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作者:静寂月      更新:2022-04-14 08:04      字数:3659
  用过午膳, 太后由皇后亲自伺候漱过口,满意笑道:“哀家上了年纪,午后不睡上一会儿,浑身不得劲。”

  皇后殷勤道:“臣妾扶您回寝殿,伺候您歇晌。”

  太后点头赞许:“皇后孝心有加,那就走吧。哀家歇息好了,再过来, 与小辈们说话解闷。”

  “是。”皇后搀扶着太后, 往寝殿的方向去了。

  皇帝去御书房处理政务,皇子和大臣们也都散了,萧煊带着琉月和常侧妃柳侍妾, 前去景福宫, 给淑妃请安。

  淑妃赐了座,问了些日常琐事,关心过儿子,目光在琉月的小腹上扫了两眼,“韩氏,可有动静?”

  琉月脸一红,连忙跪下道:“回禀娘娘, 妾还未有身孕。”

  萧煊帮着说话, “韩氏年纪尚小, 养养身子,明年再要也不迟,儿臣不着急子嗣的事。”

  淑妃听着有些揪心, 扶了扶鬓边的金凤含珠发钗,眉间慢慢笼上一抹忧色,“你不着急,本宫心里可是着急的很。你后院人少,更要雨露均沾,你顾念韩氏年纪小,常氏她们几个看着都是好生养的,有空也往她们的院子里多走走,本宫一直盼着抱孙子呢。”

  萧煊不想让母妃操心,只得应下,“是,儿子谨记。”

  答应归答应,也只是嘴上敷衍,其他人的院子里,照旧是不会去的。

  坐着吃了一盏茶,淑妃问福林什么时辰了,福林回了话,淑妃懒懒道:“这会子,太后她老人家应该起身了,咱们去御花园候着吧。”

  一行人乘坐步辇来到红叶满枝的御花园,这里已经被人精心布置过了,中间搁着一尊闪闪灼目的金制凤座,是给太后坐的,下首依次摆放一溜花梨木雕花案几,上面摆着茶点小食。

  四周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盆盆盛放的名品金菊,开得如瀑布挂流似的好看。

  不多时,太后在皇后的搀扶下,雍容华贵地走过来,面上带着一抹舒展的笑意,看起来精神头很好,应该是歇了个好觉。

  众人忙跪下,“给太后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

  太后一副笑模样,摆手道:“别跪着了,都起来吧。”

  “是,谢太后。”

  太后往凤座上一坐,抬抬手,示意众人落座。

  琉月坐在王爷身后,悄悄往周围略扫一圈,来的大多是女眷,皇子们也都在,一个个容貌出挑,盛装出席,算得上是十分养眼的相亲宴了。

  皇后笑道:“光这么一板一眼地坐着喝茶,好生无趣。难得今儿这么热闹,不如,臣妾叫上几个才艺出众的,给您弹弹曲跳跳舞,解解闷可好?”

  太后笑呵呵道:“皇后所言,正合哀家心意。今日来了不少生面孔,哀家想着,将园子里所有女眷的名字抄在纸上,抽到谁,由谁上来进献才艺,如何?”

  皇后听了,附声道:“儿臣觉得这样挺有意思,就照太后说的办。”

  说罢,吩咐总管福迎,让他下去办了。

  琉月以为来这儿,就听听太后唠嗑,吃吃点心,没想到还有才艺表演这一环节。

  糟心的是,竟然要抽签,万一抽到她……琉月秒作苦瓜脸,琴棋书画,无一样精通,她可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才艺啊!唉,丢不起那个人。

  不大会儿,福迎呈上来一只鎏金掐丝罐子,“请太后抓阄。”

  太后伸手进去,摸了一只泥金纸签,打开,交由皇后念道:“尚书府嫡女,苏碧雪。”

  听到自己的名字,苏碧雪从座位上起身,她穿着一身荷花色绣折枝海棠的衣裙,素净却动人,来到中间,向太后和皇后见了礼,从宫女手里接过琵琶,调试一下音色,玉指轻拨银弦,缓捻情思,弹奏了一首《塞上曲》。

  “臣女不才,献丑了。”一曲终了,苏碧雪抱着琵琶福身道。

  “不错,琵琶铮铮,余音悠远,哀家听得很是入迷。”太后抬手,“赏。”

  “臣女谢太后赏赐。”

  太后又抽了一只泥金纸签,念道:“陈国公府,陈锦兰。”

  陈锦兰穿着一身樱粉色绣芙蓉花褙子,搭着月白色刺绣花草纹绫裙,行走间似春日里柔软的微风吹动枝头绽放的粉樱花。

  她的头上挽着青螺髻,别着一支金累丝五色攒珠步摇,更添娇艳。

  陈锦兰上前,盈然一笑,越发显得容貌姣丽,温婉碧秀,“臣女陈锦兰,给太后请安,祝愿太后福如东海,松柏长青。”

  太后笑道:“你母亲送给哀家的一柄由和田暖玉制作的玉如意,哀家甚是喜欢。”

  陈锦兰粉腮映笑,满是欢喜的神色,“和田玉触手生温,冬日里可暖手用,能得太后喜欢,是臣女及家母的福份。”

  太后笑着向皇后道:“这陈国公家的,是个会说话的,长得也不错,配哀家的孙儿正好。”

