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作者:我有懒猫      更新:2022-04-25 03:45      字数:2325
  简单的砖瓦结构的宅子,单层青砖砌成的院墙,在火炮面前只是纸糊的一样,嗯,稍微厚了一些的纸。

  在喊话三次,若不投降,就要将里面的人打得鸡犬不留。

  然后房子全部倒塌,又被烧红的铁球引燃了枯枝败叶、门窗的易燃物。

  再然后,一切都平息了。

  本次战斗,张世杰损失不可谓不惨重,带来的两万人,伤亡过半。

  乐清没有人,只能由士兵还有俘虏亲自打扫战场。

  城南,五里外,所有的尸首、遗骸,全部都被运到此地,只能挖一排大坑,简单掩埋。

  有从海边打来大量海水,冲刷满城的血迹,想要用海水的咸腥味将血腥味掩盖,可一直到天黑,也仅仅只是来得及将南北主街清理干净。

  “还没找到人吗?”

  高山排出去好几波人,去找不知道去哪了的邓大眼。

  事情没办好,人还不知所踪,高山前所未有的生气,等邓大眼找回来之后,一定要重重处罚他,记大过,撤职,就是希望人没事,只要人没事就好。

  “天色已晚,想要找人不易,还是明日再派人去吧。”

  丁见山带着船队已经靠岸,除少量留守人员,全体上岸,却不是休整,而是帮助加固城防,协助管理俘虏,等待接收。

  宋军士兵经过一整天的恶战,已经累得半死,还要参与城防加固。

  主要是北城的城墙太破,只有土坯,万一真的后续还有蒙元援军,短时间内还真没有再战之力,与其到时候到时候送命,还不如现在辛苦一些。

  就在刚才,张世杰一道命令,宋军水师全体出发去福州方向接援兵。

  按理来说,援军应该是过两天就能赶到,可是张世杰认为不能再等,而且两万人加上高山的协助足够攻下乐清,所以没有等那一万人。

  现在必须尽快将人弄过来,缺人严重。

  水师在之前的海战中损失不小,只有潘江没多少损失,之前又一直跟在高山后面打酱油,也没捞到什么战功。

  潘江带上了所有能跑的战舰出发。

  张世杰不放心,又来找高山寻求帮助,可高山的人都借给他了。

  想要修补城墙,总不能又学蒙元人,拆南墙补北墙。

  工程浩大不说,想要重新在墙体外砌起一道砖墙谈何容易,先不管能不能找到合适的粘合剂,所需要时间至少是几天才行。

  这样一来既不能解决问题,还辛苦。

  高山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学习当初河畔镇建立的办法,在对面山脚下转角最窄处树立一道木墙,作为一道安全保障,就算蒙元人突然而至,后方也有足够的时间将城墙墙体加固完成。

  又过了两天,来接送俘虏的船都已经赶到,他们将会被送到兰溪关押一段时间,再进行处理。

  城防加固工作还在紧罗密布的进行中。

  木墙已经造好,高山还卖给了张世杰几架床弩,为此,额外搭建了几座高台。

  张世杰其实是想要火炮来的,可高山直接狮子大开后,要价十万贯。

  他做不了主,其实他也知道朝廷没多少钱了,只能作罢。

  又不能强抢,除非他不想要其他物资。

  而且高山也不是好惹的。

  别的不说,他不敢保证自己能不能在火炮的威胁下讨到半分便宜,那杀敌的效率让他难以接受,更不用说高山军何其精锐。

  站如松,坐如钟,侵略如火,其徐如林,不动如山,张世杰能想到的大概也就是如此了吧。

  如果让他和高山军去硬碰硬,他还真做不到能够将他们搞定后而承受巨大伤亡,那是他承受不来的。

  他还是相当识趣的,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

  高山忧心忡忡地登上离开的船,他在这里耽搁了很久了,玩也玩够了,是时候回去组织生产、发展建设去了。

  两天了,邓大眼还是没有回来。

  他和他的一营人马离奇失踪,两天来,高山派了不下十批人手去寻找,可是一点踪迹都没有发现,就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他们存在过的痕迹都找不到。

  或许他们原本藏身的位置就很好,只是被派去寻找的人没有发现而已。

  然而人就这样找不到了。

  高山等待了两天,终于宋军后续增援赶到,而这段时间,有几项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做决策等待他做决定。

  王三金自己弄了一个小探矿队,跑到之前高山交代他的矿区探矿。

  初步传来的消息是有一处较大型铁矿脉,还有一座不算大的金矿,唯一遗憾的是,这座金矿没有伴生的铜矿。

  如此一来,高山暂时失去了开发他的兴趣。

  金子他囤积了不少,也仅仅只能用来做大宗交易的结算货币。

  可是大宗交易往往是以物易物,只有在差价较大的时候,才会说用金币或者银币来进行结算。

  而现在河畔城的贸易顺差严重,南洋的海贸已经被高山垄断。

  大宋丢失大量领土之后,很多产品已经不能产出,就算有,也是和高山交易粮食和铁料或者是军械,整船整船的被高山的船队运走,然后又从河畔城分销到各地。

  也就是这段时间高山忙于接送人口,又是参与这次战役,高山临近出发前决定可以开始逐渐开放贸易,让河畔城正式出现在世人面前,不再藏着掖着,要让河畔城成为南洋地区的贸易中心以及物资集散地。

  不论是从大宋来的商船,还是往返于南洋之间的其他国家的商人,只能从河畔城拿到想要的货物。

  有不少外番商人还如从前那样跑去广州泉州等地,却发现根本拿不到好货,只有一些当地人自行生产的残次品。

  就比如广窑出产的瓷器,随着不少两浙地区烧瓷工匠的加入,技艺提升了许多,烧制出来的瓷器较从前精美的许多。

  然而,文天祥却将这些紧俏的物资列为官方管控的货物,禁止大宗买卖,只能由官府统一收购,然后留下一些下等的供民间自用。

  外番商人就再难从这些地方买到合适的货物,只能去打听还有哪里可以买到。

  渐渐的,河畔城迎来了他国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