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程方芳(一)
作者:呵气成霜      更新:2022-02-23 02:45      字数:3622
  1969年, 红旗公社,程家村

  程方芳挎着书包跟同岁的堂姐——程晓耐一同小跑着去公社中学。

  程家村与红旗公社步行不过一个多小时,她们一路小跑只需四十多分钟。

  “咦, 晓耐,咱们一个班诶……”在宣传栏前, 娇小玲珑的程方芳一下挤去了最前头, 看到自己和程晓耐同在初一(1)班。

  当然, 整个公社中学初一就两个班级。

  “嗯。”高堂妹半个头的程晓耐只是淡淡的应着,她性子很淡,六岁那年父母牺牲,打小寄养在伯父家。

  不, 是伯父一家六口住进了程晓耐的新房子。

  程晓耐的父母是烈士,她每个月有公社发放的六块补助和票据若干,一直发到她年满十八岁为止。

  这钱和票都有程晓耐大伯领取,并支配。

  又有大队发的人头粮。

  因此, 程晓耐在大伯家不算是白吃白住。

  程晓耐大伯大伯母也没亏待她, 但也没有优待她,吃穿用度, 家里五个孩子是一样的。

  只是程晓耐记事早, 记得与父母之间一家三口的温馨画面, 打心底是无法融入这个四处脏乱的新家庭。

  程晓耐只想快快长大,快快回到自己印象中的部队中去。

  对, 程晓耐一长大,便可以当兵去。

  这是属于程晓耐的, 大伯大伯母无法将这个名额给那个连公社初中也考不上的大堂哥去。

  之前大伯就这件事去问过大队长,被大队长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通,说他思想有问题, 亏待烈士遗孤,是新中国的害虫……

  程晓耐为什么那么清楚呢?

  那是因为程晓耐是穿书女,还不是一般的穿书女,她是个正义感十足的现役军人。

  目前还是正文开始之前。

  程晓耐是因同名同姓而穿的。

  原主像是被降智了般,一心插足堂妹和一个男知青之间的感情,如愿嫁给了男知青,可生活却像一地鸡毛,最后被堂妹那个二流子丈夫无意间一刀捅死。

  程方芳见程晓耐不大乐意说话,也便沉默的跟着她去报了名交了费,沉默的进了教室。

  十三岁的程方芳身高不过155,自觉去了头一排坐位,而只大堂妹几个月的程晓耐却有162身高,去了最后一排。

  唉,程方芳在想程晓耐那个烈士母亲一定是个高个子,可是程妈妈是个矮个子,而她完美的继承了这一点。

  忧伤……

  紧接着,程方芳感觉程晓耐与记忆中不大一样。

  记忆中的程晓耐也沉默,却是软趴趴阴沉沉的沉默,而不是这般硬梆梆冷冰冰的沉默……

  其实吧,程方芳也是今年刚刚穿过来的——原主是个有点心机的小白花,家庭也是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人,有点普通人的私心,却不坏。

  上头有一个大两岁的哥哥——程方年;

  下头有一对弟弟妹妹——程方芬和程方革;

  都是有点自私的普通孩子。

  可,原主的下场不大好——23岁,前脚将一周岁的儿子扔孤儿院,后脚被人贩子用了迷药,而她因迷药过敏进入休克,接而死亡。

  程方芳不知道是意外还是人为,目前能做的,只能乖乖当个初中生。

  程方芳见程晓耐早上跑步,晚上扎马步,中间还要练一套军拳,也便跟着学。

  程方芳也想让兄弟妹妹也跟着学,可他们都是普通人,没能坚持下来。

  但有着程方芳鸡蛋的诱惑,弟弟妹妹的学习成绩还是极好看的。

  农村孩子,除了努力学习,还有什么途径改变命运呢……

  没有的。

  程方芳只知道原主下场,却不知道剧情,因此她跟着程晓耐行动,体力上不如程晓耐,她便在学习上超越程晓耐。

  这一跟,便是整整四年。

  ……

  1973年,夏

  毕业时,程方芳因成绩第一,得了一个参选文艺兵的名额,同时,程晓耐也从大队长那里得了同样的名额。

  “走吧。”十七岁的程方芳身高只有164,依旧要仰视高自己半头的程晓耐(172)。

  “嗯。”程晓耐神采奕奕,大队长私下说,文艺兵选拔不上没关系,还可以去南方海岛当兵,她的目标本就不是当个软趴趴的文艺兵。

  到了公社大礼堂,发现男兵就在对面接受医生体验……

  “安静。”一位穿着军装的三十来岁的女人一合掌,动作优雅的起身,用不高不低的声音问道:“人到齐了吗?时间到了,咱们开始吧。”

