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大明希望汤刚锋
作者:一颗很甜的糖      更新:2022-04-28 00:12      字数:2857
  赵胜看着眼前这个全身都是补丁的老者,头发花白,脸上满是皱纹,只是一双眼睛却是格外的明亮,他眼神的锐利,使得旁人不敢与其有丝毫眼神的对视。

  老者走在无定河边的居民定居点里,不时的和某个饥民说说话,了解他们从何而来,现在生活的怎么样!

  赵胜陪着老人到饥民们新开出的地里转了一大圈,然后又回到了赵胜在饥民聚集点的住处。

  赵胜的住处是一个简易的窝棚,里面只有一张睡觉的床,和一张桌子以及几把椅子,非常的简单。

  老人走进赵胜的窝棚,直接坐到了桌子旁边的一把椅子上。

  老人道:“不要站着了,坐吧!”

  赵胜听了这话麻利的坐到了桌子另一边的椅子上,在老者的面前,赵胜觉得万万不能输了气势。

  老者名叫汤瑞,字汝贤,人称汤刚锋,曾做过朝廷的户部主事,天启年间因上书得罪了九千岁魏忠贤被贬,今年刚被调为清涧县县丞。

  汤瑞道:“赵首领,听说你也读过书?”

  赵胜道:“还算认得几个字!”

  汤瑞道:“既然读过圣贤书,为何要聚众造反?”

  赵胜道:“民无余食,不得已聚众求活!”

  汤瑞听完这话,只是长长的叹了口气,却没有再说什么,他闭着双眼,干枯的手指在桌子上,不停的敲击着,似乎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

  一刻钟过后,老者睁开双眼道:“赵胜,眼前这片土地,本官代县里准许你领人在此屯垦,百姓的求活之路,我自然不会阻断!但是如若你敢领人作乱,我汤刚锋必会亲自领兵前来剿灭你!”

  老者说完这话,也没管赵胜的反应,起身便离开了赵胜的窝棚。

  赵胜听了这话,半天没有反应过来,赵胜决定带人来此开荒时,便已有了与县里刀兵相见的准备。

  赵胜看着眼前空着的椅子,不由想到了已经离去的汤瑞,当韩胤来报说清涧县来人时,赵胜当即便拿起自己的佩刀,他要与护卫队员站在一起和县里的人来一场见血的战斗!

  可是看到汤瑞只是单人独骑而来时,不由得瞪了韩胤一眼,人家一个老者独骑而来,自己这边却是全副武装,不由的觉得丢脸!

  只是韩胤贯常的板着自己的脸,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片面的话,让赵胜觉得丢了面子,不过以韩胤的个性,即使意识到了也不会在意,说不得还会饥讽赵胜的大惊小怪!

  老者见了赵胜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自己想要进去看看,赵胜环顾四周,觉得自己这边一个个的都是孔武有力之人,自然不会惧怕一个风烛残年的老者!

  赵胜大方的道:“请!”

  汤瑞在饥民聚集地的一番走访,没有给赵胜任何插嘴的机会,赵胜深信现在的自己不会害怕任何人,任何事,就算县衙现在派人持刀执剑而来,赵胜也不会皱一下眉头的,可是汤瑞并不强壮的身躯,配合他锐利的眼神却着实的震慑住了赵胜!

  “人已经走了!”韩胤对着赵胜道。

  赵胜听了这话,也从回忆中回过了神来。

  “这个汤瑞是什么来头,怎么不像是普通的县丞呢?”赵胜道。

  韩胤冷冷的道:“他原来是朝廷的户部主事!”

  赵胜听了这话,却是有些释怀了,原来汤瑞是高官的高官,那么赵胜觉得自己被他的气势震慑到了,也不是多么难以接受!

  不过赵胜想到汤瑞出门说的话,却觉得有些难受,虽然汤瑞代表县里允许了赵胜使用眼前的土地,可是汤瑞似乎并没有把他赵胜放在眼里,好像随手可以拍死的臭虫一样!

