心这位忠厚人,会按着大花说的时间,天天过来等候,干脆说了个互相两便的办法。

  “哦,行,那我给你们预备上干粮?”

  “不用,我们自己都有!”

  “啊……行,随小公子心意。”

  管家心里想的是,这耳境界高了,果然日常生活就比常人高端!

  宗政回家一听,就知道这俩闭关了,想着哪天两个出关了,好好讨教讨教。

  自己仗着年岁比人家大,又在人家有难处时候结交,算是占了便宜。

  按着世俗标准,人家的身份地位也比自己高。若按着耳境界去论的话,自己还得称呼人家一声前辈。

  这么想着,就叮嘱家里的仆从,一切随两个的意,不要轻易打搅。

  这几日,宗政在府衙,听着跟班们闲磕牙。

  说府主家出了新闻,也不知道吵闹的会不会闹到府主这儿。

  事关府主,宗政诚实就多听了几句。

  大跟班是宗政的死党兼半个死忠的徒弟,见老大留意了,就用心把那个八卦打听起来。

  据说府主郑家宅院里,发生事情的,是新族长院子里的。

  族长有个用了不少年的仆从,差不多是亲随了。

  这个仆从为人谨慎细致,做事周到牢靠,很得族长的赏识,不仅留在身边多年,渐渐的还升了职位。

  和别的仆从相处,没有因为自己跟着主家得了信任,就排挤打压别人,也没和别个因为办事儿,生了龃龉。

  这位仆从反而很是仗义,救急救难的,在仆从圈子里,也是好人一个。

  唯独他家里不称心。

  十五岁就娶了妻,倒是隔两年就生一个,只是胎胎女娃。

  说起来,无舍洲重男轻女的风俗不是很严重,只是这个仆从家不那么想。

  总觉着一辈子就那么几年,不留个自己的后代,简直就连只猪都不如。

  因此这个仆从的妻子,在家里的地位,极其卑微。

  每家每户都有那么点子事情,也都有因为生儿子多多少少有着你长我短的。

  只是这家仆从,最近尤其吵闹,在郑家的仆从圈子里,已经闹得沸沸扬扬。

  族长那儿,只是风闻,他对自己这个亲随,很是信任,觉着他自己家的事儿,自己能处理好,自己操哪门子闲心去。

  只是族长都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仆从家的事儿,能闹到自己当府主的侄子那儿去。

  大跟班把事情前前后后打听清楚了,就先和宗政诚实一五一十地说:“这事儿啊,真是一言难尽,本来他家就因为要生儿子,生了六个闺女,他老婆身上还有第七个呢,还不知道男女。本来负担就重,要不是他担着府主家族长亲随的差事,那几个女子能养大都是问题!”

  “绕得远不?”

  宗政对别人,和对大花和木耳很不一样,看大跟班没个重点的海聊,点了一句。

  “不远!不远!老大,这就是正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