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六十年代错位人生19
作者:骊偃      更新:2022-02-23 04:39      字数:4543
  送走史进才,张大妮就来了。

  一来就先提了暖瓶去食堂打热水,打水回来拎起扫帚扫地,擦桌椅。

  姜宓在给孙志杰正骨,他夜里起床时不小心扭到腰了。

  说起正骨,几人中就姜宓所知,手艺最好的是贺兰兰和韩杨,只是两人都还没来,姜宓顺着手上的感觉,先给处理了。

  孙志杰从诊疗床上下来,活动了一下,还好,不怎么疼了。

  姜宓洗了洗手,让他重新上床躺好,准备施针给他双膝袪寒。

  才六点多点,其他人还没到,姜宓看向忙着烫杯子倒茶的张大妮,招了招手,让她拿上笔记本过来。

  张大妮自小跟她父亲学蒙医,蒙医是蒙古人在长期跟病魔抗争中,逐步摸索运用草原上丰富多样的药用植物治疗疾病、伤痛,而积累下的丰富药物学知识。

  后来又不断融入了中医、藏医和古印度医药学理论等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医药体系。

  蒙医在诊断和治疗上方法多样,善用草药研磨成粉制成成药,还会根据病人情况,将草药融入饮食,做成药缮调理身体。

  针灸、针刺放血、按摩、罨疗、灌肠、烫沙、正骨等疗法,更是必学。

  说来,张大妮也应该会正骨才对,姜宓想到这点,捏着银针往后退了几步,“张同志,你来给他看看腰,他夜里起床扭到了,腰椎错位,我方才用牵引法给他复了位。正骨肯定不只一种方法,你看看,要是你出手,会怎么做?”

  “先做按摩,放松腰肌,然后在牵引复位,”张大妮出口答道,“复位后,最好再用一个小木棍顺着腰椎来回滚几遍,回去休息几天。”

  姜宓四处看了下,指指一旁办公桌旁昨天韩杨带来的包:“你找找有没有小棍。”

  张大妮放下笔记本,径自走向自己用得旧旧的医药箱:“我带的有。”

  姜宓看她取了小木棍,让孙志杰翻身趴下,先是帮忙按摩了会,才用小木棍滚了几个来回。不由笑了,“孙志杰,你感觉怎么样?”

  孙志杰感受了下:“舒服!”

  姜宓点头认同,张大妮的手法一看就十分老练,这是没少跟病患打交道,可她过来军医院上班后,做的却是类似于后勤的工作。

  “你的蒙医医书能借我看看吗?”昨天是第一次知道蒙医,原还想着等这边病患诊治完,再找她交流,此刻,姜宓却有些迫不及待了。

  张大妮一愣:“所有吗?”她的书可不少,都是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

  “所有。”

  中午吃饭时,张大妮抽空回了趟宿舍,再回来,背了个竹筐,就是那种收玉米、割猪草用的半人多高的大竹筐。

  满满一筐的书和笔记。

  元代回回药物院编写的《回回药方》,元代蒙古族医学家沙图穆苏撰写的《瑞竹堂经验方》十五卷,太医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藏医的《四部医典》,印度医学《寿命吠陀——八支心要集》,占布拉著的《医法海鉴》,还有松巴·堪布-伊舍巴拉吉尔著的一套五本蒙医药,以及《脉诀概要》、《巴莎木制药法》、《药物识别》《蒙药正典》等等。

  除此之外就是笔记,从张大妮□□那一辈,凡是学医,都留下了大量的笔记。

  姜宓粗粗一翻,本本爱不释手。

  要不是病患就等在一旁,她都想席地而坐翻看起来。

  “姜医生,你好,我想问问……”

  姜宓闻声抬头,面前站着位神情拘谨的女军人,二十七八岁的模样,浓眉大眼,却面色苍白,唇上淡得几乎没有什么颜色。

  放下书,姜宓在张大妮的搀扶下站了起来,锤锤蹲麻的腿,扭头对韩杨、唐明川道:“你俩帮我把书先挪到墙角。”

  “手。”

  女人忙将手腕递了过去。

  姜宓一号脉眉就皱了起来:“体寒,腹部还受过伤。有孩子吗?”

