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绥德攻防战之膳后
作者:一颗很甜的糖      更新:2022-04-28 00:19      字数:2447
  当赵胜遇到与舒勇一同到来的汤纶时,胡老二领着二千亲卫营的将士杀到了城墙的缺口处,使得城内与城外的敌人暂时的隔断。

  赵胜见到汤纶后,立马问道:“先生,如今该当如何呀?”

  汤纶答道:“大帅,胡将军虽然已是到了城墙的缺口处,可时间一长,他恐怕也抵挡不住。

  如今之计,只有先命人立刻以拒马等物,建立一道简单的防线,待肃清城内的官军后,我们可拆毁一部分城内的房屋,建一座简单的瓮城。”

  赵胜知道如今的当务之急便是将官军赶出城去,因此听了汤纶的话,立马命舒勇领着人立刻执行,尽快以拒马等物建立一道简单的防线。

  不过赵胜知道要解决今夜的困局,单靠一道简易的防线是不够的,城墙又高又坚固,如今都被破了,更何况一道临时的防线。

  此时此刻,唯有靠着强大的武力,彻底打败城内的这些官军,今夜的危局才算得上度过了。

  好在一开始亲卫营就兵分两路了,胡老二占据了城墙缺口处,算是为义军挽回了一些主动。

  赵武领着重新聚集起来的亲卫营列阵备战,今夜由于事出突然,亲卫营擅长的阵列而战的优势一直没有发挥出来。

  当赵胜领着人抵达东城后,官军与义军相互交杂,敌我很难分清,为了救援赵武所部。

  亲卫营完全凭借着将士的个人武勇在作战,但终究是以少敌多,所以赵胜都差点遭了刘成功的毒手。

  如今刘成功回援城墙缺口去了,而义军这边,赵武接过了亲卫营的指挥权。

  赵武没有去管与官军混杂在一块的义军将士,他快速的集结了亲卫营将士。

  在赵武的指挥之下,列阵而战的亲卫营将士,终于发挥出了义军第一精锐的战力,不停的积压着官军的活动空间

  刺

  收

  刺

  赵武不停的传令,亲卫营的将士如同没有感情的工具,他们只是随着军令,不断的使用着自己手上的武器,一杆官军看着便头晕的长矛。

  官军的最新动态很快便传到了如今城内的最高将领刘成功这里,当他得知义军突然爆发的战力,有些难以置信,他领兵而走时,还不是这样的,那时官军还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此刻刘成功却是着实有些为难了,他本想领人先去驱赶占据城墙缺口的胡老二,然后再来对付城内的义军。

  可他刚转身而走,被他打得溃不成军的义军居然抖了起来,而且官军面临的局面好像还有些不妙。

  刘成功觉得自己做了个错误的决定,他似乎不该去管缺口处发生的事情,他应该趁胜进击的。

  刘成功有些进退失据起来了,若是仍然去缺口处,此刻转为防守状态的官军说不得会溃败。

  可要他放弃去缺口处,他却是有些心神不宁的,尽管他很佩服洪大人,可若是不由他自己掌控后路,他终究还是不放心的。

  将自己的生死置于将帅之手,把整个进城官军的退路寄望于友军,如今的大明很少有这样天真的将领了。

  最终的结果便是刘成功只是让人传令与城内官军的把总们,让他们务必坚持到他领兵回来,刘成功选择了缺口处的胡老二,他走得很坚定。

  刘成功觉得先保证自己的退路,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的在城内作战,这是合乎兵法的。

  刘成功这样的选择,让赵武领着的亲卫营自然轻松了不少。

  原本官军相对于普通义军士卒而言,自然是算得上善战的,因此在一开始,义军的处境很危险。

  可若是与赵胜的亲卫营比,官军就要差一些了,更何况刘成功又带着他的家丁去了缺口处,使得城内官军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局面。

  因此在赵武以阵列之法不断进击时,官军只能一步又一步的退却,这一退,又使得普通的义军将士战意高涨了起来。

  赵武并未因为义军将士的战意高涨,便加快了进攻的节奏,他依然是有板有眼,一步步的压缩着官军在城内的活动空间,看上去似乎有些死板。

  汤纶见了这一幕,却很是赞同赵武的做法。

  他对身旁的赵胜道:“赵武将军临阵指挥之能,在义军中怕是没人能比了!”

  赵胜道:“哈哈,是呀,不曾想阿武进步居然如此之快,我以前记忆犹新的还是他下地耕种的样子,今夜以后,怕就是此刻他沉着冷静的样子了。”

  赵胜此刻已是放松了下来,从胡老二成功的占据城墙缺口处时,胜利的天平便向着义军倾斜了。

  而赵武凭借自身的指挥之能,外加亲卫营的善战,一步步压缩着城内官军,使得胜利的天平向义军倾斜的更加厉害。

  赵胜知道,不出意外的话,今夜绥德的危机便算得上是度过了。

  赵胜又抬眼看往城墙的缺口处,他对汤纶道:“今夜之战,老胡才算得上是首功,没有他隔绝内外之敌,阿武无论如何也不能挽回颓势的。”

  汤纶此时身穿一副皮甲,已不是平常的那身儒袍了,他听了这话,下意识的想去抓自己的袖口,却是抓了空。

  汤纶摸着自己的皮甲道:“洪某人真是太过于老奸巨猾了,原以为他只在东城用力,是为了声东击西,那想到他居然来了这么一招瞒天过海。”

  赵胜也道:“是呀,真的很好奇他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用火药炸城墙,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呀。”

  赵胜对于今夜的战事可谓是心有余悸了,当所有人对攻城之法还停留在用人命去推的阶段,洪大人已是夸越了阶段,用起了火药炸城。

  赵胜至今还不知道,东城城墙新旧不一,他手下的一众下属自然也没有发现。

  如若是将门世家出身之人,还有几分可能注意到东城城墙的问题,可惜赵胜手下都是起自田亩之间,都是地地道道的穷三代。

  他们都是普通的百姓,如果没有赵胜,他们可能仍然只是农夫,他们也可能正在某处流浪。

  尽管赵胜在现代也只是个普通人,可现代的普通人至少还能识字读书,如今大明的这些普通人却多是一字不识的。

  对普通的大明百姓而言,到过县城的人便算得上见了世面,若是到过府城那就称得上见多识广了。

  由这样的人组成的义军,对洪大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自然是很难做到防范于未然的。

  对赵胜而言,如今的局面真的很难,他能做的便是不放弃一丝希望,最后带着手下的兄弟,走出一条活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