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朝鲜女官34
作者:躲懒小馋猫      更新:2022-04-13 20:06      字数:6491
  林珍与阿昌在约定好的时间, 在宫门外相遇, “娘娘, 您回来啦!”阿昌见到林珍回来,紧走几步迎上前去,赶忙行了一礼。(网 n)

  林珍看着两手空空的阿昌, 心中叹了口气,阿昌虽然有个爱贪嘴的毛病,可是想到她出身的那个家庭,她觉得阿昌能成为现在这个开朗乐观, 没心没肺的女孩,实在是老天眷顾啊。

  在朝鲜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重男轻女的,可这些家庭中的大部分家庭也会像尹家一样, 也不是不爱女儿, 只是女孩在家中没有男孩来的受重视,资源多。

  可像阿昌这样的父母还真是少见, 恨不得吸光女儿的骨血,来养育儿子们,也是没谁了。

  阿昌每次回家都记得带些礼物, 以前还是内人的时候也会把做内人的俸禄全都交给自己的父母。

  可她的父母却觉得这是阿昌这个女儿理所应当的, 他们是给了阿昌生命的人, 阿昌就应该按照他们的意愿来做他们安排好的事, 然后再把阿昌当做摇钱树一样敲骨吸髓。

  “阿昌, 你要一直这样吗?”林珍觉得阿昌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 否则不会把闵尚宫那个明哲保身的法门学的那么好。

  “娘娘, 我知道您说的什么,我给他们的钱,跟当小宫女的时候一样多,他们没什么门路,当然不知道我在宫中是干什么的了,也不可能知道我与最高尚宫尹尚宫的关系了。”说完,阿昌还朝林珍挤挤眼,一副笑嘻嘻的模样。

  林珍敲了一记阿昌的额头,她素声道:“你心里有数就行,”说完,就端起最高尚宫的架子,拿出汉符走入了宫门。

  而原本就跟在林珍身后的阿昌也收起了那副没心没肺的模样,摆出一副高傲的派头,还是跟在林珍的身后,也走入了宫门。

  在这宫中行走,每一个人都带着无数面具,而这些面具其实也是自己最真实的另一面。

  林珍带着阿昌快步疾行,只留下了斜斜的影子,倒映在宫中的宽阔的石板路上。

  回到御膳厨房已经是半个时辰后的事了,林珍跟阿昌都换好了衣服,一同加入了御膳厨房紧张的忙碌中。

  崔尚宫跟崔内人已经被解除禁足放了出来,虽然宫中的好些宫人并不再把崔家人当回事,也会在暗处嚼舌头,但摄于崔尚宫往日的威势,其实这些人也不敢在明面上做什么。

  位置倒调,崔家再也不是往日的崔家,只能夹起尾巴在林珍手下讨生活,想来原主令路也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吧。

  崔尚宫将永远活在林珍的阴影下,也就是崔尚宫原本不放在眼里,后来极尽可能的打压的尹令路的阴影下。

  她将在余下的时光中,战战兢兢的过活,生怕她眼中的这个曾经被她不看在眼中,踩在脚下,只能依附于她的小可怜报复回来。

  不过金英还是跟从前一样,一样的冷漠,她好像没有心一样,或者说,她的心本就没有在自己的身上,也没有在这宫廷里。

  韩尚宫在此见到崔尚宫也没什么反应,只是做着手边自己的事,不过她比以往,脸上到是多了不少笑容。

  林珍并不关心这些,她只要御膳厨房的人听话,为她所用就可以了,至于是有罪的人,或是正义的人,都无所谓。

  她可不打算改变现在御膳厨房中的格局。她想的是,顺利度过八年后的,由已故章敬大妃的兄弟与后来的文定大妃的兄弟的党争引起的“灼鼠之变”事件,就从这里脱身,搭船去往大明,那个她心中的故乡之地。

  顺利的呈上给大王做的晚膳,林珍回到了自己的处所。她要计划一下,在八年后如何能在她脱身后,还能保证尹家现在的日子。虽然看着现在计划这些好像,确实有点早。

  ……

  “怎么办?怎么办?”大王为什么还没有想起她?已经是特别尚宫李尚宫的连生,在她的偏殿来回不停的转圈。

  她的内心非常惶恐,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为什么大王还没有再次召见她?难道大王怀疑她了?知道是她贿赂了打扫大殿的杂役尚宫,所以她才会出现再那里的了?

