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朱修远
作者:看泉听风      更新:2022-02-23 00:17      字数:3270
  京城自圣人抄斩了英国公一家后,朝堂上太平了一段时间,大家也意识到圣人年纪虽小,可心性却甚是狠辣,容不下半点沙子。同样后宫也因为有诸多妃子怀孕,也颇为太平,大家都在安心养胎。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朱贵妃,宫中数得上的妃子也就那么几个,没道理别人都怀孕了,就自己没怀上。她生怕被父亲和嫡母责骂,趁着皇后安心养胎的时候,天天缠着圣人。

  圣人被她纠缠得烦不胜烦,但还是容忍了她的邀宠,甚至对她比之前更和颜悦色,他想朱贵妃太平些,不要去闹皇后,让皇后顺利生下嫡长子。

  宫中大部分人都知道圣人的心意,不仅皇后、后妃很配合圣人,更容忍朱贵妃的飞扬跋扈,甚至还有意纵容她。朱贵妃再跋扈,也是个脑子不好的,她死了,要是朱家换个心狠手辣的进来怎么办?

  朱贵妃自觉自己这段时间的温柔体贴得了皇帝的宠爱,在公主嫂子入宫探望自己时,她迫不及待地跟平成说了这些事,她一来是炫耀自己在宫中权势;二来也是表示自己是有用的。

  平成见这个在家不受宠的小姑子入宫后,居然能如此受宠,心生嫉妒同时也越发惊讶于朱家的权势。小姑子浑身上下也就一张脸勉强能入眼,可宫里什么样的美人没有?

  单论容貌,不说那些采选入宫的妃子,单说郑皇后就不比小姑子差,在气质上郑皇后更是远胜小姑子。她那个嫡兄能如此宠爱小姑子,不就是因为碍着朱家权势吗?思及此,平成回家后对驸马态度越发尊重,完全是以夫为天的女子,而不是一国贵主。

  朱修远听妻子说了庶妹在宫中的情况,意味不明地问:“圣人对阿妹真有这么好?”朱荣大字不认几个,但对孩子教养十分上心,长子的名字是他特地请人取的。

  朱修远也不负父亲的期待,虽称不上才华过人,但也自幼熟读经文、谈吐温文,又不缺武将世家的英武,颇有文武双全的儒将之风,他是朱荣最引以为豪的儿子。

  平成点头说:“我看妹妹宫里的摆设都是最好的,有些甚至连皇后那里都没有。”

  朱修远淡淡一笑:“既然如此受宠,为何宫中好些妃子都有孕了,她还迟迟不孕?”朱修远很小的时候就被父亲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出入战场,莫说是跟家中姐妹了,就是生母都不怎么亲近。

  像朱贵妃这样小了他十多岁的庶妹,他甚至在之前都不曾见过,也是朱家要送女儿入宫,他才跟几位适龄的庶妹见过面,他和父亲一致选了朱贵妃入宫。

  首先他这个庶妹是家中姐妹中容貌最好的,朱修远是男人,自然清楚男人都好色;其次就是她够蠢,只有够蠢才不会引起别人防备,不然他都担心庶妹在宫里活不过一年。

  不过现在看来太蠢似乎也不好,蠢了就容易被骗,他这个妹妹入宫前,母亲特地请大夫看过,确定她身体没什么问题,怎么宫里皇后怀孕,别的高位妃子也有怀孕的,就她一直没消息?

  朱修远怀疑朱贵妃的身体被宫里人动过手脚了,后宫勾心斗角向来厉害,宫中定有让人不动声色损了生育能力的药。

  朱修远的话让平成也困惑之余,也有些心虚,她跟驸马成亲也有一段日子了,可自己也没身孕。

  朱修远见平成满脸心虚,眉头不动声色地微皱,这位也是蠢的,他怀疑郑太后当初会让平成下嫁自己,就因为这位够蠢,哪怕她现在倒戈到了朱家,她知道的东西也不多,不怕她泄露什么秘密。

  平成鼓起勇气说:“驸马,不如我去找个精通妇科的大夫,给我和阿妹看看身体,要是我们身体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也可以趁着年轻调养。”

  朱修远微微一笑:“贵主说得是。”他执起平成的手温声道:“能得贵主为妻,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孩子是缘分,缘分来了,自然会来,急不得,贵主不用这么急,让大夫给阿妹看看身体即可。”

  平成被朱修远哄得满脸晕红,“能下降驸马也是我的福气。”

  朱修远心里冷冷一笑,是啊!下降。就算平成只是庶出,也不受宠又如何?她是贵主,生来就有封邑,哪怕是嫁人也是称“下降”,死后入的也不是朱家祖坟,而是先帝皇陵,享受皇家供奉。

  朱修远安慰了平成几句,便起身去找幕僚议事了,这次圣人抄斩英国公府让朱家也颇受震动,朱修远倒不是认为圣人心狠手辣,他关注的是圣人能抄查英国公府,不仅是因为有郑家支持,还有沈家和慕家支持。