  尽管早从多位医生口里听到过这诊断,陈卫红还是浑身一僵,摇摇头,紧张道:“能治吗?”

  姜宓将她交给张大妮:“先写脉案。”

  她还有病人等着了,便是治也得排队。

  “俞飞,上疗床。”姜宓冲等待区喊了一声,朝门口的盆架前走去。

  “姜医生!”陈卫红急切地叫道。

  姜宓回头。

  “你能告诉我,有几成把握吗?”失望的次数太多了,她已经不敢抱希望。若、若是连三成的把握都没有,她就不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姜宓看向张大妮:“我针灸,你用药,你觉得有几成把握?”

  张大妮伸手给陈卫红号了下脉,心下思索:姜医生出手,寒症肯定全消。那就剩下腹部因枪伤而留下的暗疾了,她用药,有五成把握,若是再配合药缮调理:“六成。”

  姜宓双唇一翘,张大妮做事严谨,说得保守,岂不知有些病人,你得给她希望,希望大了,心情自然会好,心情一好,医治起来事半功倍:“我许你九成,剩下一成你得听医嘱。”

  “九成!”陈卫红失声叫道,“真的?”

  姜宓点头,转而跟张大妮叮嘱道:“你先给她开药调理,施针按顺序来。”

  俞飞认识陈卫红,知道这是个铁骨铮铮,在战场上不输汉子的女飞行员,近两年因为要孩子,被婆家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看着她激动得双手捂着脸,浑身轻颤,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姜医生,我跟她换一下号吧?”

  姜宓扫了眼他的腿,疼得走路都有点拐了:“你先来吧,给她加今天的尾号。”

  知道姜宓接手的都是寒症比较严重的病患,陈卫红忙抹了把脸,吸着鼻子道:“不用,按顺序来,我这不影响训练,早一天晚一天的没关系。”

  吕莹忍不住在旁提醒道:“姜医生只在咱们这儿待半月,昨天我们忙到凌晨才诊疗了17个,照这个速度来算,半月里可轮不上你。”

  “哦,这话的意思是不是说你们这儿人才急缺?”梁院长带着三位老中医进来,笑道,“小姜,看我来得及时吧,知道你缺人,这不,给你送了几位。来来,给你介绍一下。”

  姜宓忙擦擦手走了过来,目光热切地看向三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您们好,我是姜宓。若是不嫌弃,三位跟梁院长一样叫我小姜吧。说来,昨天上午我该去中医部拜访诸位。”

  “失礼了。”姜宓冲三位微微躬了下身。

  几人看她这样,心下顿时松了口气,一个个脸上带了笑,不等梁院长介绍,三人中的一位老太太就抢上前一步,伸手扶住了她的胳膊:“你这孩子特客气了些,知道你一来就不得闲,我们哪好意思占用你的时间。”

  “这会儿过来,是想着手头上暂时没有病人,来看看你需不需要我们帮忙打个下手。”

  “需要、太需要了。不过,我们缺的可不是什么打下手,而是老师。接触的病人越多,我就越觉得自己学艺不精,很多东西知道的太过片面……”

  百家之长啊,她这段日子自学的那点东西,在博大精深的中医面前,只不过是一角皮毛。

  正骨、用药不如张大妮,摸骨不如贺兰兰,按摩不如韩杨,对传染病的了解连唐明川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唯一拿得出手的,不过是一手针灸和对脉博每一丝变化的精准撑控。

  老太太扭头跟两个伙伴对视一眼,他们看得出,这孩子是真的觉得自己需要学的还有很多,这……太让人意外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世人都知道这句话,可真正愿意去跟身边任何一个人学习其所长的有几个?

  又何况是眼前这位,一手针灸运用得无人能及,诊脉断病老练得他们都自愧不如——昨天跟上午诊疗过的病人,他们方才可都看过了,三人心里如何比不出这差距。

  “小姜,你这不对啊,”梁院长笑道,“说好的拜我为师跟我学西医呢,怎么转头又对着别人叫上师父了。”

  “边去,”老太太一把推开梁院长,握着姜宓的手笑道,“我善长妇科病症,小姜想学吗?”