  “不,不,不,不能乱,不能乱,要听长今跟令路的话,她不能乱,”连生一遍一遍回想这长今给她讲过的话,安抚着她最近焦躁的内心。

  可这已经几个月过去了,她就算是再沉得住气,也难免慌乱。她去偶遇大王,为的可不是一个才五品的特别尚宫。

  她要成为更高品级的后宫,她决不允许自己沦为一个失宠无人问津的特别尚宫。她不要成为后宫那些宫女内侍们嘴里同情怜悯的对象。

  她迅速的写好了一张纸条,招来门外的杂役宫女,只是正在这个时候,她突然想到那天长今的话,大王会不会现在还在探查她是不是别有用心的女人?

  不,杂役宫女是她成为特别尚宫后才来到她这里的,她还不能完全信任,她心思翻转,咽下刚刚要说出口的话,才道:“我想用些点心水果,你生果房里去取一些来。”

  “是,娘娘。”杂役宫女疑惑的看了连生一眼,这位李尚宫可是自从被升为特别尚宫后,一直老实呆在处所之内的。

  几个月里从来没有过额外的要求,这会儿突然想吃什么水果点心?难道是有什么问题?

  杂役宫女在去生果房的路上拐了一道弯,竟然是去了敬嫔的宫殿。一盏茶的时间才出来转路去了生果房拿点心。

  “你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连生看着端着果盘的杂役宫女,目光锐利。

  她就是防着身边这两个杂役出什么妖呢,连生的眼中励芒闪烁,她不能让眼前这个杂役看出什么破绽,想清楚这些,她眼中刚刚闪烁的励芒渐渐淡去,剩下的只是一派温柔跟胆怯。

  “算了,你以后莫要偷懒了,这会我就不计较了。”连生挥了挥手,把杂役宫女打发出去,她看着放在案几上的果盘,只是没有什么胃口。

  ……

  “娘娘,那边新来的那个李尚宫打发杂役宫女去生果房要了一盘子水果点心,只不过那个杂役是先去了敬嫔那里才去的生果房。”大妃娘娘的致密尚宫拉上了拉门,低声在大妃娘娘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哦?不要轻举妄动,只要盯着就行。”王妃娘娘撇撇嘴,不过是一个宫女出身的特别尚宫,还真没什么资格能让她出手的呢!

  只不过那个敬嫔是得给她点教训,竟然敢仗着自己跟着大王的时间长,又生下了庶长子福城君李嵋,就敢在自己面前挑衅,真是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

  “娘娘,三天前,敬嫔曾经央求大王,今天晚上去她那里。”王妃的致密尚宫在后宫多年,之前因为大妃的保姆尚宫尚在,并不是大妃的第一得意人,可随着保姆尚宫的离世,她也迅速的走入大妃娘娘的眼中,

  她善于揣测人心,只要大妃娘娘一个眼神,她就能明白是什么意义,凭着这一点,她顺利站住了大妃娘娘最信任的人的位置,成为了中宫殿的致密尚宫。

  “哦?是吗?那一会儿,你就去请新近的特别尚宫李尚宫来一趟中宫殿,我记得那位李尚宫还是内人的时候跟随的可是大王很是崇信的,已过世的大殿最高尚宫郑尚宫吧,还曾经为了这位郑尚宫打过提调尚宫的脸,管了后宫的事?让那个争夺大殿最高尚宫之位的御膳竞赛得以举行?”大妃娘娘的笑的温柔,只是眼中的暗芒频闪,让人忍不住浑身颤抖。

  中宫殿致密尚宫却跟没看见一样,低下头回话道:“是,娘娘。您真是好记性,大王以前很是喜爱这位郑尚宫做的豆腐火锅呢!”她也不着边际的给大妃出主意。

  “哦?是吗?想必这位李尚宫跟在郑尚宫身边一定是得到了她的真传了吧?”大妃原本温柔微笑的面容因为紧抿的嘴唇跟大大上扬的嘴角看起来分外诡异。

  致密尚宫仍然低着头,就像她们平时聊天一样,不看大妃娘娘,也不看别处,恭敬回道:“是,娘娘。”随后,她利落的起身,又躬身退出殿室,最后给大妃拉上拉门。

  林珍撇了撇嘴,只要近了后宫的女人,不管是谁,都少不了争斗。她拿了张宣纸,不知道写了什么,吹干,折了起来,放在袖中。

  连生的事,她还得管那么一下,不管之前的事,就算是从她穿过来她们都相处了十多年了,她不能真放下连生不管。

  林珍起身去了御膳厨房,长今正好在给胡瓜削皮,她就像不经意的走过去一样,好像只是在检查长今削好皮的胡瓜。

  实际上,林珍低声对长今道:“连生今天去了生果房要点心,你一会儿去看看她,顺便把这个交给她。”

