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第八十章
作者:雪上一枝刀      更新:2022-04-14 00:49      字数:3508
  虽然一个实验小组的组长算不上什么,甚至都不是一个正经职位,但毕竟是系里的第一个大项目,若是顺利完成了,那可就不一样了。

  因此,年轻的老师比如孙丽丽郑南方对此没有意见,杨云仙等几个副教授心里就不太舒服了,虽然肖姗毕业名校,能力也不错,但毕竟太年轻了啊。

  不过,她虽然资历老,但组员里还有资格更老的,尤其还有副主任隋建奎,根本轮不到她提意见。

  现在肖姗提到了项目资金的问题,她的脑子才一下子转过来弯儿,这个小肖老师有钱,一下子拿出来六十万投入实验室,这一点不得不说的确做得很好很到位,曹主任是个滑头,系里穷得什么也没有,给不了实际的奖励,就给了一个虚头巴脑的组长。

  其实谁不知道,搞科研可不兴那一套,是谁的成果就是谁的成果,要是顶头领导胆敢侵占下属的科研成过,如果这样的事情落在她的头上,就是豁着丢了工作,也要一路往上告,一直到公平解决为止。

  想到此,杨云仙第一个鼓起掌来,笑着说道,“曹主任,隋主任,肖老师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能力十分突出,而且思想觉悟高,这个组长非她莫属!”

  有人带头,所有的老师都跟着鼓起掌来。

  肖姗微笑着说道,“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信任,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这个实验组的组长,同时也希望在咱们的共同努力下,咱们机械工程系变得越来越强!”

  任何情况下,都是经济决定了上层建筑,肖姗投入了六十万,虽然没有一毛钱的红利回报,但,的的确确有了很大的变化。

  不光是曹主任和隋主任对她的态度不一样了,系里大多数老师,见到她也更加的客气了。

  尤其是涉及到实验室的使用问题,无论是她本人,还是她带的学生,都有优先权。

  这倒不是校方或系里的硬性规定,而是大家不约而同的做法。

  担任了小组长之后,肖姗明显更忙了,组里成员不少,几乎涵盖了整个系里的专业老师,不少还是拥有副教授职称的老教师,但他们机械工程系成立以来一直默默无闻

  ,学校连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大家授课几乎都是纸上谈兵,开得科目又少,人的大脑越用越聪明,越不用越生锈,教授们的理论知识没那么全面,动手能力更是不行。

  因此,很快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譬如,像杨云仙这样的副教授,她进了实验室是不肯亲自工作的,总是拿出一副长者的样子,去辅导那些年轻的老师。

  一开始,还真有老师跟她请教,但遇到稍微难一点的问题,杨云仙也答不上来,只是敷衍了事,时间一长,大家自然心里就有数了。

  尽管没人请教了,但杨云仙们还是不肯老老实实的制图做实验。

  其实,为了避免发生学术上的矛盾,肖姗很花了一些心思,她把整个项目反复研究过了,找出了几个技术难点,把项目拆解成了几部分,征求了两位系主任的意见之后,将老师们又分成几组,分别下发了不同的任务。

  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效率比较高,二来也防止有人会浑水摸鱼。

  真没想到有些人的脸皮这么厚。

  如果是钢管厂出现了这样的员工,肖姗作为老板,可以二话不说直接开除完事儿,但这里是大学,不是她的工厂,尤其她不过是个普通的讲师,对方却是如假包换的副教授,年龄至少也长她十五六岁,直接批评是不行的,而且可能还会起反效果。

  肖姗很快想到了一个妥当的办法,之前她分小组,原则上用的是平衡术,每个组里都有老中青,目的是让每个小组的实力都差不多。现在她完全推翻了之前的做法,隋建奎和其他两个老教授是第一梯队,以杨云仙为首的副教授等五人是第二梯队,剩下的中青年讲师,按照能力的不同分成第三和第四梯队。

  这下杨云仙们不动手是不行了,他们队里谁也不比谁差,个个都是副教授,个个都好为人师,若是还像以前那样去指导别人,因为没有年轻老师,自己梯队的任务没人做,那就势必落后于别人了。

  输给隋主任带领的第一梯队不丢人,但总不能输给那一棒子小年轻吧?因此,这些副教授们的态度变得空前积极了,虽然体力上甚至是脑力上都不如青年教师了,但能评上副教授职称,自然个

  个都是聪明人,聪明人若是认真的话,总会很快有成效的。

  杨云仙一般情况下不沾别人的便宜,也最不喜欢别人沾她的便宜,她和其他教授把收到的任务讨论了好几天,硬是又拆解成几个小部分,具体负责到个人。

  这么一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谁也不干扰谁,进度反而快了很多。

  不知不觉中两个多月过去了,已经是阳历的五月底,鹿城的夏天马上就要到了。

  傍晚五点钟,已经到了正常下班的时间,但充斥着机器吴嗡鸣声的实验室里,不少老师还在加班加点,除了孙丽丽这样的年青老师,还有几位教授和副教授。

  肖姗站起来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冲旁边的助教招了招手。

  “小王,麻烦你出去跑一趟,去校门口的饭店买些烧麦回来,记得多买点啊!”