  选拔过程很简单,在场的姑娘们一人一个节目,或是跳舞或是唱歌或是翻跟斗或是耍杂技或是用乐器或是……

  程晓耐是个唱歌跑调的主,自然没被选中。

  程方芳是熟练各种乐器而不敢表现的,唱了一首歌。

  不过中规中矩而已,自然也落了选。

  “各位姑娘,你们的表现都不错,只是今年的名额有限……大家还有机会,南方海岛要建立一支女兵,就在你们中间挑选……有意向者,排队参加体检……”在场的三十几名,都是各个大队最出色的姑娘,出身自然没问题。

  程晓耐没有半点犹豫,第一个冲过去。

  程方芳想想原主下场,又想想今年的年份(1973年),再想想家里正想着将她卖个好价钱,只因为大哥程方年看中了一个城里来的女知青,要求一百块彩礼。

  “晓耐,等等我。”程方芳立马跟了上去。

  程家两个姑娘身体很健康,体检过了。

  红旗公社就她们两个。

  当然有不乐意去南方海岛的,也有体检不过的。

  程方芳她们要是过不了,那没人过得了。

  她们可是四年如一日的跑步扎马步,加上有程晓耐烈士父母的补贴,程家的伙食真心不差。

  程家父母倒是想将程晓耐的烈士遗孤补贴扣下来,可整个大队盯着呢,程晓耐瘦了黑了,大队长就去找程父,一开始便是一通批评,最后来一句,如果不想养就送我家来。

  这,还没完呢,接着让妇女主任去找程妈妈,说她是个黑心大伯娘,住侄家家的新房,用侄女的钱养家里四个孩子,却不懂得感激……

  如此下来,程家父母干脆月月光,全部吃完喝完。

  还有,程方芳那三门冰箱的食物,她自己吃肉,总能让家里人喝点汤吧。

  “方芳啊,去了部队,要好好表现……还有,记得将每个月的补助寄回家啊。”到离开前一天,程妈还拉着大闺女一通嘱咐。

  程方芳含笑听着,没有说不,也没有说是。

  当然不会给了,不过六块补助呢,如何给啊。

  等程家父母老了,她会按法律给赡养费的。

  程家父母之所以让她上学,是侄女遗孤补贴不用白不用,是她打小体弱,干不了多少活,还有便是投资她,将来将她嫁个好人家,可以挣一笔彩礼钱。

  另一边,程方年正拦着程晓耐借钱呢。

  “晓耐啊,没有一百块,我就娶不到老婆……”程方年不会念书,可不代表他不聪明。

  他聪明着呢,偷奸耍滑第一名,那个女知青是被他缠得没法子,才说只要一百块彩礼就嫁他。

  “……”程晓耐懒得与这等不求上进的男人多费口舌,将他轻轻一推,就推出两米外。

  “啊啊啊,军人伤人啊啊啊……”程方年开始耍赖。

  程晓耐理都不理他,便出了院子,去公社购物,南方海岛缺什么?可以多带些过去。

  程晓耐这四年可没有静静等候,她将自己的身手练回来,又用后世的方子,找人换了一些钱票。

  不多,就两三百,不知道怎么回事,让这个无赖堂哥看到了。

  程方芳可没有程晓耐的好命可以去买买买,她只是将自己的衣物、书籍、被褥收拾打包。

  是程晓耐的存在,使程方芳不敢搞什么动作。

  当然也是程方芳舍不得让外人用自己那三门冰箱内的食物。

  ……

  程家村位于祖国北部。

  程方芳一行几百人需要一路向南——先坐一天的军卡,再坐三天三夜的火车,然后是一天一夜的轮船——才到达南方海岛。

  到了后,女兵与男兵被分开。

  四十八个女兵,刚好八人一间宿舍。

  “累死了。”程方芳是又背又提的,将自己三个行李弄进屋,就躺平了。

  可程晓耐却觉得多日未运动,浑身不舒服,便去了操场跑步。

  程方芳只想当个中不溜的,划水几年后,一恢复高考,就考出去。

  这里,不是上下铺的铁架子军床,而是八张一米二的单人床。

  哦,还有,这里的军营又矮又宽,墙体很厚重,下头一米是大块岩石,上头是青砖而非红砖。

  “这样防台风。”余骅是她们的班长,是位器宇轩昂的年轻军官,瞧着大不了她们几岁,二十出头而已。

  “余班长,你懂得真多啊。”一个一米八几的大块头女兵调笑道。

  “骅,赤色的好马……”程方芳一个没忍住,也接了一句。

  “好马,哈哈……”剩下几个女兵或是转身或是捂嘴。

  “学学程晓耐吧你们。”余骅红着俊脸,转身退了出去,第一次带女兵,哪知比男兵还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