  用身体遮挡住她跟长今,林珍从袖袋中拿出一张写着字的宣纸递给长今,她知道长今是个聪明的,她有把握跟分寸,能不着痕迹的把她想要给连生传递的消息,传递出去。

  她记得正史中,这位中宗大王有两位李姓的妃嫔。一位是淑仪李氏,出身庆州,父母均没有记载,原为淑媛,在公元一五二四年的时候,产下德阳君后病逝。

  还有一位,是淑媛李氏,她没有籍贯,只记载了生父李白先,她在一五一七年生了中宗的庶出三女,也是中宗的第四个女儿,贞顺翁主李贞环。

  以及后来在一五二零年,生了庶出第四个女,中宗第五女孝静翁主李顺环。

  现在确实有一个李淑媛已经生了那位贞顺翁主,可这里并不是正史,而是平行空间,林珍知道现在成为李尚宫的连生,还能不能生出原剧情中的那个女儿。

  林珍不知道李连生到底是这两个李氏的哪一个,只是她记得,在原剧情中,连生是在后来长今成为医女回来后,她才生了一个女儿。

  所以林珍希望连生能抓紧这次机会,生下在公元一五二零年出生的那位孝静翁主。

  她觉得从名字上就能看出这位孝静翁主应该在中宗的庶女中是受宠爱的。

  朝鲜王朝明属时期,以儒学为治国方针,有汉以来,华夏上的所有汉属王朝政权都是以“孝”治天下。

  何为“孝”狭义指人类仙灵深处至诚至善对祖宗,父母敬爱的一种伦理情感和应尽的义务,广义就是孔子提倡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孝文化产生的根源。孝道文化是一个有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多元文化体系,孔子的《孝经》千百年来被视为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其推崇至备,成为独特的中华孝道文化。

  孝是“爱”的延伸,是爱的反映,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治国必须强调孝。强调孝就要从皇帝开始,不论是为了江山社稷考虑,还是为了子孙基业考虑,谥号“孝”字都算是对太平皇帝的褒扬,这也是就历朝历代皇帝谥号都称“孝皇帝”的原因。

  可是这个字却出现在一个翁主的封号里,就很值得推敲了。连嫡出的公主都没有用上的封号,可见起受宠程度,所以林珍虽然不知道若是连生在这个时候生下的女儿会不会还是历史中的那个孝静翁主,可她觉得连生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

  长今光明正大的从御膳厨房拿了好些连生以前爱吃的食物,直接去了连生的坐在的偏殿。

  林珍看着长今离开的背影,心中不由感叹,长今真是聪慧,今天是连生第一次从生果房要东西的日子,后宫各位上殿都盯着呢,一味只想隐蔽,倒是被各方的眼线看着觉得有鬼。

  还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大大方方的去连生那里探望一番,反而让人觉得坦荡。

  ……

  “娘娘,御膳厨房的徐内人想要求见娘娘。”杂役宫女重重要着“求见”两个字上,让长今皱着眉头不由得多看了这位通报的杂役两眼。

  长今心中暗道,这位杂役到底是何意?难道是暗自挑拨不成?但她跟连生的关系,可不是这么几个用词就能挑拨的,这位明显就是钉子的杂役也太小看她们御膳厨房出来的人了吧?

  长今想到这里,不由得敛下脸上原本因为能来看连生而扬起的笑容,看得一旁的杂役宫女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得意一笑,以为她的挑拨起了作用呢!

  杂役宫女暗自蔑视的看了一眼长今,嘁,什么上赞内人,不过尔尔,说什么手艺高,才华好,不过是两句挑拨都受不得。

  “快,快请进来!”连生明显的兴奋声音从拉门的里面传了出来,她就知道,长今会来看她的,她们一定不会抛弃她的。

  长今打开拉门,见着连生端坐上首,架势还像个尚宫娘娘,只是表情急切,还不停的朝自己眨眼睛,长今便觉得连生还是那个从前爱躲在她身后,但是在她遇到难事,却敢替自己出头的连生。

  她拉上偏殿的拉门,上前先是给连生行礼,才准备坐下与连生说说她此番的来意。

  长今知道她能逗留在这里的时间不多,也没有什么互诉衷肠,直接低声道明自己的来意:“娘娘,是最高尚宫娘娘得到了消息,说是晚上今日您打发去给您到生果房去取点心的杂役,先到了敬嫔娘娘那里才去给您取点心的,这件事大妃娘娘也知道了。还有就是大妃娘娘知道今天大王本打算去敬嫔那里的,所以她打算今晚推您出去……”

  说到这里,长今不由担心起连生,她原本是那么单纯柔弱,可现在却要面对如此不堪的勾心斗角。

  长今有些心疼连生,她顾不上尊卑,拉住连生放在案几上的手不住的道,“怎么办?怎么办?我可怜的连生,你为什么要面对这些?你明明应该无忧无虑才对!”

