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司会审
作者:卧笼先生      更新:2022-04-26 12:57      字数:3420
  有人状告谋反,李仁孝第一时间想到莲俏,他毫不犹豫地跟着武侯走了,一旦拒捕,岂不是坐实了谋反之罪?

  虽然现在有“王霸之力”加持,但李仁孝还没有猖狂到可以提着脑袋和整个世界为敌。况且,自己只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经意救了那个刺客,还算不上谋反吧。

  有些事情,应该能解释清楚。

  武侯直接将李仁孝带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位于长安城西北角的义宁坊,步行过去,穿过朱雀大街,几乎横跨半个长安城。

  衙门坐北朝南,门口有两尊与人等高的石狮子,青乌色牌匾上镶嵌着金黄色三个大字“大理寺”肃穆威严。

  堂上两侧尽是手持兵刃的武侯,还有负责记录文案的刀笔吏,正对着李仁孝上座的是三位大人物,大理寺卿孙伏伽、刑部侍郎崔仁师、御史大夫马周。

  好家伙,三司会审!

  这事大了……

  而堂下跪着的正是莲俏。

  草!

  果然是这个浪比出卖了老子,早知道真该一刀宰了她!

  孙伏伽厉声道:“堂下之人可是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之子李仁孝?”

  “正是。”

  “为何谋反?”

  “寺卿明察,某不曾谋反。”

  李仁孝一脸镇静,孙伏伽却拍着大案怒吼了一声:“一派胡言!你昨夜偷偷潜入太极宫行刺圣人,还不是谋反?”

  哦……原来莲俏是把老子当成刺客给告了,她先跑偏,这局好破。

  李仁孝脸上依旧是一副古井不波的表情:“寺卿,某不曾行刺。”

  “不曾行刺?那你昨夜身在何处?”

  “某在家中酣睡。”

  “可有证人?”

  证人?就是那个真刺客。

  李仁孝只好道:“无证人。”

  孙伏伽又是一声怒吼:“一派胡言!分明就是你行刺圣人!”

  我草!这什么鬼逻辑?

  堂堂大理寺卿就这水平?疑罪从无懂不?难道疑罪从有?

  话说,眼前这位孙伏伽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理论知识自然没的说。可这实践经验嘛,就不敢恭维了,他曾经审理过好几起冤假错案,一度坐罪罢官,本来是个没什么前途的人。

  可是,命运总会有转折点。

  有一天,李世民带着几个侍卫要出城打猎,正好撞上孙伏伽。这厮一把拉住缰绳不让走,说不能去,圣人怎么能玩危险系数这么高的游戏,万一让野兽吃了怎么办?

  呵呵……人家李世民那可是南征北战,驰骋疆场的人物,打个猎有个屁的危险。

  孙伏伽愣是以死纳谏,李世民哭笑不得,气的要杀他。

  结果,自然是没杀,还博得了李世民的好感。

  李世民喜闻纳谏,朝野皆知。至于孙伏伽是真的直言敢谏还是拿命在赌就不得而知了,至于他是否提前知悉了李世民的行踪,故意“埋伏”在路旁,那就更不得而知了。

  崔仁师凑过去小声提醒道:“寺卿,那刺客胸前有箭伤,一验便知。”

  崔仁师出身博陵崔氏,以治狱宽仁出名,当时有官员认为法令中“谋反叛逆的人兄弟受牵连坐罪没收家产入官”太轻,应改为死刑,他站出来反对。

  孙伏伽拍了拍自己的榆木脑袋,对啊……又是一声怒吼:“来人,将这厮的上衣扒了!”

  几个武侯朝李仁孝围了过来,李仁孝忙道:“我自己脱。”

  上衣褪下,只有一身的腱子肉和明显的马甲线,无半点伤痕。

  孙伏伽怒火中烧,又冲莲俏厉声吼道:“大胆刁民,岂敢诬告?”

  莲俏惊慌失措道:“寺卿明察,仆的确在李仁孝房中发现了那件带血的黑衣,他还威胁仆,说要杀了仆全家。寺卿,即便李仁孝没有行刺圣人,那也一定和刺客是一伙的!”

  孙伏伽有些挠头。

  李仁孝上前作揖道:“寺卿,请允许我问莲俏几个问题。”

  孙伏伽一摆手:“问吧问吧。”

  李仁孝狠狠地瞪了一眼莲俏,嘴角勾起一丝阴冷的笑意,仿佛在说,小浪蹄子,弄不死你!

  “莲俏,我问你,你说在我房中发现黑衣,是在哪发现的?”

  “床铺上。”

  “那如何会在你手中呢?”

  “是你让仆拿去烧了。”

  李仁孝哈哈大笑,转过身对孙伏伽说道:“寺卿,你听到了吗?若我是刺客同伙,那件黑衣藏都不藏,胡乱扔在床铺上,自己不偷偷烧掉,反而交给这个婢女处置,你不觉得很荒谬吗?”

