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但愿海波平
作者:一颗很甜的糖      更新:2022-04-28 00:25      字数:2666
  “大帅,这是一个阴谋!”待高起潜三人离开议事厅后,汤纶斩钉截铁的说道。

  赵胜接过韩胤手里的圣旨,拿在手中不停的把玩着,并没有理会汤纶的话,而是开口道:

  “诸位,可有什么想法!”

  “大帅!”汤纶叫道。

  “汤先生,莫要着急,先听一听别的意见嘛!”赵胜将圣旨随意的丢弃在面前的案几上,笑着说道。

  赵胜的话音落下,整个议事厅却是并无一人答话。

  在场的几人人,范进,刘希尧,白玉柱,都是赵胜的心腹,可是对于这件事,还是不敢妄言。

  封侯不是一件小事,整个大明都没有几个侯爵,表面上看,这是非常荣耀的事。

  这种荣耀,足以使一个平日里冷静智慧的人变得利令智昏,变得丧心病狂。

  “范先生,你是怎么看朝廷的这道圣旨?”赵胜对范进问道。

  “大帅,朝廷突然封了您一个侯了,这就像天上突然掉了一个大馅饼一样呀!”范进开口说道。

  “嗯,然后呢?”赵胜又问道。

  范进听了这话,沉默了一阵,然后道:“可是这掉下的馅饼未免太大了,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范某以为,朝廷这所谓的封侯之赏,大帅还是拒绝的好。”

  赵胜点了点头,道:“范先生说得有理,白先生以为如何?”

  “大帅,官贼不两立,如今天下大乱,正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何必要他朱家的封赏,大可自取之!”白玉柱拱手说道。

  赵胜也是点头,又对刘希尧问道:“刘先生,你以为如何?”

  刘希尧一身麻布衣袍,他看了看汤纶,范进,白玉柱三人,然后道:

  “我与几位先生的看法不同,朝廷的这份封赏,大帅不妨接下。”

  “哦,刘先生为何这样说?”赵胜问道。

  刘希尧道:

  “大帅,范先生和白先生说得都有道理,朝廷对大帅的封侯之赏,定然是有所图谋的。

  可是拒绝这份封赏,朝廷的图谋就会消失嘛?

  我看不会,只会让他们更加的变本加厉,更加的不择手段。

  依我之见,不如接受了这份封赏,再看朝廷到底有何图谋。”

  “哈哈哈!”

  “可笑,真是可笑至极,想不到刘景岩之子如此的幼稚!”汤纶看着刘希尧讥讽的说道。

  “敢请汤先生指点一二?”刘希尧对汤纶拱手道。

  刘希尧如此客气,汤纶却是直接道:“大明如今有三患!

  其一是建州女真,也就是如今的大清。

  其二是延绥和河套之地,也就是咱们。

  其三则是各地蜂蛹而起的义军,以高迎祥等人为代表。

  刘希尧,你说说看,大明图谋的是什么!”

  刘希尧听了这番话,思考了一阵说道:“朝廷既然对大帅进行封赏,自然不会是针对我们。

  建州女真野战无敌,多次深入京畿之地,对其用兵,朝廷想必会慎之又慎。

  除此二者之外,便只剩下高迎祥这一路了,所谓乱生于内,其祸无穷,想来朝廷要对内用兵了。”

  “哼哼,说得好,看来你还不糊涂。

  大明要对高迎祥用兵,却来封赏大帅,这是赤裸裸的挑拨离间。

  大帅若接受了这所谓的镇北侯之赏,天下义军必定视我等为叛逆。

  如此,大帅有何面目去见天下义军,朝廷也绝不会将这所谓的镇北侯当回事,如此两头不讨好,智者所不为也。

  刘先生,这就是一个阴谋,一个离间大帅和天下义军的阴谋,你可知我为何说你幼稚了吧!”汤纶说到最后,长叹了一口气。

  “汤先生说得有理,可是这所谓的镇北侯,本帅觉得接了,也无所谓!”赵胜悠悠的开口说道。

  范进,白玉柱听了这话,心里却是咯噔一下,他们一开始不愿开口,便是担心难以猜度赵胜的心思。

  如今他们都说应该拒绝封赏,赵胜却说受了也无妨,这就是和赵胜的意见相悖了呀。

  范进和白玉柱满心忧虑,汤纶却是没有那么多的担心,直接质问道:

  “大帅何出此言?”

  赵胜听了这话,微微一笑,却是从案几上拿起了一封书信,递给汤纶。

  汤纶一看这书信,便知是负责情报的天一所上承给赵胜的。

  “甲辰,着内臣李国辅等分守紫荆、倒马诸关。庚戌,成国公朱纯臣巡视边关。”

  汤纶快速看清了信上的内容,然后问道:“皇太极又要入寇?”

  赵胜点了点头,从天一的情报来看,朝廷已经发现了皇太极即将入寇的端倪,才有了内臣分守诸关,成国公朱纯臣巡视边关的举动。

  “好,真是太好了!”汤纶激动的说道。

  赵胜也很激动,他道:“这几年咱们一直休养生息,早就该动一动了。

  如今朝廷要对高迎祥动手,皇太极要入寇京师,咱们的机会来了!”

  “大帅,我这就去将那高起潜喊回来,告诉他咱们接受朝廷封侯之赏了。

  只有朝廷对咱们放了心,才会全力以赴的去对付高迎祥,咱们的机会才是真的来了。”汤纶立立刻道。

  “哈哈哈!”

  赵胜先是大笑,然后道:

  “汤先生,你太激动了,还是先晾一晾他们的好,洪承畴可是个聪明人,不要被他看出破绽了。”

  “大帅说得是,太容易得到的总不会被珍惜,明日再告诉他们好了。”汤纶笑着点头道。

  “大帅,你和汤先生在说什么?”范进好奇的问道。

  听了这话,赵胜和汤纶相视一笑,最后汤纶开口道:

  “各位先生,这几年咱们养精蓄锐,如今已是兵强马壮。

  我和大帅都认为,我们义军该扩大地盘了,只是一直没遇到合适的时机。

  如今大明要对高迎祥动手,皇太极要入寇京畿,正是天下有变,时机它来临了。”

  “大帅,不知要对何处动兵?”刘希尧问道。

  赵胜听了这话,口中一字一句道:“陕西!”

  “啊,陕西!”范进大呼道,这太出乎他的意料了,他没有想到赵胜的胃口这么大。

  赵胜没有理会吃惊的范进继续道:

  “攻取陕西只是第一步,一旦夺下了陕西,向南要进入洛阳,向西要夺取汉中,至于宁夏,甘肃,固原三镇自然要收入囊中!”

  “这,动作是不是太大了!”白玉柱担心的说道。

  “是呀,大帅,我们虽然有十万大军,可是朝廷也不是好对付的,我们还是要谨慎呀!”范进连忙说道。

  赵胜看向刘希尧,问道:“刘先生,你是怎么看的。”

  刘希尧道:“大帅放心,我这就回九原准备粮草,征召兵马。”

  “好!”

  赵胜高兴的说道,刘希尧的见识远在范进和白玉柱之上,他明白赵胜一旦动兵,便没有回头路了,只有一路向前。

  随后众人散去,赵胜向后院走去,便走便小声的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