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番外一
作者:大行星      更新:2022-02-23 02:06      字数:4200
  1太后与太妃

  所谓升官发财死老公后,宋婉晴是真真切切的进入了退休生涯。

  当皇太后的日子可谓是痛快之极,前有不敢与自己做对的太妃,后有孝顺恭敬的儿子儿媳,膝下又养了一个曾孙女儿,哪能说事事不顺心呢。

  说起太妃,即先帝的四妃,宋婉晴是秉持着一种可见可不见的处事方式应对的,也就是说把对方当成隐形人看待再正常不过了,不过碍于这四人在弘曦成为太子、她成为皇后之后,总是殷勤的凑到承乾宫,秉持着一种微妙的看戏心理,宋婉晴也就“不得不”把这四人经常留下。

  留下以后全当做听听八卦--谁叫她时间多的很,这几个人又偏偏喜欢说起彼此的“家丑”呢,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在宋婉晴这个前皇后现太后面前,这些人就仿佛把遮羞布扔到脑后,兴致勃勃的说道了。

  有苏氏经常在她面前吐槽伊氏孙子总是保不住这一回事,同时又得意洋洋的炫耀自己的五阿哥得了嫡子这件事,又有伊氏说起苏氏与萨克达氏争吵一事,得意五阿哥总是不如她的二阿哥孝顺。

  当然也有萨克达氏高兴养子让孙女儿养在她身下一事,于是屡屡向同样也养着曾孙女儿的太后娘娘抛出经验之谈,说长道短养儿育女之事。

  最后是耿氏,耿氏儿子是宋婉晴的养子,耿氏不敢在她面前太过放肆,话题便常常围绕一些民间诡异话本进行,倒是难得的抚慰了宋婉晴“受伤的”心灵。

  听八卦固然是一件有趣的事,可顶不顺有人常常对她说起儿子孙子之事,一次两次就可以了,太多次她真的受不起,而且她身下虽然养着曾孙女儿,但是这就不意味着她就喜欢听这类的事了。

  虽然年华不复,宋婉晴坚决还认为自己心态年轻的很,外貌又不显老,听那么多儿子孙子的事,耳朵会长茧的,于是当耿氏这个清新脱俗、不拘一格的太妃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她就十分高兴了。

  母后皇太后高兴了,皇上也跟着高兴。

  这也大概是耿氏初次被端承帝尊为皇考裕贵妃后,没隔四五年便再次被尊为皇考裕皇贵太妃的原因吧。

  在宫里讨好皇太后才是王道。

  后来宫里就盛行看民间诡异的话本,哪个宫里的小主没有看过一两本就已经是落伍了,还是被众人吐槽的存在,更别说后宫妃子和太妃殷勤的往承乾宫凑去,力图让自己成为第二个升位的妃子或太妃。

  宋婉晴#想高兴但莫名的复杂是怎么回事#

  #论先帝没了以后,哀家是如何接替了他的后宫并发扬光大#

  2太后与儿媳

  宋婉晴一生中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养子,自然就有了三个儿媳妇。

  除却小时候养儿子的时光,等儿子长大后娶妻,倒是儿媳妇陪伴在她身边的时间最长,宋婉晴因此总结出一套与儿媳妇相处的方式。

  三个儿媳妇嫁进门以后,宋婉晴本着以对待女儿的方式看待对方,但儿媳妇与女儿性子上是不同的存在,她想儿媳妇像女儿一般对她撒娇,儿媳妇却总是面上不太自然的回应。

  宋婉晴也只能暗戳戳的将小心思憋回心里,故而后来是经常与儿媳妇说起一些家长里短的话题,唯有这样才显得她高冷莫测,像个真正的婆婆。

  实质上,宋婉晴#猫猫流泪#

  后来在相处久了之后,宋婉晴发觉大儿媳钮祜禄氏是个性子温和的,很少因为一种小事闹情绪,二儿媳兆佳氏是个性子爽朗的,虽说守着规矩可处下来以后,也是一个心热之人。

  至于小儿媳吴扎库氏,性子中带了些狡黠,本质上还是好的,只是心太过偏向弘昼,后来也就更孝顺弘昼亲生额娘。但在弘昼发觉以后,第一次严词厉色责骂吴扎库氏,吴扎库氏态度因此也就纠正过来了,对待宋婉晴完全顺从。

