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第 113 章
作者:曹家大小姐      更新:2022-04-14 19:52      字数:7560
  这一点不止是廖清欢发现了,吕锅站在厨房角落里,手上端着碗,眯着眼睛品了品,然后看向正在做菜的小师弟。

  许勺似乎注意到他的视线,抬头看向他,疑惑的问道:“怎么了大师兄。”

  “没事,就是觉得这正宗的罗宋汤有点酸。”

  吕锅又喝了一口,若无其事的说道。

  许勺恩了一声,“是的,那边就是喝这个口味,跟咱们不一样。我也是出去后才知道咱们这边的口味都是经过改良的,为了迎合他们外国人的口味,我在菜品上也做了很多的改良。”

  “这宫保鸡丁就是改良的呗!”

  吕锅把碗放到一旁,只喝了两口便没有再喝了。

  他走到许勺旁边,看着他翻炒,从色彩搭配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为了迎合口味改良也无可厚非,就像他当年给领导做菜,同样也是需要改良菜品的。

  “对,那边其实不大能接受华夏菜,他们不能吃辣,不会吃什么猪蹄鸡爪这些,大肠多好吃的东西啊,他们那一听到就皱眉。我以前一直觉得,在美食面前应该是没人能抵抗的。但在不同的餐饮文化还有所谓的禁忌面前,做得再香,吃着再好吃,他们不接受还是不接受。”

  许勺嘴角带着苦笑。

  最开始他是在华人聚集区开餐馆,都是华人都还好说,他做的菜大家都能接受,因为好吃,大家都很喜欢。后来他慢慢的扩张,试图靠自己在鹰国立足的时候,问题就接踵而至。

  习惯的不同口味的不同,那些老外进来看菜单,一看食材是什么,可能翻脸就走了。他有自信,他觉得只要对方尝了味道就会喜欢,可对方别说尝了,哪怕是闻着香味很好闻,只要看到食材还是会走。

  他个人觉得老外矫情,但仔细去想,如果让他去接受那些只煎到三分熟的牛排,吃所谓的仰望星空,他也是接受不了的。

  所以他就只能放下心中的傲气,去调整口味,去适应他们的习惯。

  他调整后,慢慢的有老外进来了,再往后,他的店也越开越多。直到现在,他的店甚至开到米国。但每每睡梦惊醒,他都会把菜单拿出来。

  上面的菜名很奇怪,又是中式的,但做出来的口味又完全不是中式的。

  他自己都想不明白,自己做的,到底是哪一个国家的餐点。是国外的吗?不是,他运用到了国内爆炒煎炸等等做法。是国内的吗?也不是,口味和国内的完全不相干,甚至很多调味料他都用到了国外的。

  时间久了,许勺慢慢的忘记了当年学做的那些菜,做法是什么,调料是什么,甚至是味道。留在他脑海里的,只有那些被他调整升级后的菜品,那些被大家夸赞好吃,却完全不是国内料理的菜品。

  “小师弟,你走神了。”

  吕锅的提醒打断了许勺的思绪,他赶紧翻炒了几下锅。

  “不好意思啊,想别的事情去了。”

  见他就这么随便弄几下盛起来,吕锅眼眸微黯,盯着那盘菜看了几秒钟,才抬手接过去。

  许勺也没在意,转头去找二师兄,见他正在做大肠煲,很夸张的闻着味道。

  “我在国外那会,最想吃的就是这大肠煲了。二师兄你不知道,那国外人太挑剔了,猪血是不要的,猪皮是不要的,猪内脏全都扔了,猪耳朵猪脑袋都没人吃,也就吃一点猪肉。我刚去那会,就想着这外国人太不会吃了,猪身上的宝贝居然都不吃。不仅不吃,还买不到这些,他们那边的猪肉送过来,就只有猪肉,猪内脏这些全都处理干净,拿都不会拿过来。”

  林碗正尝着味呢,听他这么说,把筷子放下问道,“这些都不吃啊?那他们可真不会吃,不过咱们这也就咱们搞酒楼的不忌讳这些,以前海城人不都讲究,说什么大肠猪肺全都是下等人吃的,上等人可不能吃这些。”

  反正以前海城就是这样的,吃猪肺猪场还得偷偷摸摸到晚边了才拎回家,要被人知道了,那是会被笑话的哇。

  “那边也有这个意思,那些老外大多数都看不起咱华夏人,还说咱们茹毛饮血跟野人一样呢。”

