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七十四章
作者:橘子硬糖      更新:2022-04-23 21:34      字数:3342
  索性结果是好的,断断续续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乔念终于得知,田奶奶的大儿子张从仁还在北大荒。

  只不过调去了最艰苦的一个农场,那边环境艰苦生产异常落后,连信件都很难到达。

  所以田奶奶才一直联系不上儿子,因为给他寄的信全部都落空了。

  张从仁自己更是不知道,自家的帽子摘了。

  再加上家里一直就没人打通关系、寄东西,故而张从仁的日子非常难熬,一直做着最辛苦的活儿,领最少的粮食。

  甚至几年前还断了一条腿,几度奄奄一息。

  半个月后,张从发终于辗转回到了京市,乔念跟陆驰开车去的火车站接人。

  原本照片上那个一米八几,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经过十多年的蹉跎,已经瘦得虚脱了。

  参差不齐的头发,花白干枯,左手杵着一个做工粗糙的拐杖,拖着条断腿。面色蜡黄干瘦,嘴唇泛白,极度的营养不良,怕是硬生生撑着股力气才挤下的火车。

  等陆驰将他扶上车后座,乔念才将电报里没说的事情,给他倒了个一干二净。毕竟是关于自家的事情,虽然因为过于拘谨嘴上不问,心里肯定是一直在惦记着。

  张从仁听到乔念说他弟弟占了房子,眼神毫无波动,仿佛早就麻木了,只有在说到田奶奶的时候,才会露出激动的神色。

  “我带您先去换身衣服打理一下,再去见老人家吧。”

  田奶奶自从丈夫女儿死了之后,一滴眼泪都没掉过,老太太倔强了大半辈子,即便每天扫大街扫厕所,再苦再累都没哼过一声。

  可当乔念领着打扮干净整洁,却难掩憔悴的张从仁,到达胡同里的时候。老太太一把就丢掉了手里的扫帚,往前一扑死死地搂住了儿子的肩膀。哭得就像一个孩子,声音凄苦如诉,听得周围的街坊邻居都不免为之动容。

  张从仁虽然找回来了,但是身体亏空得太厉害,当天晚上就倒了,连夜就给送到了医院。

  为了给儿子治病,早已没了亲朋好友可求救的老太太,只得无奈厚着脸皮找上了乔念。

  乔念之前给她留的是陆驰四合院的地址,因为正好都是在大学城这一片儿,药酒,腿脚比当初好多了,虽然看着一只脚还有些跛,但是已经不打颤了。

  第二天乔念就如约来接老太太去了派出所。

  田奶奶手上,还拿着当初跟张从发签字画押的断绝书,连公证人都有,就是当初的街道办主任,如今人家已经退休了,但是因为老太太这件事情,也很乐意过来出面说情。

  人证物证俱在,连张从发的户口跟田奶奶一家都不在一起。再加上田奶奶家里的那些事儿,周围街坊邻居谁不知道,派出所的民警也很同情老人家。

  事情办得比乔念想象的还要顺利。

  后面被民警传讯过来的张从发,看到派出所里的场景,心里就咯噔一声,刚要耍赖打亲情牌,直接就被一旁的老民警不悦的声音呵斥住了。

  以前老人家是没想着要回房本,毕竟就算要回来她也守不住。现在今时不同往日了,她儿子找到了,有了念想,更是有了盼头,再加上乔念愿意帮她,自然想法不同了。

  拿回房子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有公安在一旁看着,张从发也耍不了小心思,被迫答应了交出房本。以防他只是口头答应,转头就不认账,话音刚落,就被两位公安推着肩,去了他家把房本都拿了过来。

  田奶奶颤抖着手接过公安递过来的房本,一本本地检查核对无错后才缓慢地点了点头,摸着自家老头的签名,情绪有些低迷。

  至于张从发已经收回的租金,他死活是不愿意吐出来,梗着脖子咬死说钱全花完了,全然一副无赖的样子真让人看不上眼。

  老太太不想跟他再扯上什么关系,也没非得要回那笔房租,房本拿到手,就沉默着招呼乔念走了。

  张从发心里不甘,满脑子就想着,回头再去找老太太把房产证都要回来。都到了他嘴里的肥肉,哪还有吐出来的道理,心里更是厌恶乔念多管闲事。

  乔念跟老太太出了派出所,也没急着回家,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合同,便带着老太太,去跟原本在张从发手上租房的几个租户,重新签订了合同。

