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作者:越吟柒言      更新:2022-04-14 07:18      字数:3494
  五行灵气囊本就空间太小,有了这个袖里空间之术,却是正正好能弥补上她携物的难处。

  不过袖里空间也有一定局限性,它虽能携带更多的东西,却无法完全消弭物体的重量,所以在修真界,这个法术是十分鸡肋的。

  毕竟,并非所有的法修都兼炼体;除此之外,储物袋也是非常物美价廉的。

  谁会想不开去学这个袖里空间之术?不仅施法技术难度颇高,而且学了几乎都用不上。

  要知道连《练气必备术法》玉竹简上都没这个了,大概只有她这种被迫背了大半藏书阁的人才会知道。

  宁姜想到这,只觉世事无常。

  她当初之所以会把这个术法记下来,就是受了前前世的影响,总觉得能随身储物多酷,万一沦落到一个没储物袋的地方,她一个法体双修的修士,掌握了这个不就算是未雨绸缪了嘛。

  结果,现实和理想总是差了那么一点。

  宁姜被家族扔到凡人界当兵之时,虽然炼体的基础还在,但灵力那是被封印得彻彻底底,连根灵气丝都感受不到。

  这毫无修为的状态,袖里空间知道了跟没知道毫无区别,反正都用不上。

  不过现在,哼哼。

  果然这术法学了总会有用上的一天。

  袖里空间之术不像轻身术,宁姜用过的次数不多,仅仅是当初接触的时候试了几次。

  所以为了施法效果保险起见,她最好先收取一个重量适中的物体保持几天,让身体熟悉那种随时载物的状态,才不至于突然走着走着,东西就从袖子里掉了出来。

  至于收取什么好呢?

  宁姜想了想,又将目光移到了那座石英假山之上。

  石英的硬度在普通矿物中称得上不错,而且在这一大块石英之中,还有一个估摸拳头大小的石英石结晶体——水晶。

  若是到了稍微安稳的地界,把里面的水晶取出,应该也能换上一笔钱财吧。

  或者收取其他的试试?但好像也没什么更好的选择了。

  宁姜当机立断,觉得自己跟这块石英假山也算有缘分,趁着无人注意,特意将紧口的袖子划开一条道,接着甩了甩手,默念袖里空间,将假山收了进去。

  好沉。

  假山是顺利收了进去,在原本的地面也只留下一个浅浅的大坑,宁姜却条件反射地想立刻把它扔出来。

  要知道她原本的感觉是身轻如燕,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小轻功赶路整天,且不流一滴汗水。但现在,估计用上小轻功,速度也要折损大半,而且体力消耗也成倍增加了,能用上半天就算意志坚强了。

  唉!

  宁姜走了几步,大致习惯了这种感觉,不禁呼出一口气,苦中作乐地想到:幸亏这袖里空间不是将物体所有的重量都压在身上,起码还消减了几十分之一,不然她宁愿拮据点,也不想用这个术法了。

  没有石板铺盖、仅是把土夯实的路面,被宁姜浅浅地踏出痕迹。

  因为鞋子本就偏大,而她原本的脚是比较小的,走了一段路程一看,地面上留下的脚印基本就完全暴露了这点。

  宁姜意识到这,心里微沉,但这个重量的假山又确实是她练习袖里空间之术的最好选择了。没办法,该累的时候还是要累点。宁姜又默默地提气,将小轻功使上,不让身上全部的重量都落在脚上,以免留下破绽。

  她走到约莫西冸镇中心,但刚巧又离李府不远的地方,凝神聚气,压着嗓子使出扩音术,顿时让一个年迈老者的声音传遍了全镇。

  “人与兽同,皆有趋利避害之心;但人与兽分,因有仁义道德之底线。古有勇者杀身成仁,举仁德之火照耀浊世,俗人问他:‘何必为之?’,勇者答:‘一人默,则万万人默;一人发声,则声浪骤起,无物可抵。吾宁为无头立,不做苟且虫。’”

  “呵呵,你们这些苟且之人啊——”宁姜故意别有用心地停顿了一下,语气中带着不屑和无奈,“有人要修士赠你们一条生路,修士问他:‘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此人不答,长跪于地,作揖不起,必要修士答应于他。修士我无法,只好将这条生路刻于青墙之上。你们、找去吧!”

  “哈哈哈,世人皆愚妄、皆愚妄……”

  随着扩音术慢慢削弱,老者的声音逐渐消失。

  一个充满智慧和手段的世外高人形象陡然跃然纸上。

  宁姜也不打算去观察那些“观众”的反应。

  她已经耽搁太久时间,恐怕李敏卿也不好再拖延下去。

  但匆匆离开之际,她还是隐约听到了一些人关在家中的交谈声。

  有男子咬牙切齿,愤恨捶墙,“那些高人说着轻松,怎么会懂我们的不易?但他有一点却是没说错,李家对我们有恩,我们确实不该什么都不做。”

  “你想做什么,良人?”妇人紧紧搂着自己的孩子,声音因为恐惧而有些颤抖,她也知道无视别人的恩情不好,但没有能力的她宁愿闭着眼睛做一个无情无义之人,只要能保住家人的性命便好。

  干瘦男子看着同样消瘦了许多的妻子,眼睛微微一黯,他怎能不知妻子对家人的重视?