  孙伏伽仿佛瞬间明白,又冲莲俏厉声喝道:“呔!刁民,你分明是诬告!”

  莲俏磕头如捣蒜一般,汗如雨下,青丝凌乱:“寺卿,仆冤枉,冤枉啊……”

  孙伏伽又道:“刁民,赶快老实交待,为何诬告?”

  莲俏只顾着磕头喊冤。

  一旁的马周拿起那件黑衣比量了一下,又看了看李仁孝的体型,道:“很明显,李仁孝不是刺客。”

  孙伏伽不屑道:“这我知道。”

  马周又道:“刺客是在崇仁坊消失的,禁军全城搜捕,刺客必不敢外出,一定还在崇仁坊。”

  孙伏伽洗耳恭听:“接着说,有点意思。”

  马周接着说道:“刺客是个女人。”

  孙伏伽有些疑惑:“女人?这你如何得知?”

  马周道:“看这件黑衣就知道了,若是成年男性,不可能是这种体型。”

  其实,马周刚才偷偷闻了闻黑衣的裆部,才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李仁孝看在眼里,心想,孙伏伽小白,这个马周才是明白人啊……

  实际上,马周的确是初唐一代传奇人物,他有随机应变的才能,善于陈述奏进,深识事理,幼时家境贫寒,因为帮中郎将常何“写作业”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

  据说,李世民一见到马周写的“作业”,当天便召见。马周还在进宫的路上时,李世民就四次派人催促,可见求贤若渴。

  一朝蹬了天子门,升官就像坐火箭一样快。

  只见孙伏伽好像“恍然大悟”,扫了一眼堂下的莲俏,厉声道:“来人呐,把她衣服扒了!”

  几名武侯听罢,纷纷会心一笑,赶忙像饿虎扑食一般朝莲俏围了过去,这等美差,多少年都碰不到一回。

  莲俏花枝乱颤,惊慌失措道:“你们要干什么?你们别过来!”

  马周连忙制止道:“住手!”转头又对孙伏伽说:“寺卿,莲俏也不是刺客。”

  孙伏伽一头雾水:“她不是刺客,怎会拿着黑衣诬告?”

  马周无奈道:“谁说是诬告了?”

  李仁孝听罢,心中一个激灵。

  马周接着说:“刺客如惊弓之鸟,必然躲在崇仁坊内不敢出来,绝不会抛头露面。至于莲俏说的话是不是真的,还有待查证。”

  莲俏险些让人给扒了,又见马周如此说,心想终于遇到了明察秋毫的青天大老爷,连忙以头抢地,高声呼道:“御史大夫英明!”

  李仁孝可就蛋疼了,形势已经悄然往不利于他的方向发展。

  就在这时,更蛋疼的事情来了……

  门外阍者高呼:“右仆射至。”

  长孙无忌来了。

  娘啊,刚把长孙冲给打了,他老子这就来寻仇。

  只见长孙无忌从堂下经过时狠狠地白了一眼李仁孝,好像在说,小兔崽子,敢打我儿子,弄不死你。

  孙伏伽、崔仁师、马周一齐上前行官礼。

  长孙无忌带着满腔的怨气道:“孙伏伽,你是如何审案的?有一弱女子首告贼人谋反,竟被你断成诬告,你还要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扒人家衣服,简直禽兽不如!我看,你这是有意要包庇刺客吧!”

  孙伏伽战战兢兢,忙道:“右仆射,下官着实不敢啊!”

  长孙无忌又道:“那就好好审你的案子!”

  随即,往旁边一坐:“我就在这旁观,不用管我。”

  画风立马变了。

  孙伏伽仿佛变了张脸,对着李仁孝露出青面獠牙,一阵当头棒喝:“李仁孝,你是如何伙同刺客行刺圣人的?你把刺客藏到哪里去了?你们为何要行刺圣人,图谋不轨?说!”

  草!

  先救刺客,又惹当朝首辅,死局!

  难、难、难啊!

  眼下这个时候,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夺嫡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而长孙无忌历来不喜太子,李安俨又和太子交好……

  不过,李仁孝心里明白,长孙无忌也不喜魏王,他真正支持的是晋王李治。

  所以,当李承乾和李泰鹬蚌相争的时候,长孙无忌多半会在一旁看热闹,只有到了李泰和李治争的时候,他才会活跃起来。

  李仁孝这档子事,长孙无忌能掺和进来,不是帮助魏王打压太子一派,纯属是因为宝贝儿子被打了啊……

  现在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系统那机械般的电流声又响起来了:

  【选项一:承认谋反,获得系统奖励】

  【选项二:拼死抵赖,放弃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