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作者:满塘金鱼      更新:2022-04-15 22:27      字数:3373
  第120章:建厂

  木生和金河的事经由顾瑾玉这个大嘴巴传了出去,当然,她只传给魏淑华听,毕竟在她的认知里,没有什么是必须对魏淑华保密的。

  魏淑华其实早就知道了,跟顾瑾玉这个大嘴巴比起来,丁庆红才是真正的大嘴巴。想让她保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除非事关她家存款。而别人的事,在她这里根本瞒不了多久。

  “这件事在家里说说就行了,不要拿到外面去说。你木生姐姐毕竟是个未婚女同志,传出去了对女同志的名声不好。”魏淑华警告顾瑾玉,让她不要说漏嘴。

  顾瑾玉自然听话,她其实很知道好歹,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她心里门儿清。如果魏淑华不是她妈,她都不乐意说呢。

  果然没过几天,沈树枝也知道了,她下工回来就跟魏淑华聊这事,“听说那人是个当兵的,虽说结过婚了,前头那个还留下孩子,但男的是个能干人,他肯定养得起一家人。”

  在沈树枝看来,金河的条件算不上顶顶好,但也不算差了。要是这人品性不错,倒是配得上木生那丫头。

  “对了我咋听说,这人跟卫民前头那个牵扯到一起了,这是咋回事?”沈树枝听说的消息早已不知传了几遍,真真假假的分不清楚,她干脆问魏淑华,拿第一手消息。

  魏淑华无奈地看了她婆婆一眼,“妈,什么卫民前头那个,您可别乱说啊,小心被春花婶听到她跟你急。”

  “那女的叫啥来着,花还是草的反正就是这个名!她本身就跟卫民谈过,咋就不是前头那个!”沈树枝摆摆手,毫不在意的样子,“再说了,这事跟卫民关系不大,又不是卫民的错,怎么还不能说了呢!”

  “也对。”魏淑华顺着沈树枝的话头,把这话接了下去,“那人叫曲晓草,我们是在去的火车上碰到她的,她是去海城相看。结果呢,她心气高没相成功,就是这么回事。”

  其实哪是没相成功这么简单,那曲晓草呢也是厉害,她这边跟金河相亲,同时还跟另一个男人勾勾搭搭。那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省城钢铁厂的李敬明!

  当然,这话就不能跟沈树枝说了,否则要不了几天保管整个大队就都知道了。

  “那个什么花草!她那人我知道,哪里是看不上男的,她都二十多的老姑娘了,还想嫁十来岁的小年轻啊!”沈树枝扯出一抹别有深意的笑容,“她先前跟卫民谈的时候就跟别的男人勾勾搭搭,最后跟卫民没成,那个野男人也甩了她。她在咱们公社名声早都臭了,只能往其他公社说亲。这回又没成,估计是老毛病犯了!”

  什么老毛病?当然是勾三搭四的老毛病!

  当然,沈树枝也不是那种胡乱给人扣帽子的人,她之所以这么说,也是了解到曲晓草有这样的前科。因着跟对门李春花的关系好,她早对曲晓草的为人了如指掌。

  见沈树枝自己猜出真相,魏淑华只能叹服。

  而木生和金河的事就暂时告一段落,至于他俩最后会往哪个方向发展,这就不是魏淑华需要操心的事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小高桥大队都处于忙碌状态。合作社要赶订单,这次的交易会又给合作社带来大量订单,社员们天天加班,争分夺秒地赶制产品。而田里的稻子、地里的玉米也要成熟了,在夏天这个雷雨多发的季节里,抢收粮食也成了重中之重。

  扩大合作社规模已经迫在眉睫。

  但魏淑华不仅想要扩大规模,她还有更大的目标——办厂!

  而办厂的机会也很快来临。

  这天中午,魏淑华刚吃过午饭,正跟木生在仓库理库存,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由远至近。

  “妈!妈!接电话啦!有你的电话!”顾瑾玉气喘吁吁地冲进合作社,在她妈办公室门外大声喊着,“快点呀,邮递员叔叔还在外头等着呢!”

  她和魏琳琅刚吃过午饭,正准备出发去学校,就碰到骑着自行车送信的邮递员。同时,对方还带来口信,说有魏淑华的电话,叫她赶紧去邮电局。

  现在要安装一个电话是很费劲的事,魏淑华早就想给合作社安一个了,可惜上面不给批,这电话线就拉不过来,她有钱也没地方使。

  要是别人有急事找她,要么拍电报,要么打电话。打电话呢就得先打到邮电局,然后有人帮忙通知呢就赶紧通知,没人帮忙那就得等邮递员送信的时候顺便过来通知一声,特别耽误事情!