  赵胜想着自己手下五千余人,怎么着也算得上是一方人物了吧!可是汤瑞却完全没有半点在意自己的样子,这让赵胜的自尊心,小小的受挫了一下。

  只是赵胜一想到自己开发无定河边的土地,得到了县里的支持,那点自尊心早已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能够再多一段时间来发展自己,赵胜想说这样的机会,再给他来一打最好。

  汤瑞骑马来到了乡绅们这边,众乡绅连忙上前关心,各种问候,什么汤大人辛苦了,什么汤大人神勇无边,孤身赴贼营,乃是当代的关云长,反正说几句奉承话,也不要钱!

  “我已经答应饥民们,把无定河边的土地让他们暂时耕种,后续的处理,县里会再议的!”

  众人一听这话,俱是脸色大变,相互间眼神的交流中,透露的都是不可置信,他们请县里出面,是想要把霸占他们土地的人赶走,甚至是想要县里派兵把他们当做贼人剿灭!

  可是如今汤瑞却告诉他们,不仅自己的目的没有达到,现在县里还要承认饥民们对无定河边土地的使用权,这是他们万万不想承受的。

  汤瑞道:“我知道诸位心疼那些土地,可是那土地在你们手里只是荒芜着,在饥民手里,却能救他们的命,孰轻孰重想必不需要本官多说了!”

  汤瑞说完这话,拔马便走,马蹄声渐渐的消失在了众乡绅的耳边。

  “这叫什么事,偷鸡不成蚀把米!”

  乡绅们对汤瑞的处理方式,无疑是不满的,可是却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了,汤瑞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早已领教了。

  汤瑞来到清涧县后,断冤狱,兴水利,抑豪强,减冗员,虽然他只是县丞,可是在清涧县的权威已经超过了县令。

  在场的乡绅在乡里横行不法已非一日,或多或少的都有把柄落在了汤瑞的手里,他们眼下正是有求于汤瑞之时,自然不会为了无定河边的几亩荒地与汤县丞闹翻的。

  汤瑞骑马回到了自己在县城的住处,推门而进时,便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汤纶。

  “父亲此去,可解决了问题?”

  “小事一桩,不值一提!”

  汤瑞坐到自家院子里,他儿子汤纶走到他身后轻轻地为他锤起背来,汤瑞来清涧县上任,只带了儿子汤纶和一老仆,剩下的老妻和一个已出嫁的女儿均在海南老家。

  随着汤纶不轻不重的敲击,汤瑞把今日发生的事情一一讲述了出来。

  汤纶听到父亲不仅没有为有地的乡绅做主,反而自作主张的代他们将地让与饥民耕种,并没有感到多么意外,父亲一向的原则是偏袒小民,他自然是知道的,至于乡绅们不满的意见,汤纶更不会放在心上的,凭他手里的卷宗就能让乡绅们偃旗息鼓!

  只是汤瑞讲完今日的经历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却是让汤纶感到奇怪了,他知道自己的父亲一向精明果断,这样的时候却是很少见到。

  “父亲何故叹息?”汤纶道。

  汤瑞道:“饥民于无定河边屯耕,我是不用担心的,可是那个赵胜却是让我不能放心呀!”

  汤纶听了这话却是好奇道:“难不成父亲担心赵胜做大,以后朝庭不可控制!”

  汤瑞道:“此人惜命而不怕死,爱财而善制欲,与之相处如对春风,简直是一派长者风范!”

  汤纶道:“这样的人有野心,有能力,有人望,如不能为朝廷所用,应杀之以绝后患!”

  汤瑞听了儿子的话默然不语,他自然知道赵胜这样的人的危害,可是让他对其下杀手,他汤瑞还是不屑为之的。

  正所谓时事造英雄,有野心之人天下多的是,杀是无论如何也杀不完的,光是靠杀人,也是不能平定地方的,作为替天子牧守一方的臣子,须懂得刚柔并济之道!

  汤瑞深信只要自己治理好了清涧县,赵胜之流再有能力,再有野心也无济于事,而他汤刚锋自出仕以来,最善长的就是治理穷乡僻壤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