  有这三个儿媳妇顺着捧着,宋婉晴觉得自己如今还在地上好好走着、没有飘到天上已经算是很好了。

  面对大儿媳时,宋婉晴一贯只管温和的说话,语气柔和一些,全当做撒娇,皇后就管不了她,或者说下不了狠心规劝她平时作息饮食正常些,又或是少尝试那些新鲜的玩意儿,免得又折腾自己。

  宋婉晴理解皇后的做法,毕竟作为中宫之主的确是要在太后面前有所作为,不管是尽孝还是在后宫中起到领率作用,这都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不意味着自己就不可以“浪”了。

  好不容易当了太后,集后宫之权,后宫之中她最大,不玩的开心点真真是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逢场作戏。

  而在二儿媳面前,宋婉晴就换了一套面孔,有些事情实话实说,不搞撒娇这一套,实际上兆佳氏虽然爽朗不失精明,可本质上更偏向于直接说道,而不是歪歪扭扭拐十八个弯再绕到正题上。

  于是在面对兆佳氏时,宋婉晴诡异的找到了一套在女子汉与女儿家之间平衡的法子。

  至于小儿媳吴扎库氏,好歹这个儿媳妇也是耿氏的儿媳妇,宋婉晴也就没那么放飞自我,但奈何不住小儿媳的完全顺从,她不知不觉中成了被吴扎库氏细心照顾的存在。

  宋婉晴沉思g

  #总觉得不对劲是怎么回事#

  #当初哀家不是想把她们当成女儿吗?怎么现在角色调换了#

  3太后与曾孙女儿

  当初宋婉晴被二儿子弘星送来一个曾孙女儿的时候,也只是一时起了兴致照顾这个娃娃,还给娃娃起了个小名果果。

  实际上也不过是知道娃娃有奴才照顾,她平时只要过问几次,娃娃的问题完全不是问题,才放心养下去。

  后来与果果相处久了,她对这个软糯糯像个粉团儿一样的曾孙女儿有了感情,血缘是一回事,长久处下来的感情是另外一回事,毕竟她那么多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只要没有实质上处过,还是把对方当做一个普通的晚辈看待。

  在有了感情之后,宋婉晴也就真切考虑过这个曾孙女儿的未来。

  果果是弘星嫡长子的大女儿,可到底是庶出,生母又没了,除却弘星夫妻是真心替果果考虑过外,府邸一众人都不大在意果果的存在,当然在宋婉晴抚养了果果以后,那一行人态度的变化就是另一回事了。

  宋婉晴并没有多加犹豫,只让永瑾将果果记在他名下,为永瑾养女,成为皇帝嫡系一脉,也就是后来主动要求抚蒙,成为连接满蒙两族的纽带、以女子之力参政的固伦公主。

  先是和硕公主,再然后以功晋升为固伦公主。

  宋婉晴知道这个曾孙女儿聪明伶俐,乖巧懂事,也有一般时下女子缺少的勇猛,可万万没想到自己能养出一个了不得的公主。

  在时隔圣祖爷的固伦恪靖公主之后,果果成了第二个海蚌公主,当初那些与她同父所出的姐妹早已嫁人,无不羡慕她如今的潇洒。

  果果完全不在意别人的视线,只在意抚养自己长大的太皇玛嬷,常常与皇玛法抢人,说太皇玛嬷身体康健,想要太皇玛嬷和她去看看草原的风光。

  宋婉晴#解锁了新的地图呢#

  #为果果打call#

  4太后与孝敬宪皇后

  说到对宋婉晴影响深刻的一人,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必定占据一席。

  宋婉晴穿越到这个朝代,自是免不了担惊受怕,特别是自己的身份还只是一个小妾,第一时间面对的就是作为主母的四福晋乌拉那拉氏。

  一开始各自有各自的原因和立场问题,宋婉晴并没有与四福晋太过密切的接触,后来后院局势稳定之后,宋婉晴因利益关系与四福晋多接触,才慢慢看到四福晋这个人的长处。

  原来真的有人这般厉害的,不光管着整个四阿哥府绰绰有余,还能上孝公婆、中敬丈夫,下抚子女,非一般能人,或者说四阿哥能安然取得皇位,少不了四福晋在背后的帮衬。

  不光如此,四福晋在成为皇后以后,便能立马上手管着诸多后宫事务,宋婉晴一旁辅助皇后,与皇后的感情在这过程中慢慢转变成姐妹情,毕竟这人在处出姐妹情以后,是真心实意为她考虑过。