  皇后本也中意陈锦兰,和陈国公府也有亲戚,自然要帮嘴,“锦兰今年十五,尚未许过人家,皇子们个个出众,也要看她喜欢哪一个了。”

  陈锦兰羞涩难当,脸也红了,偷偷往晋王那边瞄一眼,立刻收回视线。

  早听人说,晋王俊美无双,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晋王至今未娶正妃,若是能如愿嫁给他,琴瑟和鸣,也是美事一桩。

  陈锦兰又福身道:“臣女愿为太后献舞一曲,聊表心意。”

  太后微笑颔首,“可。”

  “容臣女先去换衣。”

  “你去吧。”

  陈锦兰下去了,等了有一会儿,她换了一身石榴红水袖舞衣,旁边笙箫奏响,她就舒转长袖,扭着腰肢跳了起来。

  她的舞姿曼妙,如云中飞燕轻盈,又似月下芙蓉妖娆。

  一曲将罢,她将两袖齐齐伸进宫女端上来的鎏金缠花盆里,那盆里装的是墨汁,后边有几名太监抬着一副牙白的绢帛过来,立在陈锦兰跟前。

  待袖子蘸饱了墨汁,陈锦兰挥袖,在绢帛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寿”字。

  太后眉开眼笑,鼓掌道:“此舞别具一格,哀家很满意,赏!”

  “臣女谢太后赏赐。”陈锦兰笑着退下。

  接着,太后又抽一签,递给皇后,皇后展开念道:“晋王府,韩氏。”

  啊!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琉月心中一震,她除了吃和睡,啥都不会啊。

  萧煊转过半边身子,看着她,“去吧,把你跟素兮学的那套剑舞演示一遍即可。”

  琉月硬着头皮起身,走到中间,先是说两句贺词:“妾,晋王府韩氏,给太后请安,祝愿太后松鹤长春,日月长明。”

  太后笑着点点头:“那就开始吧。”

  琉月接过宫女呈上来的剑,行了个剑礼:“是,妾献丑了。”

  琉月熟稔打令,挥剑起舞,矫如飞风,令人应接不暇。

  有前头陈锦兰惊鸿之舞珠玉在前,她剑舞的再好看,也挣不了多少印象分。

  于是,剑舞结束后,琉月福身道:“妾还有一物要进献太后,但是要借刚才那位姑娘写的寿字一用,请太后恩准。”

  太后看她模样清丽乖巧,声音也如黄鹂一样好听,闲闲道:“哀家准了。”

  “是,太后。”琉月摘下自己随身佩戴的荷包,倒了一点香粉在手心,沿着月白色绢帛上“寿”字的字迹,细细抹匀。

  全部抹完了,香粉也用的差不多了。

  皇后不知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问道:“你要做什么?”

  琉月道:“请娘娘和太后稍等片刻,一会儿便有惊喜出现。”

  萧煊似乎猜到她要搞什么名堂,但笑不语。

  隔了一小会儿,御花园各处的蝴蝶争相飞了过来,密密地停在那个寿字上。

  无数只五彩斑斓的翅翼轻轻扑动,在阳光下闪烁着艳丽迷人的色泽。

  “剑舞的不错,这副蝴蝶寿字,心思甚妙。”皇后细细打量她两眼,“你叫什么名字?”

  “回皇后娘娘的话,妾姓韩,名琉月。妾借花献佛,娘娘谬赞了。”

  太后惊喜不已,看的眼睛都不眨,“哀家今日真是高兴,厚赏!”

  “妾多谢太后赏赐。”琉月将短剑交于宫女,就退了下去。

  “雕虫小技!”陈锦兰冷哼一声,气不打一处来,手里的帕子都揉皱了。

  为了这次太后寿诞,她闭门不出,苦心练了三个月的水袖舞,到头来,只为他人作嫁衣裳。

  那副寿字,明明是她写的,凭什么被一个低贱的侍妾抢了风头!

  不过大庭广众之下,不能失了分寸,她很快调整好情绪,面上又是一副温婉恬静的样子。

  萧煊看着琉月走来,唇边笑意如十里春风,“那香粉可是杏婵送你的?”也只有那丫头才会弄出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琉月在自己座位上坐下,整理裙摆,“是啊,我的荷包做了两只口袋,分别装了不同的香粉,两种香粉调和在一起才会有吸引蝴蝶的功效。来之前我就防备着别有进献才艺这一出,没想到还真用上了。总算没给王爷丢脸。”

  萧煊满眼尽是温柔的笑意,“你只会给本王长脸。”

  琉月心里甜甜的,含羞低下头,不去看他了。

  宴罢,太后叫了散,陈锦兰扶着母亲王氏,走在铺着青砖的宫道上。

  陈锦兰关心问出声,“娘,您怎么了?在宴上女儿就看你神色不对,似有心事。”

  王氏皱了皱眉,思索片刻,才开口,“那个韩氏,为娘好似在哪里见过,想了半日,终于想起来,她和那个被烧死的贱人,长得十分相似。”

  陈锦兰瞪大双眼,惊疑地转过头,“娘,您是说,爹爹安置在江南的尤氏,她的女儿,没死?”

  王氏微凉的手紧了一紧,“世上长得相似的人也不是没有,兴许是巧合吧。不过,为娘不放心,还是暗中派人查一查,才能安心。”

  陈锦兰应道:“是,此事交由女儿来办。”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啦。

  马上开学了,有些怀念美好的大学时光。

  祝大家每天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