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北宋武侠03
作者:躲懒小馋猫      更新:2022-04-13 19:56      字数:3563
  管青衫与段正淳

  “这为兄台, 在下想打听去大理都城的路径,不知兄台可否指点一二?”林珍装作腼腆的朝青衣读书人笑了笑。

  “不敢说什么指点,在下也是去往大理都城。这位兄台可与在下共行。”青衫读书人听到林珍是问路的, 看着穿衣打扮虽朴素些, 但行为举止也像是读书人, 也不以为意, 还好意相邀共行。

  林珍此时练武已经有所成就,也不担心青衫读书人会使坏,而且林珍神识还在, 并没有感觉出此人身上有恶意, 所以就对此人拱拱手:“那就多谢兄台了。”

  青衫读书人朝林珍微微一笑, 拱手道:“在下管青衫, 小兄弟无需多谢。”

  青衫?真名假名?林珍见此人虽容貌只能说是清秀,但气质清透,微笑间带着从容, 心下暗想, 难道随便找个看着顺眼的人打听个路, 也能遇见个来历不凡的?

  这是怕我是仇家?所以报个假名?其实林珍想多了,人家是真叫青衫, 并不是临时起个假名糊弄她。

  她心中暗自琢磨, 动作却连贯不显丝毫疑惑,也忙拱手还礼道:“原来是管兄, 真是失敬、失敬, 在下李青。”你也假名, 我也是假名,算起来,我的性别也是假的,还是这位管青衫吃亏。

  “哦?小兄弟名字中也有个青字,与我也算有缘,正该结伴而行。”说完话,管青衫一抬手,示意二人一起走,边走边聊。

  “今日真是多谢兄台援手之德了。”林珍也对管青衫真诚的笑道:“敢问管兄可是这大理人士,对这大理可有了解?”

  “在下并非大理人,只是游学此处,见此处风光秀丽,物产富庶。多停留了些时日罢了。”

  管青衫又连忙道:“这样不算什么恩德,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管青衫看林珍连个包袱都没有,又道:“在下听小兄弟口音并非本地人士。可是有什么难处?不妨说来,我在大理一段时间了,还是认识几个当地的朋友。”管青衫平时不是爱管闲事的人。

  但他看这位小兄弟容貌甚是俊俏,气质又卓然淡雅,谈吐也很是有理,应是世家大族离家出走的小公子。

  即使穿着普通棉质短打也显得很是不凡,如此人物若是来年长成,必也是一方俊杰,不要让他在还未长成时夭折了。

  林珍五感敏锐,察觉到管青衫眼中含着淡淡的关心,对着这个青衫起了几分好感,“不瞒管兄,小弟本事出来游历,可谁知错过宿头,就想着在官道旁的山林边上倚着颗树凑合一晚就可以了,哪知一觉醒来,自己的包裹就不见了,幸而还有几两银子随身带着,要不然,小弟都得饿死在这边了。”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小兄弟孤身一人,在外行走可是要注意安全,最好是结伴同行。那小兄弟到了大理有何打算?可有落脚的地方?”管青衫又问道。其实他平时真不是这么热情的人。

  “小弟想在大理游玩几天,然后找个脚力去河南擂鼓山,我父亲现在在那边。”当然我可不会告诉你,我已经七八年没见着自己亲爹了。

  “原来如此,在下与小兄弟真是有缘,在下也准备在大理再游历几日便转道回家了。咱们可以一起搭伴回还,路上也不至于寂寞”管青衫笑道,还是送佛送到西,别在途中出了什么事就不好了。

  林珍觉得自己当初感觉没有错,这位管青衫不是个爱管闲事儿的人,怎么到了我这就这么热情?难道我暴露了?不能啊,这具身体还没开始发育呢,从其量看起来就是长的漂亮的少年而已啊?自己倒是不怕他打什么坏主意。若是他想行什么不轨之事,自己正好练手了。

  “真是太好了,我也正是觉得长路慢慢,当有个朋友共行才叫快哉,那小弟这厢就麻烦管兄台了。”林珍也很是不客气。二人边走边聊,又欣赏着沿路婀娜的木莲花、挺拔的云杉,一个时辰后才到了大理城门。

  “这边走!我先带你去我住的那间客栈,小兄弟也先洗漱一番如何?”管青衫还是一个请的手势,便带着林珍就往城里走。

  那边就走来一位像是城门管领职位的军事,“原来是管公子回来了,王爷刚从这儿走,说是寻公子去了。”

  “哦?可我并没有碰到段兄啊,那如果段兄回来了,就麻烦这位军士帮忙转告一声可好?”管青衫不管对这谁都是彬彬有礼的。

  “这怎么能算麻烦呢?小的一定转告。”说着,引着管青衫二人直接绕过排队的人群进了城门,然后才离开。而管青衫带着林珍去了客栈洗漱休息暂且不提。

  那边镇南王段正淳离开王府去寻这几日新交下的朋友管青衫。听说此人乃管仲的直系后人,其家族在宋国世代为官。其祖父更是被封为惠荫候,世袭三代始降。其父为世子,而他在家族排行十一是其父嫡幼子。(此为杜撰)段正淳想与此人交好,不单单是因为此人才华横溢,文采非凡,更是因为此人家族为宋国高官并有爵位。大理虽是白族人为主,但也以汉之遗民自居。