  或者说,宋婉晴在后宫能过的这般自在,也有皇后帮扶着她的缘故。

  她也曾想过皇后可能纯粹只是为了利益关系才如此帮着她这一脉,但后来想着也没必要,人的真心实意是能看出来的,便不再计较这些想法。

  在皇后逝世以后,宋婉晴倒是时不时念起先皇后在世时的模样,不为别的,只为在后院后宫里,除了儿女之外,皇后是唯一一个曾经对她有过真切感情的人。曾经跟在她身边的耿氏都有变化的一天,可皇后是真的不会,皇后在死前都一直记惦着她们这些曾经共处过的人。

  她也是真真切切的感谢皇后,在偶尔回忆起以往的日子时,不由得感恩着,好歹几十年的后院后宫生活没把她和皇后的本性磨灭,让她有了能回忆起来的理由。

  或许更多的是怀念故人还在时的模样吧。

  5太皇太后与后世评价

  后世人评价起宋婉晴这位太皇太后时,只有一个结论,人生好似开了挂一样。

  初入清世宗潜邸时,只为一个格格,后来生了一对龙凤胎,得了侧福晋之位,后遂慢慢走到贵妃之位,再然后是皇贵妃,最后是险之又险的皇后,在后人看来清世宗驾崩的时间与宋佳氏当上皇后的时间,真的是危险了,只要清世宗早一两天逝世,宋佳氏都不会成为皇后。

  那是可以称为第二位一日皇后的存在--清世宗刚刚昭告天下宋佳氏为皇后,结果次日便驾崩了,这时间还真是来的巧合,也来的幸运--对于宋佳氏而言。

  即便在清世宗驾崩之后,其子上位,宋佳氏期间也没有遭遇过一丝波折,反倒成为了母后皇太后,其中端承帝经过十来年的执政生涯,不仅孝顺皇太后,也不曾亏待过皇太后的母家,甚至于还下旨给皇太后母族抬旗,赐婚于皇族。

  接着端承帝传位给其嫡长子,皇太后也就成为地位更加崇高的太皇太后。

  简而论之,太皇太后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了。

  不过有其幸运的地方,也有其厉害之处。

  在清世宗驾崩以后,端承帝上位,其间与嫡长子永瑾并非一直都是父慈子孝的存在,曾有一度端承帝更属意四皇子永珠,但经过太皇太后的插手,端承帝又是个孝顺的,这对父子的关系才和好如初,才有了皇位的平稳过渡。

  就清醒这一方面,太皇太后的确是独一道的了。受其影响,王朝乃至朝代消失前,都一直是嫡子继位。

  诸如此类太皇太后于政事上有所建树的事数不胜数。

  后世有人开玩笑说,太皇太后可能是升官发财死老公的最好例子之一吧,在当贵妃或者皇贵妃皇后时,都一直默默无闻,虽说地位崇高,但到底是在后宫之中不太自由,等清世宗驾崩以后,太皇太后反倒如同第一位太皇太后一般发挥出自己的能耐。

  诸如此比的笑话不少,有些人听听当真,有些人一笑而过,但到底是对那段历史的好奇,也有了后世对这段史料的编排、影剧等等,不泛以太皇太后作为主角的。

  后世有言曰:清世宗孝贤宪皇后宋佳氏,生平为清世宗皇后,为其诞下两子三女,其嫡长子为清高宗端承帝,曾辅佐两任帝王,为历代皇后之中最为长寿的一人,可谓是五福俱全,一生儿孙满堂,享尽了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