  以前的合同是张从发签的,肯定不能用了,也好让那些租户见一下新房东。

  其他的租户大多都是开的早点铺、面馆,或者是裁缝店之类的成衣铺子,基本签的都是两三年,最长的也就五年。

  挨家挨户地签完了合同,乔念认真地把合同归拢好,用了一个牛皮纸的密封袋装起来递给了田奶奶。

  想了想,还是开口叮嘱了老太太一句,以后续签或者是重签合同的时候,房租也要随着市场走。而且年限也不要签得太长。

  说完还朝田奶奶眨了眨眼,如果以后她想卖房子,希望自己有优先权。

  田奶奶认真地听着,心里一阵松快,拉着乔念的手忙不迭地点头。

  生活一旦充实起来,好似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等手上新收的三个店铺装修好后,乔念就升上大四了。

  三间从田奶奶手上买过来的铺子,其中有两间还是开了面包店,说要将星星面包房打造成,开满京市的连锁店,那肯定就是要真的做到,目前算算已经开了五家店了。

  另外一间铺子稍大一些,是两个门面连在一起的独立的二层小楼,还附带一个小后院儿,乔念装修得很古朴,打算开一间私房菜馆儿。

  虽然乔念早就修完了学科,但是大四的实习还是要参加的,付教授原本想将乔念分去政府机关单位,没想到乔念自己早就选择了去工厂实习。

  清大,付教授办公室里。

  花白眉毛的老头儿板着一张脸,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大三整个下学期都没怎么见到你的人影,乔念啊,你自己做个体,老师是支持你的,但是实习你怎么能这么儿戏!那个食品厂是什么好去处吗?今年效益不好,生产又跟不上,早晚得倒闭!你去那里实习你档案都不好看!”

  乔念低着脑袋没吭声,心里悄咪咪地腹诽,她学科修完了不来学校,不是经过您老人同意的嘛,而她又不打算继续深造,再留在学校也没什么意义

  至于工厂

  她就是看在要倒闭了才去的,不然她哪有什么机会在国企里插一脚,重新开一个厂子哪有捡现成的方便。

  当然这话她不敢当着付教授的面说出来,怕老人家又气得吹胡子瞪眼。付教授不阻止她开店,只觉得那是小打小闹,最终还是希望她毕业了能进机关内。

  付教授脾气倔,乔念更倔,两个倔脾气的撞在一起,就看谁更能忍得住了,最后显然乔念更胜一筹。

  实习意向表也成功地交了上去。

  乔念不仅因为是清大的高材生,专业成绩更是从入学以来就一直名列前茅,还是付教授的得意门生,在如今人才稀缺的八十年代初期,自然有很多企业都有意向收纳进来。

  只是没想到乔念最后,会选择一家快倒闭的食品厂。

  京市安康食品厂的李厂长,接收到乔念的资料档案的时候,真是又喜又愁。

  喜的是觉得自家食品厂名气大,都能吸引到清大的高材生,愁的是现在食品厂等于是半休业的状态,入不敷出。

  周边省份的食品厂都开始研发新的吃食,他们厂里已经很久没接到大单了,只靠着本地的一些零散的小单子勉强维持着厂里的运转。

  工人的工资没办法按时发放,也都一个个懒散没干劲,每天都在混日子。

  他真怕入职第一天,直接就将这名大学生给吓走了,还白白耽误了人家。毕竟现在大学生还是比较稀缺,他们厂里之前唯二的,两名工农兵的大学生,上个月都已经跳槽了。

  想了想,直接给乔念安了一个财经部长的名头。

  乔念进食品厂后,并没有大刀阔斧地急着提出改制,毕竟她又不是真的想来这里发光发热无私奉献的,在这里做到头也就是个厂长,说到底也还是个打工的。

  安康食品厂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链的断裂,上面接不到订单,下面工资发不出去,如今的现状,就好比一栋已经倾斜了一半大楼,等到彻底倒塌落地,也只是时间问题。

  到时候亏损是小事,一大批厂里员工的安置才是大问题,还会给原本就因为知青返城,变得一职难求的社会现状,多添了一重负担。

  在李厂长一筹莫展,正准备怎么开大会说明厂子要关闭的消息时,乔念面带微笑地,带着她所有的身家来了。

  经过两个月的拉锯战似的谈判,乔念成功将≈lt;京市安康食品厂≈gt;变成了≈lt;星星食品厂≈gt;。

  在年末收到乔念的实习报告时,辅导员跟付教授两人都一脸的惊愕,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实习结束也意味着乔念毕业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陆驰竟然也提前了半年跟她一起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