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小家电厂的发展前景
作者:弃稿      更新:2022-04-23 18:19      字数:2453
  一场会议下来,Quaful的笔记本都写了好几页。

  虽然说人立方在推进办公无纸化,但Quaful还是会习惯性地用笔把一些要点给记录下来。

  这是Quaful读书的时候保留下来的习惯。

  像Quaful这种每天要开各种会议的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也记录不了多久就会用完。

  彭瀚想着,等以后人立方的手机做出来之后,也应该筹备一下把平板也给做出来。

  平板办公的话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手写笔记本,而且文字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存储在平板里也不需要经常更换。

  处理完这些之后,彭瀚就结束了今天在人立方的工作。

  音乐播放器虽然是作为人立方的附属产品,但其对人立方以后进入泛娱乐领域有着积极作用。

  开完会后,彭瀚驱车到了以前的小家电厂找彭启明。

  小家电厂变化挺大的,至少那门面比以前大气了不少。

  不仅是小家电厂,连小家电厂前面那个把彭瀚“养大”的快餐店都拓展了门面,重新装修了一番。

  随着小家电厂的业绩上涨,所需的工人也越来越多,这个快餐店也跟着赚了不少。

  后面彭启明听从彭瀚的建议,直接和快餐店老板达成合作,让快餐店老板对厂子开一个专供饭堂。

  两家毕竟合作了那么久,现在不过是从两三个人的小生意拓展到几百人的大生意。

  彭瀚进到了厂区办公室,较之之前那个办公室,现在的办公室的办公人员更多了。

  销售部门更是以前的好几倍规模,每天电话不停。

  厂子的主管告诉彭瀚彭启明今天去了饮料厂那边,这边彭启明已经很少来了。

  虽然这边是彭启明起家的地方,但彭启明现在把工作重心放到了饮料厂那边。

  找不到彭启明彭瀚也没有急着走,而是巡视了一遍厂区。

  厂里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是看着彭瀚长大的,自然知道这是小老板来巡视了。

  彭瀚是他们不少人教育自家孩子的参照对象。

  看着厂里各种缺点,彭瀚觉得家电厂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

  要说到企业管理,那么日企文化是肯定绕不过去的。

  彭瀚虽然对移民出国不感冒,但对于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还是很看重的。

  虽然后世的日企也经历了各种“躬匠精神”事件,但一些好的方面还是值得学习的。

  比如“5S”“6S““7S“。

  这种近乎苛刻的S管理模式其实挺适合现在彭启明的小家电厂的。

  工人已经习惯了在这种乱糟糟的环境工作,长此以往肯定会变成一种坏习惯。

  彭瀚觉得很有必要整顿一下,这也不仅可以让小家电厂生产效率更高,生产环境更安全、更整洁,还能让小家电厂走得更远。

  当然,想要走得更远,并不只是管理好就可以的。

  如果光是管理好就能发展好,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破产的企业了。

  想要走得更远,首先得让产品质量过关。

  这一块,彭启明这种“老实人”还是做得挺好的,对于上游的供应链要求严格。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赚得并不多,毕竟主要的销售渠道是供应电商,只能薄利多销了。

  真的想要做大做强必然是要做出一定改变的。

  彭瀚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设想。

  参考后世那些小家电市场,除了保证功能本身之外,一个好看的外形是极为重要的。

  后世的短视频平台、小绿书平台以及各种美食博主大多数都是以女性为主。

  正所谓颜值即正义,一款产品想要在众多网购产品中脱颖而出,好看的外表是必须的。

  哪怕强如后世的公牛都不得不低头改变插座的外形。

  质量、颜值还有就是价格。

  之所以叫小家电,那是和大家电相对应的。

  大家电动则几千上万的价格,小家电则是属于几十上百,乃至几百块的价格。

  最后才是功能。

  对小家电而言,功能只要保证够用就好,并不一定要达到完美。

  这是彭瀚在后世见过无数女人买了无数“她们认为有用的”产品得出的结论。

  只要颜值+价格足够吸引人,她们就会买,只要给这些产品赋予一个说得过去的功能即可。

  比如空气炸锅,可以以无油、不肥胖、健康等名词做噱头自然会火。

  还有就是电吹风,好好的电吹风太普通了,如果做成中空的,那么就会显得很神奇。

  各种小巧的榨汁机、料理机、小型烤箱等等都是热卖产品。

  等到以后视频网站出来了,还能顺带做个电动打蛋器,让多点人上网发布做蛋糕的视频,这销量就蹭蹭往上涨了。

  这些小家电的技术门槛很低,设计一个不错的外观申请专利就可以是一件新的产品。

  产品的迭代也很简单,机械、电子、智能!

  等到后面加上语音和万物互联,甚至都可以和彭瀚的手机系统串联到一块。

  彭瀚越想越远,最后还是看到一群工人奔去饭堂吃饭才回归现实。

  既然是薄利多销的互联网小商品,想要尽可能增加利润也只能从生产成本这边考虑了。

  那么人工的支出就是其中的大头。

  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后势必会被淘汰的,所以自动化生产也是必然的。

  对于自动化生产线这一块彭瀚还是有所涉猎的,前世做调研的时候就曾经参观过很多企业。

  其中自动化生产也是各大企业最喜欢卖弄的地方。

  那个企业用的人工越少,越牛逼。

  最牛的可能就一个厂房几个生产线就只有一个工人。

  普通一点的也是一条生产线一个工人。

  再往下面点的,那种半自动半人工的也是占大多数。

  至于那种全靠劳动力生产的,基本都是往东南亚迁移了。

  彭瀚如果在彭启明的小家电厂弄自动化生产,应该会轰动滨海,甚至会成为滨海的一个牌面。

  彭启明也可以利用这一点从政府那多要点政策性倾向福利。

  彭瀚越想越觉得可行,饭都没吃,就迫不及待地驱车去找饮料厂找彭启明了。

  彭启明还是那个样子,喜欢待在厂里,以前是小家电厂,现在是饮料厂。

  很显然现在饮料厂成了彭启明的新欢,但总不能为了新欢忘了旧人,彭瀚决定去教育一下彭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