  小王是个有些腼腆的高个子男生,接过钱就跑着出门了,很快,他拎回来两大包烧麦,因为是才出锅的,吃起来还有些烫嘴。

  隋主任老家是山西人,习惯吃面食,最喜欢吃的就是烧麦,这一家的烧麦做的十分地道,面皮是用全面面做的,比麦芯粉更有小麦的清香,又软又有筋骨,里面裹着的肉馅更是诱人,咬一口满嘴是油,有猪肉的,有羊肉的,还有素三鲜的,最好吃的,当然还是羊肉的。

  他一口气吃了三个,心满意足。

  隋主任是苦出身,想当年为了吃一顿烧麦,硬是攒了一个月的零钱才实现了。

  小王是个细心人,不但买了烧麦,还去打了两暖瓶热水,大家吃过烧麦,又喝了热水,迅速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一直到七点多钟,实验室里的老师才陆陆续续的下班了。

  肖姗收拾了一下桌面上的东西,看了一下旁边的孙丽丽和郑南方,问道,“丽丽,你们还不走啊?”

  孙丽丽转头,冲她一笑,说道,“姗姗,昨天我给你的数据你试了没有?”

  肖姗点了点头,说道,“试过了,我正要跟你说呢,根据你的这个结果,我排列了一下顺序,得出来的结论还是不行,和其他的样本不兼容,根本没法制图啊!”

  孙丽丽有些歉意,说道,“对,所以我今天用另外一个方式重新演算了一

  遍,得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结果,要不你现在试试?”说着,递给肖姗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稿纸。

  肖姗本来打算回家了,匆匆扫了几眼,觉得很有可能会成功,立即伏在桌子上开始巩固走了,先是飞快地套入数据进行初步的计算,然后排序,然后设计线路,最后打开工具箱制图。

  虽然还不是到实际效果会怎么样,但在图纸上的表现的确很完美。

  孙丽丽高兴的把图纸拿在手里看了又看,说道,“肖姗,要不咱们现在就上机试一试?”

  肖姗看了看腕表,此时已经快十点了,若是直接进行操作实验,估计熬个通宵都不够。

  孙丽丽这种人,就是她姐姐肖莉的低配版,天生的工作狂,工作起来完全不要命,孙丽丽以前在大学的时候,就曾经为了更好的完成毕业设计,熬了一天一夜没合眼。

  肖姗说道,“丽丽,你怎么还是那么心急,你看看这都几点了?这设计图画得太匆忙了,很多细节还需要改善,等我明天出来正稿,还要征求一下隋主任的意见,所以,今天就先到这儿吧。”说到这里轻笑一声,“丽丽,你不下班,南方也没法儿下班,我看南方早就困得不行了!”

  和孙丽丽完全相反,郑南方是个很自律的人,他当然也热爱本职工作,但绝不会为此熬夜,更不可能熬通宵。

  因为习惯了早睡早起,这会儿的确困得难受了。

  郑南方感激的看了肖姗一眼,说道,“丽丽,的确不早了,咱们先回家吧!”

  三人走出实验室,在甬路口分开了。

  白天喧闹的校园,此刻特别的安静,昏黄的路灯下,路两旁盛开的各种鲜花比白天多了几分柔和的光,看起来更加漂亮了。

  这么晚了,还偶尔有情侣模样的学生走过。

  一阵清风吹过,空气特别的凉爽。

  肖姗此刻又累又困,无暇欣赏这么美得夜景,她匆匆往前走去,还没走到停车场,忽然有个熟悉的人影走过来了。

  是她的丈夫赵明山。

  他上前搂住她的肩膀,有些心疼的问道,“今天怎么这么晚,你累了吧,快上车吧!”

  肖姗紧紧依偎着他的胸膛,回答道,“丽丽得出了一个新数据,我根据数据制了一张图,所以就晚了,你在这儿等了多长时间?”

  赵明山打开车门让妻子坐上去,笑笑说道,“没多长时间,也就半个小时吧。”

  实际上他八点就来了,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3-1000:01:37~2020-03-1022:58: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潇斐20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