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岑文本:脚踩两条船
作者:卧笼先生      更新:2022-04-26 13:02      字数:4290
  褚遂良听罢,不禁微微一笑,接着对长孙无忌说道:“,无论如何,咱们眼下也只能扶持吴王李恪,不管怎么说,只要李承乾还在太子的位子上坐着,这晋王李治就绝对不会有一丁点儿的机会。所以咱们也只有先把李承乾搞掉。”

  长孙冲听罢,连忙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对,无论如何,李承乾在太子之位上,他只要是在太子之位上,咱们就得想办法搞掉他,只要能搞掉李承乾那晋王李治,才有机会记忆成皇位,如果李承乾一直死逼赖脸的太子之位上不下来,那咱们怎么才能扶植晋王李治?成皇位呢,晋王李治这个皇帝,他就当不成啊。”

  长孙无忌听罢,连忙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没错,咱们就是要先搞定太子李承乾,然后至于这个吴王李恪嘛。我是绝对不会放过他,先搞掉李承乾,再搞掉吴王李恪,我就不相信咱们晋王李治就没有记不成的皇位。”

  褚遂良听罢,连忙点了点头。接着对长孙无忌说道:“是啊,长孙大人,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您在,他晋王李治,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于是,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就依照计划形式,让岑文本去了吴王李恪那里投诚,那岑文本声称愿意帮助吴王李恪夺嫡,而且说自己之前在魏王李泰那里,给李泰出了很多的主意,然后深深的得罪了太子李承乾,他也担心李承乾继承皇位之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那岑文本才会携带全家老小一块儿投奔了吴王李恪,而吴王李恪这个时候也确实对那皇位起了心思,而这个时候看见岑文本前来投奔自己,他是兴高采烈,而且是没有丝毫起疑心,直接接纳了岑文本。

  要说这岑文本,他官居中书令,经常在李世民身边出谋划策,那可是李世民身边的近臣,如果说岑文本在李世民身边说点儿什么话,那李世民还是听得进去的,所以这吴王李恪一看根本本前来投奔自己,那是喜出望外,赶紧接纳了他,让他帮助自己夺嫡。而李恪在夺嫡位置上的第一个竞争对手,那便是太子李承乾,而这个时候岑文本又给李恪出了一个馊主意,让李恪跟太子李承乾争他一争就是要将李恪送到那皇位上去,还说什么李承乾酒囊饭袋,不足为惧。那李泰的失败,他总结了经验教训,不会在李恪身上再次发生,李恪也是听得云里雾里,再加上自己雄才大略,他觉得自己有那把握和太子李承乾争,他一争,于是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要搞掉太子李承乾,然后自己当太子。

  而在另外一方面,李仁孝和萧玉儿还有管灵萱等人也开始密谋下一步的动作,只见李仁孝微微一笑,接着说道:“眼下,咱们太子殿下已经除掉了他最大的竞争对手魏王李泰,现在魏王李泰已经是个死人了,那么他的政治前途已经结束了,那么眼下还有两个最大的政治对手,一个就是隋炀帝的外孙吴王李恪,还有一个就是咱们太子殿下的同胞弟弟晋王李治,而眼下晋王李治,是咱们太子殿下的最大威胁。你们说这晋王李治以前总是躲在暗处,现在他会不会跳出来明着和咱们太子殿下去争夺着储君之位呢?”

