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记事49
作者:躲懒小馋猫      更新:2022-04-13 20:10      字数:3472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去了动物园,徒步爬山实在太累了,只有一更。

  号外号外~~~本故事完结后,再三个故事本文会转到《林珍的综穿人生(二)》更新,喜欢本文的读者可以预先收藏,

  下个故事预报,女主穿越□□特工。

  求收藏~~求留言~~~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ae 7瓶;酱酱酱酱酱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后续

  她要是去接班, 也就是给她安排到公安厅底下的派出所, 当个户口员。

  她可不想受那个约束,而且她又不缺钱花, 也就忍上两三年, 到了七七年末, 她参加了高考,去了京都, 那可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还有这回事啊?那随你吧, 要是以后三宝接了班, 也正好跟大宝一起养活两个小的,你也能拖开手了,到时候找个城里的工人当对象, 也就不差什么了。”林珧最羡慕的就是城里工厂里的工人,端着铁饭碗,旱涝保收, 还有各种福利。

  他对自家堂妹也有信心,就凭他堂妹那张脸,找个当领导的都成不成问题。

  “再说吧,还得两年呢,”三宝高中毕业时七七年七月,十二月恢复高考的消息就能传回来,就算上班也就能上半年。

  林珍跟老家的亲戚实行了个拖字诀,拖到七六年就行了, 她记得那个时候中央就开始拨乱反正,好多被下放的人,就是那个时候开始陆续平反的。

  而且也是七六年的时候中央就把不少老教授和教育家聚集到了京都开会,目的就是研究恢复高考的问题。

  到时候电台应该会有新闻播报,那个时候她便可以以此来说服大爷大娘他们,备战高考了。

  林珍也不管其他了,拿着一个白布口袋,里面都是林珍冻得肉馅包子,往二堂哥怀里一塞,“赶紧走吧,省的大爷大娘一直担心,回去给他们报个信,就说我们都挺好。”

  东北一到冬天,外头就是天然大冰箱。林珍家的仓房不像别人家还要住人,她家的仓房只要冬天不生火,那就是个冰窖,往里面放的东西,一宿就给你冻得邦邦的。给林珧的一口袋正好冻成一坨,至少有二十个。

  林珧一掂量怀里的布口袋的重量,便直摇头,“不行,不行,这太多了。”说着就要往回塞。

  林珍哪里能给他这个机会,她直接给已经站在门口的林珧推了出去,然后就在林珧愣神的功夫,把大门给关上了。

  林珧有些哭笑不得,拎着手里的面口袋心下却又暖暖呼呼的。他知道堂妹家的伙食好,但他可从来没想过占便宜的,只是这堂妹是个记恩的,以往自家的那点好,总是被她那样念着的。他心里暗自告诉自己,不能平白占着堂妹的好处,以后堂妹家有事,自己得第一个出头。

  送走了二堂哥,林珍这一天想的都是自家大哥的事,她想着自家大哥肯定是被派去河城执行救援任务了,不然在军区肯定是不需要桃木无事牌挡灾的。那么现在想见见大哥确定他的平安,就一定得去河城。

  打定主意的林珍,等着三小只陆续回家后,便跟三人说了她要去河城的事。

  “姐,那你能见到大哥吗?”三宝担心的事姐姐去了,再找不着大哥怎么办?

  “应该能,咱大哥应该是去执行任务的,去哪块救援,负责哪块,肯定是领导分配的,我去了只要找到部队,就能找到咱大哥。”林珍倒是不担心找不到大哥,她神识虽然被压制,可也还是有五十米的范围,只要有个大致范围,找人比想象中容易。

  “姐,那会不会有危险?”玲宝怕姐姐发生危险,她不太想姐姐去找大哥。大哥在部队,去河城是不得已,姐姐没必要也只身涉险。

  “没有危险,现在是帮忙救援,地震已经结束了,我就是去看看大哥,没见着面,怎么着也不放心。”林珍拽了拽玲宝的小辫,让她别胡思乱想。

  “姐,那你早点回来,见着大哥就回来啊!”小宝知道不能打消姐姐要去河城的念头,只能小大人一般的殷切叮嘱。

  “姐,那你早去早回,千万别乱去帮忙,一定要量力而为,”三宝也加入了叮嘱的行列。

  林珍伸手敲了敲三宝的头,好笑的道:“我是姐姐,还是你们是姐姐,我不在家的这几天,你们给我记住了,门窗紧闭,三宝要看好弟弟妹妹知道了没?”

  “知道,去年你去申海的时候,还不是我照顾他们的!”三宝捂着被敲的额头嘀咕道。

  “我知道,你们也给我记住了,要好好听你们三哥的话,知不知道?”林珍盯着龙凤胎道,这两个也是有小主意的。

  “知道了,我们已经不是一年级小豆包了!”龙凤胎撅着嘴抗议!