  郑家是郑太后、郑皇后的娘家,会支持圣人不奇怪沈家和慕家凭什么支持圣人?就因为沈清是太傅?朱修远不信,以沈清的城府,会因为几年的师徒情分,对圣人如此支持。

  他要是真这么讲情义,就不会在先帝在位时袖手旁观了,沈清在老皇帝在位时便是一人之下的重臣,他若肯全心全意辅佐先帝,先帝不至于如此焦头烂额。

  他不帮先帝,又怎么可能对小皇帝尽心尽力?朱修远想着沈家和慕家是两代的姻亲,他蹙眉道:“沈家会不会跟慕家暗中联手?”

  朱家的幕僚面面相觑,一位老者捻须道:“老朽曾跟顾太傅有几面之缘,对当年的事略知一二。”

  “顾太傅?”朱修远一怔,“他是谁?”不应该是沈太傅吗?

  “顾太傅是镇北王妃和顾夫人的父亲。”老者见大郎君还没反应过来,补充说道:“顾夫人是沈清的原配夫人,也是现任镇北王世子夫人的生母。”

  朱修远因父亲关系,对慕家还算了解,他大概听过镇北王世子的生母乃平郡顾氏女,镇北王世子是在京城长大的,却不知道镇北王妃身份如此显赫,居然是太傅之女。

  能当成太傅的,不算是生前册封,还是死后追封,都堪称文官之首,绝对的皇帝心腹重臣,朱修远奇怪地问:“既然镇北王妃是太傅之女,又如何当了镇北王妃?”

  慕家还够不上娶如此身份高贵的贵女吧?朱修远承认自己有些嫉妒,朱家显赫至此,他父亲也只能给他娶了公主,却没想让自己求娶一个真正的世家嫡女为继妻。

  老者笑道:“现任镇北王世子夫人不也是沈太傅的嫡长女?顾夫人唯一的女儿?”

  朱修远微微颔首,世子夫人的身份他是知道的,这也是他认为慕湛唯一胜过自己的地方,他凭着两家是姻亲的身份,娶到沈氏嫡女为妻。即便这妻子是丧母之女又如何?单凭她沈氏嫡女的身份,就足够大部分男人不在意这个小缺点了。

  “顾家数代单传,传到顾太傅那代,顾太傅膝下只有两个女儿,顾王妃和顾夫人在婚嫁之龄时,顾太傅病重,顾家偌大的家业、两个弱质女流,谁不眼馋?”

  老者提起往事唏嘘不已,“顾夫人那会已经和沈家定亲,顾王妃却死了未婚夫,当初想要娶顾王妃的不知有多少,只可惜都争不过镇北王。”

  “那会本来都定好冯氏女为镇北王妃了,却不想冯氏女不乐意嫁入镇北王府,订婚前夕同人私奔了,皇室为了安抚镇北王,才默许镇北王娶了顾王妃。”

  “冯氏女?”朱修远讶然问:“这又是哪家?”

  老者说:“是惠安皇后的娘家,从辈分上来说,是今上的高祖母。”老者跟朱修远慢慢解释着冯家的来历,心中暗暗叹息,朱家还是底蕴太浅。若是寻常世家子,这些都是自幼耳濡目染的,哪里需要特别教导?

  朱修远若有所思:“顾王妃会嫁镇北王府是因为冯氏,那沈清又怎么会把嫡长女嫁到慕王府?老皇帝怎么会答应?”

  老者说:“这门亲事还是宫中促成的。镇北王世子是难得京中长大,又活到成年的嫡长子,他天然亲近京城,皇家想让他娶个真正的京都贵女,为他在北庭谋权。”

  只有家世好听的世子夫人,跟父亲是实权官员的世子夫人是两回事,前者就是娶个名声,而后者能帮夫婿做很多事,更别说这对夫妻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兄妹。

  老皇帝和先帝都把镇北王世子当成消磨慕王府实力的棋子,现在看来两人的谋算也没出错,镇北王府这些年的确没之前张扬了,当然这也跟突厥实力大减,最近边境太平有关。

  但当初杀了阿波可汗的是现任禁军大都督,立下大功劳的是陵西折冲府的府兵,跟镇北王府关系不大,所以这些年镇北王府在民间的名声都弱了不少,人都是善于遗忘的。

  朱修远眉头紧皱:“所以这次支持小皇帝的不是慕王府,而是慕王世子?”

  老者摇头:“不好说,但镇北王还活着,未必会让世子完全当家,也有可能是镇北王也有心在京城分一杯羹。”

  朱修远神色凝重,别人都觉得镇北王府没落了,可同样身为镇守一方的武将,朱修远很清楚只要慕家一日掌着镇北军,镇北王府永远是朱家需要提防的最大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