  林碗眼睛一瞪,“啥玩意儿,咱们野人?我看他们才野人呢。小时候咱看到的那些外国人,个个身上的毛那么长,比起我们他们更像野人。”

  想到小师弟的儿子和孙子,他又赶紧改口,“你儿子和孙子倒是很好,像咱们华夏人。”

  许勺抿唇乐了,他那儿子和孙子都是正宗的外国长相,跟他一点都不像,也就一嘴华夏语是他教的。

  “行了,二师兄你让我尝尝这味道。在外面大肠买不到,后来好不容易买到了,我还做不出来以前吃过的味道,馋这一口真馋坏了。”

  林碗夹起一块大肠拿手在下面接着,跟那小时候那样送到许勺嘴边。

  旁边的张瓢看得眼睛直抽抽,捂着脸做自己的菜去了。

  许勺很自然的张嘴接了,海城做的大肠还是一贯的特点,浓油赤酱的,但吃着口味却不会很重,有些许的微甜,嚼着很q弹,大肠独有的味道透过舌尖,渐渐的唤起了许勺记忆中的味道。

  “二师兄做的好吃。”

  他真心实意的夸奖道,以前二师兄做菜是没有那么好的,他擅长白案,面点手艺非常不错。但在做菜方面好像不怎么开窍,每次师父重点教的就是他。但现在二师兄做菜的手艺非常好,这些年他进步真大。

  张瓢在旁边招手,“就你二师兄那手艺,亏你也夸得出来好吃,来尝尝我做的,这可是沙参炖鸭子,不比那下里巴人吃的要高级许多?”

  “诶诶,三师弟你这什么意思呢?大肠怎么就下里巴人了?以前师公做这个你吃得可比我们带劲多了。要让师父听见你说的话指定得骂你,食材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啊。”

  林碗还不乐意了呢,他做的大肠煲那是当年跟着师公学的,可惜他一直没学会师公就没了。这么多年在做菜方面他严格按照师父教的,细细琢磨细细打磨,虽说比不上师公的手艺,可对他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张瓢横了他一眼,拿勺子舀起一碗汤,汤面微黄,闻着奇香。

  “食材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的意思是你手艺不佳,做的可入不了咱国外回来的小师弟的口,还得是我这沙参炖鸭子配得上小师弟。要不我就说你不懂,小师弟他们舟车劳顿,最需要的就是补身体了。我这样一罐子汤,保证把小师傅这精气神补回来,这样他也不会见到师父直接晕过去。”

  许勺接过三师兄的碗,端着来到四师兄旁边。

  二师兄三师兄俩人经常吵的,以前也是这样,一般只有四师兄身边最亲近了。

  他慢慢的喝着三师兄给盛的汤,这汤闻着奇香还不算,喝着也是鲜美异常,极其润口。

  这让他想起了师父以前对三师兄的评价,脑瓜子灵活,就是心思不用在做菜上。做菜就爱投机取巧,没那个耐心,比如炖汤,人家是哪个时辰炖好的,他偏要一个半时辰。一个半时辰那汤的精华没炖出来,味道也没出来。可这碗汤却实打实的时辰炖够了,不然不会润口到这个程度。

  他仔细想了想,自己有多久没好好炖一份汤呢?

  像这样在炭炉子上,架着一口汤罐,拿着扇子时不时扇着火,中间盖子绝不揭开,自己得算准了时间,到点了才能将盖子给揭开的做法,确实是几十年没做过了。

  他开的饭店里也会煲鸡汤鸭汤,但那只是架一口半人高的不锈钢炉子,里面堆着鸡和鸭,香料一把洒在里面,然后注入清水。若是汤不够了,就往里面再倒一点清水,反正老外也尝不出来。

  但这样的做法在廖家酒楼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他还记得刚学厨那会,后院会摆上几十口炉子,每个炉子上都炖着汤。他和几个师兄一人守几口炉子,看着那些师傅到点就放一些食材到汤罐里。一个个步骤不允许出错,一份份食材都是定量的。等炖好了,盖子不揭开,直接端着汤罐送到餐桌上,到桌上揭开就满室飘香,全是汤的鲜味。

  那头倆师兄还在吵,许勺默不作声的将汤给喝完了。刚喝完,四师兄就夹了一些菜放到碗里。

  “别管他们,尝尝我做的葱油八角蟹,这个季节的八角蟹肥着呢,你小时候也爱吃这个。”