  “哎?管公子不是要来看澜沧江吗?怎么此地见不到人影?”现在才二十出头的段正淳自言自语道。

  “王爷,管公子是不是已经回去了,那个看城门的管领不是说管公子在刚开城门的时候就出去了吗?”朱丹臣猜测到,其他三位家臣也纷纷点头。

  “走,咱们回去。”段正淳说着就翻身上马,一拉缰绳,白色大理宝马前蹄一扬就飞了出去。四大家臣互看一眼,对这个说风就是雨的主家有点无奈,希望再长些年岁能稳重些,便随后追赶而去。

  等到了城门处,又是那个眼尖的军士上前道:“小的见过王爷,见过几位大人。”

  “咦?怎么又是你?你眼睛倒是尖的很。”段正淳饶有兴致的道。这个小兵,每次他出城,只要当职都来打招呼,也不是讨赏的,只问安就退下,还算讨喜,便就掏出一定五两的银锞子抛给了这位守城军士,“你们守城也辛苦,这个算是请你们吃茶的。”转身便要走。

  守城军士连忙对这段正淳道:“王爷,小的半个时辰前看见管公子回来了,身边还跟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生的甚是俊俏。听他们说话,好像是回了客栈。”不等段正淳问话,直接把自己知道的全都竹筒倒豆子般,全都倒了出来。

  “哦?俊俏的美少年?有意思。走,先回王府。”随手又抛给守城军士一个五两的银锞子,就走了。

  段正淳前两年刚成亲,娶的是摆夷族大酋长的女儿刀白凤。虽是政治联姻,但男才女貌也算美满。

  等着林珍与管青衫再到大堂聚首的时候,已经是晚膳十分了。二人要了个靠窗边的雅座一边吃一边聊天。

  时而谈论仕途经济,时而谈论山川河流各地景致,时而又聊到各地物产以及风土人情,管青衫发现,这位俊俏的小哥,真是满腹诗书、博古通今,看来自己猜的不错,此少年以后必成大器。

  林珍也惊讶的发现此人,端的是才思敏捷,见识广博,是文中真英雄也。

  吃饱喝足,二人约好明天去逛逛大理的街市,二人都要买些特产带回中原。

  第二日早,段正淳来到管青衫下榻的客栈,便问掌柜,“管公子在吗?”

  掌柜的赶紧出来给王爷行礼,“回王爷的话,管公子和李公子今天一早就出去了,说是要去买些特产带回中原。”这位管公子可是镇南王的好友,他早把这位管公子的行踪让小二打探明了,为的就是,等王爷来了,找不到人的时候禀告。这不就被他等来了机会了吗?

  镇南王段正淳也没叫他失望,使了个眼色给后面的傅思归,后者会意,一出手就是五两的银锞子。

  要是让林珍知道段正淳为了打听管青衫的行踪两天功夫就花出去十五两,一定会斜一眼,再来一句,傻叉,最后来一句,二货。

  以前在红楼的时候,出门在外这样打赏时用的都是裁衣服剩下上等绸缎的边角做的布袋,里边按等级装上一百个钱、三百个钱、五百个钱、不等的铜子儿,让身边的丫头小厮装着。这才叫体面,段正淳这叫冤大头。

  大家有可能不知道十五两银子的购买力是多少,在明朝的时候,十五两银子能买白面六百至七百斗,一斗大概就是现代三斤左右。

  明白十五两银子的购买力了吧。宋朝虽极弱版图小,但却是中国史上有名的富庶时期,也许能买的更多。

  这厢段正淳正在客栈雅座边喝茶边等管青衫,那边管青衫带着化名李青的林珍逛着店铺。

  这里和二十一世纪的大理完全不一样,没有霓虹彩灯闪烁,而是招牌幌子林立。晌午十分二人才回到客栈。

  此时,朱丹臣来禀:“王爷,管公子和那位新来的小公子回来了。”

  二人刚一进客栈,就见一位国字脸浓眉大眼,一看就很有朱时茂年轻时风范的青年,拿着一把折扇坐在窗边朝这边看来,身边还有四个家臣打扮的年龄稍长些的青年站在此人身后。

  管青衫见此很是高兴,这便是他在大理结交的好友,镇南王段正淳,“王爷来此,怎么不派人先告知在下。”说着朝段正淳一抱拳示意行过礼了。

  段正淳在外结交朋友时,向来以江湖人自居,并不在乎这些礼节,你若跟他行大礼,他反而会不自在,“不毕多礼,本王也是随性到此,便想着找管兄一叙。”此人言之有物,他日若自己去中原游历,正好可以验证此人所描绘的中原风情。

  “我给王爷介绍,这位小公子是李青李公子,游学到此地,正好与我相遇,我二人打算过些时日就结伴反乡。”又对林珍道:“李公子,这位就是大理镇南王段正淳。