  这些日子里,家中的食物,妻子一向吃得最少。

  他略微放缓了些语气,显得冷静了几分,“放心,我岂会冲到那李府去做什么傻事?不过,有件事我们倒是可以做做——”

  “李府一向与林家交好,若论恩惠,谁受的会比林家多?但你瞧那林伯,李家出事之后,他不仅无动于衷,甚至还小人一般,帮着那主薄、百夫长做事,怎不比咱们可恶?那些人还这般看重他,我瞧着,他肯定做了什么昧了良心的事!”

  “良人,”妇人知道丈夫没有一时冲动,再回忆起之前从别人那听过的交谈,也不禁有了些支持他的想法,“我觉得你没有猜错。之前我去河边浣衣时,曾听到住在林家隔壁的刘婶子说,已经好些天没见到林家的大儿了。”

  “那林家大儿一向跋扈,一旦有了什么好事,必会嚷得街坊皆知,最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怎么可能好些日子不见踪迹?恐怕,是被人用过之后就给杀了。”

  “而且,刘婶子还跟我悄语,说也不见林家那两个小儿出现。除了林伯每日早出晚归,仅剩的林婶子偶尔出来挑水。那林婶子每次都是神情恍惚,听人叫她也不答应。怕是,这林家还有外人在。”

  “不过昨日,刘婶子说林家的水也该喝干了,却一天不见林婶子出来挑水,而那林伯也好几天未归,所以就觉着有些不对劲,但也不敢去敲门细问……”

  “你若要去,可以叫上些人,多多小心。”

  男子听着妻子的消息,一个念头转进了他的脑海。

  这高人既然答应了李家人的要求,必是救下了幸存的李家人,照他那语气听,便知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

  而且,这难民进镇都快跑到李府边了,怎么一路上除了镇口的阻拦,便再无阻力?

  看来,那原本鸠占鹊巢的主薄,要么被高人杀了,要么就是逃跑了。

  既然这样,不管林家究竟是什么情况,他们肯定也没了撑腰的人。

  他现在邀着其余镇民一同前去,将事情问个清楚,将林家处理干净,不也算报了李家这些年对他们的恩惠?

  细思到这里,男子的眼睛都不禁亮了。

  只听了半截的宁姜,并不知道那些镇民究竟是怎么想的。

  反正该做的事情已经完全做完,她现在所有的精力,都是在保证不留下破绽的同时,尽快扛着那一大块石英假山追上船只。

  气喘吁吁的宁姜跑了约半柱香,才看见仍在离岸已经有一小段距离的船只。

  而李敏卿正站在甲板上,眼睛一直盯着宁姜离开的方向。

  他突然有些懊恼为何要拜托对方做这件事,或者为何不早早下了决断?

  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她真的能顺利赶回来吗?

  因为此处已经十分接近那个暗渡口了,若是再拖延下去,他们便无法在天黑之前渡过浊河。

  要知道夜里的浊河,对比白天的浊河,完全就像变了一条河流一般。

  即使是他,也无法保证能安然带人渡河。

  难道,真的要等到明天了吗?但迟则生变,谁也无法保证这附近是否还有卓尔耿别的同伴。

  等看到宁姜时,李敏卿不禁有些激动,微红的桃花眼又有了几分撩人的风情。

  他真想吩咐其余人将船更加靠近岸边些,就见到宁姜已然动了。

  只见她从地上拾了一把石子,然后朝着他们船只的方向用力抛来。

  她的力量极大,在李敏卿的眼中,那被抛来的石子就仿佛真的能砸到他一般,不由得让他特意往旁边躲了躲。

  当然,以宁姜如今的负重,她是不可能将石子抛出这么远的。

  那些石子,最近的也离船只还有十余米的距离。

  紧接着,宁姜努力提气,将小轻功与轻身术一同结合,踩着一路的石子,跳跃式地飞至船只甲板之上,落到李敏卿的面前。

  而那些被她当做落点的石子,因为无法承受的重量纷纷破裂掉入水中,砸出一个个小型水花,颇有几分“百花盛开”的韵味。

  被如此高深“功夫”震惊的李敏卿,桃花眼也瞪大了几分,但他还没来得及说些什么,就被瘫倒在地的宁姜截住了话。

  “速速渡河。”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更在凌晨,还在码,别等了,快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