  杨盆憨厚的笑着,看着许勺的眼神还像以前那样,这是小师弟,他们都疼着的小师弟,哪怕已经这么大了,那在他们当中也是最小的。

  许勺看着碗里红艳的蟹壳,“其实那会是因为什么都好吃,才什么都爱吃。”

  他们师兄弟几个都嘴馋,主要就是因为酒楼里做啥都好吃,就没有不好吃的。螃蟹是海城人都爱吃的东西,他自然也是爱吃的。

  蟹壳上挂着几根青葱,葱油的香味由外向内的包裹着蟹壳蟹肉。吮吸一口是非常有味道的,葱油香味就像是渗入到灵魂一般,香得人不由自主的颤栗。

  蟹肉白嫩鲜美,夹着葱油还有香料的味道一起入口,吃得许勺都放不下筷子。

  他边吃边想,四师兄是怎么做的,这葱油八角蟹怎么能香成这样?

  师父以前说过,四师兄是他们几个当中最憨的,做菜中庸没有太凸出的地方,想做得好,就得加倍努力。可现在这一份葱油八角蟹把他吃服了,这是以前的四师兄做不出来的味道。

  “四师兄,你这进步,也太大了,怎么做到的?”

  许勺忍不住问道。

  “也,也没别的做法,以前师父不是说我想做好,就得加倍努力吗?我后来就很努力的给二师兄三师兄打下手,每天都很认真的跟着他们学习,仔细去回想当年师父教的点点滴滴,后来就慢慢的好起来了。”

  杨盆有点不大好意思,他最笨了,转不过弯来,就只能用笨方法。

  许勺停了下,想到了自己,自己好像在发现外国人不爱吃华夏口味后,就慢慢的迎合着外国人的口味改良,以前学来的做法还有习惯全都抛下了。他想着,还是在国内好,不需要去进行那些改变,只需要提升自己就行了。

  几个徒弟做好了菜,许盐也在张卫红的陪同下回来了。

  廖清欢见过不少外国人,当年的海城街上那些黄毛到处都是,老一辈的海城人看到黄毛都不会觉得稀奇。

  但那么多外国人中,这许盐是她见过的长得最好的一位。

  眼睛是海蓝色的,像大海,又像宝石。头发微卷,金黄色的头发在阳光下就像闪光的黄金。他身材还很高大,和陆长缨差不多,身上的穿着打扮都是非常时髦的,整个人的感觉则是绅士有礼的。

  比如许勺晕过去了,他在着急的同时却丝毫不乱阵脚,只是用中文告诉他们需要去医院。

  再后来得知没什么大问题,对方再看廖清欢,就很绅士的亲吻她的手背,告诉她,大概是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父亲会晕倒了。

  现在也是,同张卫红过来的许盐见到廖清欢眼眸就变的很深情,然后当着陆长缨的面和她拥抱,亲吻她的脸颊。

  “海城真美,当然,您比海城还要美丽。”

  温柔的夸赞就在廖清欢耳边响起,哪怕是经历过被诗人疯狂追求的廖清欢听着这么直白的夸赞都有些招不住。

  还没等她客气的说声谢谢呢,自己就被陆长缨一把拉了过去。

  “许盐,按辈分你应该叫她奶奶。”

  陆长缨冷面看着许盐,手揽着她的腰肢,主权意味非常明显。

  许盐耸耸肩,“我知道,所以我只能感慨一句生不逢时。”

  陆长缨听得脸更黑了,清欢还一个劲的夸这小子绅士,绅士个屁。

  张卫红怕陆教授和这新来的投资商闹矛盾了,哪怕人家关系深厚,可这亲戚也有拆伙的时候呢。这要是万一打起来或者是怎么着了,把人投资商弄跑了,他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陆教授,他们外国人就是这么豪放的,跟咱们不一样。这也只是他们那边的礼仪,您不用太计较啦。”

  陆长缨自己在国外呆那么多年,还能不知道这是国外的礼仪。只是他不喜欢旁的男人和廖清欢这么亲近,哪怕对方是她徒弟的儿子。

  “我知道,但你也说了,咱们这儿不一样,入乡随俗,还是遵循咱们这边的礼仪,不要对你的长辈做这些举动。”

  廖清欢扯了扯他的手,示意他不需要这么严肃。当着大家的面,她也不能直接说没关系,那是不给陆长缨面子。

  张卫红又赶紧对许盐说道:“陆教授说得也有道理,我们这跟您那不一样,华夏女子都比较含蓄,廖师傅也容易害羞。既然是长辈,那确实应该按照我们这边礼仪尊重长辈才是。”