  萧玉儿听罢,不禁冷笑了一声,接着说道:“,呵呵。要我说啊,那长孙无忌可是个老狐狸,眼下这魏王李泰是垮了台,我觉得这晋王李治还不至于跳到明面上,你也不想想,他长孙无忌是多么阴险奸诈的一只老狐狸。这晋王李治眼下在暗处,他如果要跳到明处来,那就是和太子殿下去争夺皇位,和太子殿下争,那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啊,你看看这魏王李泰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吗?和太子殿下争你有什么好处?你那是觊觎皇位,觊觎皇位,你就是有不臣之心,那太子殿下的名分已经确定了。你如果还敢觊觎皇位,你可就是有谋逆之心的,对不对?所以说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是绝对不会让为晋王李治来跳到明面上和太子殿下去争这个皇位的。”

  一旁的管灵萱听罢,不禁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可是,如果晋王李治不跳到明面上和咱们太子殿下去争这个皇位,他如果一直躲在暗处,他能躲一辈子吗?他躲在暗处不去争,那这皇位就没他的份儿,难道他能一辈子躲在暗处?一直躲着,如果他再这样躲下去,那就干脆当个太平王爷算了,也别起什么夺嫡之心了,也别当什么皇帝了,就当个缩头乌龟就算了。”

  一旁的司徒袖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呵呵,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争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争啊,要我说这长孙无忌,他确实就是一个老狐狸。这《道德经》读的那可是一个精辟呀。”

  一旁的绿珠听罢,不禁冷笑了一声,接着对司徒袖说道:“我说红袖啊,你说的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呀?什么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这到底争还是不争啊?什么是不争?什么是争啊?这到底是真的还是不争啊?什么叫不争?是真争是不争,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你这到底说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啊?我觉得你这是在说顺口溜啊,还是在说什么绕口令啊?我怎么就一剧都听不明白呀。”

  司徒袖听罢,不禁摇了摇头,接着对绿珠说道:“呵呵,绿珠啊,像你这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你当然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就告诉你吧,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你看看他晋王李治,明显是不想争,但是却在暗地里较劲,这就是的。最高境界。如此说来,这晋王李治,还有长孙无忌,他们这些人可真是阴险奸诈,那可真是心肠歹毒,阴险奸诈呀。我觉得长孙无忌晋王李治这些人都是不容小觑的。”

  管灵萱听罢,不禁冷笑了一声,接着说道:“可是,如果晋王李治再这么一直躲下去,那这皇位就是太子殿下的了,等过两年那圣人李世民一蹬腿儿,这皇位不就传给太子殿下了,难道这晋王李治还能一直不争,一直保持着一个不争的状况?他如果再这样下去,当这个缩头乌龟,那干脆直接当个王爷算了,也别起什么夺嫡的心思了,你说是不是这个时候魏王李泰已经没了,如果晋王李治还不站出来,勇敢的跟太子殿下去争一争的话,那这太子还有他的份儿吗?他干脆就别争了就算了,什么叫真实?不争,不争是争,如果这往李治,要是不争,那这也就甭争了,这太子反正也没他的份儿了。直接就李承乾登基称帝吧,你还管人家什么?争是争,不争是争的,你干脆你就压根儿别争就算了。”

  一旁的绿珠听罢,不禁冷笑了一声,接着说道:“呵呵,不争,那长孙无忌,那老狐狸,他能不争吗?那皇位摆在那儿,那晋王李治,这阴险奸诈的家伙,他能不争吗?他不争才怪呢,他肯定还想当太子,他想当皇帝这一帮子野心家,我就这么跟你说吧,表面上一个个满嘴的人以道德,实际上那心里边儿的心肠舍起歹毒。这些人啊,他能不争吗?他心里边儿一定想着当皇帝呢,你要让他们老老实实的想当个太平王爷,门儿都没有,我就这么跟你说吧,这帮子人一个个的都不是省油的灯,到时候你就瞧好吧,他不争才怪。”

  萧玉儿听罢,不禁冷笑了一声,接着说道:“呵呵。如果他晋王李治这个时候敢站出来,跟咱们太子殿下去争夺这个太子之位,那他就是个臭傻逼,你不想想看,他晋王李治,现在是一个什么身份,他是晋王,是王,是臣子,而李承乾是什么身份?李承乾是太子,是圣人钦定的太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咱们太子殿下李承乾现在没有任何过错,而且是第一长子,嫡长子,太子之位已经确定,如果这个时候晋王李治起了觊觎皇位的心思,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他有不臣之心,如果他这个时候胆敢站出来跟太子殿下去争的话,那晋王李治才是个臭傻逼呢。”