  魏淑华得到消息后赶紧骑上自行车,赶往公社。等到了下午顾瑾玉放学回家,就发现家里的气氛特别好,就像发生了什么大喜事似的。

  当天晚上,顾春来还开着大车赶回来,同时回来的还有一个生猪头,一对儿猪前蹄,一些像猪大肠猪心猪肝猪肺这样的下水,外加几根挂着精肉的大骨头。

  顾春来一回来就给两个孩子安排活儿干,“你俩去山谷看看,还有没有那个酒,要是还有就换点回来。”他说的是猴儿酒。

  “爸,今天是啥日子啊?”顾瑾玉不明所以,她爸不知从哪儿弄到这么多肉,看那架势今晚肯定就得全都做了,再说这天气也放不住。

  顾春来哈哈大笑,他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眉飞色舞地说道:“今天是好日子,是大喜的日子!我媳妇儿,你妈,她马上就要办厂子了!”

  啊?顾瑾玉张大嘴巴,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

  她妈要办厂了?这是啥时候的事,她没听说过啊!

  这家里竟然还有她不知道的事,顾瑾玉表示她很生气,追着顾春来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事还跟中午那通电话有关,电话是合作社的一个大客户打来的,对方在国外开着一家贸易公司,专门做进出口生意。他从去年交易会就开始关注合作社生产的四件套,当时下过一批订单,没想到这批货在他所在的国家卖得很好,他立马追加订单,就此跟合作社建立起稳定且友好的合作关系。

  今年的交易会上,对方又下了一笔大订单,面对这样的大客户,魏淑华也毫不吝啬,不仅赠送对方好几个八大套,还额外附赠四小套。这些东西走的是手工路线,兼顾了精致与朴素,同时又充满了野趣,拿回去送人也是非常不错的。

  何止是不错呢,这位先生把赠品带回去后,立刻被亲朋好友抢光。作为一个成功且出色的商人,他当时就意识到,这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商机。经过开会讨论,他们公司决定向魏淑华购买一批八大套和四小套,同时还希望魏淑华能为他们供应藤编包装盒,而包装盒的尺寸则由他们提供。

  魏淑华当时就答应下来,并且很快意识到,这就是她办厂的契机。她也没耽搁,立刻把电话打到乔定邦的办公室,询问对方的意见。

  而乔定邦也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惊喜,他当场在电话里拍定,这个厂子他同意办,不仅要办,还要办得好,争取把这个厂子打造成他们临江县的特色!

  没过多久,“高桥美术工艺品厂”正式成立,新的厂址就建在江边,离小高桥大队和公社都很近,交通也更加方便。而以前的前进合作社呢,也没扔掉,还是留在那里,成了专门的刺绣工作间。这里的环境比厂子那边更加安静,更适合做精细的活儿。

  现在的工艺美术品厂不仅生产四件套,同时还生产丝巾、领带、手帕、玩偶等相关产品,另外还有专门的藤编小组、竹编小组,专门生产包装盒。这些包装盒不仅给自家用,更多的还是销往国外。

  而之前魏淑华用来送人的八大套和四小套也有专门的小组来做,但有些原材料比如像干竹笙、干菌子等山珍,都是直接从周围几个大队,甚至周边几个公社收来的。

  高桥工艺美术品厂的建立,不仅给国家赚取更多的外汇,给县里创收,也改变了小高桥以及周边几个大队的生活。

  比如焦春桃一家,她爷爷的藤编手艺精湛,直接被选进厂里当工人,最后还当上大师傅,带了不少徒弟。更稀奇的是她未来嫂子卢苗儿,谁不知道卢苗儿是个傻子呢,但就是这么个傻子,竟然从一众正常人中脱颖而出,进了厂里当藤编师傅。

  要不咋说老天疼憨儿呢,卢苗儿不会干农活,脑子也不聪明,与人交际就更不行了,就是这么个在别人看来一无是处的女孩子,她特会编东西!

  就是因为这么个特长,她顺利进厂当工人,每个月拿到的工资比大部分男人还高,现在谁还敢说她是傻子?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个工厂的建立,给靠天吃饭的农民们带来太多的便利。

  秋到冬来,春回夏至,四年的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七六年。

  这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月初的时候,收音机里就传来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2-1723:57:50~2020-02-1823:57: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花花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