  许盐微微一笑,海蓝色的眼眸深情的注视着廖清欢,“我可真不想听到您是我长辈这两个字,它不断的提醒我不应该冒犯。”

  这情话技能实在是太满了,听得廖清欢心肝都颤抖了。

  在陆长缨时隔这么多年再次忍不住摸向后腰的时候,许勺过来一巴掌拍在许盐头上。

  “放什么屁呢?少拿你忽悠外面那些女人的话到这里说,给我放尊重一点。”

  他看了眼陆长缨,心里暗道这可是陆少帅,人当年管着几十万兵马,哪是你一个天天混女人堆里的小混账比得了的。

  说完,他赶紧解释。

  “这小子长得好,从小就招女孩子喜欢,他这个人就这样,和加国人一个德行,只要是个女的都能深情告白,是我没教好是我没教好。”

  廖清欢摇摇头,“这性格挺好玩的。”

  哪个女人不想听情话啊,反正许盐说的这些话她不觉得冒犯,听着非常舒心。

  陆长缨睨了她一眼,抿着唇不说话了。

  “吃饭吧,张局长您也一起啊。”

  张卫红就想蹭这一顿呢,他时间都算好了,这个点回来刚好撵饭点的。

  一行人落座,许盐这下还挺老实的,和许糖俩坐在一起,父子俩跟套娃似的,看着格外养眼。

  林碗他们师兄弟几个坐一起,挤挤挨挨的,跟小时候一个德行。

  廖清欢和陆长缨俩坐主座,带着俩孩子,招呼着大家吃菜。

  张卫红挺不客气的,夹菜的时候还说着呢。

  “我是没想到原来这投资团和廖家酒楼还有关系,本来安排的接待点就是在这里的。我可啥都不知道,但就是这么赶巧你们说是不是?”

  廖清欢看了眼许勺他们,搭了话。

  “可不,谁也没想到啊!”

  然后很不经意的问了句,“这安排接待,他们那边可以指定的吗?”

  “可以啊,来国内投资的都是贵客稀客,只要他们指定了,我们跑断腿也得安排到位。”

  张卫红啥也没发现,很实诚的说了。

  现在情况就是这样,国内需要投资,欢迎投资,不管是华侨还是正宗的国外团队,他们都热烈欢迎。百废待兴,一切都需要发展。只要是来个正经投资的,他们都要认真接待。

  许勺眨了眨眼睛,悄咪咪的将自己的脑袋缩了缩。

  “我记得张局长您说过,这投资团队来之前就一个要求,是要吃地道的海城美食对吧?得亏是您想到我们廖家酒楼头上,不然我们和这投资团队还真不一定能碰上呢。”

  廖清欢笑眯了眼睛,愣是把吕锅几个人看得脖子凉悠悠的。

  “不是这样的师叔,没直接指定廖家酒楼是因为怕咱们这怀疑廖家酒楼和我们有啥勾结,这不是没敢指定嘛。要知道国内是这样的态度,我肯定嚷嚷着一定要吃廖家酒楼了。”

  许勺解释了两句,再不解释,师父的眼神都要化成刀子扎在他身上了。

  “对对对,很多外国友人是不知道咱们国内的情况,还以为咱们像以前那样呢,不少人都是观望的状态。廖师傅您想想要还跟以前那样,这国外投资团队来了,还指定吃廖家酒楼,咱这整个酒楼都跑不脱您说是不是?”

  张卫红琢磨过味来了,廖师傅是不满意自家这师侄没直接指定廖家酒楼呢。那不能让廖师傅误会,坚决不能让他们之间产生隔阂。现在的张卫红宛如墙头草,哪边不对护哪边。只要能把投资团队稳住了,别说墙头草了,狗尾巴草他都能当。

  廖清欢轻哼一声,拿勺子舀了一勺子宫保鸡丁,“都吃吧,这事我不说了,吓得跟什么似的,我是那么转不过弯的人?”

  “那必然不是,师父,这是我做的宫保鸡丁,改良过的,外国人爱吃,咱国内的不一定喜欢吃。”

  许勺殷勤的站起来,又给他师父弄了一点。

  廖清欢尝了几口,什么也没说,又细细的吃完了,端起旁边陆长缨给她舀的汤慢慢的喝。

  酒足饭饱,许勺许盐他们就留在后院住,他们带过来的团队在酒楼吃完饭,就被张卫红安排去住招待所了。

  廖清欢叮嘱了小丸子做好作业,就到吕锅门口敲了敲门。

  “我就知道师父您会过来。”

  吕锅穿着整整齐齐,还没有睡的意思。

  廖清欢转身往书房走去,吕锅赶紧跟在后面。

  “你也尝出来了?”