  连生看着为她担忧不已的长今,两行清泪不由得从她那大大的双眸中趟了出来。

  她也不知道,她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可是她知道,她既然迈出了第一步就不能回头,她也没有了回头的机会。

  “我会好好的,只要有你们,我会好好的,”连生看着长今担忧她的那双眼眸定定的道。

  “连生你别太害怕,我们都会帮你的,这些最高尚宫给你的信,”长今从袖袋中拿出她来之前,林珍交给她的那张写了字的宣纸,递给了连生。

  连生展开信纸,上面写的就是林珍上午用神识在中宫殿看到的事,并且嘱咐她,在大妃面前一定要恭敬,在得宠后有了一定地位要去大妃那里隐秘的投诚。这样她才能安稳的在贵女环伺的后宫美女中存活下来。

  还有就是林珍分析了李连生的家世,和她拥有的优势以及劣势。连生虽然貌美,但在后宫中却不是最美貌的,而且她是宫女出身,没有高贵的家世以及能给她撑腰的有权势的娘家权臣,她能做的就是安分守己,努力趁着年轻容色还在,多生孩子,最好有个儿子,这样才能等世子继位后,随着儿子开府另居。而且这也是她在后宫中最好的结局。

  林珍在信中告诉她,她虽然出身宫女,但是大王在朝堂上却被两班贵族压制,只要她一直小意温柔,殷勤讨好,未必不会得宠。

  最后就是坐好准备,今晚全力以赴的把大王留在她这里,也要对大妃表示效忠。

  看完林珍的信后,长今跟连生同时呼出一口长气,连生看着长今,心下有些酸涩,但还是高兴的道,“终于不用在这小屋子里熬日子了。”

  长今对她点了点头,也替连生高兴,不管大妃还是大王,哪个想起连生都是好的,也算日子有个盼头。

  连生折起信纸,想把这个放在自己的袖袋中,留着以后也许有用,可长今却道:“连生,这不能留下,你不能给人留下一点把柄!”长今并不知道,其实连生想留下这封信,为的就是林珍的把柄。

  连生感激的看了一眼长今,连连点头,“长今,还好有你在,否则以后出来事,后悔都来不及。”

  连生见长今有些无奈的看着自己,发现她并没有怀疑自己,但她并不能确信是不是长今在做戏,她直接拿出火折子把这封信放在火盆中烧掉,以更加取信长今。

  “你啊,以后不能这么马虎,今天的教训一定要吸取。连生,你既然走上了这条路,我们能帮的就有限了,更多的还需要靠你自己努力。连生,你一定要好好的,你知道吗?”

  连生看着坐在她对面的长今,那双眼中饱含着对她无限的担忧,她的眼里不知不觉又流淌出了晶莹的泪水。

  连生不知道,她为什么又流眼泪了,可是她却怎么也忍不住。她从今天开始就要走向后宫中与那些女人一样的争斗之路了。

  不,或许更早,早在她被大王临幸的那一刻起,她已经走上了这条路。

  在长今离开连生那里后,林珍收回了她一直笼罩在连生处所的神识,她觉得她跟连生之间的姐妹情谊就是“塑料花”啊!

  看着好看又逼真,可实际真是经不起高清放大啊!连生那点小心思,也许能瞒得住一心在厨艺上努力,想完成母亲遗愿的长今。

  可怎么能瞒得过活了好几世的她?可惜她的孕子丹了,林珍看着手上的那枚给连生准备的土黄色的小药丸,一扬手直接放回空间中了。

  有些郁闷的林珍,看了看天候,时间不早了,她得去御膳厨房,给大王准备晚膳了。

  只是待她走后,她刚才所在的室内,案几上,那张赶出她写信的时候,不小心滴上的那滴墨迹,在过了一盏茶的时间,竟然奇迹般的慢慢变淡,最终消息的无影无踪。

  林珍走进御膳厨房,有些沉默,见到回来的长今也只是点头示意她知道了,便在案台旁边忙碌起来。

  阿昌不明所以,但她知道现在不能打扰林珍,只能用眼神无声的询问刚回来的长今,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