  司徒袖听罢,不禁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呵呵,是啊。现在晋王李治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如果他要是轻易冒进的话,那么就一定会被扣上觊觎皇位的帽子,但是如果晋王李治不争呢,那他就很有可能跟皇位错过了,如果李治不好好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那么他一定不会入得了李世民的法眼,也就不会跟太子之位挂上一丁点儿的关系,但是如果一旦李治过分表现自己,甚至跟太子殿下起了争执,那他这夺嫡之心可就昭然若揭了,所以说他晋王李治现在就相当于进了一个死胡同。根本就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啊。”

  萧玉儿听罢,不禁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是啊。他晋王李治现在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但是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终归是有些手段啊。”

  绿珠听罢,不禁点了点头,接着对萧玉儿说道:“这,娘子,他长孙无忌,究竟使了些什么手段能把这死棋给他盘活呢?”

  萧玉儿听罢,不禁冷笑了一声,接着对绿珠说道:“要我说,这长孙无忌还真就是一只老狐狸,你想想看,他长孙无忌究竟有什么本事,能把一旁死棋给他盘活呢?眼睁睁看着这就是一旁死棋,那晋王李治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如果他彻底的退了,那就跟太子之位无缘,如果他跟太子争了起来,那就是有觊觎皇位之心,所以说这晋王李治真就是一丁点儿都不能动。但是人家长孙无忌恰好就把这盘棋给盘活了,你说这是不是个奇迹?”

  司徒袖听罢,不禁微微一笑,接着对萧玉儿说道:“这,娘子啊,这长孙无忌这老狐狸究竟是如何把这一旁死棋给他盘活的呢?还请娘子明示啊。”

  萧玉儿听罢,不禁冷笑了一声,接着说道:“要我说,这长孙无忌还真就是一只老狐狸,他也知道现在晋王李治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所以呢,他竟然打起了吴王李恪的主意。现在竟然让吴王李恪起来跟太子殿下去争,然后等到吴王李恪和太子李承乾双方势力你争我夺,到最后双双陨落,他晋王李治好,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可真是一条奸诈的谋啊。”

  李仁孝听罢,顿时吃了一惊,连忙接着对萧玉儿说道:“什么?玉儿,这长孙无忌竟然扶持吴王李恪,跟咱们太子殿下去争这个太子之位。他怎么会用这等手段?”

  萧玉儿听罢,不禁冷笑了一声,接着对李仁孝说道:“是啊,郎君,我也没有想到他。长孙无忌竟然使出了这样的一条奸计,我一开始还以为那魏王李泰倒台了,眼下太子殿下最大的竞争对手就只剩下了晋王李治,没想到眼下咱们最大的对手,他竟然不是晋王李治,还就是吴王李恪,而且还是长孙无忌,故意扶持吴王李恪跟太子殿下相争的。”

  李仁孝听罢,不禁摇了摇头,接着对萧玉儿说道:“这,玉儿,你确定吗?你怎么知道这吴王李恪是长孙无忌扶持起来的,据说吴王李恪身边只有一个岑文本前去投奔,这长孙无忌压根儿都没露面儿啊。”

  萧玉儿听罢,不禁冷笑了一声,接着对李仁孝说道:“呵呵,郎君,这件事儿,你可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明面上他沉稳,本是因为魏王李泰垮台之后,自己没了去处,就好像一根野草没了根儿一样,所以才会想抱住一棵大树,在大树底下乘凉,但是别人不知道,我可是明白这岑文本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他一开始是魏王李泰的死党,现在魏王李泰垮了台,他又担心将来李承乾继承皇位之后,会对他秋后算账,所以想找吴王李恪前去投奔。但是别人不知道,我可是对根文本了解的非常透彻,要我说现在的岑文本,他有50%的心在晋王李治那里,还有50%的心放在了吴王李恪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