  “何止是我啊,二师弟三师弟他们都尝出来了。小师弟做的我们一碗一碗的吃,就是不想让其他人比出来。”

  吕锅低着声音说道,小师弟这么久没回来,他们肯定都要尝尝小师弟做的菜。小师弟一口一个外国人爱吃,他改良过的。可再怎么改良,做的菜没滋味了,这问题可就大了。

  因为他们几个都做了菜,怕大家伙尝了说出什么不对劲的话,于是他们师兄弟几个把罗宋汤还有宫保鸡丁都分了,愣是不敢让小师弟自己也尝。

  廖清欢唇角都拉直了,她下午喝了罗宋汤后心里就一直在想着这事。

  再到吃了宫保鸡丁,那心里酸得像要爆炸了一样。

  随着师父走进了书房,吕锅将门给带上。

  “我跟小师弟打听了,他说是为了迎合外国人的口味才改良的。但咱们都知道不是改良的事,而是他做的菜没滋味了。”

  廖清欢坐到椅子上,靠着椅背沉思。

  “他自己还不知道。”

  吕锅点头,“对,他自己不知道,我听他说,他在国外开了好多家店的,生意做得非常大在。因为改良得好,小师弟话里的意思还挺得意的。”

  他一口一个外国人爱吃,像是获得了外国人的认同感就不一样了一般。这种感觉听得吕锅有那么点不舒服,但小师弟在国外讨生活不容易,心态转变了也可以理解。

  廖清欢伸手扶额,她现在头疼,惋惜小徒弟的灵气,又觉得自己这个师父当得着实不到位。

  吕锅拿着旁边的开水瓶给她倒了一杯热水。

  “您别想那么多了,小师弟都这么大年纪了,想再改回来,难。”

  更何况他也不一定愿意改,外国人的认同,对小师弟来说比他们的认同更加重要,这是吕锅想到的。

  廖清欢伸手拿水,一不小心被搪瓷缸子外面烫到手指。

  她嘶了一声,捏着手指缓缓摇头。

  “年纪大了就不改了?我当年怎么跟你们说的,无论做什么都怕被同化。现在海城那么多老菜式都没了,大家嫌麻烦怕麻烦,就一而再再而三的简化,很多孩子都吃不到正宗的海城菜了。咱们廖家酒楼这么多年传承下来,只有不断优化从来没有被同化的说法。我能理解小勺迎合外国人改良,我也赞成他改良,但他改良得自己做菜的水平退化成这个样子?改良到自己做的菜没有了一点自己的特色?”

  吕锅观察着自己师父的脸色,发现她不是生气,只是心痛,便松了一口气。

  “既然小师弟回来了,那师父您当着他的面说,他能听进去的。”

  廖清欢沉默了,其实她不确定。

  小徒弟和其他徒弟不一样,其他徒弟是自己争着抢着入门的,小徒弟则是被卖进来,她主动去说收他做徒弟的。

  从一开始学厨,小徒弟的表现就不是太热情。哪怕他有灵气,但他对学厨这件事,好像并不是太在意。

  更何况这么多年过去了,小徒弟变成了什么样子,她说不准,也看不透。

  晚饭问张卫红的话算是试探,试探小徒弟对廖家酒楼还有几分心思。虽然小徒弟的解释是很不错的,但廖清欢还是不满意。

  因为他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指定到廖家酒楼来,却偏偏选择了任由张卫红他们安排的方式。

  廖清欢想着,或许是自己多虑了。只是她这心里,确实有些不大对味。

  想得入神的时候,门被人敲响了。

  “师父,大师兄,你们在里面聊什么?”

  许勺站在门口,敲了几下门,压着声音问道。

  廖清欢和吕锅对视一眼,吕锅站起来将门打开。

  “商量这几天要带你们去哪玩呢,这么多年没回来,是不是得好好招待你们啊。”

  吕锅和许勺这么说道。

  许勺站在门口没动,他看向廖清欢,扯了扯嘴角,神情低落。

  “师父,大师兄,我总觉得我好像融不进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摸摸小勺子

  感谢在2020-10-2221:26:06~2020-10-2322:54: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鱼儿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萧亦寒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