  “想!”姜宓回答的好不干脆,“我想学接生。”

  “行!”老太太高兴地一拍姜宓的肩,“你这个徒弟我收下了。”

  “小姜,我姓金,”一位老者挤过来道,“我不跟你老师袁士绅抢徒弟。这样吧,你叫我一声‘金爷爷’,从此以后,你就是我亲孙女,这爷爷哪有不教孙女的,我这一身本事啊可不就得全部传给你。”

  梁院长、老太太和另一位看着他,齐齐“呸”了声。

  呸完,老太太直接骂道:“也不看看自己长得那个熊样,就敢肖想这么好看的小姜给你当孙女,你配吗?”

  “干亲干亲,”金老委屈道,“认个干亲,跟长相有什么关系?”

  梁院长揉了下耳朵,喷他,“我们没聋,方才是谁跟小姜说,‘从此以后,你就是我亲孙女’?哎呀,”梁院长抖了下身子,“好不肉麻。”

  “你……”金老气得点着他,就要开骂。

  姜宓忙拿了俞飞的脉案往他手里一塞:“您看看,这是我等下要针灸的对象。”

  老太太和另一位凑过去,三人一同看了起来,梁院长趁机给姜宓做了一下介绍。

  姜宓这才知道,金老全名叫金胜利,军医院的副院长,学的是中西医临床医学。

  老太太是妇科的主任,姓魏,魏淑兰。

  另一位老者姓何,何庆丰,儿科的主任,最善长的是针灸麻醉。

  姜宓知道哪几个穴位扎下去有麻醉效果,可怎样配合手术给病人针灸麻醉,就不知道了,毕竟手术不同,所需麻醉的时间、效果就不同,这个也是要经验积累的。

  “小姜,”金老道,“你给俞飞施针,我们能看看吗?”

  姜宓伸手做了个请,引着他们走到诊疗床前,俞飞已经躺上去了。

  张大妮写好陈卫红的脉案,开好药,拿着笔记本跑了过来。

  陈卫红先前的主治医生是魏淑兰,走前,她迟疑了下,过来打声招呼:“魏主任。”

  魏淑兰回头笑道:“来找小姜看病?”

  陈卫红点点头,脸上带着喜色。

  魏淑兰一看,这是有希望了:“小姜怎么说?”

  “说有九成把握。”

  魏淑兰一愣,姜宓一手针灸袪寒那是没得说,可陈卫红小腹上的旧伤……那可不好调理。

  陈卫红一看她这表情,心里就是“咯噔”一下,失声道:“魏主任?”

  “没、没事,”魏淑兰安抚地拍拍她的手,“小姜说有九成把握,那肯定就有九成把握,你看她诊疗了这么多战士,可跟人说过一句虚话?”

  陈卫红面上是笑着应了,心里却跟着存了疑,魏淑兰做了一辈子老中医,攻的还是妇科,她都没有三成把握,姜宓真能治好自己吗?

  作者有话要说:小天使们晚安。

  6号凌晨上夹子,当天晚上11点多更新。

  推一下预收《最后一只凤凰宝宝[快穿]》

  花草精黎小言渡劫失败,回到幼生期,认知也出现了错误,非说自己是修真界最后一只凤凰宝宝,坚持住梧桐树,吃楝子。

  离火界凤凰一族,少族长黎宸入炼心境修行,最后一关却出现了问题。

  原来他在炼心境中所经历的每一世,都有一个早夭的闺女,这个孩子的去逝,给他的心境上划下了一道伤痕,十世十道,道道叠加,形成了一个缺口。

  族老们衍算得出,花草精黎小言曾得少族长一滴心头血浇灌,方才修出人形。

  这么说,黎小言也算是少族长的闺女。

  那就需她入炼心境陪少族长走一遭了。

  1民国-小尼姑信使

  乱世里的真假千金

  2五十年代-亲爸找来了

  3七十年代-大返城

  妈妈改嫁了,我要进京找爸爸

  4灵气复苏-家有侍神

  5古代-废太子家的小闺女

  …………

  10修真界-少族长父亲找来了

  感谢投出深水鱼雷的小天使:飞天玛奇朵意面78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荣荣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y905925瓶;sy、芸芸众生之一10瓶;98458瓶;小草绿了6瓶;煜煜5瓶;50181761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