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僵持
作者:一颗很甜的糖      更新:2022-04-28 00:23      字数:2399
  “汤先生,你怎么看张孟存?”赵胜对张孟存今日的表现了谓失望透顶。

  虽然他领的人马,比田原和马进二部要弱上一些,可是未接敌便败走,也太过分了些。

  赵胜如今算是明白,为何义军几十万都打不过曹文昭的三千人马了。

  像张孟存这样,只顾自己逃命,不将全局放在心上,不用曹文昭打,他们自己便把自家的阵列冲垮了。

  今日之所以没有发生那样的事,是因为田原和马进都悍不畏死,敢于向曹文昭亮剑。

  “大帅,张孟存其人心胆已丧,再让他统领骑兵,已是不合时宜了。”汤纶的看法跟赵胜一致,张孟存不能用了。

  “其部人马,又该调何人执掌!”赵胜如今觉得焦虑的是无人可用。

  “大帅,可让赵亮为正,惠登相副之。”赵亮是赵胜的本家,虽然才能有限,却胜在忠心可靠。

  至于惠登相本就是草原出身,对骑战最是熟悉,由他辅助赵亮可谓是正合适。

  “赵亮!”赵胜自然知道自己这位本家,如今在马继先手下听用,草原之战后,已经升为营将了。

  不过他如今统领的是步卒,要想带好骑兵,他未必有这个能力。

  赵胜可不想,换下一个张孟存,又来个无能之辈,骑兵是要发挥重要作用的,容不得无能之人。

  “大帅,继先将军说了两种对付关宁铁骑的办法,第一种,需要时机合适才能用。

  第二种,练一支进退有据,不惧箭矢,铳子的骑兵,却是可以立刻着手训练的。

  这样的军队,只需要服从命令就行,倒是不需要主将有多高的才能,赵亮用于此处,正好合适。”

  汤纶从赵胜的犹豫里,已经猜到了赵胜在担心什么。

  “好,汤先生,言之有理呀,即使咱们将曹文昭给灭了,大明几万关宁铁骑呢,骑兵训练是要抓紧。”

  赵胜说道这里,却是笑了起来,好像真的已经把曹文昭给灭了一样。

  “大帅,孙授将军该委任职务了,他这样的人,若只是充作侍卫,还是屈才了。”汤纶已经受够了孙授那满是幽怨的眼神,便对赵胜说起了对他的安排。

  “该安排,中军左营还缺个主将,让他明日便去上任吧!

  汤先生,你亲自去跟他说,若是他还那样毛燥,还是回来给本帅做侍卫吧。”孙授对赵胜有救命之恩,赵胜格外的看重他。

  可是孙授为人勇则勇矣,却是失于毛燥了,赵胜要他作侍卫,便是为了磨一磨他的性子。

  如今曹文昭来了,洪承畴相必也在不远处了,大战将起,再留孙授在身边,便是不合时宜了。

  孙授高兴的到中军左营上任去了,赵胜却不高兴了。

  因为从曹文昭到达环县战场,时间已经过去一月了,还是没有见到洪承畴的影子。

  即使是曹文昭,也只是领着人马,为官军护送粮草,好像赵胜的十万大军不存在一样。

  …………

  “将军,到底怎么回事,洪大人为何还没到达战场?”目送着粮草进入官军大营后,曹变蛟问道。

  这些日子,除了开始时打了一仗,他们所做的事情,便是押运粮草。

  要知道他们可是天下有名的关宁铁骑,居然做起了押运粮草的事情来了,这可是大大的跌份。

  “怎么?不想押运粮草了?”曹文昭脸色冷漠的问道。

  此刻已是十二月了,空气比曹文昭的脸更冷,而穿着甲胄的曹文昭的身体,比空气还要冷得多。

  “将军,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兄弟们都想回辽东过年呢!”曹变蛟呵了一口热气,脸带笑容的说道。

  “过年,告诉兄弟们,灭了赵胜这个贼人,咱们就回辽东,今年就不要想着过年了。”曹文昭依旧冷冷的说道。

  “这么说,洪大人是不会进攻了,怪不得送了这么粮草来。”曹变蛟自言自语的道。

  “你可知洪大人这样做的原因?”曹文昭想要考一考自家侄儿的水平。

  “末将以为,洪大人肯定在调兵遣将,毕竟赵胜可是不弱的呢!”曹变蛟不认为赵胜是一般的贼人,给了赵胜很高的评价。

  “你说对了一半,洪大人确实认为赵贼不容小觑,因此才不出现在这环县战场。

  不过洪大人却不是在调兵遣将,而是在军营里看书喝茶!”曹文昭说到这里,却是笑了一下,显然他是认可洪承畴的做法的。

  “这是为何,难道靠等待,就能打败那赵胜的了?”曹变蛟不解的问道。

  “变蛟,这些日子我们运了多少粮草,可我们不过一万余人,赵胜那贼子,可是有十万大军在此,他又要耗费多少粮草。

  更何况如今是冬季,粮草运转更是比平日困难,洪大人不动如山,赵胜却是难过了。

  而且洪大人以为,赵胜的后方必然有事发生,到那时才是进攻的时候,这赵胜不可等闲视之呀!”曹文昭说完便看向了义军的营寨。

  这些日子虽然只是在押运粮草,却也和义军的骑兵打了几仗,虽然他没有输过,可义军明显越来越成熟了。

  曹文昭知道,如果任由义军这样成长下去,大明的北疆,怕又是一个辽东了。

  若真成了那样,曹文昭真不知道,朝廷又该如何了,他觉得当今圣上太难了。

  自从登基以来,天下就没有一天安宁过,前些日子,大凌河之战又败了。

  如果他们这里再出现了纰漏,大明怕是有倒悬之危,因此他对洪承畴的持重,内心是非常认可的。

  大明不能再败了,不仅曹文昭如此想,洪承畴也是如此想的,所以他们没我在采用对他其他流寇那样的战法。

  曹文昭此刻,内心只希望,洪承畴的猜测能够成真,从大凌河得胜归去的后金,会对赵胜的盟友察哈尔汗动手。

  这个猜测成真了,他们再对赵胜出手,便能形成两面夹击之效,如此胜算便能多一成。

  只是赵胜真的会让洪大人如意嘛,想到这里,曹文昭突然又没有了信心。

  能在陕北这片地方,闯出如此一番事业的人,会是一个坐等出招,而不反击的人嘛。

  曹文昭收回思绪,又对曹变蛟道:“为将者,当知天时地利,更要知己知彼。”

  说完这话,曹文昭便催马回营了,人力有时而尽,他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寻求一个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