  “对,二年级小豆包!”林珍笑着揉了揉龙凤胎的发顶,看着三个被她养的白白嫩嫩的弟弟妹妹,她从心里生出了成就感。

  第二天一大早,林珍带着伪造的介绍信直奔木溪火车站,林大爷以前给她开过去深海的介绍信,她这次伪造一个去河城支援的介绍信也是小菜一碟。

  上了火车后,林珍才发现,跟她一样去河城的人还不少,大多是带着自家烙好的大饼或是蒸好的馍馍,不少人也都是在火车上才结识的,他们就在车厢里,几个原本不认识的人,便研究起如何帮助受灾群众,如何救助伤员。

  林珍听着他们的一系列安排,心中很有感触,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华国人最质朴的人文情怀,她没穿越前对“河城地震”了解的并不多,只是从父母的只言片语中了解了一星半点。

  因为此次地震伤亡和经济损失与一年后的“唐山地震”无法比拟,所以后世的人对于这次地震的受灾情况与赈灾情况也了解的不多,并不像“唐山地震”那样还拍了电影,为世人皆知。

  可林珍这一路行来,就火车上便遇见了数不清的自愿者,和那些为了受灾同胞,带上自己全部口粮,送到救灾第一现场的人也不计其数。

  默默坐在一边的林珍发觉,自己虽然历经数个世界,经历、见识远比同车厢的这些人不知高了多少,但自己却比这些人更加迷茫冷漠。

  而眼前这些人虽然物质贫穷但思想却富有,这些人也许没念过初中,甚至高中,大学是想都不用想的,可他们却拥有坚定而崇高的理想。

  若不是林珍亲身经历这一切,她一定会对这些人嗤之以鼻。会站在从后世而来的视角高高在上的鄙夷这些想用蛮力撬动一切的人。可当她与这些人,身处同一环境的时候,也难免被这些人的热情感染。

  “老方,我妈妈是护士,我以前跟她学过包扎,到时候,我们组织一下,男同志负责抬伤员,女同志跟我学习一下包扎,然后再给救援出来的伤患先进行简易包扎,再由男同志送去指定的医疗地点。”

  “可以,李同志,这个安排不错,但是我们还得安排一部分女同志负责大家的伙食,我们都自备了口粮,坚决不能给灾区人民增加负担。”

  “对,老方说的好,我还把家里的细粮都带上了,到时候伤员要吃好些,这样才能有利于恢复。”

  林珍嘴角含笑的看着他们,她很想告诉这些人,这次地震,因为长宁省地震局的成功预警,伤亡率非常低,重伤加上轻伤加在一块有五千五百人左右,所以他们现在排演的这些,道了灾区很可能已经用不上了,因为这些伤员早就转移到周边城市了。但她并不忍心打扰这些热忱的青年想要对灾区人民付出的心意。

  木溪到河城不算远,但由于地震的原因,河城附近靠震源较近的铁路路段都发生了扭曲,这些想要到河城的自愿者们不得不提前下车。

  早起赶火车,中午前便到了,离地震时间还不到四十八小时,搜救的任务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林珍运起她那些微的内力,朝着河城的方向赶起路来,她想早点见到大哥,确定他平安无事。如果条件允许,她也想为灾区的人们献上自己的心意。

  只是一路走来,林珍才发现,她虽然想见大哥,可这灾区实在太大了,不光是河城市受灾,周边的大大小小的县城同样受灾不轻,她想找到大哥所在的部队都千难万难,更别说在这么大的灾区找到大哥一个人了。

  就在这个时候,林珍的神识中却出现了微弱的呼救声音,那是一排倒塌平房的其中一间。

  林珍神识中出现的,就是一对母女蜷缩在横梁倒塌的缝隙中,母亲的头部应该是被倒塌的横梁砸中了,但却仍然紧紧的把身下的女儿保护的很好,没有让她受到一点伤害。

  可是因为倒塌的墙壁把她们的出路围困起来,里面的空气越来越少,一日一夜没吃没喝,母亲的生命体征已经开始衰弱,女儿又因为氧气变得稀少呼吸不畅,很有可能随时昏迷,只是强烈的求生,仍然促使着女孩发出微弱的求救声音,“救救我们,救救我妈妈……”

  林珍当机立断跳到了废墟最上面,她有神识帮助,一块一块的搬开堵住出口的砖头瓦砾。

  只是林珍虽然练出了些微气感,却不足以让她能搬开大块的倒塌断墙,眼看着压在废墟下的女孩和她的母亲呼吸越来越微弱,林珍更加焦急,只是她无论如何使力,都搬不开压在洞口的那堵断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